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騰訊娛樂專稿(文|葉彌衫 責編|露冷)

一個像馬思純這樣的姑娘,通常被叫做好人家的姑娘:家庭合睦,衣食無虞,從沒見過生活的窮形盡相,容易感受與接收世間善意。她有圓圓的蘋果肌,圓圓的鼻頭,笑的時候會仰著臉,眼如彎月。28歲了,也仍然像個中學女生一樣,對每一絲情緒都鄭重相待,「煽情的話」已經結集出了一本書。為了向我們證明粉著韓寒長大的光榮歷史,她現場背了一段《三重門》:「伸出小指我們拉勾,不說來世愛你,來世我遇不見你,來世我會愛別人,今生只愛你已經足夠。」——是的,念念不忘的張口即來的,少年人的愛情觀。


對自己的認知也還是一個少女的標準。採訪時她一邊吃紅豆沙,一邊憂傷地抱怨:「我現在臉有點太瘦了,我喜歡身上瘦,但是臉肉肉的。我現在臉凹得都不像我自己了。」


然後她放下勺子撫著面頰,鄭重地嘆了口氣:「我不喜歡我現在這樣。我喜歡劉亦菲那樣,小小臉,有點肉肉的,特別可愛。」


連羨慕都是少女式的。

不用問都知道,她活在一個被照顧周全的環境里。她有一個著名的小姨蔣雯麗,但她覺得,相比機會,在這個行業里小姨給她的更多是保護。她還有一個經紀人母親和一個警察父親,衣食無憂而家教謹嚴,為了角色她稟告父母第一次去夜店體驗生活,然而晚上9點剛過母親就打電話來:「怎麼還不回家。」但其實待了5分鐘她自己就想回家:「太吵了我受不了。」


此外,她有一個文藝范的、每年生日都送她10本書的姥爺,還有一個酷愛旅遊、去過的地方比她多幾倍的姥姥;有一個在金婚婚禮上表示下輩子還要在一起的爺爺,還有一個聽孫女的戀愛故事聽到落淚的奶奶。她被這樣一群老人養大,養成了一個聽話乖巧的好孩子。


金馬獎上,她拿了最佳女主角,在台上哭哭笑笑、語無倫次地感謝了能想到的所有人,特地還要對母親喊話:「你希望我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健健康康的時候結婚,我估計我結婚還得好多年,但我先把一個金馬送回家,讓四位老人開開心心的。」


她無法把自己所得到的視作當然、坦然受之。她知道這些情感的分量,以及這類人生的可貴,並努力想使自己配得上這一切,「我深得眷顧」,馬思純文藝腔、但真心實意地感慨。


在台上沒有說的話

看完自己在金馬獎頒獎禮的現場視頻,馬思純抱怨:「我的媽呀,太沒有文化了!」


她以為自己又是來陪跑的,「死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得獎」,從劇組請了一天假就過來了。馮小剛宣布最佳女主角周冬雨的時候,她感到了鞋子落地的輕鬆。然而,「大喘氣」之後,她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周冬雨轉回身拉她一起上台,而她還一臉震驚地捂著臉,和媽媽抱了又抱。


她們盛妝華服,卻像兩個幼兒園小女孩一樣手拉手,跌跌撞撞地上了台。馬思純讓周冬雨先發言,自己則舉起袖子,把眼淚都抹到了禮服上。輪到她發言時聲音都發顫:「哎呀我又要哭。」


那天她和周冬雨的獲獎感言被認為是「史上最語無倫次的獲獎感言」。馬思純感謝著評委,卻去問周冬雨:「這也算是一個破例嗎?我們倆一起得(獎)。」又被周冬雨反問:「我們是第一次嗎?」兩人迷迷瞪瞪地對話好幾回合,沒有任何結論,然後馬思純拍了板:「沒事兒,這不重要。」


在台上她們不斷詞窮,傻笑、鞠躬、抹眼淚反而成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馬思純中途試圖解釋「對手激發」,幾句話顛來倒去,最後她一拍腦袋:「哎喲我說的都是什麼東西啊!」

大多數人都對這兩個手足無措的少女的表現報以寬容微笑,也有林依晨這樣被感動而哭到停不下來的。至於她自己,只覺得丟人:「(講成這樣)還算出過書的人呢!」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點擊播放 GIF/1795K



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馬思純的發言有些語無倫次

那要是做好準備,會講什麼?


