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水有江、河、湖、海、瀑布、山溪之別,其畫法亦相應有所不同。江宜空曠,河宜蒼莽,湖宜平遠,海宜浩瀚,瀑布宜奔放,山溪宜潺緩。在畫的時候一方面通過不同的水紋變化來顯現,另一方面可根據其他景物的特徵及水中船隻等景物讓人感覺出來。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江水空曠,給人激流勇進、聲勢浩大之感,尤其是兩峽之間交窄的江面,礁石險灘,洄流曲轉,形成激流的旋渦。所以畫時用筆勾線的變化就應該有急有緩,有松有緊,長線斷線,時曲時折,把水的動感和氣勢畫出。要把握好水的整體氣勢,水流的變化、走向要統一而有節奏。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河水的水面及水勢都比江水小,水流也平緩安靜。水紋的變化平中有動,動中寓靜。畫河水的水紋最好用拖筆來勾寫,水紋不多,寥寥數筆,可顯現出水的流向動感。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海水是浩瀚和洶湧澎湃的,水面多有波浪,風大時還有巨浪,山崖礁石旁的海水浪花更是變化豐富。畫時可用顫筆及變化較多的中側鋒線條來勾寫出海水浪花的起伏變化,線可勾得辣些澀些,用筆有力量有動勢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海水的動感和氣勢。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湖水較海水平緩,湖水給人的感覺是輕盈平靜,瀰漫廣遠,水波浩渺,畫法上最宜用網紋和魚鱗紋來表現,用中側鋒筆勾寫,講究流暢連貫,輕鬆自如。表現湖水一般水面較大,因此要處理好大面積的水紋效果,連續勾寫時注意水紋的大小要統一,水紋的變化要自然生動,最忌死板生硬。


國畫名家推薦



國畫江、河、湖、海的畫法



邱漢橋,我國成就卓著的山水畫大家,思想家。中國當代繪畫「北勢南氣」大格局理論思想的倡導者。當代藝術美學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論的創立者。提出當代繪畫新理論發展綱要邱漢橋十八字法 「 鎚頭皴和水潤墨漲法」是邱漢橋在中國繪畫近兩千年來技法創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漢橋25歲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鄉夢》等入選遼寧省美術大展併入選文化部國外巡展和全軍美展。30歲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32歲作品《外面的世界》獲法國尼斯國際雙年展最佳作獎,33歲作品《三月尋故里》獲中日藝術展銅獎。36歲作品《世紀魂》獲全國第八屆全國美展最高獎。40歲作品《豐碑》獲香港全球華人藝術展特別金獎。43歲作品《雨後斜陽》榮獲聯合國和平金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簽發獎章及證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武警總部專職畫家,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成員。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勢南氣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些油畫代表了中國油畫的最高水平
邱漢橋主題山水畫《恆》的賞析
挪威表現主義畫家蒙克《吶喊》賞析
畫家任伯年人物畫欣賞
唐代閻立本《鎖諫圖》元、明摹本賞析

TAG:北勢南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