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神仙信仰而期望得道成仙、長生不死,不僅是古代修道者終生不渝的追求目標,也為當時社會中許多不同身份的人所企盼和津津樂道。這種久遠漫長的歷史現象,既說明道教作為我國本土出現並承傳至今的宗教,與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於華夏大地上的中華民族仰慕和崇奉神仙的傳統有密切的關係,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自古以來人們對人生多方面的美好嚮往與追求。因此,對道教的神仙信仰應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加以研究,本文擬就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一些簡要探討。


1


道教神仙信仰反映了人們對人間社會的美好願望和追求


神仙信仰是指人們對神仙的相信、崇敬和追求。神仙,一般是指通過修鍊得道且神通廣大,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者,亦稱「神人」、「仙人」、「至人」等。有關神仙的傳說和信仰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據《古今圖書集成》中《神異典·神仙部》記載,從上古至明朝,列名且有簡要事迹記述的神仙大約有1300位,其中相當數量的是道教神仙。現代道教研究學者許地山在《道教史》中評價天師道時寫道:求長生,求享樂,是人類自然的要求,而中國的民族便依著這種信仰來產生神仙道和求神仙的方術,後來,張陵把神仙道化為宗教,乃成為天師道。從這些記載和評價,均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神仙信仰和道教的密切關係。

我國古代先民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不少難以理解或個人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和矛盾,諸如自然災害、生老病死、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邪惡勢力的壓迫及其它各種各樣的問題。於是,先民們很自然的希望在令人煩惱的人間之外,能有一種非常理想的環境讓自己生活,而且有異乎尋常的神秘力量能幫助自己實現種種美好的理想。道教神仙信仰正反映了他們在人間社會難以實現的種種願望和要求。


在道教的典籍中,關於神仙活動的環境和自由瀟洒生活的記述,真是令人羨慕,請看: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然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風飲露,不食五穀,心如淵泉,形如處女;不偎不愛,仙聖為之臣;不畏不怒,願愨(老實本分的人——引者)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斂,而己無愆。陰陽常調,日月常明,四時常若,風雨常均,字育常時,年穀常豐,而土無札傷;人無夭惡,物無疵厲,鬼無靈響焉。


」仙人者,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太階;或化為鳥獸,游浮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間,則不可識;或隱其身草野之間,面生異骨,體有奇毛,戀好深僻,不交流俗。長生不死,延數萬歲,名編仙籙,故曰仙人。


」至人神矣!大則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真神契道,故曰至人。」


這些道教典籍,可以描繪出古人心目中神仙的形象:這些神仙肌膚潔白,神態動人,不食五穀,餐風飲露;大火不能使他們酷熱,冰凍不能使他們寒冷,霹靂、狂風、巨浪不能使他們震驚;他們乘雲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漂浮於青雲之中,上訪天庭,下潛江海;他們名登仙冊,長生不死,壽命達數萬年;他們精神寧靜,不耍威風,不發脾氣,不搜刮,不聚斂,不缺物用;他們能使陰陽調和,日月常明,四季常順,風雨均勻,草木繁茂,糧食充足;他們能使土地不瘠薄,人群不生病,萬物不損傷,鬼怪不禍祟實在是太美妙了!

2


古代道教神仙信仰者對社會的有益貢獻


神仙的境遇如此美好,那麼,神仙是否可學?或者說,人通過苦心修道是否能夠成為神仙? 古代的許多高道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堅信人只要修鍊得法,持之以恆,是可以成為神仙的。同時,道教神仙信仰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社會文化現象,古代高道們修神仙之道的理論與實踐,對道教的承傳,對人們去惡從善,培養高尚情操及養生、保護山林生態等諸多方面,的確做出了有益的的貢獻。


唐朝歷經玄宗、肅宗、代宗三代皇帝的道士吳筠專門撰寫有《神仙可學論》,文中寫道:「羲、軒已來,廣成、赤松、令威、安期之徒,何代不有?遠則載於竹帛,近則接於聞見。古人得者,皎皎如彼。神仙可學,炳炳如此。凡百君子,胡不勉哉!」他認為,從伏羲、黃帝直到唐代,無論是歷史典籍記載,還是當朝人們的所見所聞,歷代均有神仙出現,因此,神仙可學,顯而易見,只要有志之士,勉力勤學,自會達到目的。


