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今天,711年發生的事大多已經被人們遺忘。但就在那一年,穆斯林入侵了西班牙,這件事震驚了整個基督教世界,使北方各國的統治者感到不寒而慄。


在此之前,「歐洲」和「基督徒」是同一概念。換句話說,歐洲就意味著基督教,基督教就意味著歐洲。但在之後7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伊斯蘭國王統治下的城堡、清真寺和城市卻使這一觀念產生了動搖。阿拉伯軍隊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後,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迅速瓦解。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西哥特兵營


西哥特王國是後羅馬時代歐洲的典型政權。這個王國的統治者是日耳曼人,他們經常自相殘殺,信奉著不同於天主教的基督教。儘管如此,他們仍然試圖建立一個組織相對比較完善的社會。他們在羅馬時代的廢墟上從事簡單的農業生產,過著簡樸的日子,他們的語言是退化了的拉丁文。西哥特人與法國的加洛林人、英格蘭的撒克遜人或義大利的東哥特人並沒有多大區別。阿拉伯人進入西班牙後,西哥特人在9年的時間裡就幾乎丟掉了整個半島。阿拉伯軍隊前進的腳步停在了法國的普瓦捷,但他們停止進攻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戰線拉得太長。


事實上,那些進入西班牙的「阿拉伯人」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其中一些人來自今天的阿拉伯和葉門,一些人來自敘利亞,還有一些是來自北非的柏柏爾人。其中,柏柏爾人是在不久前才皈依伊斯蘭教的。歐洲人也將他們稱為「摩爾人」。歐洲人害怕他們,但也會向他們學習。例如,英格蘭的「莫里斯舞」實際上就是摩爾人的舞蹈,它起源於生活在非洲的穆斯林。歐洲人不知道的是,地中海的另一端發生了一場災難,這才是摩爾人入侵西班牙的真正原因。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摩爾人的科馬萊斯宮


倭馬亞王朝曾是個縱橫將近5000英里的大帝國,這個國家的哈里發是先知的繼承人。但在750年,倭馬亞王朝在一場血腥的叛亂中滅亡了,取代它的是阿拔斯王朝。哈里發是伊斯蘭政治的核心,已經變得無比重要。許多阿拉伯人非常痛恨接管統治的前拜占庭官吏和波斯官吏,以及那些為統治者而戰的敘利亞人。於是,他們發動了起義。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政權延續了數百年,它將伊斯蘭世界的中心從大馬士革遷到了巴格達。這產生了許多重要的影響,因為這一決定使伊斯蘭世界的重心更加偏向東方。但這個新生的哈里發國家並不包括安達盧斯地區。一位被推翻的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的孫子逃到西班牙,他和他的繼任者統治著一個獨立的國家,即「伊斯蘭世界溫和的西方」。


與那個以巴格達為中心的哈里發國家不同,這個伊斯蘭政權已經深深地嵌入了基督教世界。對於後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挑釁行為。阿拔斯王朝在知識和貿易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安達盧斯地區一直與這個競爭對手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於是,在安達盧斯的影響下,基督教世界也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倭馬亞王朝的阿拉伯騎兵


阿拔斯王朝認為,自己不但是古希臘知識的繼承者,而且是波斯知識和印度教知識的繼承者。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聲稱反對拜占庭的基督教徒,理由是拜占庭忘記或刻意迴避了古典時代留下的豐厚遺產。他們是對的;歐洲西部的基督教國家也在有意地遠離古典時代的知識,這些國家喜歡一種虔誠的基督教世界觀。


這種世界觀豐富了法蘭克人、日耳曼人和英格蘭人等民族的精神世界,但卻無助於他們了解身邊的自然世界。他們說不出一天里的準確時間,還要與存在缺陷的曆法做鬥爭。他們的數學知識只有小學生的水平,地理知識也沒有豐富到哪兒去。歐洲之外的世界和近東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對於他們來說,這完全是個謎。世界或許是平的,如果走得太遠,就會掉下去。相比之下,阿拔斯人則為他們的好奇心和自然科學感到自豪,他們測量世界的周長,並將他們所了解到的世界繪製成地圖。這幾乎是18世紀地中海世界的一個完美鏡像。那時,基督教徒開始熱衷於研究科學和技術,而伊斯蘭世界則在宗教上趨於保守,反對探求知識。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金庸筆下的明教,就是瑣羅亞斯德教東傳入中國以後的稱呼


