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松風雀語聯

尺寸 :300 厘米 ×145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飽聽松風清入骨,試參雀語意涵秋。 丙申秋日

李一 鈐印 :藝舟雙楫 李一印信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展前隨想


文 / 李一

近幾年我在中國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和山東美術館的書法個展寫的都是自作詩文。寫自作詩文是想嘗試一下,在當代社會,「我詩寫我心,我書寫我詩」的詩書合一傳統還有沒有生命力,還能不能繼承和發揚,嘗試的結果是得到了諸多鼓勵,增強了嘗試的信心。這次與澍雨君的合作展,在繼續寫自作新詩文的同時,增加了詩畫結合、書畫結合的嘗試。詩畫結合、書畫互滲是優良傳統,古代很強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重視以書入畫,以詩題畫,詩書畫相互促進、相互結合,且傳而有續,形成了中國藝術的特點和文脈。但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傳統沒有得到很好地繼承和發揚。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題澍雨畫芭蕉圖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漫將幽意種芭蕉,夏月春雲總寂寥。 一自秋聲隨夜入,不風不雨也瀟瀟。 題澍雨畫芭蕉,丙申桂月 魯人李一


鈐印 :古意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設色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澍雨寫意


鈐印 :澍雨印


我與澍雨君年齡雖有差異,但對傳統都懷有深深的敬意,都有著濃厚的古典情結,都有著藝術的系統學習和多年藝術研究創作實踐經歷。近年來,我們又一起編輯身處學術前沿陣地的《美術觀察》雜誌,通過觀察當代紛繁的美術現象,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繼承和發揚傳統,沿續和拓展文脈的重要性。在民族自信文化自覺日益增強的今天,在中國書畫多元探索多方取向的當下,應該重新認識詩書畫結合的傳統並發揚光大。詩書畫結合是詩心書意畫境的綜合表現,三者相互啟發、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可以豐富詩歌藝術形象思維,深化書法藝術的意象表現,提升繪畫藝術的文化品質。三者的相通相聯和綜合呈現又成為中國藝術的重要 特點之一。發揚和光大詩書畫結合的傳統在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保持中國藝術的特色和文化品格,而且可以從傳統內部拓展藝術創造的新空間。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雪霜枝杪聯


尺寸 :280 厘米 ×112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雪霜頓改江山色,枝杪長懷天地春。 丙申冬日 李一


鈐印 :藝舟雙楫 李一印信


於是,我們在繁忙的編輯工作、科研工作、研究生教學工作之餘,創作了一批詩書畫結合的作品。創作過程既不輕鬆而又輕鬆。詩為無形畫,以詩題畫,詩要傳畫外意又要寫畫中態;畫為有形詩,以畫配詩,要畫詩中態,又要畫詩中景。創作起來我們二人都感到有難度,所以不輕鬆。另一方面,詩書畫結合是二人興趣所在,樂意所為。揮毫潑墨,寫詩、品詩、賞畫、畫畫是非常愉快的勞動。我們相互切磋,以畫之境寫詩之意,以詩之意繪畫之境,很愜意自在,所以又輕鬆。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乙未秋遊尚湖


尺寸 :61×48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5 年


釋文 :長堤十里遠飛鷗,萬頃波光一碧秋。 細柳無風仍裊裊,扁舟趁浪自悠悠。 山莊拂水殘碑冷,鉤渚連雲晚照收。 采采蒹葭徒悵望,林蔭沙沚暫遲留。 乙未秋遊尚湖 李一


鈐印 :閑雲野鶴 孔子同鄉 李一


詩書畫相結合,可以說是我們這次展覽的特點之一,在當前眾多的聯展中,也算是有特色吧。至於我們詩書畫水平的高低以及結合的好與不好,當由觀者衡量評判。我個人的感受是:在詩書畫的結合上,這次展覽是初步嘗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而在創作過程中又收穫多多,最大收穫是:在與澍雨君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更加堅定了探索詩書畫結合之路的信心,進一步認識到這是一條寬闊之路,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需要去開拓,有諸多的創新點需要去尋找。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題澍雨紅蓼水禽圖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浴禽漾影滿陂塘,紅蓼風邊午夢涼。 葦岸菱洲霾霧散,遙知征雁下瀟湘。 丙申秋 李一詩書


