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1840年6月28日,英軍從廣州北犯。英軍到來前,巴麥尊曾經下達了這樣的訓令:先封鎖珠江口,然後北上佔領舟山群島,最後北上天津。


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是林則徐虎門銷煙。可是,英軍到達廣州後,為什麼又要避開廣州呢?


關於英國人的作戰計劃,林則徐並不知情。但他禁煙之時為應對敵人隨時可能發起的武裝挑釁,還是做了一定防禦的。英國軍艦到達廣州的時候,發現這裡已經做了戰備。既有政府的訓令,又看到了林則徐早已做了防備,英軍自認不敢輕易冒進。

林則徐在廣州禁煙,他感到英夷會發起挑釁,這一點道光帝也想到了,但他並沒有想到敵人會發起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因此,他只是指示沿海督撫嚴加防範,不能疏忽大意,並沒有作出嚴厲的訓令。


況且,他骨子裡也是不想與英夷作戰的,因而,他在給盛京將軍普英,大學士、直隸總督琦善,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伊里布,江蘇巡撫裕謙,山東巡撫托渾布的諭令中說,朕再發諭令,各省將軍、督撫,要做好軍事防禦,「認真操練巡察,加意防堵,先事預籌,毋得臨時掣肘,倘有疏懈」。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圖)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


道光帝認識上的不足,使得當時上至朝廷軍機,下至地方大員,對外夷的侵略準備不足。


義律率領艦隊初到中國,他需要取得一次勝利來鼓舞士氣。既然根據訓令,封鎖珠海口進佔廣州有些困難,那就需要選定一個既重要又不會經歷苦戰的地方。義律通過觀察判斷,把目光瞄向了定海。7月2日,英軍主力艦隊駛抵舟山海域,四天後很順利地拿下了定海,為其北上創造了條件。


定海之戰的失利,道光帝雖然痛心,但自大心理仍然使他沒把英軍放在眼裡,他仍視英國人為「區區小丑」,希望通過再戰為大清挽回些顏面。


他在收到浙江巡撫烏爾恭額的奏報後很生氣,大罵浙江方面沒有做好戰備,致使區區英寇竟敢如此張狂。隨後,他嚴辦了當時瀆職的將官,並對姚懷祥等戰死的人予以撫恤。

這種種情況都說明,道光帝還想通過力戰來捍衛大清的尊嚴。一些史學家所說的道光帝「因定海失守而遷怒於林則徐」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道光帝真正遷怒於林則徐,是在英國人的兵艦長驅直入大沽口的時候。


當英國人的軍艦進攻天津大沽口時,直隸總督即大清國的頭號漢奸琦善向道光帝奏報,英國軍隊北上,天津防禦單薄,希望朝廷能夠接受英國人的投書,看看英國人到底說些什麼再作定奪。


道光帝收到琦善的奏摺後,很快給他下了諭令:


如果英夷到了大沽口,沒有挑釁行為,不要對他們開槍開炮,倘若有投遞的稟帖,無論是漢文還是英文,都要將原帖速速呈上來。


果然,英軍是帶著照會來的,但是這個照會讓道光帝難以接受。

照會的內容是:虎門銷煙嚴重損害了英國人的利益,要求照價賠償英國人的鴉片;割讓一島或數島給英國;懲辦林則徐。


關於懲辦林則徐,朝廷的官員們將「懲辦」二字翻譯成「申冤」「昭雪」,很符合清王朝自視為「天朝上國」的自大心理。


道光帝看了這個照會,雖然不同意割讓領土,但是對於「昭雪」的請求,還是有一種虛榮心和滿足感的。他天真地認為,只要懲處了林則徐,英國人申冤的願望得到了滿足,就會風平浪靜,所有的爭執都會得到解決。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圖)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英國人要求懲辦林則徐,朝廷中有人認為,這是英國人的離間之計。當時,監察御史萬啟心在給道光帝的奏摺中說,英夷所說的林則徐、鄧廷楨損害英商利益,很明顯「其所呈訴,皆非實情,其為反間之計明甚」。


可是,道光帝仍然認為只要滿足英國的要求,懲辦了林則徐,中英之間還是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的。他並沒有看清英國人的貪婪本性,因此,他諭令琦善向英國人轉達他的諭旨:


去年林則徐到廣東查禁煙土,未能秉公辦理,造成措施失當,對於「昭雪(鴉片商)之冤,大皇帝早有所聞,必當逐細查明,重治其罪。現已派欽差大臣馳至廣東,秉公查辦,定能代申冤抑」。


道光帝讓琦善查辦林則徐,那麼,琦善又是一種什麼態度呢?


其實,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淵源,根據《林則徐日記》記載,他們第一次接觸是在1837年3月。當時,道光帝召見林則徐,任命他為湖廣總督,在他離京前往湖北就任時,琦善曾讓自己的下屬在直隸與順天府交界的高碑店迎接他。當林則徐抵達省城保定的時候,琦善又親自出城迎接。琦善把林則徐安排到保定的招待所,兩人在這裡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談話。


這次會見後,林則徐感到來而不往非禮也,就回拜了琦善。第二天,林則徐離開保定,琦善因「值丁祭,未得來,差省酬應」而沒有送行。可見,兩人的交往不過是官場上的迎來送往,並無更深的交情。


1838年12月,林則徐與琦善又一次相見。當時,林則徐因為道光帝召見,回京途經直隸安肅(河北徐水),適遇琦善由京返回,兩人「談至傍晚」。


這次見面,琦善對林則徐說,禁煙要注意避免邊釁。這話有著很深的意義。因為禁煙是要遏制白銀外流,對洋煙販的打擊勢必會引起英國人的不滿。如果禁煙過於嚴峻,搞不好會引發中英之間的軍事衝突。