科技上的領先勢必會刺激穆斯林的領土野心。就像之後善於航海的歐洲人來到其他大陸,並努力理解印度文明和中國文明一樣,阿拔斯人建立了一個縱橫4000餘英里的大帝國,這個帝國從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印度邊境。歐洲人需要尋找跨越大洋的新工具;阿拔斯王朝的穆斯林也需要新工具,有了新工具,他們就能在跨越沙漠、山脈和海洋時繪製他們行進的路線圖。歐洲人發現了新的地貌、植物和動物。這些新發現驗證(之後又推翻)了他們關於世界如何被造的觀念。而從更早的時候起,伊斯蘭思想家就要面對來自不同文化各種觀念的挑戰。在一個充斥著猶太人、希臘人、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和非正統思想的基督教徒的帝國里,他們要努力將這些觀念融合到一起。

這些伊斯蘭思想家非常輕視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地理學家麥斯歐迪解釋說,歐洲寒冷、嚴酷的氣候造就了「歐洲人高大的身材、魯莽的性格、粗魯的舉止、低下的理解力和欠佳的語言表達能力」。5伊斯蘭思想家的成功首先表現在數學方面。762年,當時的哈里發曼蘇爾開始營建新都巴格達,這座城市呈現出完美的圓形,為此他特別盛讚了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曼蘇爾是一位自信的統治者,他鼓勵波斯學問的復興,還向中國人提供幫助——他派遣了數千名僱傭兵,幫中國人打了幾場局部戰爭。在巴格達,學者們就法律、占星學、醫學、地理學和其他學科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那裡有一座「智慧宮」,這個「智慧宮」相當於研究中心、圖書館和學院的結合體。在巴格達,人們特別重視數學。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阿拉伯占星術


為什麼他們特別重視數學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數學與占星學密切相關。與基督教徒相似,穆斯林認為解讀星星的變化可以預知未來,但觀測星星需要「極其精密的儀器和計時器,天文曆表不僅要精確到分,而且要精確到秒,甚至比秒還要更精確」。6 繪製地圖是他們重視數學的另一個原因。他們需要對土地進行精確測量,這樣他們才能為廣闊的疆域繪製出精準的地圖。而且,了解地球的旋轉和曲度可以計算出麥加的準確方向,這對他們的禱告非常有幫助。除了神秘主義、國家和宗教方面的訴求之外,他們喜愛數字和數學模型還有許多個人原因。阿拔斯人沉迷於數學,因為數學可以給他們帶來完美感。


為了獲得地球周長的精確數字,曼蘇爾派測量員進入沙漠地區,去推斷太陽的高度。這些測量員被分為兩組,分別向相反的方向走,邊走邊測量,直到他們的測量結果表明他們已經走完了一個經度。到9世紀20年代,歐洲人或許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更不關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當庫克船長到達南美洲時,當地的土著人對歐洲人帶來的六分儀和望遠鏡一無所知。事實上,歐洲人對穆斯林測量活動的了解,一點都不比南美土著人對六分儀和望遠鏡了解得更多。但穆斯林數學家並不是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工作的。在若干年前,也就是771年,一群印度學者從印度來到巴格達,他們隨身還帶著許多科學著作,這些著作中就有關於正弦函數的說明。後來,伊斯蘭思想家進一步發展了正弦函數,並創造了近代的代數學。


穆罕默德·花拉子密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他可能是個烏茲別克人。為了展示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的精確位置,為了確定精確的時間,他完善了數學用表。對花拉子密的新研究領域而言,印度的數字系統(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阿拉伯數字」)、「0」的使用,以及十進位小數都至關重要。他對代數頗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彙集在了《積分和方程計演算法》一書中。他藉助數學用表為更古老的幾何學做論證。他有許多專長,其中就包括二次方程式。對於現代的計算機科學來說,二次方程式是必不可少的。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阿拔斯王朝疆域圖


