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提起范仲淹,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然而細觀范仲淹,深入品析其思想世界,隱約間,你會看到儒家管理思想正蜿蜒曲折地向你走來。


提起范仲淹,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彷彿他這種憂國憂民,心繫天下的情懷使其揚名立萬。然而殊不知,從管理學角度來看,他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每當讀到這句話時,很多人都會被范仲淹這種博大的情懷所感動,為其視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所感慨。細觀范仲淹,深入品析其思想世界,隱約間,你會看到儒家管理思想正蜿蜒曲折地向你走來。


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後人論及范仲淹,往往稱道他的操守和事功。但從管理思想角度看,范仲淹的重要性並非在直言進諫、抗擊西夏、主持新政這些方面,而是在他確立的士大夫精神方面。

所謂士大夫精神,是孟子的大丈夫精神與治理天下之志的結合。孟子曾經強調,普通人的思想與態度與其物質產業相匹配,「有恆產者有恆心」;只有那些德行修鍊達到一定高度的士,才能不依賴於產業支撐而成為社會中堅。「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范仲淹則把這種思想推演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且強調士大夫以憂患意識為主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要胸懷天下;「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這段話,說明了士大夫的擔當和責任,所以膾炙人口,千古傳誦。思孟學派在修身方面弘揚了儒學的基本精神,而且為由修齊到治平構思出德治仁政的思想路線,但沒有提供由修齊到治平的操作路線。所以,漢代以後,獨尊儒術更多的是一種思想上的指導。到了范仲淹,則變為一種行為上的踐履。可以說,范仲淹是儒者從政的提倡者。


這種從政已經不再是從五經中尋求答案,而是要追求士大夫的自我實現。這種自我實現不再局限於儒者個人,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擔當。所謂從政,不僅在廟堂,而且在江湖。也就是說,以天下為己任,不僅僅是一種職責,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使命。

憂國愛民,心懷天下,「進則持堅正之方,冒雷霆而不變;退則守恬虛之趣,淪草澤以忘憂。」(《潤州謝上表》)「進則盡憂國憂民之誠,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謝轉禮部侍郎表》)錢穆認為,這是一種時代精神,被范仲淹呼喚出來,此即他的偉大之處。同孟子的「夜氣」「浩然之氣」相比,孟子所說的大丈夫,是儒者個人意義上的大丈夫,而范仲淹則把其變成了社會意義上的大丈夫,由此打通了修身到治國、內聖到外王的踐履通道。


在士大夫的養成上,范仲淹重視名教。他曾教導青年張載放棄抗擊外敵的追求而去讀《中庸》,理由是「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他曾讚頌東漢嚴光「大有功於名教也」。今人言及儒學名教,多持批判角度。而范仲淹所說名教,無非懷仁抱義,尊禮貴德,以誠立人,弘揚三綱五常。「道從仁義廣,名由忠孝全。」朱熹認為,在學問上,范仲淹粗放而不精密,但在風氣上,范仲淹「大厲名節,振作士氣,故振作士大夫之功為多」。


二、委以人臣之職,不委以人君之權


范仲淹治理國家的基本思路,見於他的「四論」。在《帝王好尚論》中,他並不贊成老子主張的無為,認為帝王是天下的表率,所以其好尚關係到政風民俗。「聖帝明王豈得無好,在其正而已。」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所為正,故能天下歸心;桀紂秦隋,所為不正,故招喪亂之禍。在《選任賢能論》中,他強調「得士者昌,失士者亡」,選人之道應當遵循孔子的四科(德行、政事、言語、文學),重俊義,斥柔訥,勿使英雄失望於時。在《近名論》中,他反對老莊的養生保身,主張弘揚儒家名教,以激勵天下之忠臣烈士。在《推委臣下論》中,他主張強化君權,委政大臣。


關於君主與大臣的關係,是范仲淹最上心的問題。他認為,君主離不開大臣輔佐,然而重用大臣又可能導致君權旁落,所以在君臣關係上必須做到「委以人臣之職,不委以人君之權」。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凡是治理國家的內政外交、文治武功、蒞民治事、上下庶務,都屬於人臣之職,均可委任臣下辦理;凡是「區別邪正,進退左右,操榮辱之柄,制英雄之命」,都屬於人君之權,必須由帝王親掌,絕不能委給臣下。


