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作者| lens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在大城市生活,總有很多悲傷的故事,比如買房的艱辛,以及買不起房的辛酸......


高漲的房價和不高的收入,讓人們倍感壓力,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到大城市來,而且還夢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但是如何才能擁有呢?需要犧牲生活質量,放棄其他理想嗎?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近幾年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小房子運動」在美國的年輕人中流行了起來。


年輕人沒有錢買房子,也不願意負債,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於是選擇住進只有10平米左右,由拖車改造的小房子。這樣既解決了居住問題,又能享受簡約自由的生活。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發展到今天,美國的小房子運動已經不再專指拖車房,它泛指9平米到30多平米的各種形式的小房子,而 且現在有專門的小房子建築公司來幫助人們建造或者改造小房子,還有眾多的小房子社交網站和媒介給住 小房子的人提供交流平台。


雖然選擇住小房子都有或多或少的經濟原因考慮,但選擇住小房子的人,卻有不一樣的精彩故事。


買不起房子,但還是可以做點什麼


Jenine已經過了很久的流浪生活,曾經自行車就是她的家。她會將所有做飯的、洗漱的用品都綁在自行車上。

後來,朋友推薦給她一本書,《如何不超過3500美元給自己建個家》,她參考書里提出的建議,開始給自己建小房子,結果真的做到了。這也是她的第一個小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Jenine的小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Jenine小拖車房子里的收納架


買不起房子,也買不起地,Jenine的拖車房子會跟著她四處流浪。有時候,她會放在別人家的門前或者後院,但其實這是不合法的,如果他們不願意,她就要走,「他們可以要求我離開,這是合法要求。」她說。


空間小了,Jenine對保留什麼,放棄什麼,以及自己會產生多少垃圾和浪費,也會比較敏感。為了充分利用空間,Jenine將床做成了空心,下面會放置一些雜物,枕頭芯用衣服來代替。簡易廁所和椅子做成一體的。為了通風,屋頂也被做成了可以掀起來的。


雖然條件有限,但是起碼也可以有個地方招待朋友,這個小拖車裡最多接待過9個人,同時住過4個人。「我負擔不起買房子,但還是可以做點什麼。」Jenine說。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Jenine的起居室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Jenine在向人展示自己的小房子


後來Jenine以35000美元把這個小房子賣掉了,她又開始了新的生活。


房子小了,生活大了


小房子運動被認為是一種對現實的妥協。但有人更願意將其視為一種生活方式選擇。


Kristie是個設計師和服裝師。2011年,快要30歲的她想要做一些改變。除了財務自由之外,她想花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於是參加了當時剛開始興起的小房子運動,想要體驗一年極簡主義的生活。


在家人和朋友的協助下,她為自己建了一個9平米的移動小屋,和一群參與小房子計劃的年輕人住在租來的場地上。原計劃在裡面住一年,住進去覺得很適應那種新生活,結果住了一年半。


Kristen說,那時候的體驗是:「空間小了之後,生活就必須簡單起來,這樣反而更有質量。」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Kristen的拖車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拖車小房子內部


2012年,Kristen有了一份新工作,她給自己在買了一小塊地,在郊野里建了自己的第一個固定小房子。這個小房子里終於可以有完善的生活設施。


她在博客里寫道,「11月1日,我的30歲生日,經過五個月的時間,我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小家裡,打開水龍頭,看到水流出來了。」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建小房子給Krsiten帶來很多認同和滿足。通過社交網路,她獲得很多同好和粉絲的關注。這也鼓勵她在自己動手的路上越走越遠。


2013年,她又在夏威夷的火山國家地質公園買了一小塊地方,建了個樹屋。樹屋是很多人小孩時的夢想,對Kristen來說,這個樹屋則是朋友和家人度假的選擇。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Kristen的樹屋


Kristen在博客上直播了自己建房子的全過程。也許是因為職業做設計,Kristen的樹屋看起來也很時髦。這幫她吸引來更多的粉絲,同時也鼓舞了很多受小房子運動影響的年輕人。