除了花拉子密的數學之外,阿拔斯帝國還廣泛地翻譯和研究了希臘文和梵文資料,在天文學、醫學、自然科學、工程學、水資源管理和繪製地圖方面也都有所建樹。只有將這些都考慮在內,那麼你才能理解這個帝國有多麼領先。這是一個年輕的伊斯蘭國家,一個開眼看世界的伊斯蘭國家。它不但探索新的領域,而且虔誠而務實,在知識領域雄心勃勃。這個國家的視野很開闊,不但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和紅海的沿海地區,而且還包括俄羅斯。阿拔斯王朝取得的成就影響了一些西方人,他們準備向這個伊斯蘭國家學習,西西里的諾曼國王羅傑二世就是其中一例。但教皇的權力變得越來越大,教皇希望能找到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將伊斯蘭國家的哈里發視為極其邪惡的實行一夫多妻制的異教徒。對十字軍來說,反對某些人的同時又要向他們學習,這顯然是很困難的。如果安達盧斯不存在,那麼這些寶貴的知識或許就不會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傳入歐洲了。


儘管迅速地擊敗了西班牙的西哥特貴族,並將信仰基督教的統治者圍在半島北部一個狹小、濕潤、多山的角落裡,但這些伊斯蘭征服者從來就沒有感到徹底安全。1492年,格拉納達王國——摩爾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立足點——被攻陷。從8世紀到格拉納達王國滅亡,安達盧斯的政治史里充滿了王朝紛爭、叛亂、入侵和轟轟烈烈的政權倒台,這與歐洲其他地區沒有什麼區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來自北非的宗教狂熱分子和維京入侵者的威脅始終比來自北方基督教徒的挑戰更嚴重。此外,柏柏爾人有時也會發動叛亂——在阿拉伯人領導的軍隊中,柏柏爾的部落男子佔有很大比例。在他們發動的叛亂中,有幾場取得了成功。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曾經的格拉納達王國首都目前的樣子


那位出逃的倭馬亞王子名叫阿卜杜勒·拉赫曼。他從北非出發,率領一小支軍隊進兵安達盧斯,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王國。756年,拉赫曼在科爾多瓦宣布自己成為「埃米爾」,「埃米爾」就是國家的統治者。在鎮壓作亂的阿拔斯人時,拉赫曼砍下他們的頭顱,將這些人頭浸在鹽水裡,送回巴格達。很明顯,這種做法就是在宣布他建立的王國已經獨立。這位拉赫曼王子就是歷史上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拉赫曼一世在位33年,他將半島劃分成幾個易於管理的區域,著力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是由奴隸組成的,其中一些奴隸是基督教徒),並建都科爾多瓦,將那裡修建成一座漂亮的都城。今天,我們仍然能看到拉赫曼一世建造的大清真寺,只不過一個像婚禮蛋糕一樣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被硬生生地塞進了清真寺的中間。這座清真寺有著世界著名的「圓柱森林」和米黃色、粉紅色相間的石質拱門,這暗喻了安達盧斯本身。雙拱門是在效仿古羅馬的建築,特別是遍布西班牙的水道也都在效仿羅馬,但這效果彷彿勾起人們對沙漠深處搖曳著的棕櫚樹的記憶,這裡是古典世界沙漠中的一片綠洲。這座清真寺是在一座教堂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伊斯蘭統治者給了基督教徒另外一些地方,讓他們修建教堂。儘管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但來自拜占庭的工匠為清真寺做了內部裝飾。這表明,相互敵視的信仰開始了一段讓人捉摸不透的對話。


這個由外來者建立的王國始終是多元的。當地的很多居民仍然是基督教徒,但後來他們逐漸皈依了伊斯蘭教,因為如果不改變信仰的話,他們就要繳納一種特殊的人頭稅。當時,西班牙的基督教徒被稱為「莫扎勒布」,他們在伊斯蘭國王的統治下過著平靜的生活;那些新皈依伊斯蘭教的人被稱為「穆瓦萊迪」。一些穆瓦萊迪認為自己受到了阿拉伯人的蔑視,他們因而特別具有反抗精神。隨後,在伊本·馬爾萬的領導下,穆瓦萊迪發動了一場長期而血腥的叛亂。馬爾萬是個強盜式的國王,後來又重新皈依了基督教。從整體上來說,這個伊斯蘭國家對待猶太人的態度要遠遠好於任何一個基督教王國對待他們的態度。奴隸可以在科爾多瓦的官僚系統中步步高升。女性基督徒可以嫁給穆斯林為妾(這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結果一些最有權勢的埃米爾都長著略帶紅色的頭髮和一雙藍眼睛,他們看上去更像是歐洲人,而不是阿拉伯人。


