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殺人越獄,沒有藝術家比他暴力
點擊播放 GIF/213K
大話中西藝術史|Art History
今天要和大家講一個『壞男人』藝術家。
他要是活到了現代,一定是所有妹子欲罷不能的男神類型!
首先,他這個人特別壞。
沒事就愛打架。據說,睡覺時腰上都要別把刀,隨時準備戰鬥。
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壞』。
好好的丘比特,被他畫成了浪蕩的騷年;
《勝利者丘比特》1601
好好的自畫像,他把自己畫成被砍頭的死樣子;
《手提歌利亞頭的大衛》1609-1610
但是,國家領導卻排著隊請他畫,而且他的畫就像淘寶爆款,畫一幅火一幅,成為當時藝術家競相山寨的典範。
這個壞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藝術家:
卡拉瓦喬
他出道時像個小痞子,擺個攤,畫點賭博、算命之類的畫。居然一下子被紅衣主教看上,接手了國家級的大單。
沒想到才畫了兩幅,就一夜成名,過上了盆滿缽滿的日子。
但沒多久,就因為打死了一個人(死的人是紅極一時的劍客)成了一名逃犯。
逃到一個沒人認識他的地方後,打算以畫畫為生。沒想到,一畫又火了!不僅有了錢,還成功上位,成了騎士。
《女占卜師》局部
但沒過多久,他又因為打殘了一個隊友,被關進了一個禁閉島上。本以為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後來他竟然越獄了!然後又開始逃...最後病死在了逃的路上。
從一個網紅級畫家到殺人犯,逃犯、騎士,又淪為階下囚,逃犯...就因為打架和畫畫兩件事兒,讓這bad man過上了比任何人都來得顛沛流離的一生。
但讓人費解的是,為什麼這小痞子總能紅了又紅,他的畫總能火了又火呢?
我們先看看他的畫:
《猶迪殺死荷羅浮尼》1598年
你會發現,答案很簡單,因為他的畫,就和他這人一樣很!暴!力!
在那個時代,人們看習慣了米開朗基羅的優美男體、拉斐爾的純潔聖母,卡拉瓦喬的出現,就像藝術圈裡的泥石流,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莎樂美收到施洗約翰的頭》 1607
但是,他的畫又不只是用血呀、屍體呀的吸引眼球,而是有一種奇特的暴力力量。
也就是說,卡拉瓦喬的畫厲害之處,不在於選擇了暴力題材,而在於他懂得如何控制畫面來影響人的心理。這種暴力不只是直擊眼球,而是直擊人心的。
《以撒獻祭》1604
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簡單來說是通過三個關鍵,影響你的眼睛、大腦,最後影響你的小心臟...
讓我們來好好分析下他的畫。
1
構圖:凌亂的肉體
和意公子之前講文藝復興時期那些牛逼的畫,都是一個畫風:莊重+有序。
比如之前講到拉斐爾的聖母,畫里運用了N個三角構圖,在穩定的三角結構里,有一種平靜祥和的氛圍。
《草地上的聖母》拉斐爾
卡拉瓦喬的畫卻相反:混亂、無序。所有的人物布局很滿,但是裡面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空間里,把戲演到最足。
《基督之死》1602
他用這樣的集中構圖,把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表現出來,通過視覺衝擊,讓人直接看到畫面的衝突和壓迫感。
2
色彩:血腥的紅布
在他的畫里總有,一塊紅布。
有時候披在人的身上,有時候懸在半空中。
紅色是波長最長的顏色,所以把所有顏色里放在一起,最先看到的就是紅色,因此,紅色才被用在紅綠燈上,作為警示的作用。
而且紅色,經常讓人聯想到能刺激生理反應的東西,血呀、慾望之類的。
《被斬首的施洗約翰》1608
卡拉瓦喬喜歡把紅布放在他的畫里,不知不覺地撩你,讓你的大腦不自覺地產生聯想,自然就會腎上腺素飆升。
不過,這都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的是下面這招:
3
明暗對比:神秘的光影
我們都知道,光在一幅畫里尤為重要。有了光,才有明和暗,才能讓物體呈現出立體的效果。
在當時大部分人是這麼用光的:
再用拉斐爾的聖母舉個栗子
超自然的自然光
但卡拉瓦喬的光卻和自然光不同,像是舞台上特別布置的光,讓整個畫面特有戲劇感。
《聖馬太殉教》1599
這幅畫是讓他一夜成名的畫,也是他把光運用得最好的一幅。
講的是,聖馬太因為阻止國王和侄女結婚(違反教義),被國王派來的鄶子手刺殺的故事。
整幅畫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唯獨畫中半裸的殺人兇手,燈直直地打在他的身上,像是兇殺案現場的聚光燈,突出即將發生的暴行。
畫面中其他人淹沒在黑暗裡,尖叫、捂著臉、所有的人都嚇得坐到了地上。
卡拉瓦喬用這樣的光影對比,既表現了他們的心理狀態,也把這群人用光聯繫到一起。尤其是畫中暗色的部分,因為什麼也看不見,反而讓人好奇會發生什麼,卻又害怕會發生什麼。
利用看畫者的好奇和恐懼的心理,讓這場兇殺案變得神秘,也更有戲劇性。
你看,卡拉瓦喬的暴力不僅是從視覺,聯想,還通過抓准了看畫人的心理,把畫面定格在最戲劇性和衝突感的暴力場面。
這類似的場面,經常出現在我們現在看的電影里。
《被解放的姜戈》劇照 昆汀·塔倫蒂諾導演
我們稱之為「暴力美學」,是近代電影提出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把暴力轉化成一種藝術形式來表現。
電影,通過刺激的畫面、緊張的音樂讓我們獲得的暴力體驗。把這種鏡頭語言,轉化成繪畫語言,恰恰就是卡拉瓦喬的那些畫。
那麼,我們現在為什麼喜歡看暴力血腥的電影?