鈐印 :古意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紅蓼水禽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設色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澍雨寫意


鈐印 :陰 澍雨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一雨成秋——李一、陰澍雨書畫展


學術主持:薛永年


策展人:尚輝


主辦單位:


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


河南省美術館


河南省書畫院


鄭州大學書法學院


承辦單位:


恆輝文化


大河美術報


展覽地點:


河南省美術館二號廳


展覽時間:


2016年12月15日至22日


開幕式:


2016年12月17日下午2點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題澍雨高冠圖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小園花木不勝風,別有酡顏倚碧叢。 群雀啁啾猜不定,醒時敢唱日輪紅? 李一詩草 丙申秋


鈐印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高冠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設色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澍雨寫意


鈐印 :澍雨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題澍雨游蝶圖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幾回南浦映輕衣,浩蕩春歸綠未歸。 雨露冰霜終不改,天涯盡處亦芳菲。 李一詩書


鈐印 :閑雲野鶴 李一之璽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游蝶


尺寸 :直徑 30 厘米


材質 :絹本設色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澍雨寫意


鈐印 :澍雨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開元硯跋


尺寸 :80×24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曩於恭王府得硯搨百餘幀,所摹多明清故物,獨此本傳移唐硯。銘文存 者二十字,一以行書出之,用紀其開元舊主獲硯顛末,錐筆刻劃,清雋 可喜,足窺當日風習。愛而熟玩之,寶為蕭齋珍秘。因念硯雖微物,所 關實巨,合諸翰楮,其用不窮,佐治而秉宣教之權,昌言而達造化之機, 紀史而負抑揚之重,載道而體情性之微,系乎世運,有如此者。而其質 堅潤,其形渾樸,知白守黑,刓方象圓,每為好古通文之士所賞。品硯 之風,唐時已興,藻鑒題詠不一而足。若李巨山之「光隨錦文發,形帶 石岩圓」,韋蘇州之「白水浮香墨,清池滿夏雲」,李山甫之「波浪因文 起,塵埃為廢侵」,李長吉之「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熏」,皮 鹿門之「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睛」,皆體物能工,得其神理。 降及宋世,斯文益昌,士夫喜與石友周旋者代不乏人,品題之作連篇盈 篋,以廬陵、眉山、雙井、君謨、省齋諸家最著,而顛米於斯道尤致力焉, 嘗繼蘇太簡《硯譜》成《硯史》一卷,四庫提要以為「所論具得硯理」, 「考據尤極精確,有足為文房鑒古之助者」。高續古之《硯箋》後起,備 采諸家,說愈緻密,世有精博之目。明清以還,名士玩索文房諸具,習 以為常,硯銘入集,燦然可觀。陳老蓮、吳漁山、高南村、金冬心、翁 覃溪、黃小松、阮芸台、楊惺吾輩踵事增華,或以書,或以畫,或以篆, 鐫石成趣,生面別開,寶泓佳硯不惟屬造藝之必需,亦成藝道之一端矣。 世事新變,往往如之。癸巳三月信筆漫記。丙申初冬重錄於開元室,魯 人李一


鈐印 :生於闕里 李一 藝舟雙楫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濟州島留題


尺寸 :61×48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濃雲薄霧籠瀛州,靈境初逢豁望眸。 沙暖風微閑踏浪,岸長潮起亂飛鷗。 猶存仙跡向蒼嶺,最愛淳行遍沃疇。 秦使樓船知底處,西歸浦上意悠悠。 濟州島留題 丙申五月 魯人李一


