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竹編手藝人長年製作竹器,手上有一層厚厚的老繭。

採訪者|劉 娟


受訪者|韋三起 楊建功


攝影者|王立力


口述|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河南洛寧被稱為「綠竹之鄉」,地處洛河中上游,屬於豫西山區。境內連綿起伏的山脈似一條巨龍橫亘,為伏牛山系。韋師傅自小在這裡長大。


竹鄉制竹,「藝不相兼」


韋師傅是竹編手藝人,65歲,長在竹林間,自小就喜歡編竹,年輕時更靠著這一門竹器活養家。「那時候公家收簸籮,只要能做出來,公家就收走了,不過價格不高,而且是要分等級的,頭一等四塊二,二等三塊八,三等三塊二。我一天粗活能做一個。……一個簸籮高八寸,直徑兩米八,交貨時公家會量一下,看你尺寸到不到。好的時候也能養住家。靠這手藝大錢掙不了,小錢不斷。」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韋師傅(右)和楊師傅(左)都是各自村裡唯一的竹編手藝人。)


韋師傅干這行可以說是自學成才,「我沒跟人正式學過,小時候看別人做竹器,邊看邊學,看會了就回家練練。後來生產隊要求做簸籮,大人們都要一份簸籮的工,我要了半份。他們都懷疑我的能力,問我靠譜不靠譜?結果我用不長的時間就編了兩個簸籮。當時十五六歲,我剛從小學畢業一年。」


他憑著一股勤奮好學的勁兒成了村裡編竹器的一把好手,編筷籠、編帽子、編簸籮等都能應付自如,這樣的多面手並不常見,因為洛寧編竹者眾多,各村都發展出一種專長,如韋師傅所說:「我們村是做簸籮,別的村還有專做帽子的,各村都專有一種(編製手藝)。」民國六年的《洛寧縣誌》亦載:「永寧制竹器者甚重,各以類分,藝不相兼,雜列於市,四方員販咸來貨取。」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編製好的竹製品,如挎簍最貴能賣到幾十塊錢,小物件則沒那麼貴。)


洛寧人利用竹子製作工具早在北魏時就有記載,《後漢書·郡國志》有雲:「宜陽有金門(北魏延昌二年洛寧設為金門縣),山竹為律管。」記載了北魏時古人取洛寧竹子做樂器的情況。韋師傅回憶村裡做竹編最熱火的時候說:「當時全村人都做這。做著,想著,越做樣式越多。」


三千年前洛寧地區就有大量竹子。洛寧屬古都洛陽,《魏書·東陽王丕傳》記載,黃帝都洛陽。黃帝的園囿是洛陽最早的園林,裡邊就種有竹子。明清時,永寧竹林面積不斷擴大,一度達到一萬五千畝,順治年間編著的《永寧縣誌》記載:「永寧山環水繞地宜竹,原野溪間,大半皆竹園。園廣數畝或數十畝,引渠灌溉,干霄如翠屏,製為器用,鬻於秦晉及本省,邑人倚以為生。」永寧即洛寧舊稱。


山高林密,總有故事,老手藝人楊師傅說過去這裡是成片的竹林,竹林後還有成群的土匪。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韋師傅家附近的一處竹園。洛寧現在已經沒有竹林叢生,只有在專門的竹園才能見到成片的竹林,一窺舊時風采。用來編製竹器的竹子最好要三年以上的老竹,韋師傅說冬天的竹子好,耐放。)


豫西刀客,「厲害著哩」


民國時期,洛寧是有名的「土匪窩子」,土匪在東北叫馬匪,在山東叫響馬,地處河南西部的洛寧人,喜歡把土匪叫作刀客。「刀客」這稱呼比土匪好聽多了,隱含著一層俠士的意味。說起當地的刀客,楊師傅說:「厲害著哩,高興了,殺進城裡,奪了縣衙,當幾天縣太爺威風威風。不高興了就拍屁股走人!」


楊師傅也是竹編手藝人,鄰村人,做竹器活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他說自己村裡就曾出過有名的刀客,叫馬書信(音),是村裡的地主。「歷害得很,『找閻王,送小鬼,殺人離不開馬書信。』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把竹子做成能編的竹篾,需要很多道工序,依次為刮青、破篾、過窄刀和過平刀。)


「有一次馬書信的貓跑到一個叫楊亮(音)的人家去了,馬書信問他:『見到我的貓沒有?』


這人說:『見了。』


馬書信說:『見了就行,這個貓我也不著急去找,但是貓尾巴上綁了一支槍得還回來。』


那貓尾巴上哪能綁著手槍啊,馬書信這是乘機訛他呢!


