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模仿者的靈魂自白書

模仿者的靈魂自白書

原標題:模仿者的靈魂自白書


經 典


胡艷麗

縱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的作品,他戲謔、流浪的影子一直隱約其間,他以放浪對抗混亂,借漂泊消解內心悲苦。在《模仿者》中,我們又看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身影。奈保爾以類自傳的寫法,向他人借來了一段失敗的從政經歷,把太多自己的情感、認識,投射到主人公拉爾夫·辛格身上,重現了後殖民時期,第三世界的人們在困苦中掙扎的困境。


拉爾夫·辛格出生在一個被英國殖民的小島上,從小受英式教育,和周圍的小夥伴一樣,盲目地模仿英國式好惡,扮演自己並不了解的角色。長大後到英國學習,卻在支離破碎的異國他鄉進一步迷失,學會了一身英式皮毛,回到小島和少年時的夥伴一起,用假大空式的政治口號贏得了島上的政治地位。然而塵歸塵,土歸土,舌燦蓮花,並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他並沒有改變現實帶來根本變革的能力。對於精神上未能真正脫離殖民、未能形成獨立文化,對自我缺乏認同的群體,重建一個新世界談何容易?


就《模仿者》來說,書的第一部分,更像是奈保爾的靈魂自白。辛格在倫敦,從一個住處飄向另一個住處,從一個角色飄向另一個角色,從一個女人飄向另一個女人……這並非只是一個來自殖民地國家人的特質,在動蕩抑或變革的社會中人們都亦如此。因為嚮往、因為未知,辛格視奔赴倫敦為一次新生的機會,然而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誰,缺少方向,走到哪裡都註定是浮萍。


書的第二部分,奈保爾以倒序的筆法,重新回憶了辛格的童年。童年是青年的預演,青年是政治生涯的預演,一切結局早已寫在了故事的開端。書中的內容互為回聲,時間的順序被打亂,但假若將這些故事摺疊起來,從時光的透鏡中去窺望,它們都互為翻版,所有的故事都只有一個主題,便是盲目的模仿,文化上的無依所帶來的與世界的隔膜從未消除。

拉爾夫·辛格是奈保爾的投影,包括他召妓、放浪、在不同的女人之間流浪,對生活不曾付出真心,這一切都是奈保爾式的。對於這個以文學為使命的人而言,放浪是為了體驗生活。在這一點上,他同文學大家索爾·貝婁頗有些相似,他們都需要汲取更多愛的能量,以慰藉漂泊的心靈。


但奈保爾比索爾·貝婁更張揚,也更直接,他毫無遮掩地對這個世界表達不滿,甚至是自己迎著偏見一頭撞上去,任由世人評說,因此他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惡棍天才」。只是英雄老矣,在擁有「爵士」地位,擁有穩定家庭以後,他的心是否還在流浪?是否還有抵抗世界的力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小學生和戲劇大師隔空飆戲
27歲鹽城籍殘障女作家一根手指敲出4本書
美西海岸首次現銫134 被稱福島核事故「指紋」
6歲小暖男作文《我的爸爸是快遞員》感動朋友圈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詩者靈魂自香
靈魂的歌者
飛鳥:自由的靈魂
書畫,靜養靈魂
弔帶裙的優雅 源自簡單的靈魂
楊麗萍:靈魂舞者,用舞蹈書寫生命的詩人
書畫,靜養靈魂!
什麼是書法的靈魂
自由而無用的靈魂
書畫,滋潤靈魂!
來自夢想、星辰與自然的靈魂插畫|藝術捕夢
美麗的靈魂,自帶香氣
書法 讓靈魂更優雅
書畫藝術品是房子的靈魂
你的靈魂的顏色
什麼才是書法的靈魂?
書法,滋養靈魂
小叮噹自導自演的這部《靈魂診所》,將仙俠愛情演繹的真是浪漫
書香是社會的靈魂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