有人向她請教,創意來自哪裡?她回答,「很多時候創意只是來自於需要。條件越有限的時候,越需要創意,也越容易產生創意。」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Kristen在樹屋下面的空間里搭起一個搖籃床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樹屋內部


Kristen的小房子夢沒有止於這個小樹屋。2015年,她做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作為一個霍比特迷,根據電影《魔戒》和《霍比特》的啟發,她給自己造了一個Hobbit人房子。


這個大約27平米的小房子,坐落在華盛頓奇蘭的山地里。這個地方交通並不便利,所以也比較便宜。


Kristen用二手材料建房子,用太陽能和電池來供電,從附近的水塔引水,用甲烷爐子供熱,然後修排水系統把洗漱的廢水引出來澆花,房子很快就建成了。


Kristen建完霍比特小屋後,把兩個小房子都放在網站上,給想去度假的人租,結果很快成為了熱門房主。對Krsiten來說,小房子是成長的陪伴,是夢想,現在還是一個收入來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Kristen在霍比特小房子前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霍比特房子內部


想和自然連接,想要隨時隨地的生活


Jenine和Kristen的小房子里都還隱藏著經濟的窘迫。對單板滑手Mike Basich來說,經濟問題顯然不在考慮範圍內,他選擇了小房子的生活方式。


Mike可以算得上滑雪界有名的「建築師」了。他經常在Ins上發自己的滑雪照和生活照,粉絲問的最多的竟是建房子的問題。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Mike如今有很多的商業合作項目,他並不缺錢。但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幾年前,他想讓自己和自然更接近,並且想改變那種將一切資源,比如生活中的水、電等,都當成理所當然的習慣,想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得到資源。


另外作為滑雪者,他也想轉變與滑雪場之間的關係,不再只是將它當成競賽場,而是將他納入自己的生活環境。於是,他就在離加利福尼亞州特拉基鎮大約10英里左右的內華達山中買了一塊山地,建起了一棟21平米的小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Mike位於內華達山中被她取名Area241的小石頭房子


他不懂建築,但是他喜歡通過做來學。這個房子就是他的第一個大工程。主要原料都來自山裡,以石頭和木頭為主。電靠太陽能,水靠雪。


從外面運其他的生活物資,因為房子在雪山上,運送東西會比較麻煩,尤其在暴風雪天,以及夏天下了雨之後,這時候就要用上雪橇或者帶履帶的車來託運。


雖然有些麻煩,但是住在自己造的房子里,用著自己花了力氣換來的生活資源,Mike覺得很滿足。住進山裡之後,他發現生活可以如此簡單又有趣。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夜幕下的小石頭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Mike和女友在小石頭房子里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屋內取暖基本就靠這個小爐子了


作為一名職業滑雪手,Mike會去不同的地方尋找最合適的滑雪路線,為此,他建成了石頭房子之後,又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給自己製造了一個迷你房車。他喜歡讓家跟著自己走,那樣走到哪裡都是家,就不會想家了。


這個拖車房子的材料有些來自Mike的舊倉庫,有的是他從非盈利的傢具捐贈交易平台Restore上淘來的,還有些是從舊貨市場淘來的。


這個拖車簡單的一眼可以看完,但是它五臟俱全,有取暖裝備、供水裝備,太陽能板,還有儲物櫃,小桌子等等。有洗澡的,但只有一個蓬頭,洗澡的時候需要再外面搭一個簡單的私密空間,然後將蓮蓬頭從窗戶里拉出去。


有人問Mike,對於其他想要建小房子的人有什麼建議,他說,簡單的生活必須懂得取捨。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Mike和他的拖車房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拖車房子內部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拖車房子里的小爐子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去阿拉斯加的路上,Mike把房子停在了水邊


