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在清朝歷史上,有那麼一個女人,只是一個陪嫁侍女,卻影響了整個清王朝歷史的進程,因為康熙大帝就是她帶出來的。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這個女人,是誰呢?她就是蘇麻喇姑,看過《康熙大帝》或者《孝庄秘史》的人,應該會有所印象。

蘇麻喇姑生在科爾沁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前後。

蘇麻喇姑被科爾沁貝勒府看中,讓她進府當上了貝勒寨桑的二女兒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這位二小姐就是後來孝庄文皇后。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布木布泰在其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長途跋涉到了後金都城盛京,與後金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成婚,當時皇太極34歲。蘇麻喇姑作為布木布泰的貼身侍女,也隨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她在清宮陪伴布木布泰學習過程,憑著刻苦努力和聰明的頭腦,精確地掌握了滿語,寫得一手漂亮的滿文,並提高了整體文化素養。以致後來能擔任康熙的啟蒙老師。她在布木布泰身邊,將日常起居、屋裡屋外的事,處理得既利索又妥帖。她的才幹和忠誠,足以使布木布泰信任,經常放手大膽地交給她更重要的工作。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崇德元年(1636年)在著手釐定清朝上下冠服諸制,物色人選時,庄妃推薦蘇麻喇參與其事。蘇麻喇擅長女紅,除了熟習蒙古族服飾,又饒有興趣地對比研究漢族和滿族的服飾。根據朝廷的要求,她領會服制內涵,參與設計,在繼承傳統式樣的基礎上,吸收滿、蒙、漢等北方各族服飾之長,精製,創新,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後世認可。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崇德八年(1643年8月9日),皇太極駕崩。當時孝庄文皇太后年僅三十一歲,其子福臨剛剛六歲。經過孝庄文太后的精心謀劃,福臨當上了皇帝,但朝中大權卻掌在攝政王多爾袞手中。年幼的順治皇帝,時時需要母后孝庄的扶持和指點。但按當時的規矩,他們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見面機會,這樣,孝庄與順治皇帝之間的秘密聯絡便全由蘇麻喇姑來擔任。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蘇麻喇姑隨已被尊為皇太后的孝庄皇后到達北京,住進了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順治十一年(1654年)康熙帝出生,玄燁降生後,孝庄命蘇麻喇姑照料孫兒。孝庄選她為玄燁「手教國書」。玄燁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

順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宮流行天花,皇帝和諸皇子凡沒出過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燁住在宮城西華門外今北長街路東一所宅第(雍正時改名為福佑寺)。這期間,蘇麻喇姑每天騎著馬往來於慈寧宮(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燁避痘所之間,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對玄燁施教。康熙帝晚年回憶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母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康熙帝幼小在宮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癒,重返皇宮。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蘇麻喇姑受精神打擊,使她陷入了悲傷、孤獨、無聊之中,這此時的蘇麻喇姑已經是70多歲,長此以往對她身心健康極為不利。為此,康熙皇帝決定把庶妃萬琉哈氏(後來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交由蘇麻喇姑撫養。按清宮慣例,只有嬪以上內庭主位才有資格撫養皇子。讓蘇麻喇姑撫養皇子,表明康熙帝對蘇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視。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蘇麻喇姑逝世。康熙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她安葬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東南方向新城,其陵寢規格依照嬪的等級建造。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蘇麻喇姑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為孝庄太后的陪侍,歷經四朝,身為侍女,卻與清室結下了不解之緣,在豪格和多爾袞爭奪皇位時,孝庄和蘇麻喇姑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蘇麻喇姑冒險見多爾袞,多爾袞最終沒有做篡位的「燕王」,而是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而在康熙身上,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最終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盛名。

她的身份僅僅是一名侍女,卻被皇室成員視為至親,宛如家人;她在宮中的名份並不算高,與皇室也不存在親緣關係,死後卻被葬以嬪禮,她歷經太祖、太宗、世祖和聖祖4個朝代,是其間一切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人。

一個神秘的小女人,臨終之時被康熙以嬪禮下葬,曾是康熙啟蒙老師

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與人不同的特點:一是終年不浴,只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二是終生不吃藥,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藥物。她的這兩個特殊的生活習慣就連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人們曾有不同的解釋,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過,她的身體卻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當然算是難得的高壽。

更多內容,請關注黑白歷史(微信公眾ID:heibails)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兩場戰爭,兩份條約,埋葬了一個王朝,結束了一個時代
遼國末年憑哀城之兵大敗二十萬宋軍精銳,後來成為稱霸中亞雄主
八國聯軍侵華,是哪八國?實力如何?清朝真正忌憚的是誰?
女皇不止武則天,細數歷史上的四位女皇帝,第一位女皇僅在位一天
春秋戰國時期四大水利工程,有兩個在秦國,難怪國力強大橫掃諸侯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孝庄輔佐了康熙半輩子,但臨終前的這句遺言,卻給康熙出了個難題
背後的女人之孝庄皇后:臨終遺言,困擾康熙三十多年,最終雍正得以解決
她是天王劉德華的第一個女人,連梅艷芳臨終前都「妒忌」她!
一代女傑何香凝,是蔣介石懼怕的女人,是孫中山臨終的託付者,一生剛正不阿,高潔如梅。
他是被俘上將,和老蔣爭女人,搶曾國藩曾孫女,臨終一發明獲贊!
此人五歲封王,臨終前的一句話,說出了身在帝王家的無奈
順治皇帝臨終前,太后緊急召一個人進宮,此人說了一番話,康熙才得以繼位
哥哥即位後,年幼弟弟被賜死,臨終前說的一段話
此人是蔣介石恩人,老婆臨終讓其娶自己妹妹,最後卻沒死好尷尬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袁世凱臨終前,寫下三個人的名字!
劉邦臨終之前寫給兒子的話,今天為人父親的多讀讀沒壞處
孝康太后臨終前說了一句話,康熙頓時淚如泉湧
故事:醫者父母心,姑姑一輩子未嫁,臨終卻來了一男一女,跪地喊——媽呀!
末代皇帝溥儀臨終前,顧不得留下「遺詔」,拚命的給親人要一種葯
袁世凱臨終選定的接班人,不是兒子,不是愛將,為什麼是這個人
不幸患上白血病的英國小男生,臨終前願望是和逝去的母親葬一起
女漢奸傳奇:隱藏身份當老師,臨終前一句話讓人憤怒!
此人原本無名小輩,卻頭觸玉階請殺狄仁傑,可笑臨終之際四肢與脖子縮到一塊,比鬼還慘
他是皇帝中的大孝子,為照顧母親衣不解帶不眠不休,臨終前立遺囑,要和母親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