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死亡打開了未知世界的大門。死是非常壯觀的。——約·梅斯菲爾德《龐培大將》


偶然看到這句的時候,第一反應跳出腦海的竟然是伊藤潤二的作品,雖然這位英國「桂冠詩人」史詩般的巨作和伊藤潤二這位日本驚悚漫畫大師的作品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關係,但藝術創作的相似性理念卻讓人偶然神奇地聯想起來。雖然對於「死亡」的表達和理解也是極端地不同,但是這句話用來形容伊藤潤二的作品,確實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巧妙和極度驚人的吻合。


死亡作為引發驚悚恐怖情感的根源,自然是伊藤潤二的作品裡非常常見的情節。但是伊藤潤二作品傳達出的死亡觀有著鮮明的特徵,他的作品裡,死,是生的變異。死亡並不是一種終結,只是一種轉折,人物從生到死,是一曲恐怖的前奏,而死亡,才是「打開未知大門、見證壯觀情景」的真正大幕。無論《富江》《漩渦》《至死不渝的愛》等作品,都能感受到這樣的氣息,而在《魚》這部作品裡,對於 「死亡」的這種「變異性」和「延續性」創作特徵,表達得尤為強烈和鮮明。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魚》可以說是一部相當有「味道」的漫畫,這也是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之一,那就是從頭到尾令人噁心的屍臭。雖然只是看著畫面,但是絕對能透過紙張「聞」到,「味道」這種就算動畫和電影都難以還原的元素,卻能通過靜止的黑白頁漫強烈「散發」,這自然要歸功於伊藤潤二熟練精妙的創作技巧,很是值得創作其它 「味道」元素的漫畫作者學習,在此不就不做技法研究了。而這種瀰漫著整部作品的屍臭,可謂是《魚》這部作品裡關於「死亡」整個故事的BGM。


故事的主角是對「味道」極其敏感的美麗女高中生華織和她的男朋友阿忠。兩人去沖繩海邊旅行,突然遇上從海里爬上陸地、「疑似魚類卻有腳走路會攻擊人並散發出腐爛惡臭」的「妖怪」。這些連鯊魚都包括在內的「步行魚」怪物,像鬼魂一樣纏繞著他們,噩夢由此開始……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死亡」的真正序幕從華織感染這些「怪物」帶來的病毒開始,對味道極其敏感的華織,連海邊的海水味道和魚腥味都不能忍,甚至連戀人想要接吻都拒絕,被要求每次接吻前都必須刷牙,惹得阿忠抓狂說她神經質。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說對味道極度潔癖的女孩,卻偏偏成了最大的悲劇。感染了病毒的華織,全身膨脹長滿膿包身體不聽使喚,變得和那些「怪魚」一樣惡臭無比,這是她最痛苦的地方,為了擺脫這種惡臭,她寧願選擇自殺。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這是華織的第一次死亡,當然沒有成功,被阿忠救下來了。華織選擇死,是因為她認為死亡是一切的終結。終結恐懼,終結醜陋,終結最無法忍受的、永無止境陰魂不散的惡臭。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從感染的那一刻開始,她的生命已經不掌握在自己手裡。即便她不做出自殺的行為,也一定會死,但是,怎麼死,死了之後會怎樣?這一切不會如她所想那麼簡單,更不會就此結束。當真正死亡的時刻到來,才知道前面的「痛苦」,都不過是前奏,還沒進入正式的主題。


如果說華織第一次求死,是「心理」的死,那麼第二次則是「身體」的死,這是故事中一個實際而重大的轉折。也就是這裡開始,「死亡打開了未知世界的大門」,感染怪物魚的華織死去,卻重新以另一種方式「活著」——被小柳教授當做實驗品,變成了完完全全、和那些「步行魚」一模一樣甚至更「怪」的怪物!死亡在這裡,是將華織從人類變成「妖怪」的轉折點。也是將整個故事中所有「人類」推向「怪物」的先行代表。步行魚的結構秘密被研究出來,是一種特殊的機械將感染病毒已經死去的魚控制住並完全利用,使其屍體成為「能源驅動」的可怕裝置。這種病毒開始轉移到人類,步行機器拋棄再無利用價值的魚,將感染的「人」當做新的目標。人死了,身體卻被病毒機械繼續利用和控制,變成另一種有「意識」的怪物。從小島沖繩,到各大城市,直至全國再到世界各國,人類都變成了這種「機械」的俘虜,「屍」橫遍野,一片「壯觀」的人間地獄。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看到這裡的「死亡」,或許仍然很容易聯想起伊藤潤二其他作品裡對「死亡」的詮釋,它們有著「異變」的相似性。比如《富江》系列裡面,美麗的女孩富江無數次「死」,而且死得極其徹底——經常是「碎屍萬段」般的場景。但是富江又是不死的,她可以自己「增殖」,有多少死去的「碎屍」就有多少再生的「富江」,幾乎是徹底的怪物。再比如《漩渦》裡面,人們一個一個被卷進「漩渦」死去,卻又再次化作「漩渦的詛咒」歸來,人們變成蝸牛人、漩渦人等等,也是另一種「死」,或者說,「死」的變異。《魚》也是如此,只是,以華織為代表在這部作品裡面的「死」,少了一些虛幻處深不可測的神秘,多了現實的驚悚和冷汗。因為,那些肆虐的病毒和機械,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

