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盤點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論文

盤點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論文

生物通報道:近期2016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在京發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這份報告顯示,2006年-2016年十年間,中國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佔世界份額12.8%,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數較多的6個學科是: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物理學、計算技術、材料科學。中國作者參與國際論文合著數量較多的6個學科是:生物學、臨床醫學、化學、物理學、基礎醫學、材料科學。


論文被引用次數體現了其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2015年,我國有18個學科論文的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十位,包括臨床醫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學與毒物學等醫藥學科。其中,臨床醫學以篇均被引用次數7.48篇,排名世界第十位;藥學與毒物學排名不變,依然位居第二位。另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解放軍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位居我國2015年國際論文被引用篇數較多的醫療機構前三位。


具體來說,「2006-2016年我國高被引論文中被引次數最高的10篇論文」中,生物類文章共有兩篇,一篇是發表在Cell Research雜誌上的南京大學研究論文: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RNAs in serum: anovelclass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s of cancer。

另外一篇則是發表在Genome Research雜誌上的 Mapping shortDNAsequencing reads and calling variants using mapping quality scores,目前引用次數為1310。


另外的一些醫學類論文選介:


論文題目: Dissemination, diver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H7N9influenza viruses in China


第一作者: Lam, Tommy Tsan‐Yuk

所屬機構:深圳第三人民醫院


來源期刊: NATURE. 2015,522(7554):102‐105


被引次數: 32


H7N9首先是在2013年3月底在上海及周邊地區被發現,當年的4月病例開始飆升。這篇論文是由由中國科學家們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2015年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他們描述了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7月,是如何通過從中國東部跨5省15個城市的活禽市場中取得家禽的拭子來追蹤這一病毒的。該研究檢測了平均7個城市活禽市場以及3%樣本中的H7N9病毒。


該研究小組測序了438個病毒株的基因組,發現隨著病毒向南方傳播,它演變為了三個主要分支,並具有多個次分支。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病毒學家管軼(Yi Guan)以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朱華晨(Huachen Zhu)是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題目: Evolution of the H9N2 influenza genotype that facilitated the genesis of the


novelH7N9 virus


第一作者: Pu, Juan


所屬機構:中國農業大學


來源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5,112(2):548‐553


被引次數: 24


這項研究拼合起了導致首個鳥類起源的H7N9流感人類病例的進化事件。自從這種病毒2013年在人類中間出現以來,它已經與兩次暴發和至少115人死亡聯繫在了一起。種系發生分析提示,這種病毒是H7、N9和H9N2禽流感病毒的三重基因重配,但是仍不清楚這三種病毒的流行程度與進化如何導致了新的H7N9病毒的出現。


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主要在中國的養雞場雞中間的H9N2病毒的流行程度與進化。這組作者的發現揭示出了多個H9N2基因型在雞中間已經流傳了超過10年,最終產生了具有顯著不同的抗原性與增強的適應性的G57病毒基因型。

這組作者報告說,這種G57病毒大規模地出現並且引發了2010年到2013年在雞中間的廣泛暴發。不久之後,這種病毒向2013年出現在人類中間的新H7N9病毒貢獻了一整套遺傳信息。這組作者說,養殖禽類中間的H9N2流感病毒的流行程度與變異可能提供關於具有大流行潛力的新的重配病毒正在出現的重要的早期預警。


論文題目:2013 年中國 CHINET 細菌耐藥性監測


第一作者:胡付品


所屬機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來源期刊: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 2014,14(05):365-374


被引次數:112


論文題目:2011 年中國 CHINET 血培養臨床分離菌的分布及耐藥性


目的:了解國內主要地區臨床分離菌對常用抗菌葯的敏感性和耐藥性。方法:國內主要地區16所教學醫院(14所綜合性醫院、2所兒童醫院)臨床分離菌採用紙片擴散法或自動化儀器法按統一方案進行細菌藥物敏感性試驗。按CLSI 2013版判斷結果。結果:2013年1月-12月收集各醫院臨床分離菌共84572株,其中革蘭陽性菌22863株,佔27.0%,革蘭陰性菌61709株,佔73.0%。金葡菌(SA)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葯株的平均檢出率分別為45.2%和73.5%。甲氧西林耐葯株(MRSA和MRCNS)對b-內醯胺類抗生素和其他測試葯的耐葯率均顯著高於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 92.2%的菌株對TMP/SMZ敏感;MRCNS中有87.4%的菌株對利福平敏感。未發現萬古黴素、替考拉寧和利奈唑胺耐葯株。腸球菌屬中糞腸球菌對絕大多數所測試的抗菌葯(氯黴素除外)的耐葯率均顯著低於屎腸球菌,兩者中均有少數萬古黴素耐葯株,根據表型推測多數為VanA型或VanB型耐葯。肺炎鏈球菌非腦膜炎株成人株和兒童株中PSSP和PISP所佔比例較2012年均略有降低,PRSP的檢出率均有所升高。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屬(肺炎克雷伯菌和產酸克雷伯菌)和奇異變形桿菌中產ESBLs株分別平均為54.0%、31.8%和16.5%。腸桿菌科細菌中產ESBLs株對測試藥物的耐葯率均比非產ESBLs株高。腸桿菌科細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總耐葯率≤7.0%。不動桿菌屬(鮑曼不動桿菌佔89.2%)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葯率分別為62.8%和59.4%。與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中的廣泛耐葯株的檢出率有所降低。結論:細菌耐藥性仍呈增長趨勢,多重耐葯和廣泛耐葯菌株在某些病區內的流行播散對臨床構成嚴重威脅,應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採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論文題目:2011 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


第一作者:陳萬青


所屬機構:國家癌症中心


來源期刊:中國腫瘤. 2015,24(01):1-10


被引次數:84


惡性腫瘤是我國以及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在我國腫瘤死亡佔全部死因的1/4。國家癌症中心每年收集、發布全國人群為基礎的腫瘤登記數據,為國家及地區的腫瘤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據。自2008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設立腫瘤登記項目以來,腫瘤登記覆蓋人群不斷擴大,數據質量穩步提高。目前,腫瘤登記已經在全國所有省(市、區)開展,覆蓋全國人口20%以上。本文對國家癌症中心2014年收集的全國2011年腫瘤發病和死亡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通 的精彩文章:

獨特的「視覺刺激法」或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指出新路
健康生活方式能否對抗壞基因?
權威期刊:微生物組學對於精準醫療不可或缺
Cell Stem Cell八大熱點文章
AMPK信號調控自噬新機制

TAG:生物通 |

您可能感興趣

最新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學術論文
世界古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帝國
地信中心學術論文入選「2015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盤點國外最具特色的8大食物
盤點中國最具特色的早餐
北京最具歷史氣息的景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盤點古代最具魅力的十大國民女神
中國最具影響力軍事裝備之一
攝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照片集
中國現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油畫作品
盤點最具潛力的英國留學高薪專業TOP5
盤點各國的國寶級電視節目主持人,中國的這位最具爭議
日本留學最具優勢,教育質量最強,就業最廣闊
細數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八大帝國:中國僅佔了兩個
全球最具積極影響力國家排名:特朗普被看衰 美國不敵中國
景德鎮陶瓷大學肖絢教授團隊兩篇論文入選「2015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盤點香港最具演技實力的十位男星
美國歷史上10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中國近代最具影響力的5大搏擊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