「我想講,大家都覺得,因為我有我小姨所以好像想進哪個組就能進哪個組。不是這樣的,我小姨現在都快沒戲拍了。」馬思純對騰訊娛樂說。


宣傳馬上打斷了她,然而她耿直地反問:「為什麼不能說啊?我就是要說。現在我小姨特別羨慕我,她特別想拍電影但找她的就只有電視劇,她說純純真好啊,有電影找你拍。我特別想呼籲一下,給老藝術家多一點演電影的機會吧!「


她當然享受過「蔣雯麗的外甥女」這個身份的便利。雖然蔣雯麗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這個小姨當得不合格,「都是讓純純自己在外面發展」。除了自己執導的《我們天上見》里的小翠,她和顧長衛並沒有格外給馬思純安排角色。


但事實上,馬思純一路走來,蔣雯麗的各種舉薦仍功不可沒。早年間,馬思純往往在電影、電視劇里演蔣雯麗的女兒或童年,這是她童星經歷的開始。而《愛情最美麗》中,也是蔣雯麗向搭戲的張國立力薦馬思純扮演他的女兒。翻看蔣雯麗的各種採訪,總有一定篇幅是用來稱讚馬思純的。


更何況,大二時馬思純擔任電視劇《戀人》的女一「思純」,據說是因為導演沈嚴看到資料,想起了「之前和蔣雯麗合作某廣告時,前來探班的那個女孩,扎著馬尾辮,穿著T恤與長裙,清純的形象符合劇中女主角的感覺。」而大四演《摩登新人類》的機會,「同樣是在蔣雯麗拍攝廣告的現場,製片人見到馬思純」,促成了相關合作。


但光憑這些,她也無法成為今天的馬思純。小姨的舉薦是敲門磚,具體能不能得到角色,還是要靠試戲。「以前其實我都是去試戲、被挑選的,而且還老是選不上,我其實還滿理解的,因為我那個時候太胖了。但我媽會不爽,覺得我女兒為什麼要被別人這樣挑來挑去。「她對騰訊娛樂說。


甚至還有試戲試中,但簽約之前被臨時換掉的經歷,母親蔣文娟氣到流淚,反而是她安慰母親。「沒戲拍就過自己的生活,出去旅個游什麼的。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在她的理想狀態里,當演員只是一份工作,塑造別樣人生的同時,還應該要兼顧自己的日常生活。早些年她特別羨慕蔣雯麗那代演員,可以為塑造角色、為體驗生活付出大量時間,「很單純的在演戲,我覺得那樣可能更純粹。」同時,也享受普通的家庭生活的樂趣:「出門買菜,帶孩子玩,都很正常。」


而等到她入行的時候,她覺得「從演員變成藝人」:「節奏變快,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磨戲,而且要花很多精力在面對宣傳和各種額外的事情上。」


但也是因為這種變化,馬思純反而漸漸獲得了比小姨更多的機會。為了幫外甥女助陣,鮮少客串的蔣雯麗在《左耳》中串了戲,然而令她沮喪的是,電影上映後,並沒有人關注她。「她那天發了個朋友圈,說你們是在《左耳》中沒有看到我嗎?為什麼沒有人說我?」


「大家好像都覺得,我有個很厲害的小姨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但事實上,一個我曾經覺得演技高高在上的人,因為時代的變化、市場的變化,一切都變了。現在的行業不是你戲好,你就能怎麼樣,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迎合市場,題材越來越有限,很多老藝術家都快沒戲演了。我本來應該在台上呼籲一下這件事。」馬思純對我們說,頓了一下,她又倔強地補充了一句:「我說的沒有什麼不對的吧。」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馬思純的小姨是蔣雯麗,但比起機會,她覺得小姨給她更多的是保護


得獎之後


拿完金馬獎的第三天,馬思純對我們說:「說實話我現在對工作有點疲乏了,因為我太久沒有休息了,我其實現在最渴望的不是片約,也不是賺錢,我想回家。」


第一天她激動得壓根不能入睡。採訪到凌晨4點才結束,緊接著慶功宴開到早上6點,回到酒店她還是睡不著,爬起來再看看獎盃,嘿嘿傻樂,手指一筆一畫描過「馬思純」那三個字——再一次確認沒弄錯。


頒獎現場她母親在台下始終鎮定,至多在女兒前言不搭後語的時候節制地微笑一下,然而回到酒店關上門來,母女倆擁抱著,「特別酣暢淋漓地哭了一下。」馬思純描述:「我媽說:『女兒,我們終於可以不被別人選擇了。』」