「馬書信還有個習慣,冬天的時候,估計是閑得沒事了,他帶著人到處轉,看到哪棵樹好,啪啪一砍皮,用筆一划,寫上字,這樹就是他的了!回頭他再帶人來把樹伐倒、運走,沒人敢吭聲。


「有一個人不服,看到馬書信在他家樹上寫的字後,拿泥巴給糊住了。他回去後,村裡說他:『你真膽大,你敢把那棵樹糊住!』他說:『我種了那棵樹我種了是指(望)著它死後做棺材的,他給我砍走了我咋辦?他把我弄死,那他得把我埋了,弄不死,將來那棵樹做棺材!』沒辦法,他只能拿命去和馬書信拼。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做竹編的第一道工序是刮青。要去掉竹子最外面的青衣,讓竹編成品顏色一致。而且竹子外皮太光滑,編製也不太容易。)


「一次馬書信(劃樹)划到一戶有背景的人家,家裡在洛陽憲兵隊有人,村裡人都說洛陽憲兵隊厲害。他家給憲兵隊的人寫了封信,憲兵隊就來了。來了就往屋裡一坐,門口還讓幾個憲兵站著崗。馬書信聽說以後,就去了,一到門口,憲兵就拿槍頂著他了。馬書信對著裡面說:


『我是書信。』


『進來!』裡面的人說:『槍下了!』把他的槍先給繳了。


進來以後,人家還沒問呢,他就趕緊解釋了:『不知道那是咱的樹』 ……


「這是舊社會的事。馬書信死的時候29歲,那時候都快解放了,被人打死的。」


楊師傅和韋師傅同歲,細心觀察會發現他們右手食指上都有厚厚的老繭,這是做竹編活兒留下的。竹篾上的毛邊如果沒弄好,一不小心就扎到手上了,這些年不知道被扎過多少次,一雙手傷痕纍纍。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第二道工序是破篾。一根竹子,最少能破8層篾子,最多能破13層。)


他們都是各自村裡現在唯一會做竹器活的人。韋師傅說:「現在其他人都不做了,村裡只有我一個人在做這活。可以說,我們縣裡會做這活的成手,包括我在內也就三個人。」


「兼職」手藝人,「不如打工掙錢」


竹編器具的主要消費群體是農民,但經濟發達後,很多人家都開始做生意。庄稼人離開了土地,村裡沒有了糧食生產,沒有了農民,簸箕等竹編器具就沒有了市場。「有一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一到夏天,村裡沒一個人。從村頭過來,門都關著,看不到一個人。到收麥子的時候,有地的就回來了,麥一收,又都走了。」


為了讓這門手藝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政府曾請日本的竹編專家來教學。「一年來一次,一次在這裡教十天,總共來了五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專家也來過我們家,我這刀就是人家送的,送了一套。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破篾後是過窄刀,用專用的刀具把破下來的竹片都修整成寬窄一樣的篾子。)


「當時學的人不少,但成功的沒幾個。(主要是因為)教的東西都不實用,我們也就沒做,有些新東西,比如這花瓶,都是自己摸索做的,有時候是看電視(節目里)學的樣式。」


專家並沒有幫助洛寧竹編走出困境,但韋師傅也沒放下竹編這門手藝,只是從養家糊口的活兒變成了「兼職」。


「誰需要啥給我打個電話,我做好後就打電話叫他過來取。這些年都是這樣,如果沒有訂貨就出去干別的了。有竹子,就做點竹器活。


「編這個盤(指水果盤,一套三個),這一套,得15斤竹子,只用青色的編。黃色的竹子也能編東西,但青色還不好賣呢,黃色的就更不好賣。所以不費那功夫,黃竹子都扔了。做簸籮時,更要拉一大車竹子,沒幾天就用完了,(干起活來)像吃竹子一樣。就這樣,一天也就得幾十塊錢,不如打工掙的錢多。」


沒人編竹器了,竹鄉的竹子也少了。「綠竹之鄉」的四周只看到參天的楊樹環繞,竹子則難覓蹤跡。「現在的人都栽楊樹。地都挨著,楊樹把鄰近的地也擋了,別人也種不了糧食,所以就都栽上了樹。」而竹園則在更早的時候就被耕地侵佔。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最後一道工序是過平刀,要專用的刀具把篾子刮薄。平刀有兩種,一種正面朝上,一種反面朝上。)


