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南宋官窯,與其知名度不相適應的,是關於它那近乎零星的史料記載。這些零星的史料,讓今人覺得撲朔迷離、莫衷一是。在我的印象中,幾十年來拍賣市場中出現過,且被藏界公認的南宋官窯作品寥若晨星。其中的琮式瓶更是僅有一例,堪稱國寶級孤品。該件有幸曾於嘉德公司拍賣,我有緣過手。

琮,音從,新石器時代玉質禮器,也稱玉琮。器型圓口,短頸,方柱形長身,口、足大小相若,器身裝飾四面多凸起呈橫線。其器內圓而外方,以象天圓地方之說。《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瓷質琮式瓶沿襲了玉琮基本形制,只是玉器之內圓中空,上下通透,而瓷製者加了圈足和底。琮演化為一種瓶,始出現於南宋。南宋官窯、龍泉窯均有此器型,明代石灣窯多產此類瓶,清代景德鎮也有燒造,但仍以宋代製品為魁,且尤為珍罕,難得一見。

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人民幣1650萬元成交的南宋官窯琮式瓶,被一位南方買家納入囊中。他是位非常有實力的大企業家,資金雄厚,在智囊團的出謀劃策下,入手過不少重器,大多是明清官窯,此次試水宋瓷,一蹴而就。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嘉德拍南宋官窯琮式瓶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嘉德拍南宋官窯琮式瓶

能入手這樣一件南宋官窯琮式瓶,當真令人艷羨不已。

南宋官窯釉色以粉青為主,有深淺不同之分,均具有良好的乳濁性,多次施釉,釉層豐厚追求璞玉質感。胎土有黑褐、灰褐、灰及紅褐色等,以黑褐色為多,所謂「鐵足」即指圈足部份露出的黑鐵色胎。南宋官窯瓷多有開片,大小不一,亦稱「文武片」。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層為主,如同冰糖、雲母一般,多角形的開片層層而下。將缺陷作為裝飾瓷釉的特殊手段,通過工藝的調整控制裂紋,形成紋片碎路,縱橫交錯,將不規則孕育在規則之中,再經過人工染色,強調所謂「金絲鐵線」的藝術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造型、品種包羅萬象,以陳設用瓷為主,亦有文房、日用及裝飾器皿。器型多仿周、漢古制,造型嚴謹肅穆,古風朴朴,配以「紫口鐵足」更顯得風韻別緻。其中青瓷一系,不重裝飾,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自成一派莊重、典雅、神秘的自然美。

南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故傳世官窯器十分稀少。瀚海拍出的這件琮式瓶從各個方面均符合上述南宋官窯的特徵。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台北故宮博物院各收藏有一件南宋官窯琮式瓶,形制與此件極為相似。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藏南宋官窯琮式瓶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南宋官窯琮式瓶

一件罕見宋官的拍場往事

台北故宮藏南宋官窯琮式瓶

約兩年之後,入手這件琮式瓶的藏家突然找到嘉德,提出要委託賣掉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聽及於此,我十分錯愕。因為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當時的藝術品的價格低迷,選擇此時來出售如此重要的藏品,不為上策。若是他把自己最頂尖、最標誌性的東西給賣了,手中剩下一些普通的東西,日後運作起來會不大方便。

可是,似乎在這兩年,這位藏家失去了對瓷器收藏的興趣,執意要賣掉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

2008年春拍,曾拍出1650萬元南宋官窯琮式瓶出現在嘉德拍場上,起拍價1800萬元。

當時內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客人主買明清書畫和官窯瓷器,收藏老窯、宋瓷的客人非常少。即便拍前多位有實力的客人都上手過,公認說東西好,少見,但似乎並沒人有決心和魄力花那麼一個大價錢把它拿下。

拍賣前夕,我接到一個委託電話,事後知道,那也是本場收到的關於這件拍品的唯一一個委託——電話來自劉益謙先生。

劉先生是業內公認非常有魄力的藏家。他在廣泛參考各方人士意見後,確認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電話中劉先生要求我,拍到這件東西時致電給他,他要競投。

拍賣當日,現場拍到之前一個編號時,我撥通了劉先生的電話:「先生,這件琮式瓶馬上就到了,您是不是準備買?」

他輕描淡寫地答道:「是呀,我準備出5000萬買。」

「什麼?其實不用這麼多的!」當時的我,或是因為年輕實在,或是因為驚訝的頭腦一昏,直白地和盤托出,「據我觀察,現場好像就沒什麼人要買它,底價是1800萬,您出2000萬就差不多能買到了。」

