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核電機組數量預計在2020年躍居世界第二

我國核電機組數量預計在2020年躍居世界第二

我國核電機組數量預計在2020年躍居世界第二



專家在天津8·12事故現場檢查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質。鄭凱文攝

寫在前面


人類在認識原子對撞產生的巨大能量時,也將自己置身於核與輻射的陰霾當中。核能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在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但其一旦失控將造成嚴重後果,讓人們不禁談核色變,核應急與核安全已成為各國安全風險治理中越來越重要的任務領域。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現已形成較為完整的核工業體系。


核應急:築牢核安全的最後防線


■魏小軍鄭凱文

我國核安全監管與國際標準完全接軌,並長期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


10月31日,《核安全法(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核設施、核材料安全、核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等方面的內容,進一步加強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力度,草案提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依法向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及核設施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申請獲取核安全相關信息。


制定《核安全法》也是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今年8月26日至9月8日,在時隔6年後,對我國開展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綜合跟蹤評估時重點呼籲落實的建議。此次評估活動中,國際原子能機構評估團肯定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工作取得的進步,認為我國核安全監管與國際標準完全接軌,在2010年第三次對我國進行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綜合評估時提出的79項建議基本落實。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核能以其清潔和經濟的巨大優勢,成為全世界爭相發展的新型能源。筆者了解到,截至7月25日,我國當前在運核電機組31台,預計到2020年,我國核電機組將躍居世界第二。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有核國家。9月2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0屆大會上,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在大會發言時說道:「中國核能發展始終秉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核安全監管體系,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記錄。」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也在會上高度評價了中國在核能發展領域作出的貢獻。筆者了解到,我國目前在8個沿海省份擁有核電,國家將制定長期政策,在本地解決中低放射性廢物的處置問題,對這些處置設施的選址、運行安全、長期監測、關閉後的安全問題統籌考慮。

進入21世紀以來,有核國家不斷增多,且40%的國家分布在我國周邊,同時,我國核電站數量增多,核事故等非傳統威脅需更為重視。


組建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形成與核電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應急能力


核安全是核能發展的基石,是總體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應急則是確保核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國核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肇始於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也是從那時起,為適應我國核電發展需要,解放軍防化學院建立了核事故應急學科,將核事故應急救援正式納入教育訓練整體設計。當時,防化學院張立軍教授、王百榮教授等組成的專家團隊逐步提出核應急技術支持基本理論的構想。


但彼時尚沒有現成的教材可供參考,世界上也沒有一次完全成功的核應急實踐,沒有先例可借鑒,他們就白手起家,摸著石頭過河,查閱國內外資料,組織專題推演,先後制定了運行規範、預案方案、訓練大綱、作業指導書等四大類20餘套規章制度體系,重點對行動編組、力量運用、指揮協同、保障標準和運行管理進行了明確和規範,確立了核應急技術支持行動標準與應急體系,確保核應急行動技術支持中心的建設有章可循、運行規範有序、行動高效順暢。

2013年7月,我國發布新修訂的《國家核應急預案》,和2005年版預案相比,新版《預案》明確了我國核應急工作的組織管理體系,強調實行國家、省、核設施運行單位和上級主管單位三級核應急管理體制。也就是說,一旦出現事故,除了最基層的核電廠,公司最高架構——集團公司也將承擔相應責任。


新版《預案》出台後,我國在去年6月第一次舉行全國性的核應急聯合演習——「神盾-2015」,演習採取三級聯動、軍地協同、異地同步的方式展開。演習中,核應急演習評估是重要環節,涉及到輻射監測、放射性測量、航空輻射測量、輻射劑量學、醫學救治、指揮協同等多學科門類的知識。筆者了解到,解放軍防化學院13名專家分6個小組前往成都、西安、蘇州等地,與參演單位深度對接,全方位評估各中心、分隊的技術支持行動。


