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利維坦按:作者身為一位西方人,對黏糊糊的東西反感倒是有情可原,不過豆腐、海帶、蘑菇基本不屬於黏糊糊的食物啊,非但不會讓人反胃,反而是營養美味呢。但實話實說,對於指甲劃黑板,我不用聽到聲音,單純看到這幾個字就已經產生生理上的不適了……


文/JR Thorpe


譯/宋瑋婕

校對/石煒


原文/www.bustle.com/articles/102489-why-do-we-have-pet-peeves-the-real-reason-why-nails-on-a-chalkboard-and-other


人類常常煩火,很多事都會讓我們發怒。我們卻很熱衷討論這些事;大家圍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聊到這些惱人之事,培養「同仇敵愾」的氣氛,有時甚至因此交到了朋友。不過,某種憎惡卻十分普遍,也讓人費解——其中的緣由,需要我們來進行一番科學探討。


人們之所以對有些事無法忍受,大多出於兩種情緒:憤怒和噁心。引起憤怒的行為,如違章停車,服務粗魯,語法錯誤,或在公共場所大聲通話。同時,引起厭惡的事情,有大聲嚼口香糖,在公共場合排泄,或看到噁心或"不潔"的東西(比如沒清理的狗糞)。

我們反感那些妨礙或破壞內心感受的事物,還有威脅健康的也不例外(包括在文化習俗上不祥的做法)。至此我們還能理解。但當進一步涉及到某些難以忍受的事——並不直接威脅健康,也沒明顯讓人噁心——這套解釋是行不通的。


為什麼我們完全受不了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為什麼很多人討厭「潮濕」這個字或牛肚的紋路?我們反感的這些東西,究竟對人類總體的生存起到何種效用(除了只能終結話題外)?


指甲劃黑板的聲音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點擊播放 GIF/1697K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也最常見的心病之一。已經有大量論證在探討為何這種聲音讓人如此不悅,反應如此強烈;這些聲音的某種特質會讓我們渾身戰慄——但究竟是什麼?


有人推測,我們對這類噪音的反應,與聽到猿猴發出警告聲類似,是一種進化上的返祖現象。2012年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的一份研究表明,我們最討厭的聲音要麼頻率非常高(劃黑板並非如此),要麼非常「刺耳」。理論是這樣闡述的——粉筆划過黑板發出的雜訊,與猿猴發出的警告聲相似,我們不自覺地想要逃離危險。


2012年,惠康研究所(Wellcome Institute)和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發現,人腦最厭惡的聲音實則是叉子划過玻璃發出的噪音,其次才是指甲劃黑板聲。研究人員播放上述兩種和另外8種難聽的聲音,掃描受試者大腦,發現杏仁體活動明顯。杏仁體在傳導刺激和管控情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腦反應越明顯,受試者越焦躁難受。


科學家們認為,這10種介於2000赫茲到5000赫茲的聲音,人耳對其最為敏感。聽到這些聲音,我們會感到難受,或許是因為它們與遠古時期的求救聲類似。畢竟,女人的尖叫聲和嬰兒的哭聲被評為十大最令人抓狂的聲音。


獼猴厭倦白噪音,我們卻似乎已經適應了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根據最新的研究,指甲劃黑板聲之所以讓我們抓狂,是因為我們耳道的形狀


然而,我們一路進化,似乎不再發出原始的求救聲:198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獼猴厭惡指甲劃黑板聲;但它們也討厭白雜訊和其他高頻噪音,我們卻不是如此。根據最新的研究,指甲劃黑板聲之所以讓我們抓狂,是因為我們耳道的形狀;耳道似乎放大了這一頻率範圍內的聲音,即這些聲音會迴響,好像在「弄疼」我們的耳朵。也許,只有我們現代人的耳朵對此感到不適,過去的靈長類祖先可不是這樣。

「潮濕」(moist)這個詞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點擊播放 GIF/218K



人類對嫌惡的東西,甚是敏感。這樣的進化機制很好——對於健康不利的東西我們通常厭惡,這樣的情感反射使我們遠離疾病和危險的行為。但被一個絕對不會傷害我們的詞語感到厭惡,似乎根本沒帶有任何進化的目的。「潮濕」這個詞卻註定不受歡迎,還有其他讓我們感到不舒服的單詞也是如此。


