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此為《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全卷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放大版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上陽台帖》,縱28.5cm,橫38.1cm,僅24字。全文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太白。」這是李白唯一傳世的草書真跡。加上後人的題跋,長約3米。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

《上陽台帖》是作者李白和杜甫、高適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三月,結伴登王屋山,同年三月十八日李白在陽台宮寫下此帖。

此帖先入宋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朝由項元汴藏於「天籟閣」。清代先為安歧所得,再入清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被大收藏家張伯駒購得。1949年新中國建國後,張伯駒懷著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之情將這件《上陽台帖》贈送給毛主席。他在交中央統戰部長徐冰轉呈給毛澤東的信中特別寫明李白的《上陽台帖》是贈送給毛主席個人的。毛澤東喜歡書法,收到此貼也十分珍愛。為感謝張伯駒先生,毛澤東親囑中共中央辦公廳代寫感謝信給張伯駒,並附寄一萬元人民幣。1958年,毛澤東提出「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受的禮品一律交公」的規定,並將李白的《上陽台帖》轉交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引首為清高宗弘曆(乾隆)題:青蓮逸翰。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乾隆皇帝題寫的跋文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這是乾隆皇帝的觀款印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李白《上陽台帖》及歷代題跋

正文右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籤:唐李太白上陽台。可覺人物兩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

元代張晏跋曰:謫仙嘗云: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

元代書法家歐陽玄在觀賞了詩仙李白的此帖後,題詩云:唐家公子錦袍仙,文採風流六百年, 可見屋樑明月色, 空餘翰墨化雲煙。

明嘉興項元汴印及藏書閣名

近代大收藏家張伯駒鑒藏印

有前人贊其四言詩:

(1)「山高水長,物象萬千」之意境,就如見其人、見其詩、見其醉。蒼勁、雄渾之氣撲面而來,筆落處,真氣瀰漫,蒼茫從容。

(2)「非有老筆」何能臻此,在著落出「老」字則加重力量,縱逸拓放,形成了與首字之呼應,賦予老筆老辣清健,老而彌壯之功夫。

(3)「清壯可窮」四字,聚散開合,大起大落,連綿貫氣,一任自然。

(4)滿款「十八日,上陽台,太白」與正文一氣呵成。

《上陽台帖》通篇給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視覺效果。全詩寥寥二十四個字,足見其豪邁之氣概,筆墨甜暢之神韻。這便是書法之李白。

註:

張伯駒,河南項城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幼天資聰穎,七歲入私塾,九歲能寫詩,享有「神童」之譽。張伯駒和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張伯駒一生醉心於古文物研究,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他被稱為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他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