那些反覆試鏡不成的日子,她自己並沒有什麼感覺——「反正習慣了」——卻是她母親的心結。「我媽媽是個特別要強、要面子的人,以前很多時候我都是被人質疑和否定的狀態,而她一直沒有辦法去說這個。」


去年馬思純因為《左耳》入圍金馬獎女配,和小姨蔣雯麗同場競爭,最後兩人都沒得獎。當時蔣文娟又老話重提:入圍都體驗過了,要不就別幹了。


很多人將入圍視作得獎預告,但蔣文娟不會。思純這個名字是她對女兒的寄寓:只希望她簡單純粹。而幫妹妹蔣雯麗打理工作多年,她深知娛樂圈成名艱辛,不想女兒再走一遍。馬思純的專業就是她選的: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


「我媽媽就想我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當一個主持人或者記者,她覺得很安穩、很優雅、很知性,你現在坐著採訪我這樣,就是我媽幻想的她的女兒應該有的樣子。」馬思純說。


但主持何嘗又不需要被選擇,上學時她還被化妝老師挑剔形象,「主持人沒你這麼嘴唇厚的。」反正都是被人挑,不如做自己所熱愛的。畢竟當主持人需要冷靜抽離,而這個雙魚座女孩極度感性,去成為另一個人過不同的生活,才是她心頭所好。


除了不捨得女兒被挑挑揀揀,母親的反對也是因為不捨得她吃苦。第一次演戲是《三個人的冬天》里演蔣雯麗女兒,7歲的馬思純只覺得劇組生活有愛且好玩。然而蔣文娟看到的是,女兒拍戲時臉凍得通紅,小小的人兒陷在東北的雪地里步履蹣跚。


這其實是從事這行,最微不足道的苦頭。後來,20天不吃飯、只喝水地減肥15斤,生理期縱身跳進11月的大海,動作戲摔成頸椎錯位,她逐一經歷。領完金馬獎後一宿無眠,第二天回象山劇組繼續拍戲,連拍15個小時,再趕到北京完成一天的密集採訪,第二天再回劇組。沒有時間睡一個整覺,是成名的基本代價。


得獎的興奮馬上被這樣高強度、常態化的工作所覆蓋。騰訊娛樂是當天第一家採訪媒體,然而這個新晉影后身上仍然帶著無法掩飾的疲憊。「我看起來怎麼樣?」採訪過半,馬思純轉到化妝間為晚上的活動化妝,順口問了一句。


「黑眼圈好像有點遮不住。」


「我很想睡覺啊。」她可憐兮兮地說,「做這行最開心就是有戲演,最不開心就是沒有覺睡。」


她至今不具備隨時隨地都能睡著的明星必備的生存技能,甚至還有嚴重失眠:「我只要一躺在床上,腦子就像飛一樣,明天的正事從來不想,但什麼小學同學、隔壁鄰居,八百年沒有想起來的事情全都想起來了,那時候特別文思泉湧,靈感來了就忍不住記下來,越寫越多,就甭睡了。」她描述。


除了體力,消耗更多的是經驗與感受。她大二開始「正兒八經拍戲」,但頻率相當低,「那時候幾年才一部戲,最多一年一部」。蔣雯麗曾積極地給她機會,自己參演的《娘要嫁人》、《幸福來敲門》都來找過她,她都拒絕了:「沒有特別喜歡的角色。」


「演戲其實是在掏空自己,我試著一直去補充,但並不是說天天在家看看書我就能補進去,很多時候其實需要經歷的,但你天天在組裡能經歷啥?什麼都經歷不了,所以我覺得適當時候需要一些緩衝。」馬思純解釋。


過去的很長時間裡,沒戲拍的時候,她旅遊、讀書、寫作、畫畫、發獃,回蚌埠老家陪伴家人,用真實人生來對沖表演世界。但從去年開始,她覺得自己「從各個方面、完全進入這個行業」,最大的特徵,就是工作停不下來。「一個原來每天都躺在床上的人,現在竟然每天都在工作。」她感慨。


「上一次休息還是過年,過完年就進組(婁燁新片),殺青之後就去開始跑《盜墓筆記》宣傳,跑完再跑《七月與安生》的宣傳,跑完再去米蘭時裝周,回來就進這個(《將軍在上》)組了,這一年就幹了這麼幾件事。」她扳著手指算,「如果不是靠著精氣神、靠著喜歡,我根本堅持不下來。」