我們對這些詞莫名的仇恨,正是有些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所稱的「詞語厭惡」。此方面研究並不多,但專家認為詞語厭惡源自幾個不同的地區。辭彙厭惡分為兩種,一類是單詞本身發音令人感到厭惡,另一類是單詞含義引人不適(通常單詞意思粗野,骯髒,或指其他禁忌行為和感受)。單詞的發音就讓人感到厭惡,可能得追究到我們說出這個單詞的感覺。如果說這個單詞,唾液分泌,舌頭運動或嘴唇縮攏,我們也許能意識到這種身體上的不適;而且還為意識到這種不適本身有些厭惡。


然而,大衛·里戈爾(David Riggle)教授說我們對特定單詞的反感情緒,差不多都會在社會上互相傳染。如果有人說他們發現某個單詞的發音或者含義令人反感,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也覺得反感——「潮濕」這個詞不受歡迎,就是這樣在互聯網上傳播的。詞語厭惡傳遍整個社會群體;不同的社會的詞語厭惡也不盡相同。所以,想想維多利亞時代,人們居然什麼都能聊,真是不可思議。


黏糊糊的食物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點擊播放 GIF/877K



大家普遍不喜歡黏糊糊的食物——這就是為什麼食品的質地,即常說的「口感」,在飯店研製新菜時,與味道同樣重要。許多人對食物黏糊糊,沒有質地的感覺本能地懷疑,甚至極度討厭。常見的這種質地的食物包括牡蠣、牛肚、蝸牛、壽司、海帶、豆腐、木薯和蘑菇。這類食物都是看起來滑滑的,吃起來吱吱作響,最後讓人感覺無法下咽。


不喜歡這類食物,部分是文化上的原因,還有部分則在進化過程中根植於大腦,即大腦會發出究竟可否食用的信號。200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不考慮包裝、來源,也不考慮來自植物還是動物,盲檢受試者都覺得膠凍狀或「黏糊糊」的食物最為噁心。但至關重要的是,人們對於「黏糊糊」的感覺取決於他們的文化認知,以及之前對這類食物的接觸。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壽司,那麼對「黏滑」的口感並無異樣;而你若是常吃炸雞這類「嚼勁」十足的食物,你的嘴巴自然而然會對這種食物感到懷疑。我們所有人都會對食物的這類口感進行評測,不過這也有著充分的原因:對某類食品感到不適,進而會使我們遠離有毒或者準備不當的食物。邏輯上來講,看起來生的或者表面黏糊糊的東西被視為有害身體,除非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這些解釋能讓你清楚為何會對這類事物有這樣的反應么?也許吧。那這樣,下次給你塊「濕乎乎」的蛋糕,你不會躲了吧?根本不可能。


注釋:


http://www.popsci.com/science/article/2013-05/fyi-why-do-we-hate-sound-nails-chalkboard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251489.php


https://www.wired.com/2011/11/chalk-board-fingernail-sound/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1/11/02/nails-on-a-chalkboard-study_n_1072390.html


http://www.abc.net.au/science/articles/2005/11/29/1518228.htm

當指甲划過黑板,為何渾身難受? 點擊播放 GIF/1040K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甲 的精彩文章:

指甲解開探險家死亡之謎
周迅電影《指甲刀人魔》此取景地,竟然在這家舊物雜貨店裡
給狗狗剪指甲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就血流不止
寶寶指甲上秘密很驚人!媽媽你知道嗎?

TAG:指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指甲刮黑板讓人難受?
冷知識丨為什麼指甲刮黑板讓人難受?
指甲劃黑板的聲音為何讓人難以忍受?
人為什麼受不了指甲劃黑板的聲音?來挑戰一下!
為什麼我們受不了指甲刮黑板的聲音?
為什麼聽見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會很難受?
指甲刮黑板聲為何讓人抓
諸葛亮新皮膚,注意看他的黑板翻過來的內容!
誰都沒發現祁同偉死的時候,身後的黑板暗示了一切!
敲黑板 | 春天來去匆匆,頻繁換季下你的「敏感肌」又作祟了嗎?
為什麼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會讓我們不舒服?
指甲刮黑板聽起來讓人特別難受?人類天生就不喜歡
驚艷!這些清華老師的板書,看了簡直捨不得擦黑板!
為什麼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會讓你顫抖?
敲黑板!來看看黑幫大哥們都是怎麼穿的!!!
厲害了我的老師!這樣的黑板報怎麼捨得擦
為什麼用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會讓人顫抖?
敲黑板:其實,大多數小兒肺炎都不是感冒「變的」,然而竟是它!
敲黑板,腿粗就不要再穿這些單品了!請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