全真道的祖師由王重陽亦有一段簡明扼要的概括,他說:「長生妙理,人具仙材,孰不可求?有怠而弗成者顯而多見,有勤而取驗者隱而甚少。世人亦多見為信,以不見為疑,遂以仙事茫茫為不可期也。」在王重陽看來,長生久視的道理儘管很玄妙,然而人們都有可能成仙得道。只是多數人因鬆懈懶惰,修道未成,且顯而易見,少數人勤於修道而取得效驗者,又多隱居以致鮮為人知。世俗之人因多見就相信,因未見就懷疑,就認為神仙之事無法實現。

葛洪尖銳地批評了認為天下無神仙的看法。他指出:仙人用藥物養身,以養生之道延年益壽,使體內不生疾病,外部禍患不能侵入,既能長生不死,又能使原先的體貌不變,如能掌握其修道之法,成仙之事並非高不可攀。「而淺識之徒,拘俗守常,咸曰世間不見仙人,便雲天下必無此事。夫目之所曾見,當何足言哉?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其遽有限!」對於神仙是否真的存在,自然可以見仁見智,進行討論。


還需要指出的是,這些高道心目中的神仙,既包含有長生久視等令人神往的超人功能,更包含有高道們所期望的高尚人格和超凡脫俗的理想社會境界。吳筠、王重陽等歷代高道對神仙可修理論的積極倡導與不懈追求,也是道教得以承傳和延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這些美好的理想和堅定信念,又成為這些高道終生不渝堅持修道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3


既然神仙可學,那麼,如何才能得道成仙?對此,不少高道亦多有論述。

葛洪寫道,「學仙之法,欲得怡愉淡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屍居無心。」他認為學仙之法,在於淡泊寧靜、身心愉快,要抵觸嗜好雜念,目光內視丹田,兩耳不聽外界聲音,無思無慮。


司馬承禎則更重視人的靈氣與品格修養。他言簡意賅地指也,「神仙亦人也,在於修我靈氣,勿為世俗所淪污,遂我自然;勿為邪見所凝滯,則成功矣。」


吳筠在《神仙可學論》中,對修鍊神仙之道的途徑記述得更加詳細。他列舉了七個方面的內容:「若乃性耽玄虛,情寡嗜好,不知榮華之可貴,非強力以自高,不見淫僻之可欲,非閑邪以自正;體至仁,含至靜,超跡塵滓,棲真物表,向道結襟,以無為為事,近於仙道一也。其次希高敦古,曆意尚行,知榮華為浮寄,忽之而不顧,知聲色能伐性,捐之而不取;剪陰賊,樹陰德,懲忿欲,齊毀譽,處林嶺,修清真。近於仙道二也。其次身居祿位之場,心有道德之鄉,奉上以忠,臨下以義;於己薄,於人厚,仁慈恭和,弘施博愛,外混囂濁,內含澄清,潛行密修,好生惡死。近於仙道三也。其次瀟洒華門,樂貧甘賤;抱經濟之器泛若無,洞古今之學曠若虛;爵之不從,祿之不受,確乎以方外為尚,恬乎以攝生為務。近於仙道四也。其次秉明穎之姿,懷拔秀之節,奮忘機之旅,當銳巧之師,所攻無敵,一戰而勝;然後靜以安身,和以保神,精以致真。近於仙道五也。其次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於壯齒,冀收之於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坎坷不能易其操,喧嘩不能亂其情;唯精為微,積以誠著。近於仙道六也。其次至忠,至孝,至貞,至廉;按《真誥》之言,不待修學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風逆水而復生;伯夷、叔齊、曾參、孝己,人見其沒,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謂之隱景潛化,死而不忘,此例自然。近於仙道七也。」


這些修鍊仙道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不求榮華富貴,去掉邪惡,嚴於律己,誠心向道,順應自然。


2


崇高信古,冷靜對待毀譽,隱居山林,保持純真天性。


3


雖居高位而淡泊,待人寬厚謙和,出污泥而不染。


4


甘於貧賤,洞察古今,博學多聞而虛懷若谷,不受高官厚祿,寄情世外,修身養性。


5


懷仁愛之心,含寧靜之情,平和以頤養精神,精誠以回歸本性。


6


洗心革面,以功補過,從細微處做起,堅持不懈。


7


隱跡修行,潛移默化,至死不忘初衷。


王重陽認為,人如果能割愛去貪,保身中元氣,崇尚柔弱、虛無,恬淡處世,就可以高舉遠致,躡景登虛,逍遙往來,游滄海,上青冥,與安期、羨門、洪崖、洞玄等同列仙班,並非難以做到。他還特彆強調說,「古今得道輕舉者,不可勝數。」