按照范仲淹的這種思想,執行權乃至決策權均可委之大臣,但清要雄劇之職的用人權、組織制衡的職能配置權以及組織運行的監控權,一概歸之君主。皇帝之下的國家治理系統,以宰輔(文)和將帥(武)為主體,以御史監控整個系統,以京尹管控核心區域,以有司分理金谷刑法,以州縣教化黎民百姓。而君主則掌握不同類型的人才儲備,區分宰輔人才、顧問人才、諫諍人才、將帥人才,然後恰當使用。用人大權獨攬,庶務小權分散。「聖帝明王常精意於求賢,不勞慮於臨事。精意求賢,則日聰明而自廣;勞心臨事,則日叢脞而自困。」在這些方面,范仲淹並未超出前代儒者的思想水平。

三、不得為宰相,必為諫官,諫官雖卑,與宰相等


范仲淹和歐陽修,在儒家強調的諫諍方面不愧為出色的代表,他們二位為人的正派,意志的堅定,儒學修養的深厚,加上宋朝對台諫的重視,政治環境的寬鬆,使他們的諫諍行為垂範史冊。如果說,唐代魏徵的進諫和太宗的納諫,還屬於小心翼翼的政治改良,那麼,宋代范仲淹和歐陽修等人的強諫,則已經形成大張旗鼓的習慣性制度。史稱「嘗考宋之立國,元氣在台諫」(《宋史》卷390論曰)此時的諫諍,已經成為政治體制的組成部分。而言諫的榮耀,既要立足於諫官的個人品質,又不僅僅來自於個人品質。儒家的批評者角色,已經被職業化制度化。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歐陽修自己稱,為官「不得為宰相,必為諫官,諫官雖卑,與宰相等」。不妨說,儒家的道統傳承,在宋代的台諫中有了淋漓盡致的表達,並且以近乎嚴苛的眼光審視著政統的正當性和治理的合法性。


在體制建構上,皇帝與宰執的互動,構成政務決策系統;台諫對宰執的制衡,構成決策檢驗系統;台諫對皇帝的進言,構成決策糾錯系統。台諫與宰執之間的張力,形成中國特有的權力制約。皇帝以任免兩部分官員的權力,調整這種張力的大小和方向。這種話語權和行動權之間的制衡體制,正是儒家道統與帝王政統互為作用形成的。


順便指出,從南北朝以後,中國的監察制度就形成了「風聞奏事」的傳統。史稱御史台「舊制但聞風彈事,提綱而已」。注曰:「舊例,御史台不受訴訟,有通辭狀者,立於台門,候御史,御史竟往門外收采。知可彈者,略其姓名,皆云:風聞訪知。」(《通典?職官六》)可見,所謂風聞奏事,並非沒有根據,而是略去舉報人姓名的一種保護方式。即便是道聽途說,也應當有確切來源。


很多人都把風聞言事作為台諫可以言事不實的證據。王安石就是這樣理解的,他說:「許風聞言事者,不問其言所從來,又不責言之必實。若他人言不實,即得誣告及上書詐不實之罪。諫官、御史則雖失實,亦不加罪,此是許風聞言事。」但言事不實是否加罪,要根據具體情況。在宋朝鼓勵進諫的情況下,不加罪意味著朝廷寬大,而不是允許捕風捉影。批評可以有誤,但彈奏官員必須有據。


四、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歐陽修的治國實踐中,真正遇到的難題是朋黨問題。人們往往只讚揚《岳陽樓記》的士大夫精神和社會責任擔當,而忽視其結尾的「微斯人,吾誰與歸」之反問。修齊治平,修齊可以獨行,而治平則須群力。


在儒家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有可能存在障礙。從邏輯上講,立人達人,必須以立人者和被立者、達人者和被達者在「立」與「達」上認知一致為前提。如果「立」的標準不同,「達」的方向各異,那就很有可能甲認為是立人,乙認為是害人;甲認為做出社會貢獻才是達人,乙認為自己榮華富貴才是達人。一旦「立人」和「達人」的認知對立,那麼行為衝突就在所難免。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朋黨問題才在宋朝頻頻出現。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平心而論,仁宗在古代算是比較開明的皇帝,然而,當仁宗拒諫時,按照儒家學說,他就被貼上了「昏君」的標籤。早期儒家孔子和孟子在統治者那裡不斷碰壁,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宋朝,出於對皇帝權威的維護,大臣同皇帝的衝突不難解決,儒學的熏陶使大臣做好了自我犧牲的準備。但是大臣之間的衝突就不一樣,較為極端的儒者,會把與自己價值觀念不同的其他大臣都歸入奸佞而加以排斥;即便不是奸佞,起碼會歸入小人,而決不會把他們當作君子。