其實這和卡拉瓦喬、和他的畫呈現出來的東西很相似。
暴力,來源於人類通過對抗和搏擊進行自衛,它是我們最原始的本能,存在與我們所有人的血液之中。
但是現代社會越來越文明,我們的暴力基因在不斷被克制,壓抑。這也是我們現在看暴力電影的原因。
在那些打壞人的場面,我們內心對暴力渴望得到了宣洩,也是我們從墨守陳規中走出去的一種釋放。
《大衛》1607
用蔣勛的話來講,暴力是一種「暴力孤獨」。
孤獨,也是出走,從集體、規範中出走。而暴力,也是一種走出去,是一種被壓抑已久的釋放。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走出去的渴望,渴望脫離集體,渴望慾望被釋放。而卡拉瓦喬,和他的畫卻呈現了和我們完全相反的狀態。
他敢於出走,他在畫里崇尚暴力,他的人生和他的畫都是一種外放。因此我們在看他的畫時,其實是在被這種外放吸引,他畫出了我們每一個人潛意識裡的渴望。
《多疑的Thomas》1602
我們很難像卡拉瓦喬那樣特立獨行地生活,打架、鬥毆、甚至是殺人,但是在看卡拉瓦喬的時候,因為在他的畫里,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那個反叛的自己。
同時,也是我們選擇直面、甚至是接納自己的那另一面。
讓藝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意〡外〡藝〡術
審美力時代倡導者
微信:yiwai11微博:@意公子
※這才是世界上最貴的成人童話
※看了《西遊記》30年,唯獨忘了他
※一個字讀懂中國建築
※生活,為什麼需要藝術?
TAG:意外藝術 |
※鬼才藝術家街頭放置人形玩偶,已有多人被嚇暈!
※他一生窮困潦倒,沉迷於女人和酒精,卻不妨礙他成為最偉大的藝術家
※教師、藝術家、商人,他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但他最後還是選擇做一個匠人
※賈平凹:越不是藝術家的人,其作派越像藝術家;越是沒錢的人,越是要做出是有錢的主兒!
※魯迅稱她是最偉大的女藝術家,只有帶著血液溫度的作品才能打動人心
※只要膽子大,人人都是藝術家
※只有不敢做,沒有不敢想,看天才藝術家如何培育出帶有生命的傢具
※大牌們攜手藝術家搞創作,但論「作妖」,竟沒人比得過它!
※藝術家體驗玻璃浴,竟然毫髮無損,還勸人不要隨意模仿
※藝術家把父母的家變成鬼屋,不恐怖,反而人見人愛
※女藝術家免費為家暴受害者紋身,為她們抹去家庭暴力留下的傷疤
※這女藝術家也算是為了藝術獻身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爆炸吧,水晶!讓無數人都想去他家喝水的藝術家
※這「機械臂」只有一個框,卻能輕鬆模仿藝術家真跡?
※演軍人至今無人能及,妻子患重病他不離不棄,這才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法定盲人藝術家的迷幻流體創作,超震撼的獨特!很有趣又迷人
※加拿大藝術家的另類作品,有人說萌有人說恐怖
※如果不被藝術學院拒收,他可能成為藝術家希特勒,而不是戰爭狂魔
※大牌們攜手藝術家搞創作,但論「作妖」,竟沒人比得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