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原載1958年9月1日《人民日報》,作者:康濯)


各種路線,各種思想略,亮點在下邊。


……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狗肉湯肥田,一畝山藥一百二十萬斤


沼氣作物和使狗肉湯肥田,並不是大寺各庄所獨有。漕河人民公社的漕庄,有一塊二畝六分地的沼氣試驗場,那裡更是花團錦簇……那片長方形的地里,最北頭的中部是一個二分地的塔行沼氣山藥堆,十五層環形梯級,摺合平地四分,插秧五萬棵。西側六個小堆,有三堆沼氣山藥,共佔地一分,插秧數各為三千五、一千七和一千五百棵,另外還有三堆不帶沼氣的山藥。

這幾個堆堆大小都相同,是為了比較有無沼氣和稀密栽植的好壞而採取不同措施的……那一畝拱形山藥計劃產一百二十萬斤,只要每一棵上長斤半多山藥,七十五萬棵秧子就可以保證這個衛星數字;從眼下的生產情況來看,這一顆衛星上天應該說是毫無問題,因為一棵長一二斤的山藥本來就是值不得一提的低產。那二分塔堆上的五萬棵秧子,看現在的情況,也可以成為畝產百萬斤的衛星射上天去。一畝六千棵的搭架山藥,共灌了四條狗的肉湯,也已長成了茁壯的衛星模樣,看來同樣會直上雲霄。


玉米打葡萄糖,一棵白菜五百斤


這塊沼氣試驗場的南端和兩側,還有磨盤形的、圓瓦形的以及每條埂道上種四行或六行的白菜和蘿蔔。從白菜衛星來說,大寺各庄有一分菜地堆了四十個方形的立體,每個立體面積二平方尺,每個立體上要求長一棵五百斤的大白菜;漕庄試驗場的平地上也有計劃培育成每棵五百斤的大白菜。而漕庄試驗場地的中央空地上,還有用大瓦罐和大花盆擺成「衛星」二字的一片試驗作物,罐內和盆內種了四樣不同的蘿蔔和許多白菜;有一個大花盆移栽了一棵多穗玉米,給打了5C.C.葡萄糖;另外一個盆里是一棵山藥,主秧分出十三株,又因壓蔓而變成二十六株,連同主秧,共二十七處長山藥;這棵山藥注射了二十C.C.葡萄糖,要求單產一百斤。這整個試驗場原來是一片荒墳野地,但現在,緊鄰這裡的保定郊區每天都有人過來遊覽,說是來逛花園。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沼氣養育,小麥畝產十二萬斤


清庄也和大寺各庄與謝坊一樣,是已經電氣化的村子。沼氣試驗場里也就有電燈設備,有夜晚亮堂堂的科學研究組的試驗棚兼宿舍棚。試驗場邊還正在修建一個水塔,準備以後給這裡作人工降雨。現在試驗場邊還翻了一畝準備種冬小麥,由於我在很早以前和劉廷奎研究過高產小麥的事,他也就曾在那一畝地邊詭秘地眯著眼兒笑問我:「你猜猜這畝小麥要搞多少萬斤?」「八萬?」我反問著。這是我聽說過的最高的數字。「嘻嘻」,劉廷奎用巴掌捂著嘴唇,悄悄笑道:「我跟你坦白了吧!這搞的是十二萬斤!」   想要畝產十二萬斤小麥!我實在不相信世界上曾有任何人聽說過這種事。我問劉廷奎的措施,他告訴我,現在是在讓伏天的太陽照曬翻開的土,然後深掘七尺,把地下的紅土層翻上來同好土和勻;施底肥三十萬斤;種子先進行人工培育,剛出芽的工夫播下,防止糞大燒芽;土地疊成堆形,利用沼氣養育,人工降雨澆灌,用最多最好的化肥分批追補;播籽一千斤,每平方公分一粒;每棵長八十粒小麥,就是畝產十二萬斤。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棉花平均身高兩米,皮棉畝產達五千斤

最後還該回到大寺各庄,回到那兒的七畝棉花地。那裡某主席看過的三棵棉枝都綁上了紅布。每畝四千棵,平均高六尺,誰看了都說那是棉花樹。每棵平均果枝二十五個,成鈴四十個,花蕾四十五個;成鈴最多的已達一棵一百一十個,眼前的情況就可畝產皮棉近二千斤。但人們還要叫棉棵長到八尺高,叫每棵長一百二十個棉鈴,以保證每畝產五千斤皮棉。這七畝地的耕作有稀密對比和早晚對比的,還有搭起棚子,晚上在頂棚蓋被單,棚下用電燈光照明的催生的一片。這裡畝施底肥五萬四千斤;過磷酸鈣一百二十斤;追硫銨四次,共用一百七十斤;追氮肥一次,生長素和鉀鹽各四次,噴磷四次,除蟲七次;鋤八遍,澆水兩次,整枝十八次。這片棉花已有中央和省的負責同志再三說過要趕快拍成電影。這片棉花將如許多人所說今年秋後農業上不知要出現多少嚇人的高產怪事那樣,會如衛星般地震動湖海山川。


……



大躍進時期某公社事迹報告,畝產十二萬斤就這麼來了


唱不盡人民公社的優越性,頌不完人民公社的燦爛前程。徐水人民公社將會在不遠的期間,把社員們帶向人類歷史上最高的仙境,這就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國的時光。


……


後記:歷史不能忘記,以古為鑒,可以知榮辱,好在我們已經遠離那種荒唐的年代,國家和個人都可以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斷前進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草根也談歷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根也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晚年為幫助大陸竟不惜跟美國翻臉,為什麼?
古代窮百姓花十個銅板也能吃到皇帝御膳,怎麼回事?
蔣介石晚年的一項重要決策至少影響了十年世界格局
明朝有太監專享的青樓,裡面的頭牌竟把皇帝驚出冷汗
崇禎帝竟為省錢亡了明朝,這個原因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TAG:草根也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靈異公社:一個人值夜班的時候,千萬不要睡著
金豐公社在山東做了一件事,「驚」動了花生界!
鑒別茅台大飛天價值,看著5點就夠了|茅友公社
故事,乞討老奶奶夜宿小伙家,竟成就一段美事|茅友公社
測試,喝酒這麼多年,你的酒品等級是怎麼樣?|茅友公社那個
茅台酒股價又漲,別能再錯過這波投資了|茅友公社
怕入手假白酒?那就注意這幾點|茅友公社
有人把這裡稱為第二個「長城下的公社」,有人稱這裡是「建築的墳墓」
公社評測:史上最好的揭面盔,沒有之一,這就是舒伯特C4!
靈異公社:媽媽,屋頂上有一條腿晃來晃去
茅台酒25年價格變化,7元/瓶的茅台酒,你趕上好時候了嗎?|茅友公社
一瓶80萬的珍品茅台酒,到底有什麼收藏價值?茅友公社
除了茅台酒,這些國家的酒你知道幾個?茅友公社
一群嘗試過現代公社生活的人
實拍58年公社食堂吃大鍋飯場景,都是爺爺奶奶們經歷過的生活
茅台老酒收藏,一定要先知道這些!茅友公社
茅台老酒拍賣220萬1瓶,老酒市場到底有多火爆?|茅友公社
一生喝50多噸酒?李白酒量到底有多大?|茅友公社
距離金豐公社創立新聞發布會 倒計時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