就以先後同范仲淹、歐陽修發生衝突的大臣為例,宰相呂夷簡儘管有種種不足,但是相比較而言把他歸入奸佞或者小人並不恰當,但在范、歐的言諫中,無疑是把呂夷簡劃入了敵對一方。更嚴重的問題在於這種衝突往往最後被小人所利用,旁生枝節,造成嚴重的內耗。即便是公認的正人君子之間,行為矛盾和認知不一也普遍存在。范歐二人與其他正人君子,如范與梅堯臣、歐與富弼,都有過不和與衝突。


言諫之外政務處理中的矛盾,何為可容忍的分歧,何為不能容忍的分歧,儒學並未給出確切標準和尺度。在理論上,技術分歧可以協商,而價值趨向分歧就無法接受。正是這一點,反映出儒家管理思想是一種精英學說,尚未解決群體行為問題。


儒家管理思想本來就隱含了改造和同化他人思想的內在邏輯。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實際上就充滿了改造小人的自信。儒學往往自信教化的作用,然而一旦教而不化,非強制別無他法。而儒學提倡的君子人格和大丈夫氣度,恰恰要求人不能隨風倒。正是這個環節,成為由內聖到外王的邏輯障礙。范仲淹倡導的士大夫精神,歐陽修主張的道義忠信,都未能消除這個障礙。范仲淹試圖用先憂後樂、歐陽修試圖用同心共濟,以取得最大公約數,這不失為一種思路。然而,當利益多元、價值多元成為社會常態時,這一思路在精神層面雖然可以鼓舞人心,而在實踐層面未免效果遞減。

范仲淹: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實際上,范仲淹和歐陽修都已經覺察到了這一問題。他們並未從理論上回答這一難題,而是在實踐中摸索解決辦法,代表性事例就是范呂和解。范仲淹和呂夷簡死磕,兩人是否和解,至今在史學界有爭論。原因在於歐陽修為范仲淹所寫碑文中有「及呂公復相,(范)公亦再起被用,於是兩公歡然相約,戮力平賊,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之語。問題是,范家後人刪去了這句話,而這一刪改據說又是韓琦審定的,富弼更反對歐陽修這樣寫。


歐陽修為此大怒,指責范家後人說:「此吾所目擊,公等少年,何從知之?」並託人轉告富弼,自己堅持不改,除非請他人重寫。蘇軾直言:范公身歷宰執後知行事之難,因而悔過,「二公晚年歡然相得」。司馬光也稱呂夷簡為長者,不念舊惡。如果從對朋黨問題的反思來看,范、歐二人,實際上是在試探政見不同者之間的求同路徑。


在整個宋代儒學向理學的發展過程中,正是因為朋黨之爭,導致理學由追求外王出發,落腳於追求內聖。這一思想演變軌跡,是由范仲淹發端。


追求外王,還有一個難題沒有解決,即皇帝的作用問題。儒家治國理念要付諸實踐,需要皇帝的支持;而皇帝權力的加強,又可能反過來排斥儒家道統對皇權的約束。對此,范仲淹和歐陽修都是強化皇權的支持者,在這一問題上,他們比唐代的陸贄退了一步。不過,他們並不是無原則地向皇權讓步,而是主張對國家權力加以分解,任用大臣權交由皇帝不可旁落,政務處理權交由宰執靈活運用,台諫對二者都有制約。了解范仲淹和歐陽修的管理思想,可以看出儒家管理思想在實踐中的曲折前行。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明德讀經群:227656451


投稿或合作請聯繫:3210187736@qq.com


微信號:ruxue_qq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做人:失信是最大的破產!
曾國藩:本色做人 角色做事
寫字累了 不妨讀讀書!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句話撬動中國千年管理壁壘
任劍濤:中國傳統的國家管理結構是三權割裂
千古一帝唐太宗,單騎怒懟五千敵騎,二十歲便管理大帝國
法律大咖張孝平:中國高凈值人群未來十年的財富管理策略!
同時被三個國家管理的世界第三大島,面積比廣東省大四倍
上世紀四十年代城市管理員如何管理城市
道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之道
曾國藩家訓中的管理之道
第14屆世界文化藝術管理雙年會開幕
熊月之:百年上海租界是如何管理的
家居養花:花葉萬年青冬季如何管理,從幾個方面入手!
民國雜談:當年北洋軍閥怎麼管理城市小販?
孕媽年後健康管理:給腸胃做個大掃除!
姜亞軍:對老老年人血壓管理應遵循個體化原則
在美國五年讀完四個學位,這是我時間管理的秘密
十年磨一劍,阿里巴巴企業級數據管理平台:iDB
北京男籃日常撕逼:孫悅與管理層各執一詞!
繡球花的四季管理
俞凌雄演講:老闆時間管理的三個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