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冷凍屍體未來複活是否真的可行?
最近,一個因病去世的女孩選擇死去後冷凍屍體以待覆活,她已經不是第一個選擇這麼做的人了。這些選擇冷凍屍體的人希望在科學足夠發達的那天再被喚醒,然後治癒自己的疾病,重獲新生。
但是,這個希望能實現嗎?
目前,人們已經觀察到爬行類、兩棲類、蠕蟲和昆蟲在被冰凍後解凍復甦的現象。科學家讓線蟲熟悉某種氣味,然後將其冰凍,解凍後,線蟲仍記得這種氣味。林蛙在冬天進入石洞冬眠,在春天復甦。然而,人類組織在冷凍的過程中會受到嚴重破壞。研究和減輕這種破壞是冬眠生物學的核心任務。
人類對細胞層面的冷凍損傷仍知之甚少,但是至少目前已經找到了一些控制損傷的辦法。損傷控制技術分為兩大類:冷凍過程保護和復甦後康復。
在冰凍中,使用多種冰凍保護劑並精密控制溫度,可以減少損害。冰凍損害控制最重要的是要阻止冰晶的形成,這些冰晶會破壞組織。儘可能加快冷凍速度可以阻止冰晶生成。此外,糖、澱粉、二甲亞碸、乙二醇、甘油和丙二醇被用來保護細胞膜,防止冰晶形成。此外,一些抗凍蛋白質也可以阻止冰晶形成。
但是,冷凍過程並不是唯一的考驗。在穩定的冷凍狀態下,組織的新陳代謝降到最低。冰凍的組織還可能會出現極其細微的錯位。這樣,化凍時,熱膨脹效應會引發嚴重問題,破壞細胞。更嚴重的是,這種破壞過程有可能產生基因重組。不過,抗氧化劑的使用可以防止解凍傷害。
復甦整個人體仍然是巨大的難題,因為必須讓器官同時開始工作,如果肝臟復甦了,卻沒有心臟供血,那麼肝臟就會缺血壞死。
不過,一個好消息是,急救學已經發現,低溫本身可以降低創傷。事實上,掉入冰冷河水的溺水者會受到低溫河水的保護,以至於復甦後幾乎不會受到永久性傷害。從急救學獲得的低溫人體保護知識已經被應用在外科手術中。
冬眠生物學還借鑒了許多其他醫學領域的技術。許多細胞保護技術來自於不孕不育治療和生物組織移植--這些領域都會遇到冷凍生殖細胞、骨髓、幹細胞和皮膚,再將這些組織和細胞解凍移植到人體的問題。
目前,醫學界已經成功將手指和胳膊之類的簡單身體部件,以及腎、肝和腸等複雜器官成功地冰凍、解凍並植入動物體內。儘管人類器官目前只能局限於冷凍而不是冰凍,但是冰凍器官仍然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
專家羅伯特·艾丁格(Robert Ettinger)在一具冬眠倉旁邊。當艾丁格去世後,他也選擇被冰凍。
最大的障礙
大腦無損冷凍是最大的難題。1970年,才陸續有冰凍動物大腦的實驗報道出現。儘管和其他器官冰凍相比,大腦冰凍過程中確保供血更容易,且更不容易出現機械性損傷,但大腦冰凍有其他的難點--如何確保大腦機能正常,並保留記憶。這些難點不突破,整個人體的冰凍復甦就只能是夢想。
但是還有更大的技術難題:如何治癒導致那些死者死亡的疾病?比如,一個人患痴呆,在死之前已經丟失了大部分記憶。因此,復甦後沒有任何辦法恢復其記憶。因此,一個人最好在剛有痴呆苗頭的時候就冬眠。但是,冷凍活人又涉及到更複雜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很多專家認為,若要讓這些冰凍的人體復原如初,必須依靠相當先進的納米醫學技術--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直接在細胞和組織層面修復人體原有的疾病和冰凍損傷。目前,這種技術還根本不存在。當然,考慮到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也許這一天能比所有人預期的早點到來。不過,具體時間誰知道呢?
本文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作者:離子心
如文章涉及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歡迎來稿、歡迎廣大科幻愛好者和專家學者來稿
掃一掃關注 科幻:
※NASA科學家的外星球海報設計
※《死侍2》仍然拒絕花大錢 新導演超會節省
※悲壯太空科幻短片《奔向星辰》
※2100年10個不明覺厲黑科技,準備好你的腦洞了嗎?
※從柯伊伯帶到月球,地球其實離我們很遠
TAG:科幻 |
※人死後冷凍屍體待覆活是否真的可行呢?
※人體冷凍技術是否在未來能讓人復活?
※體檢真的可以測出是否患癌?做對了可以多活好幾年!
※結婚後的你,是否把自己活成了怨婦?
※蟲洞是否真的存在?時空旅行是否真的可以實現?
※真的是「窮不過三代」,你拼死拼活,你的娃是否可以逆襲?
※為了生活,你是否也已經遍體鱗傷
※婚前去找他人體驗性的男友,是否值得原諒?
※晨起後的三個行為,能判斷我們身體是否有癌細胞
※讓人為難的感情是否還要繼續?
※情感碎語——我還等待,可真的不知道你是否存在
※要留心爸媽身體是否有這三個徵兆,因為後果真的很嚴重!
※你是否已經準備好在這個夏季進行脫胎換骨的瘦身呢?你是否想要享瘦一夏呢?
※人類在太空中是否可以懷孕?不能懷孕的話未來移民可行嗎?
※肝癌病在近年來確實流行 看看你是否也是它「喜歡」的對象?
※夏天出汗多與少對身體的危害,您是否真的了解
※死亡後,靈魂是否依然存在?
※你是否還在熬夜?你是否還在對自己的身體製造傷害?看看你都為它帶來了哪些傷害吧
※他不回你的信息,你們是否真的沒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