過完年就她沒有回過蚌埠,創了不回家的紀錄。馬思純高一的時候,母親因為長期在北京幫小姨打理工作,把她接來北京上學。但心理上,馬思純還是一直認為自己是來自蚌埠的那個小城姑娘,而她所說的「回家」,指的是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老家,每次離開蚌埠回北京的時候她都要狠狠哭一次。


「我爺爺都86了……」她說不下去了。


她不算是一個事業心強大的人,很長時間裡,如馬思純在頒獎禮上所說的,她的人生目標就是嫁人。至於入了這一行,她並沒有比別人強烈的慾望驅動,也沒有什麼「證明自己」的要強心態,遇到競爭的本能反應是「那就給你吧」。對於將來,她沒有嚴謹的計劃,卻有心理準備:「等到我對當演員沒有熱情了,那我就去做別的事情,或者什麼都不做都可以。」


得金馬獎固然可能有所激勵,但如她所說,「是對曾經的一個作品的肯定,但對未來來說,我未來的路怎麼走,我也並不知道。」就像我們問她,得了金馬獎後,母親是否覺得她的選擇正確。「我們的態度都沒有變啊。」她說:「我媽媽不希望我當演員,是因為覺得這個行業辛苦,得獎以後也不會不辛苦啊。」


至於她,堅持的原因,除了熱愛,還有聽話:「我比較不任性,他們說什麼都聽。沒法說出『不行,我不幹了』之類的話。就像我現在就想回家。」她張望一周,每個人都微笑地寬容地看著她,像是習慣了這種停留於意念及語言層面的小任性:「肯定不可能吧,所以就實現不了。」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去年,馬思純曾憑藉《左耳》提名金馬獎女配


因為我瘦了


馬思純頻繁提起去年開始,她的工作變多了,更具體一點,就是《左耳》之後。「《左耳》之後我就沒試過戲了。」


「我的天啊!」宣傳在一旁要抓狂:「咱能謙虛一點嗎》」


「《左耳》之後我就瘦了,瘦了以後就沒有試過戲,以前挑不上就是太胖了。」她略修改了一下措辭。


也許為了避免她越描越自黑,宣傳放棄了。


「胖對你有這麼大的傷害嗎?」我們問。


「如果我沒有干這行,如果我是一個白領,可能就無所謂了吧。但你在這一行里,永遠是別人因為你胖這件事去否定你,你在鏡頭上也能看到自己真的很胖,肯定會有不自信。」她回答。


13歲她演《大宅門》的少年白玉婷,便是一張銀盤似的大圓臉。她是易胖體質,骨架又大,加上小時候由老人帶大,每天早餐必有六個鵪鶉蛋,放學回家固定一根冰棍,生生吃成一個小胖子。到高中,她直接被同學叫做「馬胖子」。


那時候她就自卑。從初中到高二她都沒有拍過照,說話時不敢看別人的眼睛,不買衣服不打扮。暗戀的男生對她視若無睹,有女同學欺負她,給她的可樂瓶里灌粉筆灰、拖把水,她不敢與人對峙,喝了下去。


越是這樣,越貪吃,「吃下去就有瞬間的滿足感。」


大學開始就一直在減肥,收效頗微,就是因為無法克服貪吃——以她隨遇而安的性格,做不到對自己下太大狠手。


那時候她身高1米7,體重60公斤,作為普通人是標準,作為演員是胖子。饒雪漫回憶《左耳》選角時,所有候選人照片並列一起,「純純的臉夾在一眾小臉中間,顯得格外的突出。」


光線副總裁李曉萍看了一眼,「馬思純,我心裡永遠的痛。」搖著頭走開了。


蘇有朋則比較委婉:「她的臉如果放到大屏幕上,會比較吃虧。」


饒雪漫建議馬思純至少減掉15斤,20天後再安排一次試鏡,她答應下來。


但當時沒有人認為她能做到,連最欣賞她的饒雪漫,也讓副導演繼續物色,「她眼睛裡根本沒有要紅的慾望,她過得太安逸、太舒服了,減不下來的。」


「我那個時候可能瘋了吧,我以前永遠都是人家選上我就演,選不上拉倒,從來沒有看到一個角色有『我必須演』的想法。但這次是,隨你怎麼著吧,我就要演。嫌我胖我減,嫌我乖我去夜店,嫌我不會抽煙喝酒我學。什麼都可以,什麼都干。」