葛洪、司馬承禎、吳筠、王重陽的上述文字中提出的修道觀點,其實是和要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所必須具備的修養,有許多方面是相通的。如果換一種說法,就是要修仙道,必須先修人道。這一觀點對當時各種社會階層人們的品格修養,應該說是很有意義的。


道教神仙修鍊中的守雌抱一、導引、辟穀、服氣、服餌等方術,對人們強身健體、養生長壽及中醫學的豐富和發展,均起過積極的作用。


4


道教神仙信仰對保持古代山林生態也作出了貢獻。


道教典籍《西嶽華山志》中寫道:「華山之上之下,或谷內或廟道中,但有生死樹木,名曰神林,禁人採伐,如有犯者,立禍於身。山之西南隅有一林,侵天松檜,乃岳神遊宴之處,名黑山林,有樵竊采之者,火燒虎食甚眾。」從這一段簡要記述可知,古代華山的林木是作為神林受到保護,禁止人們採伐的,「如有犯者,立禍於身」,在當時的確震懾濫采盜伐者。人們今天登臨享譽中外的道教名山西嶽華山,面對華山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常常讚嘆不已,是不應當忘記那些古代道教神仙的虔誠信仰者為保護華山的林木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勤勞動的。


註:


《莊子·逍遙遊》,慕容真點校《道教三經合璧》,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59頁。


《列子·黃帝第二》,慕容真點校《道教三經合璧》,第356頁。


《神仙傳》卷一《彭祖》,邱鶴亭註譯:《列仙傳今譯·神仙傳今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第217頁。


《雲笈七籤》卷十七《太上老君內觀經》,胡道靜、陳蓮笙、陳耀庭選輯:《道藏要籍選刊》(一),第133頁。


《莊子·齊物論》·慕容真點校《道教三經合璧》,第76頁。


吳筠《神仙可學論》,寧一子編纂《道藏精華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影印出版。


范懌《重陽全集序》,《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25冊,第690頁。


葛洪:《抱朴子·神仙》,顧久譯註:《抱朴子內篇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第22頁,第36頁。


司馬承禎:《天隱子·神仙》,《道藏》第21冊,第699頁。


蓮峰逸士王處一編:《西嶽華山志》,《道藏》第5冊,第745頁。


摘自《中國道教》2005年第1期


版權聲明


⊙本平台原創整理文章,歡迎轉載,轉載本文須註明,來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合作:89928269@qq.com(歡迎您原創投稿)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回復以下數字查看更多內容


回復"1"查看:道教入門知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2"查看:道教規矩和禮儀


回復"3"查看:道教戒律


回復"4"查看:道教上香禮儀禁忌


回復"5"查看:道教經文典籍


回復"6"查看:道教齋醮科儀


回復"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復"8"查看:道教符咒法術


回復"9"查看:道教陰陽術數


回復"10"查看:道教宮觀流派


回復"11"查看:如何加入道教


回復"12"查看:道教拜師注意事項


回復"13"查看:道教誦經常識


回復"14"查看:道教請諸供品須知


回復"15"查看:道教宮觀廟宇參香禁忌


回復"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福生無量天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修道,真的會有五弊三缺嗎?
正一雷霆清修懺悔文,持念此文可消災赦罪!
八種弟子,道教師傅是堅決不收的,謹記!
道教的步罡踏斗蘊含什麼樣的玄機?
白天沒精神,晚上精神好,那是你陰氣太重了!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既然神仙可學,如何才能得道成仙
道教神仙的坐騎,不但神奇無比,還可以借他修鍊成仙喔
劉亦菲胖成這樣還敢稱神仙姐姐嗎?難道現在的神仙都腐敗了嗎
誰說神仙不能婚配?孫悟空感恩的這個神仙為什麼就可以妻子成群
和神仙對話?不是不可能!
看似很普通的綠葉植物,沒想到竟然還可以做成「神仙豆腐」!
只有孫悟空才會的技能是什麼?其它神仙為何都不會?
從八字看,什麼樣的人最具通靈能力!如何判斷你是不是神仙轉世!
神仙姐姐美成這樣,除了他?誰還能配得上神仙姐姐?
你覺得這樣的山裡是住著神仙,還是妖怪呢?
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人不死的只有元神!
唯一敢把唐僧變成妖怪的神仙是誰?
劉亦菲時尚穿搭可仙又可撩,「神仙姐姐」果然真美人
「地蘑菇」轉得歡,讓我們快活如神仙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神仙轉世!
修道非苦志而不能成,神仙非機緣而不能遇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特精闢
被貶神仙,如何修道升遷!
悟空的火眼金睛只針對妖怪嗎?為什麼碰見神仙變得人他認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