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喵星人來襲 那些在當代藝術史中赫赫有名的貓
《中國美術報》第46期 域外美術
你可能不喜歡它們,也可能你愛它們。但無論愛恨,貓這種動物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藝術當然也不例外。如今,我們的生活中,貓以「喵星人」的稱號霸佔著我們美術館和畫廊的牆面、手機屏幕、電視新聞甚至報紙雜誌和服裝服飾——到處都是它們扮酷賣萌的身影:有人會把這一切歸結於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移動社交網路的風靡。這或許沒錯,但如果我們回溯一下歷史,沒有其他任何一種動物能像貓一般,開創並統治著自己的藝術王國,因為人們總是喜歡這種毛茸茸的動物,並賦予它們特別的象徵意義或者神話故事。
如今很多現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通過繪畫、雕塑、攝影等藝術形式,創作了無數「貓藝術」作品,延續了千年以來藝術家對貓的偏愛。
達利和他的貓在一起,1965年
要理解藝術家們對貓的狂熱和迷戀,我們不妨看一下幾個世紀以來,人們是如何圍繞著貓形成系統完整文化的。貓幾乎在每一個國家和傳統之下都佔有了一席之地,而原因則多是由於迷信。近古的瑞士人認為貓的毛皮做成毯子之後有助於風濕病的治療。而古羅馬人對貓的迷戀是通過對埃及的征服獲得的:這種在古埃及被奉為神靈的動物,成為了羅馬人的寵物併流傳至今。
除了歐洲,貓在東方文化中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日本的招財貓(Maneki Neko)就被認為是財富和吉祥的象徵。而世界主要的幾種宗教文化無不把貓看作是高貴的生物,並認為貓是知識分子的良好伴侶:它們高傲並且安靜。有趣的是,貓在幾乎所有文化中,都有不止一條命。中國人認為貓有9條命,義大利人、德國人和希臘人認為貓有7條命,而到了土耳其和阿拉伯國家裡,又變成了6條命。
狂熱的愛貓者達·芬奇說過:「小貓簡直就是大師的傑作。」的確,雖然在藝術史上找不到名為「貓藝術」的運動,但許多傑出的現代藝術家在他們藝術生涯的某段時間內,都把這毛茸茸的可愛動物作為描繪的對象。他們中的大多數自然是畫中貓的主人,而如果我們把這些「喵星人」串聯在一起,簡直是一本活生生的現代藝術史。
泰奧菲爾·亞歷山大·斯坦倫?石版畫《黑貓》
在19世紀的巴黎,特別是在蒙馬特區,處處是深夜不打烊的小酒館,其中黑貓酒館尤其出名,還是藝術家們樂於聚集的場所。黑貓酒館被認為是巴黎第一家現代意義上的夜總會,但比酒館本身更加有名的是畫家泰奧菲爾·亞歷山大·斯坦倫(Théophile Alexandre Steinlen)為它繪製的這幅招貼畫。這幅《黑貓》(Le Chat Noir)不僅僅給酒館帶來大量的客源,其經典的黑貓形象還被法國其他城市中的娛樂場所採用。而如今這隻黑貓則成為了復古文化的標誌,被大量地印刷和複製,而原作則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
泰奧菲爾·亞歷山大·斯坦倫 黑貓 石版畫
保羅·克利?《貓和鳥》
在這幅由保羅·克利在1928年創作的油畫《貓和鳥》中,你看到了什麼?我們看到了這位現代主義藝術家在用線條、形狀和顏色玩一個感知的遊戲。這也是為什麼畫面中的鳥似乎是印在貓的額頭上,而不是居於貓的前方,似乎鳥代表了貓的思想。畫面雖然帶給人緊張的情緒,然而克利使用的顏色是輕鬆和平靜的,這激起了兒童繪畫的興趣。
保羅·克利 貓和鳥 布面油畫 1928年
畢加索 《吞食鳥的貓》
在1939年西班牙內戰的時期,畢加索失去了他的母親,因此在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之中,處處充滿著憤怒的情緒。而這幅《吞食鳥的貓》中的貓,也絕不是我們印象中毛茸茸的可愛寵物。兇猛的貓撕咬著爪中的小鳥,象徵著暴虐的弗朗哥政權和無助的西班牙人。也是從這幅作品起,畢加索筆下的動物總會有一張人類的面孔,戰爭的恐怖也由此成為畢加索繪畫表現的一個重要的主題。