與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核應急能力建設也在同步推進。今年1月,我國發布《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明確提出建設核應急響應、監測、輻射防護、醫學救治、航空監測、氣象監測預報、海洋監測、行動等8類國家級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以及3個國家級核應急培訓基地,並依託軍隊及核工業現有的應急力量建設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組建300餘人的核應急救援隊,主要承擔複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並參與國際核應急救援行動。


筆者了解到,經過層層篩選,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防化學院等成為8類國家級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的一員,今年7月,防化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國家核應急行動技術支持中心」和「中國核應急救援隊理論教學基地」。目前,中心專家正在加緊研製與建設嚴重核事故模擬系統、核應急桌面推演系統、核應急後果預測與輔助決策系統等軟硬體平台,為開展核應急教學科研、訓練演練提供專業支持。

面對假想情況,著力提高救援技術研發的針對性


實戰演習畢竟是應對假想情況,我國從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核應急救援技術研發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事故就像平地里的一聲驚雷,炸開了研究思路。里氏9.0級的劇烈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1號反應堆發生2次氫氣爆炸,隨後2號和4號機組相繼爆炸,這是中國民眾通過電視新聞畫面第一次感受核危機。專業技術能否應對突發情況?實驗監測是否準確無誤?監測數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與此同時,我國現有的核應急體系也首次面臨考驗。筆者了解到,在此背景下,我國穩步實施了核設施安全改進行動,及時有效地採取了應對措施。


參與此次應急行動的防化學院相關人士表示,加強輻射環境下核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研究是他們面臨的主要任務。其中,首要目標是使輻射監測實驗室通過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和國家資質認定。經過持續兩年的建設發展,2013年5月,該學院核輻射監測實驗室終於通過認定,成為核輻射監測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和結果可獲得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認可,能夠提供權威專業的檢測數據和報告。


歷次核事故警示世人,快速準確查明事故工況並迅速獲取輻射監測數據是應急救援的關鍵。然而,在高輻射場區人員難以接近執行輻射偵察任務,必須開發出能夠自動採集、自動處理、自動傳輸、自動回收的無人化偵察設備,實現事故現場的輻射數據採集和圖像採集。


筆者了解到,目前,經過軍地聯合攻關,相關救援隊伍已正式列裝了無人直升機輻射偵察系統、手持式核素識別儀、攜帶型核應急指揮信息終端等裝備,並進一步完善了以現場指揮、輻射巡測、污染檢查、洗消去污和技術支持為重點,種類齊全、技術先進和信息化程度高的核應急裝備體系,有效提升了核事故應急行動能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IS滲透阿富汗勢不可擋 已成中亞安全最大威脅
「胖五」副總設計師楊虎軍:一個大寫的實幹家
俄特種兵將裝備北極裝甲服:可防狙擊槍近距射擊
外媒直擊中東戰場:T-90防護強悍 M1脆弱不堪
英國建中東永久軍事基地有何考量?

TAG:中華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2021年商用無人機數量預計增逾10倍超44萬架
預計至2030年 中國光棍大軍3000萬
聯合國預計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近百億
奧地利旅遊局:預計2017年中國遊客數量達100萬人次
中國風電市場2017年新增吊裝量預計不足20GW
農業部預計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1.2萬億斤以上
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預計最快2022年建成
QYR:預測2022年中國飼料油脂產量預計可達140萬噸
IEA預計2022年電動汽車將達1600萬輛
ABI預計全球VR市場到2021年將超過600億美元
ABC預計在2018年重啟《美國偶像》
2017年河南省公務員招錄人數預計將會突破7000人
工程院: 預計中國2050年火電發電量佔比低於50%
通用預計美國2017年銷量不足1700萬輛
伊朗蝦今年年產量預計達到30000噸
2020-21賽季,NBA球員平均年薪預計達到1000萬美元
中國在建的又一超級工程,總投資1000億,預計2020年投產
博世預計到2019年駕駛輔助系統年銷售額達20億歐元
《RWBY》第五季公布 預計2017年10月14日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