但電話那頭的劉先生非常堅決,說:「我知道這件是非常好的東西,我一定要買到。」

輪到這件琮式瓶,拍賣師開始叫價,記得是從1200萬起價,1200萬……1300萬……1400萬……1600萬……緩慢攀升。

我坐在場內,問電話那頭的劉先生:「要不要出價?」

「出價!」劉先生說。

「其實您不用急於出價,可以再等等,看場上是否還有人出價。」我說道。

劉先生說:「沒關係,出價!」

我一手抓著電話,一手立即舉起號牌,「1800萬!」,拍賣師說道。

此刻場下氣氛似乎瞬間靜止,台上的拍賣師望著我,場內客人的目光都像聚光燈般射向我,搞得我倒有點不自在。大概停頓一分鐘之後,落槌。劉益謙以1800萬元競得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

之後與劉益謙先生相談間,他總是提到此事,強調說這是他買到的特別重要的一件好東西。而那位賣掉琮式瓶的企業家,時至今日,我還是有一點替他感到惋惜。過了兩三年之後,他似乎又重拾了些興趣,出來買了些瓷器,所耗甚至超過這件琮式瓶,但卻再也買不到那麼好的東西了。因緣際會,他賣掉了自己本來最能被人們記住的東西。

人與物的緣分,有時確實不是人的財力、眼力來決定的,它就是一種判斷,一種眼光,一份機遇。據劉先生說,幾年前,有拍行的專家已經給這件瓶子估價幾個億了。而他本人也特別珍愛這件作品,舉辦的幾次重要展覽中,都未曾請動它來「站台」,甚為看重。

而我與這件南宋官窯琮式瓶的緣分雖僅止於此,卻心滿意足,因只想到一經流轉可能再無緣得見,便不再去計較緣分深淺短長。

據我所知,這似乎是市場上流通的被業內所公認的唯一一件南宋官窯的琮式瓶,可謂國內拍賣市場宋代瓷器中的標杆,多年之後依然為行家們津津樂道。如今,它收藏在龍美術館劉益謙的私人庫房內。

※ 本文原文刊載於2016年12期《收藏》雜誌。


1993年創刊的《收藏》雜誌,是中國創刊最早、發行量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收藏類期刊。《收藏》填補了中國期刊界無一本收藏類期刊的空白,背靠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強大文博專家顧問團,全方位拓展雜誌的活動空間,反作用於中國的民間收藏,促進了收藏知識和收藏經驗的傳播和普及,催發了收藏品藝術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動了收藏理論的研討和收藏學的建立,影響和帶動了收藏類傳媒,包括收藏類報刊、收藏類專欄專版、收藏類書籍的創辦、出版熱。

新浪微博:收藏雜誌

微信公眾號:收藏雜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又一波古玉拍賣潮來了,別說我沒告訴你
唐英與「唐窯」在制瓷業的貢獻在哪裡
藏家觀點:迷戀宋代「五大名窯、八大民窯」會誤導收藏
徐世章的藏硯之道
麵粉貴過麵包?品品白楊與趙丹當年的風雅故事

TAG:《收藏》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蕭紅蕭軍書信首亮相拍場 還原真實愛情故事
真人芭比已經混到和吳昕一起代言了,逛個三里屯被拍場面盛大
拍場上艾克舊藏最大規模的一次呈現
拍場風云:黃賓虹一幅巨作引出的故事
拍場上成交的壽山石是這樣的
常玉與趙無極:誰是真正的拍場「王者無敵」
拍場上的風雲拍品都花落誰家了?
鬼子進村的實拍場景,看看當時的日本兵有多殘忍!
一女人和情人開房被老公捉姦 廝打實拍場面混亂
別被天文數字忽悠了, 其實拍場才是撿漏好去處! 這些拍品的價格竟然是……
上的岳父家下的了街拍場,這雙「小白鞋」告你什麼叫質感與品質?
拍場上風雲拍品都花落誰家 細數藏品背後的男人們
細數拍場上那些與雞有關的藝術品
3月拍場,這些瓷器精品你看到了么
歐洲珍藏巨幅佳作首次亮相拍場,領銜登場佳士得上海秋拍!
乾隆寶璽:撲朔迷離都是謎,兩大拍場誰演戲?
驕傲了我の日光十大必拍場景
《石渠寶笈》為什麼是拍場硬通貨?
拍場重頭戲「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在倫敦戰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