鈐印 :閑雲野鶴 孔子同鄉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澳門行


尺寸 :61×48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一來南國換輕衫,暖意縈懷不可緘。 迤邐長橋分碧浪,氤氳海氣隔塵凡。 千尋鐵塔翻新貌,百歲蒼藤繞古岩。 瑩凈金沙催踏浪,斜暉脈脈照銀帆。 澳門行。乙未冬作 丙申冬重書 李一


鈐印 :閑雲野鶴 李一之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論書絕句·徐悲鴻


尺寸 :70×54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磊落襟期任詆嗤,推排氣象與時移。 摛毫漫詫遒風骨,身是江南舊畫師。 悲鴻先生卓見銳志,援西法以振中畫之寙敗, 開風氣而傳薪火,尊仰者目為宗師,譽之不容 口,而貶抑者斥為謬種,訾之不住口,棺已早 蓋而論久難定,名長在耳而謗亦隨之。先生以 畫名世,素亦留心書學,所作意致雄深,風骨 遒峻,燦然可觀。蓋先生籍隸陽羨,少從父讀, 兼習繪事,悉傳六法之要。後飄淪滬濱,問業 康更生門下,鬻畫維生之暇,從習魏碑,復取 漢隸、大小篆諦審詳參,遠溯甲骨,旁及六朝 金石,靡所不學,取精用弘,自成體段。其書 氣格渾穆而勁力束斂,結體緊健,收放由心。 惟矩度不足,精贍遂亦少遜,論者擬於白璧微 瑕,亦通人之弊耳。李一論述絕句之徐悲鴻


鈐印 :魯都人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論書絕句·柳亞子


尺寸 :70×54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說項依劉百不成,流傳海內只詩名。 新箋熱寫冷難辨,粗服亂頭意態生。 柳公,笠澤世家子也。幼從母受詩學,長而負 笈淞滬,因師友之介入同盟會。復與高天梅、 陳佩忍等共創南社,後獨力主之。跡其平生, 說項依劉,飄零轉徙,以一士之諤諤,致身政 謀黨爭,用非其才,終無所成。晚為韶山座上賓, 迭韻唱酬,海內知聞。居常以詩自負,有推倒 一世豪傑之概,於書初不甚措意,性卞急,簡 札往往信手而為,下筆匆匆,人難釋讀,或以 其書牘逐字剪破寄還,渠亦瞠目不能辨。葉石 林避暑錄話所嘲熱寫冷不識,亞子乃躬自蹈之, 故恆以鬼畫符自笑,朋好亦以意到筆不到為謔。 實則其書一以才力御之,行筆結體時破成法, 每中側鋒互用,雋爽飛動,縱逸灑落,生峭誕 宕中時露清腴嫵媚之態。以書而論,固亦有善 足征,未可盡非者也。李一論述絕句之柳亞子


鈐印 :魯都人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論書絕句·魏啟後


尺寸 :70×54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結想晉元格亦侔,湖風山月滿書樓。 鋒開八面由心轉,刷字偏從碑簡求。 啟後先生思致明敏,情性曠達,平生目晉書元 畫為藝道極詣,因以晉元顏其齋。嘗深研簡 書、章草,以其筆意摹寫漢唐諸碑,繼運其法 於帖學,上追二王,而得力於米南宮,合晉韻 宋意於一手,八面出鋒,天趣盎然,東坡所謂 「風檣陣馬,沉著痛快」,海岳所謂「振迅天真, 出於意外」,落筆自見,誠堪與吳居父、王覺 斯輩相逢一笑、把臂入林矣。子曰: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先生世居歷下,歌哭終老於斯,長 倚滿城山色泉聲而抽毫落墨,隱然為海岱耆碩。 世寶愛其書,四方求字者日塞戶牖,而先生揮 寫不輟,恆以為樂,且故廉其直,不欲以駔儈 之鄙、稻粱之謀雜諸其間。若先生者,其知者 耶?仁者耶?李一論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甲午秋至布加勒斯特參與文化交流有作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星槎一夢已東歐, 萬里空明澹蕩秋。 殿閣迎賓情意暖, 湖光照影雁鵠浮。 長歌短句酬游侶, 綠樹紅樓豁望眸。 佇看輕雲成暮靄, 紛紛落葉滿林丘。 甲午秋至布加勒斯特參與文 化交流有作。李一