古代洛寧曾是「熊耳凌霄,洛水汪澤,綠竹千頃,松柏滿山,景趣無盡」。到了清末民初,由於鴉片入侵,且竹園田賦甚重,洛寧各地開始毀竹種煙,或者更竹種糧。現在楊樹又侵佔了糧食耕地,從而發展成了楊樹遠比竹林多的現狀。竹園雖然還有,但是數量甚少,每一個竹園都有專人來看守。韋師傅家附近就有一個竹園。


竹鄉不離竹,「竹子不過牆」


我們來到時正值竹筍勃發,竹園裡到處都是紅紅的筍尖。看園的人說:「這不是竹筍,這是竹子。竹子和筍不是一回事,現在還看不出來區別,過幾天就可以了。竹子會長,筍不會長。不長的就是肉筍,可以吃。」


——其實剛出土的那些筍尖就是竹筍,只是在愛惜竹子的看竹園的人眼裡,那些不是好吃的竹筍,全是竹子。


看園人小心地繞過地上的一棵棵筍芽,不時彎下腰,把筍尖上的枯葉扒開,使它更醒目些,以免被人不小心踩到。他對竹子,顯然有一種樸實的情感。


洛寧人對竹子十分珍惜,竹筍好吃,但他們一般捨不得吃,只有那些長不高的竹筍才掰下來做個小菜。到了冬天,一旦下雪,他們就踏著厚厚的積雪鑽進林子,一根挨一根晃掉竹梢上的積雪,免得壓斷了竹竿。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平刀要過幾道,刮到竹篾厚薄一致了才算完成。在製作過程中,如果竹子幹了,要不斷蘸水以保持它的軟硬程度。)


他如數家珍地給前來探訪的人介紹園裡的竹子:「竹筍出來後,要長成一棵竹子,起碼得十來天。長得可快,一天一個樣,晚上你認真聽,都能聽到(生長的)響聲。」


洛寧當地流傳有 「竹子不過牆」的說法,說用牆一隔,竹子就不會往別人家的竹園裡蔓延了,因為竹子是君子,君子是願意受到約束的。還有人說洛寧的竹林里沒有蛇,可以放心在裡面睡覺,因為傳說竹子是蛇的舅舅。亂竄亂跳的蛇,用竹子一挑,它就乖乖不動了。可以看出「竹」已經深深紮根在洛寧人的生活中,即使竹林消退,竹子也不曾離開竹鄉。


看園人說這片竹園「舊社會就有。過去這一片(人)可以說都做竹器活,現在大家都不做了,所以一年連一千棵竹子也用不到。」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編竹器很多時候一個人忙不過來,需要全家幫忙,勞作成本很高。)


編竹器用的竹子有講究,三年以上的竹子才能用。看園人說:「三年以下的瓤不堅硬。可以用顏色來分辨它們,老竹子顏色淡些,發白,摸起來更光滑。嫩竹子顏色綠,摸起來有點澀。」


韋三起說 :「現在竹子都是用來搭香菇棚、菜棚,這一片很多人種香菇。一個冬天,我在那做了好幾天活,給人家搭棚子,一天一百塊錢,就這比在屋裡(編竹器)強。」



洛寧竹編:沒有竹林的竹鄉,瀕臨失傳的手藝



(竹編是個慢活,坐在屋裡編竹器,一兩天能做一件成品,不過賣一兩百元,根本養不了家。韋師傅幾十年堅持著這門手工藝,無論興衰,用他的話來說,「肯定是因為喜歡。」)


「做活的時候,我很少出門,精神好的時候就熬夜做,瞌睡了就喝點酒。精神頭來了擋不住,想一下子做完。」韋師傅說這話的時候依然興緻勃勃,看不出任何頹色。他做了一輩子竹器活,面對這門手藝的沒落,肯定有過無奈,如今雖年事已高,但走近他的生活會發現他仍然心懷理想。


編輯:二分


更多精彩原創,請關注微信公眾號:qdlanshe(蘭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博物│龍腦香:為唐朝人帶來了南方的溫暖氣息
從空中看黃河:你沒有見過的黃土高原
桃:「中國果」和「波斯果」的有趣誤會
從空中看黃河:三十年前,你的城市
古人為何稱妻子為「內人」,李敖說「內人」是妓女?

TAG:蘭闍 |

您可能感興趣

十一好去處旬陽銅錢關:竹鄉竹韻
園外蒼茫是竹鄉:鄭永泰盆景新作欣賞
【微小說】重返煙竹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