如果站在這個立場上,琦善的話不失為一個忠告。但是,對於琦善的這個忠告,「文忠漫應之」,「文忠」是後來咸豐帝對林則徐的封號,表示對他的尊重。這裡的「漫應之」有另外一層深意。因為林則徐禁煙也涉及弛禁派的利益,而琦善是弛禁派穆彰阿的死黨,所以,林則徐以「漫應之」來敷衍琦善的勸告。這次相見林則徐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兩人都心知肚明,彼此不屬於同一軌道上的人。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圖)虎門銷煙(1839年6月)指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那次戰爭時清政府簽訂的。


現在,道光帝要他查辦林則徐,首先皇命在身,其次他受弛禁派穆彰阿的影響很深,況且,他對西方世界並不了解。琦善是北方人,又長期在北方任職做官,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很少與西方人打交道。他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更不知道英吉利在地球的哪一方。英國軍艦的到來,使他看到這般龐然大物十分驚駭。


他還聽說英國人的武器威力巨大。這樣一個蠻夷之國,攜槍帶炮地來中國尋釁,琦善聽說是因林則徐的禁煙而招致的。「上年廣東繳煙,先許價買,而後負約,以致激變。」特別是那些沒有做備戰準備的沿海督撫,更是群起攻擊林則徐「肇釁」,這些言論使得琦善對林則徐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琦善帶著對林則徐的「壞印象」以及英國人的「申冤」訴求,又有道光帝的支持,毋庸說林則徐將成為「有罪」之人。


道光帝讓琦善查辦林則徐,而此時的林則徐仍然對朝廷禁煙、抗戰等寄予希望。



為何道光帝堅持懲處林則徐,而英軍僅是要求割地賠款



.


1840年7月l9日,林則徐上《續獲人煙具折》,這為道光帝斥責林則徐提供了借口,他看後硃批:「外而斷絕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凈,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際,反生出許多波瀾,思之不勝憤懣,看汝以何詞對朕也!」


可憐的林則徐,為國家計、為民生計,全力禁煙,非但無功,反而招致了一通臭罵,以及隨之而來的懲處。


在道光帝痛斥林則徐之時,琦善奉命在天津白河口與英方代表義律進行了初步的談判。會談中,琦善對義律說,如果英方要求懲治林則徐,也是他罪有應得,但這一切都需要到廣州談判後解決。要懲治林則徐,義律當然高興了,他答應了琦善的要求,決定到廣州繼續會談。


琦善主動迎合英國人鼻息,使得義律答應到廣州談判。這讓道光帝很高興,認為這是英國人退兵的積極信號。他誇獎琦善,隻言片語就勝過十萬雄兵,實在是好。道光帝為了自己的統治利益徹徹底底地倒向妥協派一邊。


道光帝順應英國人的意,要懲辦林則徐。當時他還有這樣一種錯誤判斷,他認為英艦停泊在大沽口,意味著戰火隨時燒到京師的危險並沒有解除。他急於讓英艦離開天津,認為懲辦了林則徐,既可以展現議和誠意,又可促使英夷儘快撤兵。


實際上,道光帝只看到了英軍兵陳天津對北京可能造成的危險,而沒有看破英軍兵陳天津以及要求懲辦林則徐「申冤」的名頭背後卻是要求大清割地賠款。在琦善與義律談判時,英方不斷提出的是割地賠款,而不是對林則徐的懲處。


道光帝虛驕的心理,以及琦善等人對林則徐的欺騙、誣陷,導致了道光帝的錯誤判斷。也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判斷,才造成了大清國在戰爭中一直處於不利地位。


《晚清外交七十年》李書緯(著),東方出版社授權稿,全網首發。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人都說你風流倜儻,我卻讀你鬱鬱寡歡
一戰讓匈奴十年不敢南下來犯,此人一死國也被滅了
攻城最有效的方式是水淹,歷史上唯獨對這座城無效
此人末代皇弟之妻兩度入住紫禁城,拒絕加入滿洲國
民國盜墓神器「洛陽鏟」是怎麼得來的?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光帝為何選林則徐禁煙?因他先在這件大事上的盡職
道光帝對林則徐說了什麼 竟引來同僚艷羨妒忌
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重要原因,竟是為了它
道光自己也吸鴉片,最後為什麼讓林則徐禁煙呢?
道光皇帝下令林則徐禁煙的目的真是因為擔心鴉片侵蝕民眾身體嗎?
林則徐死前留下神秘遺言,只有三字卻無人能解,至今仍爭論不休
如果鴉片戰爭讓林則徐來指揮,大清還會一敗塗地嗎?
清朝女海賊王:曾大敗英軍,幫林則徐出謀劃策
英軍要塞中竟然懸掛林則徐像?一問原因竟然如此驚人!
歷史上為何只有林則徐禁煙成功了?原因其實很簡單
鄭一嫂:既是林則徐的軍師,更是連傑克船長都自嘆不如的海賊王
林則徐虎門銷煙是利是弊?
林則徐:我們應該自己種植罌粟
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啥用石灰,而不用火燒,聰明的你知道答案嗎?
林則徐是晚清走向衰敗的幫凶,主要原因在於道光的「硬氣」誤國
林則徐死前留下神秘遺言,僅僅三字,卻至今無人能解
如果讓林則徐領導打鴉片戰爭,結果會不一樣嗎?
禁煙背後的男人不止是林則徐
嚴於律己,聽林則徐「十無益」的家教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