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貨幣戰爭」的見證

「貨幣戰爭」的見證


「貨幣戰爭」的見證



《時運變遷:世界貨幣、美國地位與人民幣的未來》(於傑譯,中信出版集團)可以被認為今年年內最為重磅的引進圖書之一。這本書的第一作者保羅·沃爾克曾出任美聯儲主席,在任期間力挽狂瀾戰勝了當時被視為無葯可醫的通貨膨脹。沃爾克更早之前在尼克松政府擔任財政部副部長,不僅全程見證了尼克松政府終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過程,更是美國關閉黃金兌換窗口和當今全球浮動匯率機制的主設計師。

沃爾克的功績,是在後來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到的。通貨膨脹是美國長期二戰後長期推行凱恩斯主義政策實踐的嚴重副產品,並逐漸導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導致了所謂的「滯漲」現象。為走出困境,沃爾克引入貨幣大師弗里德曼的貨幣主義。但在同期,里根政府為了政治需要,堅定推行減稅加緊縮政策,儘管刺激了金融業發展,卻讓美國其他行業陷入雪上加霜的更大困難,幾近風雨飄搖。沃爾克為此開始重新推出刺激性、擴張型的貨幣政策,一舉扭轉了國際債務危機,並開始對困擾美國多年的嚴重通脹產生作用,刺激了美國經濟復甦,是美國經濟迎來20世紀90年代高速增長的最大功臣。


沃爾克是民主黨人,由民主黨總統卡特任命為美聯儲主席,竭力修復美聯儲機構相對於美國政府的獨立性。但他推行了最終被證明讓卡特在隨後的總統連任競選中大跌聲望的利率政策和信貸控制政策改革,在短時間內造成了「意外的經濟崩潰」。里根的共和黨政府不願意接納一個擁有高度獨立性的美聯儲,經常為此以種種理由向美聯儲施壓,並最終拒絕讓沃爾克連任美聯儲主席。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後,沃爾克的後任、在任期間擁有更高權威的格林斯潘被質疑領導不力,還存在嚴重的認知偏見。「國難思良將」,人們又想起了曾力挽狂瀾的沃爾克。奧巴馬政府聘請沃爾克為經濟顧問。


這本書的另一位作者行天豐雄曾長期出任日本大藏省副相,見證並參與了著名的「廣場協議」簽署過程。

沃爾克和行天豐雄是20世紀60至90年代初全球金融政策領域重要的參與者,是一系列金融危機、金融改革以及國家權力和資本權力激烈博弈過程的見證者。他們共同見證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親自參與並操刀謀划了全球新的貨幣機制。這本書最早出版於1992年,最近又進行了修訂補充,有助於讀者更為全面、確切地認識二戰戰後的70年來,全球經濟、金融秩序的沿革變遷特別是貨幣儲備問題在經濟全局中所發揮的複雜作用。


對於金融史、二戰戰後全球史研究者而言,也將通過此書釐清許多流傳已久的錯誤。例如,一直以來,人們將1985年的「廣場協議」認為是美國聯合歐洲盟友及加拿大,威逼日本作出極大讓步,以犧牲日元穩定利益為代價換取美元平穩的「陰謀」。這本書很清楚地指出,「廣場協議」的主要內容是日本和美國反覆商議的結果,由日本主動提出,「日元對美元升值,且幅度超過美國預期」。


沃爾克參與國際金融事務、美國金融管理,始於1962年(進入美國財政部工作),而行天豐雄是在1955年開始進入日本大藏省工作。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轉已經開始出現問題,戴高樂政府就曾公開發起對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挑戰;而在1968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前3年),英鎊貶值,創造出對黃金的大規模需求,已經讓美國不堪重負。沃爾克在書中指出,這一切與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金融、貨幣秩序頻受挑戰非常相似。


沃爾克1969年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負責貨幣事務的副部長,彼時的美聯儲幾乎完全屈從於總統和財政部,這也意味著美國貨幣主要工作。特別是應對布雷頓森林體系坍塌,主要由沃爾克承擔。而行天豐雄的記述則表明,日本官方特別是貨幣主管部門大藏省,因為不恰當地迷信美元、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穩定性,「過分天真」地相信了約翰遜和尼克松兩任美國總統有關美國不會貶值美元的承諾,從而導致日本逆市購買了大量的儲備美元,最終造成嚴重損失。行天豐雄不無苦澀地總結指出,當時的日本對於市場力量的低估,對於並不健康的匯率調整機制可能存在的潛在破壞性理解不足,造成了嚴重後果,也使得國際貨幣形勢朝著更為混亂的方向發展。


書中詳細敘述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到新的貨幣浮動匯率機制建立之間,全球金融和貨幣秩序出現的劇烈震蕩。沃爾克承認,浮動匯率機制的建立,本身是為了應對危機,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當時的決策者並沒有想到這套機制依舊將造成不穩定。而行天豐雄則指出,浮動匯率機制建立後實施多邊監督的設想也沒有真正實現,當時的全球經濟受到石油危機以及之後的伊朗問題、兩伊戰爭等意外風險的衝擊。

這本書也披露了沃爾克在任美聯儲主席期間,馴服通脹以及應對拉美債務危機的諸多細節內幕,頗具看點。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沃爾克在當時已經意識到,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是達成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金融合作。當然,從長期來看,「由一個善意且強大的國家力量維繫的一國穩定的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體系)尚且無法長期持續,相對寬泛的國際金融合作,乃至將貨幣主權交由超國界的世界、大洲中央銀行,藉此來建立強有力的世界、大洲貨幣,就更具挑戰性。這既是歐元的困境所在,也是其他貨幣在未來成長並替代美元發揮作用的障礙所在。(文/鄭渝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 的精彩文章:

將文藝之道與文章之道高度統一
媽媽突擊兒子和女友家,當場就氣炸了!
人之恩親 無如兄弟之最厚
600年前,蘇祿王與中國的故事
無趣左宗棠搞起水利建設

TAG:羊城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革命年代的貨幣戰爭
內地和香港債券互通?應對貨幣戰爭才是真相
承認比特幣為官方法定貨幣,日本發行加密貨幣兌換許可證
新一輪的貨幣戰爭開啟?它或取代美元成為新一代貨幣王者?
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
帝國的毀滅——導致遼與金滅亡的貨幣戰爭!
漢高祖劉邦的貨幣戰爭:為什麼允許百姓造假幣卻沒發生通貨膨脹?
沒有保證金的日本「貨幣」,早在甲午戰爭時便在中國流通
CEEM編譯:數字貨幣、貨幣競爭與貨幣政策
全球貨幣戰爭暗流涌動,人民幣獲一絕佳機會!
語出驚人!《貨幣戰爭》作者說美聯儲無論如何都利好黃金?
澶淵之盟是宋朝輸了?不,宋朝用史上最早的貨幣戰爭拖死了遼國
揭秘:世界最早的經濟戰爭,大宋用貨幣要了遼國的命!
國民政府為何要實施法幣改革呢?抗日時期的貨幣戰爭
為鹽打仗?回顧兩千年前的貨幣戰爭
美國擺鴻門宴:不遺餘力拉響貨幣戰爭 居心何在?
比特幣之交易、貨幣存儲、貨幣發行
明清滅亡的真正原因是源於西方的貨幣戰爭?
辛巴威本國的貨幣不流通了,將人民幣等9種貨幣定為法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