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關注 「紫砂壺鑒賞與收藏秘籍」


提壁壺因其壺蓋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它,始於高庄,成於景舟。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顧高結誼論藝


「我戀紫砂無釉彩,相見如人披肝膽,不靠衣衫扶身價,惟以本質令人愛」。這是一首闡述對紫砂摯愛的詩,詩的作者是中央工藝美院教授,透過詩的字裡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一名藝術工作者對紫砂的痴迷。他正是提璧壺的最初設計者——高庄。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結誼論藝


提璧壺的另一位功臣,就是它的製作者——當代壺藝泰斗顧景舟。正是他用精湛的技藝,在高庄原始的設計上豐富潤色、再創作,留下了一把獨具魅力的經典紫砂造型。它,始於高庄,成於景舟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央工藝美院教授高庄來到紫砂廠交流學習。在這裡,他與紫砂泰斗顧景舟一見如故,一個是懂手藝的文化人、一個是懂文化的手藝人,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顧景舟制 提壁壺


憑藉多年的制壺經驗,顧景舟在高庄教授的設計基礎上,從紫砂製作的實際出發,經過多次調整與改動,終於完成了提璧茶具從紙面到立體的製作。


顧景舟是個對藝術非常嚴謹的人,對待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自1956年第一把提璧壺做成後,他總覺得還有提升改善的空間。在此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沒有間斷過提璧壺的製作改良,試圖找出最完美的壺型結構。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1978年,提壁壺最終定型,成了當時藝術圈內熱議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1979年鄧穎超訪日時,特地選取這套茶具作為國禮送給日本首相。


1992年,國家郵電部發行了《宜興紫砂陶》郵票,一套四枚,三枚均為古代傳器,提璧壺作為唯一一件現代作品入選,更廣範圍地被大眾所熟知。高庄用現代的美學思想,古為今用的玉璧設計,在筆尖上塑造了提璧的雛形,而顧景舟則賦予了提璧靈動多姿的生命。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提壁壺 | 工藝


由於顧景舟精心設計(高庄共同參與設計),精心製作,精心修改的國之瑰寶提壁壺,是顧景舟一生花費最多,耗費時間最長,製作最精湛的經典代表作。從提壁壺上可以看到老一輩的制壺名家所走過的艱辛歷程,可以領略體會她們的艱苦奮鬥,孜孜追求,努力探索,刻苦態度。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顧景舟在工藝上的精益求精,設計上一絲不茍,工具改制上嚴格的要求,無不在提壁壺上反映出來,無不為當今陶藝人的楷模,無不為宜興後輩一人再工藝上樹立楷模。在這裡強調一點,絕不要誤導紫砂工藝的「隨意性」,簡易性,紫砂工藝絕不是不花功夫,不費力氣,不踏踏實實的勤實苦練,三捏兩捏就能成功的。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提壁壺 | 造型


提壁壺造型藝術,古典雅緻,整體造型以微曲線組成。壺身的基本形態為玉璧形之放大,整個壺蓋為玉璧實形,整個壺鈕為一縮小璧形。壺身、壺蓋、壺鈕寓重複於變化之中。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鈕形飽滿,形成微微凸起的曲面,壯麗曠達。蓋面平弧抽凹,雙曲線運用得當,錯落有致。壺口用一道雲肩抽線和壺身分隔,頸項跌宕,揮灑自如。


壺肩面平弧展開,端莊穩重。壺身向里微微收攏,豪放自然。底部收攏,支點縮小,托起壺身,更顯豐富活潑。壺流從底部弧線順勢胥出,修長微曲。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提梁把凌空而起,虛實相間,曲直剛柔,極具匠心。把空間以方寓圓,符合中國人天圓地方傳統原始審美觀。


整體輪廓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虛實節奏協調,線面簡清明快,寓巧麗於剛健之中,是紫砂造型上突破創新、別具一格、形象完美的典範之作。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提壁壺 | 內涵


提壁壺內涵風韻,深邃奧秘,該壺以提璧命名,名符其實。顧景舟除了在造型、材質、工藝技法上把自己的思維、精神、意志,追求融化結合在壺中,還在日用把玩上煞費苦心。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玩玉玩壺,在把玩中顯示無窮魅力,品味無窮韻律,領略無窮意境,是紫砂光貨體系的最高準則和精神境界,提璧正是達到了光貨素器的這種準則、這種境界。提璧並不是把玩壺意作玩玉、玩璧,與其等同起來,而是超越玩玉,達到更高、更深層次的理解。


把玩的舒適感、玉質感、愜意感、順暢感、迷戀感、優越感、情趣感,無不從提璧的把玩中體會領略,享其無窮樂趣,賞其無窮魅力,百看不厭,把玩不止,越玩越愛,最終體味出顧景舟提璧壺的精神內涵、個性見地、思想情感。味道是玩出來的,箇中滋味是玩出來的,風韻也是玩出來的。內涵奧秘只有在玩中才能最終體會。

提壁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從最初的設計圖紙到價值連城的紫砂國寶,提璧共十多處改動,歷時二十餘年,華麗的蛻變背後,是老一輩紫砂藝人對藝術永不懈怠的追求,正是這種時刻追求進步的信念,激勵著宜興紫砂勇往直前,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總之,提壁壺稱之為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 END -


關於我


愛紫砂,追求慢生活,不煙不酒癖在茶,


若願與我成為朋友可加微信,驗證暗號:壺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 的精彩文章:

茄段壺:於抽象中得靈氣,大美天成!
愛瓢之人,不拘小節,爽朗大方,喜歡交友

TAG:紫砂壺 |

您可能感興趣

匡時17年春季拍賣顧景舟《大提壁壺》1550W成交及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