她的家庭給她太多保護,在娛樂圈裡,她依然從不social,不參加集體活動,連慶功宴都不參加,在明確的「我不要」、「我不喜歡」中,她明確自我的邊界。「如果我要得到什麼,就得去應酬,去奉承別人,去跟人吃飯,那我會覺得還是算了吧,我寧可不要。」


但黎吧啦這個角色讓她頭一次感到「我要」的慾望:「為了吧啦我怎麼著都可以。」於是她躺在床上不吃飯只喝水,用極不科學又極有效的方法,減下了目標的15斤。拍攝期間,她仍然不吃飯,以藿香正氣水續命,又減下了10斤。


她以這個角色入圍金馬獎,被更多人看到,隨後也得到了更多機會,包括她所說的「不用試戲了」。但相比角色成功,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終於瘦了。「我覺得我這一兩年比過去強大不少,就是因為我瘦了。」


「這是什麼邏輯?」我們問。


「女孩子瘦了不就自信了嗎?」她理直氣壯地反問:「我覺得女孩子瘦身特別重要。我以前都沒有買衣服的慾望,反正穿什麼都不好看,現在願意買了,人也變開朗了。我覺得周冬雨為什麼能這麼自信,主要因為她瘦。」


所有人都笑了。相對觀點正謬,她的狂喜更為直觀。


「那你在周冬雨面前是不是還要自卑?」我們逗她。


「對啊!她太瘦了!我再瘦也瘦不過她!」馬思純說,「你們為什麼都要笑,我覺得並不好笑啊。」


「因為標準答案是:因為我閱歷增加,我更加成熟,我更了解我自己,所以我變得自信。」


「多一點真誠不好嗎?我真的是瘦了啊。」一片笑聲中,馬思純堅持。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馬思純減肥前後的對比圖


一件小事


對一個叫馬思純的姑娘來說,當演員、得獎或者瘦身,通通比不上某件小事重要。她的隨筆集就叫《如果有一件小事是重要的》,後記里她寫道:「那件小事,是愛。它無形,卻在我們的每個細胞中滋生棲息,它往往不會成為我們的夢想,卻又是我們活著的意義。」


她的朋友描述她:「愛對於她來說,可能比對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更重要。那是她的發動機、心臟起搏器,是燃燒她體內多巴胺的唯一原料,是她能安然來這世上走一遭的唯一原因。」


愛情至上似乎也有點家族遺傳。她姥爺跟她姥姥談戀愛時適逢支援大西北,9年里攢的情書至今仍有保存,甚至攢了一個抽屜。她的爺爺、奶奶補辦金婚婚禮的時候,現場把素昧平生的服務員音響師都感動哭了。至於她母親,準備結婚時也給她爸寫了一封信,用當年的文藝腔寫下:「我把我交給了你,請你珍惜,你把你交給了我,我珍愛無比……」


交棒到馬思純,她更發揮了雙魚座特質。平時懶散兩可的性格,但遇到喜歡的人,她可以主動爭取。17歲時她暗戀老家的一個男生,每天寫信,卻不寄出,寒暑假回蚌埠時,厚厚一疊直接遞到男生手裡。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點擊播放 GIF/413K



生活中的馬思純和安生一樣,是個敢於主動追尋愛情的女孩


對這樣一個家裡被照顧妥當的女孩來說,求之不得的戀愛或許是讓她開始理解命運的一個機會。「他不怎麼搭理我,但是我習慣了,你愛搭理不搭理。你想世界上有這麼多人,憑什麼你愛他,他就得也愛你,這事得看運氣。我當時就是抱著這種心態,所以並沒覺得暗戀一個不愛你的人很痛苦,一直都是挺開心的狀態。不過你沒有那麼強的得失心去做事時,結果往往是好的。」她曾回憶。


求之不得的愛情帶給過她痛苦,但從未擊敗過她。馬思純最嚮往的情感方式是《戀戀筆記本》式的。男女主角一見鍾情,即便經歷種種外在考驗命運捉弄都矢志不渝。哪怕一人失憶,另一人也常伴左右,通過一遍又一遍重複他們的戀愛故事,使對方在臨終前恢復記憶。很多人嫌之俗套,然而馬思純覺得,這就是她心目中的愛情:「非常非常的炙熱、非常非常的美好,所有的現實問題都不成問題,最後兩個人抱在一起離開這個世界,這不是很美滿嗎?」