這是一塊五方雜處的土地,也是一塊充滿欺騙的土地。在發生長期爭鬥的時候,基督教王國會向穆斯林統治者尋求支持;穆斯林也會和基督教徒結成聯盟。如果報酬合理的話,甚至連熙德這樣的基督教英雄有時也會為穆斯林統治者而戰。西班牙的中部和南部散落著許多基督教徒和摩爾人修建的城堡、防禦牆和荒廢的監獄,這表明這個位於邊境地區的國家是多麼狂野,但這個場景比天主教徒對抗穆斯林的事實要複雜得多。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科爾多瓦的清真寺


當安達盧斯發展到鼎盛時期的時候,對於地處歐洲北部貧窮、混亂的王國來說,這個伊斯蘭國家無疑是個鞭策。科爾多瓦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那裡有一座大型圖書館,館藏圖書超過40萬冊。相比之下,甚至當時重要的基督教修道院也沒有多少吹噓的資本。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後倭馬亞王朝最偉大的統治者——的統治下,科爾多瓦出現了數百個公共浴室和極佳的供水設施。但與此同時,即便是那些最尊貴的基督教國王,他們的身上也散發著臭氣。在哈卡姆二世執政時期,這位統治者希望將科爾多瓦打造成足以匹敵巴格達的知識中心。因此,他聘請了許多專家,特別是那些會使用星盤的專家。星盤是一種漂亮、精緻的儀器,可以用來測量太陽、月亮和星星的角度,知道了這些天體的角度後就可以推算出一個人所處的經度位置。星盤是由希臘人發明的,後來在伊斯蘭世界,它成了一種應用廣泛的簡單測量工具,從占星學到建築學,幾乎每件事都會用到星盤。當穆斯林的知識傳到歐洲北部地區的時候,星盤也成了新式自然科學的象徵:許多人都為星盤的出現歡欣鼓舞,喬叟就是其中之一。


儘管安達盧斯已經成為獨立的王國,但麥加朝覲和永不停息的貿易不僅將地中海的兩端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而且確保了科爾多瓦的聲望。拉赫曼修建的巨大宮殿和城堡既吸引了基督教世界(如巴黎、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羨慕目光,又吸引了伊斯蘭世界其他地區(如開羅、巴格達和大馬士革)的羨慕目光。科爾多瓦的街道是由石頭鋪成的,非常乾淨,而且晚上還有照明。人們可以在科爾多瓦的圖書館裡接觸到當時最深邃的思想,這些圖書館促進了數學、占星學、語法學和天文學的發展。


之後,當這個哈里發國家衰落之後,伊斯蘭西班牙分裂成許多相互敵視的小國,這些小國又被稱為「泰法」。儘管如此,那些學問和專業知識還是被保留下來了。今天,我們最容易見到的是防禦牆和壯觀的城堡遺迹,這些景物見證了西班牙幾個世紀的邊界變遷和宗教戰爭。但阿拉伯人還帶來了更重要的東西,其中包括對水產養殖、灌溉和水車的獨特見解。此外,一些新作物從近東和印度傳入了西班牙,例如茄子、桃、杏、橙子、檸檬、瓜類植物、梨、棉花、稻子,甚至還包括葡萄園。這些作物使西班牙南部地區走向了繁榮。隨後,柏柏爾人的入侵終結了混亂的泰法時期,建立了穆瓦希德王朝,但這個王朝比以往的政權更加嚴苛。儘管如此,安達盧斯仍然有許多在歐洲聲名卓著的大思想家。其中就有伊本·路西德,基督教徒又將他稱為阿威羅伊。伊本·路西德生活在科爾多瓦,他既是一位法官,又是一位律師。他是當時最重要的伊斯蘭思想家,也是一位研究亞里士多德的專家。其他人還有摩西·邁蒙尼德。邁蒙尼德是個猶太人,是位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也是《迷途指津》一書的作者。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邁蒙尼德像


當時,一些激進的思想家對宗教上的正統觀念提出了挑戰,這引發了一場哲學上的大辯論,這場辯論甚至震動了整個伊斯蘭世界。這場辯論是由波斯人阿維森納引起的,他試圖將宗教信仰與亞里士多德的理性主義哲學結合在一起。從11世紀20年代起,阿維森納開始著書立說,他將遙遠但永恆的造物主和複雜且有因果關係的日常世界區別開來。這樣,他可以依據不同的原則來研究、理解這個世界。他認為,造物主可以輕而易舉地創造這個世界,然後就讓這個世界按照它自己的軌道發展,人類能夠發現世界運行的規律。