鈐印 :李一之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赴里斯本參加漢字之美書法展有作之一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夢穩星槎路八千, 清游此日競何年。 長風掠鬢帆初舉, 明月當樓夜最妍。 海國雄途隨浪盡, 山城殘塔何雲眠。 惟余土俗渾無改, 吉日辰良舞步聯。 赴里斯本躬與漢字之美書展 歸程有作。丙申夏李一


鈐印 :李一之印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中國書法城首屆博士書法展暨博士論壇開幕在即,聊成七律一章,自寫不盡之意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天蒼野廣正高秋, 邊塞相逢共壯遊。 接席談經通妙理, 揮毫戲墨佐清甌。 楫橫藝海慚微粟, 道繼前賢書勝流。 古意今情歸楮翰, 河源漫溯豁吟眸。


鈐印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赴里斯本參加漢字之美書法展有作之二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一笑相逢碧水湄, 雲煙落紙主稱奇。 銀鉤鐵畫春秋筆, 墜石奔雷神逸姿。 幾見桑田天亦老, 旁通異域藝無私。 來朝歸趁晴明日, 握手殷勤訂後期。 赴里斯本躬與漢字之美書展


鈐印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贈練功師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積功馭氣啟靈犀, 大道多歧不暫迷。 堪羨仁心傳慧業, 春風桃李自成蹊。 贈練功師。李一


鈐印 :李一之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巴渝會飲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山城夜色凈如淘, 細火煎泉沸碧濤, 記得澹如堂上飲, 春燈花影瀉葡萄。 丙申春遊巴渝與 朋輩會飲澹如堂 敬 以 小 詩 為 報。 魯人李一