理解了愛情、婚姻對她的意義,或許才能理解她在頒獎禮上,有些突兀的「未有婚姻」與「先得金馬」的邏輯關係。馬思純的理解是,有得有失,能量守恆,有所得到就可能有相應失去,而金馬這麼重要的獎項,對應的當然是她最重視的人生課題。當時入圍後她就曾感慨:「入圍了金馬這麼大的獎項,我要是結不了婚怎麼辦,我最重要的事情還沒完成。」


跟瘦身=自信一樣,馬思純有太多自定義的邏輯關係。比如她覺得,她就知道《七月與安生》會有好運,因為她的偶像韓寒來看了首映。「之前根本不知道他會來,雪漫姐知道我特別喜歡他,讓我們加了微信,但也就是逢年過節發個信息,並沒有見過面。結果他那天出現,哇塞,我覺得是個好兆頭,要不然可能也得不了影后。」


那天她在台上激動大哭,「用周冬雨的話說,我的眼淚不是飆出來的,是射出來的。」而她還不忘向周冬雨炫耀:「我這個品味還可以吧?之前你都說我品味不咋地。」


「我喜歡韓寒是因為他的文字加上他長得帥。」馬思純對騰訊娛樂強調,「如果他只是長得帥,沒有文字,我可能也不會喜歡。」


她原來的人生願望有三:出一本書,當一次導演,嫁一個人。「第一個已經實現了,接著就要實現當導演了吧,但也不知道猴年馬月。」她透露,自己在前幾年閑的時候,已經寫了一個愛情電影劇本。


「為什麼感覺第三個目標很難的樣子?」


「不一定很難,就覺得暫時不會做這件事情。」


或許那只是因為,一個少女能展望的世界裡,那三大願望,已經填滿了她的所有想像。然而生活給予她的漸漸多過她的期望,見了偶像,得了影后,並非刻意,卻也對得起她的努力,意外之喜,也有一點情理之中。如今相比圈定想像的目標範圍,或許她更應該首先確定自己。


正如她在微博上所說的:


「謙卑但不軟弱,自信卻不驕縱,勇敢也別放肆,我永遠深信,任何的得到都是眷顧。」


(攝影/隋希 編輯助理/王含悅)


『 本文系騰訊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點擊下圖閱讀往期『紅人訪』內容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馬思純:真沒靠我小姨蔣雯麗,她現在都快沒電影拍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娛樂 的精彩文章:

明年要填補感情空白的趙麗穎:聰明的姑娘懂得怎樣留白
王凱願意陪女孩子逛街:我耐力非常好,五六個小時不成問題
范爺沒耳垂李晨無眉毛趙麗穎的小腳:貴圈「維納斯」萌出一臉血
我試穿新買的毛衣和針織裙,結果……
我真的好羨慕藍翔技校開挖掘機的老司機們!尤其是這位小哥

TAG:騰訊娛樂 |

您可能感興趣

馬思純蔣雯麗兩代人同框,馬思純很漂亮但真的不如她小姨驚艷!
馬思純到底說了什麼,網友覺得她像邱瑩瑩
馬思純到底說了什麼?網友竟然覺得她像邱瑩瑩!
楊冪馬思純都沒能穿好看的襯衫,卻被王子文穿得時髦又好看!
馬思純靠演技不靠顏值奪影后,媽媽竟是蔣雯麗親姐!
還在嫌棄「它」老土?馬思純,沈夢辰穿著卻美爆了,你穿上不好看算我輸!
論耿直,我只服鹿晗!說過馬思純的睡衣像他媽,連熱巴也不放過
范冰冰馬思純都愛的小眾牌子——這些衣服好看竟然還不貴!
不稀罕沈夢辰,當眾打腫馬思純,關曉彤是真性情還是耍大牌?
馬思純的長靴好看?不如她的笑好看
艷壓周冬雨馬思純還不夠,春夏「粉」又看上鹿晗了,說他倆長得像
我的襯衫輸給了喬欣馬思純,可能是因為沒打結
馬思純你這麼帥,胡歌都要說怎麼能和我一樣帥了!
馬思純終於找到了正確的街拍打開方式,只是大夏天穿靴子不熱嗎?
關曉彤把馬思純弄哭了,她還得假裝沒事,白敬亭的表情說明有多疼
馬思純又表白歐豪了,她誇起人來真的比粉絲誇偶像還敢說呀
馬思純活在自己「瑪麗蘇」的世界裡也沒什麼不好的……
趙麗穎馬思純竟然都穿厚底鞋,你竟然還嫌它丑嗎?
我問凱特王妃周冬雨馬思純都喜歡哪些品牌,她們扔了張小紙條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