畢加索 吞食鳥的貓 1939年
菲利普·哈爾斯曼?攝影《原子的達利》
薩爾瓦多·達利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恐怕就是這張由菲利普·哈爾斯曼在1948年拍攝的《原子的達利》(Dali Atomicus)。攝影師為了完美捕捉達利和三隻貓飛在空中的形象,做了整整28次嘗試。照片背景是達利的作品《麗達與天鵝》(Leda Atomica):這幅作品中同樣出現了數個懸浮於空中的形象。當然,照片中飛行的物體還包括了一個畫架、一把椅子和潑灑的一桶水。達利和哈爾斯曼這兩位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從20世紀30年代在巴黎第一次見面起,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合作。《原子的達利》無疑是他們合作創作最成功的一件作品,當然,其中還有貓。
菲利普·哈爾斯曼 原子的達利 攝影 1948年
安迪·沃霍爾?《25隻名叫山姆的貓和1隻藍貓》
1954年,安迪·沃霍爾私人印製了一套限量版的版畫《25隻名叫山姆的貓和1隻藍貓》,以彰顯他對貓的喜愛。這套版畫沒有任何的印刷文字,只有沃霍爾繪製的貓和他母親茱莉亞書寫的隻言片語。這套版畫共印製了190份,其中大部分被沃霍爾作為禮物送給了他的朋友。顯然他和母親都對貓有著獨特的偏愛,他們所養的貓的名字,除了一隻藍貓叫赫斯特外,全部叫山姆。有趣的是,雖然標題顯示沃霍爾養了26隻貓,但實際上卻只有16隻。在安迪·沃霍爾成為一名藝術界的國際巨星之前,這一次他和母親的合作實屬罕見。
安迪·沃霍爾 25 只名叫山姆的貓和 1 只藍貓(局部) 綜合材料 1954年
大衛·霍克尼 《克拉克夫婦和珀西》
這幅霍克尼於1968年開始創作,1970年完成的雙聯畫之一《克拉克夫婦和珀西》,描繪了他的摯友,時尚設計師奧西·克拉克、服裝設計師希莉婭·伯特威爾和他們的貓。畫面取景光線柔和的卧室,而門外的光線把這隻名為「珀西」的貓襯托成了畫中的第一主角。珀西背對著觀眾,顯然對門外的風景更加感興趣。藝術家這樣的處理恰到好處地表明了貓的個性:隨心所欲,從不受主人的頤指氣使。
大衛·霍克尼 克拉克夫婦和珀西 布面油畫 1968—1970 年
傑夫·昆斯?雕塑《晾衣繩上的貓》
像傑夫·昆斯大多數作品一樣,《晾衣繩上的貓》從標題就可以判斷出這件作品的樣貌:一隻被裝入襪子的貓,吊在了晾衣繩之上。受明信片上流行的圖案影響,昆斯創作了《慶祝》(Celebration)系列作品,而其中的一件,就是這隻特大號的塑料貓。有趣的是,這隻貓和襪子、晾衣繩以及兩邊的花朵一起,構成了十字架的形狀,充滿了宗教意味和兒童的歡樂情感。這一點上,藝術家自己曾說:「這隻貓彷彿是耶穌在當代受難,而它畢竟是一隻可愛的小動物。你可以把襪子想像為一個子宮,保護著這隻美好的小生靈。」
傑夫·昆斯 晾衣繩上的貓 雕塑 2011年
藝術中貓的形象總是充滿了驚喜,給人似曾相識的共鳴。貓的呼嚕聲、慵懶的表情和矯健的身手都讓自古至今的藝術家流連忘返。在它們的優雅風度、安靜高貴和調皮的性格面前,臣服的藝術家又豈止本文中的這幾位?再給出一些名字吧:凡·艾克、拉斐爾、勃魯蓋爾、倫勃朗、庚斯波羅、馬奈、雷諾阿、博納爾、高更、馬蒂斯、巴爾蒂斯……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官方微信:izgmsb
聯繫我們:zgmsbvip@163.com
※全程高能動圖,讓你迅速了解汪星人和喵星人的差別!
※寵主一聲不響的出門後,喵星人竟開始瘋狂的報復!
※原來揣小手不是喵星人的專利,狗狗也……
※養兩隻蠢蠢的喵星人是種怎樣的體驗?哈哈哈哈
※你怎麼這麼討厭,竟然這樣愚弄可愛的喵星人!
TAG:喵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