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冷戰蘇聯導彈成千上萬 逼美國把這雨傘打上天來反導

冷戰蘇聯導彈成千上萬 逼美國把這雨傘打上天來反導

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內的「展品」,構型上很像我們生活里雨傘的傘柄。


這個角度的特寫,更突顯這個展品的精密機械感和科技感。也可見,這把大傘站展開後的面積可不小。


那麼,作為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展品,這把「大傘」自然也是要飛上天的,效果圖來看,這把「大傘」不只上天還是要飛上太空的節奏。而展牌上介紹這是洛·馬搞的「Homing Overlay Experiment Test Vehicle」(更多簡稱是【HOE】),直譯過來的表面意思是「自動制導覆蓋試驗載具」。


更多信息全面來看,這是80年代洛·馬為美國陸軍搞的「動能反導」試驗。而此前,限於技術水平美蘇設想的「反導」只能是用核戰鬥部或高爆炸藥的戰鬥部來攔截,由此或者威力太大「過殺」了對地面也有附加傷害,或是威力小根本「炸毀」不了來襲的彈道導彈戰鬥部。換言之,現在中段反導都在用的「動能攔截/KKV」技術,在當時還不行,制導系統的精度還不能做到精準的引導「非爆炸性」的反導攔截彈去高速撞擊來襲的彈道導彈。

那麼,當時想要搞」動能攔截「,要麼提高制導系統的精度,要麼就是HOE的這種看似腦洞打開,但卻也是對症下藥的」打把傘上天「,在天上張開個直徑4.2米的大傘來增加攔截面。雖然制導精度、撞擊精度還稍微差了點,但總會有根傘骨裝上蘇聯打來的彈彈彈頭,由此降低脫靶率,動能殺傷技能達成!所以,今天我們在洛·馬官網能看到,對昔日HOE的開創性不乏溢美之詞,畢竟這是證明了動能攔截可能性的「爭氣彈」。

HOE上,創新的核心科技就是這36根「傘柄」,反導攔截彈的「傘柄」展開後呈直徑4.2米(14英尺)的圓面,顯著增加了這面攔截「盾」的面積。

再次啰嗦下「動能攔截」:對比上述核彈的或高爆炸藥的爆炸性戰鬥部,動能攔截彈是非爆炸性的,就是靠高速飛行有著巨大動能的攔截彈與來襲導彈目標在空中精準直接碰撞來「撞壞」來襲導彈。這樣的「動能攔截」物理殺傷,也少了爆炸戰鬥部(特別對比核戰鬥部)對地面的附加影響。這也是當下中美反導的核心技術,這種「用子彈攔截子彈」的反導難度係數絕對是頂尖的。

HOE攔截彈的一二級是來自「民兵」彈道導彈,最上面彈體直徑收小的部分正是第三級,博物館展出的彈頭部分。


HOE攔截彈的「分段」,鏡頭裡的由遠及近,一級、二級、三級的推進器和最頂部的制導控制部分,36根「傘柄」還沒有裝上。HOE上紅外製導是液氦冷卻的,也因此體積不小,性能上當時參與項目的人員披露是,從試驗場發射升空後能「看到」加利福尼亞州芝加哥的25瓦燈泡。


HOE試驗的發射場地就是知名的美軍武器試驗場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再具體是梅克島)。


HOE的「反導」試驗,模擬靶彈是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的「民兵」,只不過前三次試驗,因為制導、軟體故障等原因,僅是部分成功了。在1984年6月10日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試驗中,HOE在誇賈林島160千米高空,成功攔截民兵導彈彈頭,碰撞時的相對速度達到6.1km/s ,也由此標誌了動能攔截技術的重大突破。


隨著「動能攔截」技術的進步,KKV動能攔截器也不需要HOE這樣在天上打把「傘」了。


但這個曇花一現的HOE,現在看來仍是驚艷。



————————





  • 本期節目,點擊圖片觀看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蘇聯閱兵式上展示了一款「忽悠導彈」, 結果讓美國白花了十幾億
蘇聯教訓給中國上了一課!古巴導彈危機,蘇聯領導遭打臉
二戰日本70萬大軍北上攻擊蘇聯,被美國一句話嚇到
二戰日本最大潛艇向美軍投降,蘇聯過來二話不說把潛艇擊沉了
導彈危機之後蘇聯發展這一武器,讓當時美國不禁打起寒戰
二戰是蘇聯擁有千萬軍隊,為何打敗德國後沒有進攻日本,只因這三個原因
冷戰風云:蘇聯用木頭做導彈嚇唬美國
美軍和蘇聯爭搶我國導彈,竟然是看上了這個東西?
這國曾繼承蘇聯洲際導彈和戰轟 想賣給中國賺錢卻被迫拆成廢鐵!
日本戰敗投降,賊心不死的小鬼子負隅反抗,蘇聯一桶油燒死上千人
冷戰又回來了!俄重啟蘇聯最強軍演 歐洲四鄰一夜數驚
對越反擊戰蘇聯擁兵百萬為何不敢亂動,原來美國說了這樣一句話
一架戰機突降日本,美國人笑了,前蘇聯空軍損失慘重
這事險些成美蘇開戰導火索,美國犧牲幾百個韓國人讓蘇聯丟盡臉面
蘇聯戰鬥機,截擊對象美國是來襲的「戰斧」巡航導彈,公開亮相引起世人矚目!
此國號稱三天滅掉蘇聯,一天打敗中國,什麼來頭的國家?
兩千日軍打跑了蘇聯人,頭頂上卻飛來自家炮彈,5分鐘內死傷慘重
對越反擊戰中,他的一句話,讓蘇聯百萬軍隊「熊」在了窩裡!
蘇聯打的最丟臉的一場戰爭,此小國滑著雪拿著槍就把蘇聯打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