1085年,基督教徒從穆斯林手中奪得了托萊多。在那裡,他們發現了被收藏起來的書籍和手稿,這些書籍和手稿基本上都是來自科爾多瓦和巴格達。於是,阿拉伯和安達盧斯的哲學思想流入了基督教世界。緊接著,僧侶和譯者也參與到這次思想傳播中來。學者們——如牛津的鄧斯·司各脫——向基督教聽眾介紹了阿威羅伊和亞里士多德。在巴黎和那不勒斯,偉大的基督教思想家托馬斯·阿奎納借鑒了他的辯論風格,但阿奎納對亞里士多德的看法與阿威羅伊並不一致。他發現這個安達盧斯人能給人帶來巨大的靈感。後來,身處佛羅倫薩的但丁也接觸到了這股來自伊斯蘭世界的思潮。這批早期推崇亞里士多德的基督教徒感受到了來自教皇和主教的阻力,就像阿威羅伊和邁蒙尼德承受了來自哈里發和伊瑪目的壓力一樣。在伊斯蘭世界,學者們就造物主的本質和人類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造物主的本質展開了爭論;另一方面,在位於巴黎、博洛尼亞和羅馬的歐洲大學裡,教師和學生之間也進行了類似的爭論。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歐洲正在覺醒。現在,伊斯蘭世界的天文學知識和數學知識同時傳播到了基督教世界,這影響了之後的歐洲思想家,如哥白尼和斐波納契。這種知識傳播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鋪平了道路。在文藝復興之後,歐洲又開始了啟蒙運動。如果沒有安達盧斯,歐洲的思想運動不會來得那麼早,那麼堅決。伊斯蘭西班牙走了下坡路,並最終瓦解,這不僅是因為摩爾人的墮落——太多的浴室、太多的冰凍果子露,而且因為一個更加現實、更加常見的原因,那就是政治分裂。起初,阿拉伯人之所以能推翻西哥特人,是因為西哥特的統治者自相殘殺;但現在,安達盧斯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埃米爾原本是國家的宗教權威和道德權威,但血統的混亂和叛亂動搖了埃米爾的地位。新一波的入侵者從北非來到西班牙,他們奉行更加嚴格的伊斯蘭教教義,重建了當地的秩序,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挑戰自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將自己置於死地。到新千年開始的時候,伊斯蘭世界的每一次分裂和每一次動蕩都意味著北方的基督教國家又獲得了一次崛起的機會。


(以上內容選自《BBC世界史》)


極富畫面感的歷史讀物


英國著名政治新聞記者、BBC前政治編輯為你講述人類文明5000年興衰


犀利評論我們的科技進步、政治愚行以及「由成功引發的失敗」

伊斯蘭的黃金時代與和基督教的永恆衝突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浪 的精彩文章:

大導演李翰祥兩岸三地回憶錄《三十年細說從頭》
120幀《比利·林恩》,讓我們重新審視戰火中的人道
一筆一畫無限可能《創意禪繞畫》
11月新書預告 童書
20世紀留學潮與現代中國的命運

TAG:後浪 |

您可能感興趣

聯盟三大黃金單身漢,杜蘭特、哈登、沃爾,誰會先結婚
阿拉伯地理學引領世界的黃金時代
金絲楠、黃心楠、黃金樟的區別
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
20世紀中葉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重構的「黃金時代」:從帕森斯到庫恩和控制論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打造開放、共贏的中英關係「黃金時代」
皮鞭教主和她的老司機們——女神的黃金時代
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將參加黃金海岸的英聯邦運動會
袁騰飛:宋朝,中國歷史的黃金時代
亞馬遜流域的黃金
古代宋朝的黃金時代
在倫勃朗的畫里窺見17世紀荷蘭的「黃金時代」
阿富汗黃金時代繁榮和平的老照片
在創新葯的黃金時代,亞盛醫藥低調布局腫瘤靶向葯|專訪王少萌教授
國際登山史上稱此一時期為「阿爾卑斯的黃金時代」
李開復:人工智慧的黃金時代!
攝影欣賞:黃金的麥浪,金色的世界
啊啊開心,《王牌特工:黃金圈》提檔,提前到9月29號上映,蛋蛋塔倫·埃格頓和臉叔科林·費爾斯回歸,愛德華·霍爾克羅夫特,馬克·斯特朗,朱麗安·摩爾,哈莉·貝瑞,
塞維利亞黃金塔,見證了塞維利亞輝煌的航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