不過,在《魚》這部作品裡,故事結局雖然和伊藤其它作品一樣,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整體的無解和黑暗空間的延伸性,但還是「仁慈」地給了華織「真正的死亡」,完成了前面兩次都沒有實現的、死亡的終結意義。人們殺不死怪物華織,但華織卻因怪物而「死」。最後阿忠面對已成燒焦的枯骨、連同機械毀滅破敗成為殘骸的華織,溫柔地說:「華織,你現在已經不臭了,你終於……從味道中解放了……」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這才是伊藤潤二這部作品裡表現出來的真正「死亡」。由自己決定、主宰的生命停止呼吸,這種「死亡」不算,「死亡」的判斷,是「想要通過死亡來實現解脫」的意志最終是否實現。華織想一死擺脫臭味,但是身體的死亡並沒有做到,反而被迫變成怪物更加深陷於生前所恨,直到連屍體都被毀滅得徹底,再沒有一丁點可以被利用來製造臭味的地方,對方也被迫罷休為止,這才是符合華織解脫願望的「死亡」。很顯然,這個「解脫」的過程,比「身體的死亡」本身更加可怕。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關於死亡,也聽過這樣一種理解:「人的一生一共會經歷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臟停止跳動,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下葬,代表社會上的死亡;第三次是被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忘記,這是情感上的死亡。」雖然《魚》這部作品沒那麼「詩意的哲學」,但僅僅是最基礎的底層,都已經詮釋出了另一種別開生面的見解。或者說,那樣的「三次死亡」,都是以社會客觀的旁人角度所理解的,而對於「死者」本身,它們不構成判斷標準。對主觀視角的人來說,「遺願的完成」才是「死亡」的終結。而《魚》,則非常殘忍而完美地展示了這一點: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每一個重要的轉折處,都是死亡,但是每一次,又都是不一樣的死亡。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延伸閱讀:


愛是利刃還是創傷?——伊藤潤二《至死不渝的愛》


《阿彌殼斷層之怪》——嵌在我們身上的恐懼

這大概是詮釋「死亡」最殘忍而完美的驚悚漫畫了



《冨樫義博の正解與誤讀》現貨發售中!


黑白漫文化原創


文章著作權歸黑白漫文化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漫文化 的精彩文章:

《冨樫義博の正解與誤讀》預購開始
科幻作品《ZEGAPAIN》10周年紀念劇場版製作決定
悠遠的修行:淺談《花牌情緣》中的日本古典文化

TAG:黑白漫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用這麼殘忍的手段詮釋,一個背叛愛情的人就該死
這兩張漫畫絕妙地詮釋了科研,看懂的都哭了
《楚喬傳》最難的是這個角色 很容易演成面癱 但他卻完美詮釋
他做了一對鹿隱瓷杯,詮釋了最好的愛情
爆炸就是藝術,這四部動漫完美的詮釋了
重口味美劇經典 一集一個愛整容的奇葩 完美詮釋了很黃很暴力
現在最火的「厭世顏」一詞,這些姑娘可以說是最好的詮釋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
不再是傻白甜純情少女,這一次她完美詮釋了最強惡女
劉詩詩詮釋短髮有多美,甜美范的她也變了衣品 第一張就美哭了~
男人有錢就變壞,這幾位男運動員很好的詮釋了這一說法
這才是大愛!女帝詮釋了愛情的最高境界
內涵漫畫:什麼叫安全感,這個故事給了很好的詮釋
海賊都是心狠手辣的?這幾個人完美詮釋了!
幾種扛把子級別的滅絕動物,它們的殺氣完美詮釋了弱肉強食!
不再是傻白甜純情少女,這一次武井咲完美詮釋了最強惡女
范冰冰被稱為「背影殺手」真的沒錯,完美的詮釋了「人不完人」
哪裡有廝殺,哪裡就會有戰俘,未來戰俘的是最殘酷的詮釋!
每個角色都有著氣勢磅礡長發的靈動插畫,這是真人攝影難以詮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