未來的理想生活


小房子在日本早已有歷史,歐洲和美國的很多城市小房子運動也在借鑒日本的理念。如今來自日本的潮流在中國也受到關注。這幾年青山周平和原研哉等日本設計師在中國很受歡迎。


原因就在於,在擁擠的大城市,越來越多的人住進小房子,並要適應或者解決這樣的居住空間和居住方式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他們關於居住方式的理念和解決辦法,正在回應這樣的社會問題。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青山周平設想的像盒子一樣可移動的生活。白色區域是睡覺用的私密空間,其他部分都是公共空間,白色的盒子可以移動,相應的公共空間的形狀也可以靈活改變,以應對城市生活的不同需要。


青山周平因為《夢想改造家》的節目在中國火起來,他讓中國觀眾看到了合理的設計和空間布局,以及巧妙的收納,可能給一個小房子和大家庭帶來的變化。


現在他又開始關注,一個獨居人口越來越多,住小房子的家庭越來越多的社會,如何滿足人們的交流需求?


青山周平認為中國社會的居住問題和日本越來越像,完全可以借鑒日本的案例,「共享生活空間」。即,一個家只有必須的基本空間,其他洗手間、衛生間、廚房等功能都可以在外面公用,家被延伸到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房子變成可以移動的盒子。


這樣生活和家回歸到原來更開放、更自由、更輕鬆的狀態,人與人之間的壁壘會減少。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2016年原研哉的「理想家」展覽上展出的房子有「冰箱從室外打開的家」,有「梯田辦公室」、還有靠新能源提供動力的移動房子,等等。


原研哉不僅引領著極簡主義的生活潮流,作為日本設計界的中堅人物,他還兩次發起了「理想家」的展覽,組織日本的設計師進行未來居住方式的實驗,嘗試從居住形態上回應現代社會的老齡化問題、人口結構問題、環境問題、資源能源問題等。


在原研哉看來,家討論的不是空間布局和傢具布置的問題,而是要提供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他認為,未來人們理想的家應該會是一個非常簡單、清新的狀態。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生活在瓦爾登湖邊的亨利·戴維·梭羅的生活原則:簡單,簡單,再簡單!


美國的小房子運動也好,日本元素的設計以及日本設計師提出的共享公共空間也好,他們的共同點是,剝離個人生活中的各種非必須功能,簡單,簡單,再簡單。


原研哉曾經說,「中國的唐宋時代有簡單、凝練、質樸的文化」,這大概是很多中國人喜歡他的設計的原因。但,極簡主義在中國,目前只是一種文化風尚,還遠沒有成為流行的生活方式。


隨著城市化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許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真的可以期待。


資料來源:


http://tinyhouseontheprairie.net/


http://makezine.com/2014/04/10/pro-snowboarder-mike-basichs-off-grid-diy-home-in-the-sierras/


http://snowboarding.transworld.net/videos/tiny-home-adventure-mike-basich/#YYY2q1Y7MJLxiXhZ.9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cVrVA4bSQ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和壹讀君勾搭的傳送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動車在霧霾天會晚點嗎?
如何才能當好一個領導?
要不是天打雷劈地好吃,誰捨得跟熊貓君搶吃的?
2017年,你?的「小目標」是什麼?
姿勢太風騷,容易被狗咬?

TAG:壹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家裡,需要一個這樣的男人!
家有小寶,你需要這樣一個小藥箱!
感人小故事: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好玩的家!
家裡空間小,你需要這些床
寒冷的的天氣,它們需要有一個家!
想要一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只需要一個鍋,自己在家裡就能做的爆米花
你只需要做那個小小的你,然後去愛
酷愛時髦的你,需要一個小小的飾品點綴,彰顯你男人的品味
一個國家的建立需要幾代人,滅亡卻是一瞬間,期間少不了這種人
愛上這個家只需要一眼!
現在年輕人結婚需要房子,沒有一個溫馨的家,丈母娘都不會把女兒嫁給你。看看我的家吧
每一個家都需要有一個標識~你為你的家找到標識了嗎?
在這個地方,找個老婆竟然只需要「998」,還個個都是大美女!
婚姻的路上,有時候只是需要一個台階
一個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一個午後小憩的書房
女人這幾個時候最需要你,特別是第四個
我需要的是,吵架時的一個態度。
在日本擁有一個家,到底需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