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日前,歐萊雅企業基金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揭曉第十九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其中,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教授代表北美洲獲此殊榮。據悉,她們將出席於2017年3月23日在巴黎舉行的頒獎盛典。 據介紹,2017年的5位獲獎者經由2,000多名世界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團體共同提名,並最終由來自全球科學界的12 名資深科學家組成的獨立國際評委會選出。

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鮑哲南教授


鮑哲南1970年11月出生於南京,成長於一個科研之家,父親鮑希茂、母親陳慧蘭均是南京大學的教授。


1987年,鮑哲南如願考取南京大學,進入化學系學習。憑藉出色的成績和實驗能力,升入大三前的暑假她就進入南京大學化學系薛奇教授的高分子實驗室,參加科研工作。


後移居美國,學習、深造並繼續開展科研工作。現執教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

當前主要研究領域涉及能源、有機和高分子半導體材料、感測材料和分子電子器件、納米電子學等,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院年報》、《美國化學會志》、《先進材料》、《應用物理通訊》等雜誌發表論文300多篇,申請專利60餘項(其中獲准30多項);擔任美國材料學會的執委,美國化學會聚合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分會執委和程序委員會成員,《先進功能材料》、《材料化學》和《今日材料》雜誌編委以及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委等。


鮑哲南在製造用於柔性薄型顯示器的全塑晶體管的新型高性能有機、高分子半導體材料方面有突出貢獻。她在有機薄膜晶體管領域發表的文章在1997-2007年得到2226次引用,在被引用最多的20名作者中排名第4。2015年當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其他4名獲獎者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分析化學家尼文·卡沙巴教授、澳大利亞量子物理學家米歇爾·西蒙斯教授、瑞士材料科學家尼古拉·斯伯丁教授、智利天體物理學瑪麗亞·特蕾莎·魯茲教授。


「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創立於1998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集團聯合設立,旨在表彰女科學家的傑出成就,並為她們的科研事業提供支持,每年從全球各大洲遴選出5名為科學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女性授予該獎。自設立以來,共有5位中國女科學家先後獲此殊榮。


本屆5位獲獎者經由2000多名世界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團體共同提名,並最終由來自全球科學界的12名資深科學家組成的獨立國際評委會選出。法蘭西科學院成員克里斯汀·阿芒托教授擔任本次評審委員會主席。

據悉,頒獎典禮將於2017年3月23日在巴黎舉行。每位獲獎者將獲得10萬歐元的獎金,以表彰她們為科學研究做出的卓絕貢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BMJ:患有「疑病症」,或將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我國基因測序產業處於初期布局階段
中國醫藥行業10大富豪,恆瑞孫飄揚排名第一
3篇Cell繪製:腸道微生物、遺傳、環境因素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這名身患癌症的科學家,也許找到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關鍵

TAG:生物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華人科學家鮑哲南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華裔女科學家錢莉奪冠首屆博雅科學獎
甘肅籍女研究員陳化蘭榮膺"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從洗衣妹到谷歌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這個華裔女科學家成全美偶像
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世界因科學而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十位獲獎
吳健雄:被諾獎虧待的華人女科學家
楊培東等四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華人科學家張鋒獲「小諾貝爾」獎 得主出生在石家莊
美國國家科學院新任院長:我為科學家代言
華人科學家獲世界權威腫瘤機構科研成就獎
華人科學家石墨烯研究在德獲獎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仙女圈」
華人女科學家築夢基礎研究
女科學家研究影響力與男科學家相當
日本筑波大學華人科學家張振亞談科研與教學
中國科學家姚檀棟在瑞典獲頒維加獎
明末科學家、農學家徐光啟出生
最美麗的女性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