鈐印 :李一之印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臨蘭亭有感之二


尺寸 :66×39 厘米


材質 :桑皮紙


年代 :2016 年


釋文 :生死彭觴詎足愁, 管城託命鬢初秋。 幽思長繞永和歲, 真偽何心細考勾。 乙未臨蘭亭有感 之二。丙申冬重 錄,李一


鈐印 :天草廬 李一



李一:「一雨成秋」展前隨想



名稱 :學書自敘


尺寸 :150×75 厘米


材質 :紙本水墨


年代 :2016 年


釋文 :嗟我浮生,墨磨其半。道器爭衡,乖合集腕。解牛刃虛,雕蟲意倦。獨參未周,雙楫斯貫。逸虯化虹, 奔翰流電。含弘飲真,揚美入善。悠悠此心,擲毫三嘆! 餘生闕里,垂髫把筆,總角受書,未達四始之義,已窺八法之門。時泰岱雲黯,洙泗風微,而城闉殿 閣仍其舊觀,徘徊瞻眺其間,夐乎意遠。所至多柱對匾書、石銘碑記,見而竊好之,心摹手追,終難 遽工。長而益篤於書,偶睹秋明翁遺墨,喜其淵雅清深,遂盡棄所學以從。寢饋既久,形貌略似,由 是上溯晉唐,備攬玄風,浸假得帖學大旨。薄技初成,獎挹繼至,而心有未愜,每以獨學無友、識見 寡陋為恨。迨負笈京華,所接多名師巨匠,時以要言妙道相授,知聞漸廣,疑滯頓銷,創穫叢集,藝 業大進。既入學林,愈慚褊狹,編刊著論,曾無已時。倏忽廿載,年逾知命,慨塵氛之擾夢,倚翰墨 以養心,早作晏休,未嘗稍怠。方操觚之際,心注乎手,手注乎筆,鋪毫煥采,循性垂文,勁拔綿邈, 蒼渾鬱勃,來而難遏,去亦無蹤。嗣又究聲律,耽吟詠,感物騁懷,放言遣興。暮雲春樹,念逝波以 觸緒 ;水驛山程,裁藻思而成章。自顧庸愚,惟事染翰,究難語於會通,而勝義當前,心實嚮往。包 慎伯序藝舟雙楫曰 :工文者史入文苑,以工書托體小學,乃入儒林。夫學,覺也,竹帛五車,萬事築 基;藝,意也,靈犀一點,千古不滅。非學無以廣其藝,非藝無以盡其學。二者並行不悖,猶舟之雙楫、 鳥之兩翼,因應相從,交互為用。歷覽法書名跡,皆前賢往聖有托而為,有感而發,非徒恃印泥畫沙 炫世取寵也。蘭亭以死生興懷,祭侄以忠義勵節,寒食以途窮寄意,松風以適然為心。休明急就,詳 舉世務之要 ;虔禮書譜,深體墨法之精。凡茲嘉品,咸足昭典墳,澄志慮,正人倫,敦風俗,遠紹神 明之德,近承江山之助,意與筆會,情因墨宣,銀鉤鐵畫,玉振金聲。嗟乎!書固繫於六藝,側勒努趯, 聖人不廢 ;詩亦冠乎五經,興觀群怨,至道斯通。誠若劉伯簡書概所云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 如其志。知白守黑,寸衷所執;含英咀華,尺璧其伸。非有涵養蓄聚之素,無以致攄吐縱逸之功。噫! 世之剿襲為能、行同鈔胥者亦伙矣,烏足與語此哉。子曰 :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余所為書 詩,尚苦拘墟,未脫繁縟,殆魯之未能盡變者歟?嗚呼!四海之外,復見四極,千紀而後,更有千秋, 以吾生之須臾,隨藝道之無涯,亦事之不得已者。謹述隅曲,聊博識者一粲,非敢藉浮言奧說以自文 其舛雜鄙近也。甲午夏作,丙申秋重書於開元室。魯人李一


鈐印 :魯人 無量壽 李一


--- END ---


私享丨出品


了解更多藝術家資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薛永年:文脈傳承的詩意棲居
金農的不謝之花
陳半丁誕辰140周年紀念展,中國美術館曬家底
吳作人先生的書法藝術
炎黃痴子——黃胄

TAG:私享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李一桐:最新一代的俏黃蓉
李一桐背景強大,繼袁姍姍後獲於正力捧的又一人
一桐之後無黃蓉?與李一桐有關的日子
李一桐與鄭爽誰更漂亮!李一桐比鄭爽漂亮,但是鄭爽卻更紅
李一桐將搭檔兩大男神出演電影,網友:期待李一桐的處女作!
如何像小李一樣「飛刀」
李一桐也撞衫趙麗穎,這件毛衣真的是簡單卻好看
演員李一桐街頭凹造型撞衫趙麗穎,誰是尷尬的那一個?
鄧倫今日曝出兩部新劇,搭檔熱巴李一桐,你更喜歡哪一部
朱一龍李一桐要出演一部新劇 俊男靚女 你期待這部劇嗎
李一桐出席活動,一身粉色禮服十分驚艷,網友:不愧是黃蓉!
朱一龍李一桐將合作新劇,網友:說好的孫紅雷或靳東呢!
多虧有他做伯樂,李一桐才沒有去開茶館,如今成為新生代女神
吐娱乐|看到这样的图,你是否准备好表白李一桐邓伦了呢
火影中,這一招只有小李一人使用,卻被阿凱評為非常恐怖的忍術
薛之謙微博強勢回應李雨桐:我要是真的欠李一兩千萬,我願意直接入獄
李一若:《廉潔之愛》 廉潔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深愛
何為小仙女看到90後新人李一桐之後,就徹底明白了
素顏眉毛少半截的李一桐,為了眉毛操碎心,暗黑系妝容卻美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