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宣傳演唱會 短髮現身力薦VR直播技術
王菲宣傳演唱會,現在距離王菲的演唱會已經是進入倒計時時間了,不僅是網上炒的一片火熱,王菲這演唱會雖然是一票難求的,但是自己也還是出面宣傳演唱會了,沒有發布會,沒有見面會,王菲則是錄小視屏宣傳演唱會,我們一起看看吧。
近日,王菲通過在微博上上傳一段小視屏和大家見面,在小視頻中王菲力撐VR直播。從小視屏我們可以看到王菲依然一頭清爽的短髮,身穿黑白條紋上衣,畫著淡淡的妝容,紅唇白齒,皮膚細膩。
一向惜字如金的王菲還和網友打招呼,親口說出希望大家能親身感受到直播和VR技術,更是驚呆了一群小夥伴。聲音十分的甜美溫柔,也保養的很好,完全看不出已是兩孩子的媽媽。
據了解,王菲這一次演唱會的幕後VR技術的提供方應該是和其男友謝霆鋒有關係的,因為之前謝霆鋒就被媒體曝出在這場演唱會上是獻出了「3000萬大禮」,而這一份大禮應該就是從謝霆鋒擔任總裁的DDPO公司為整場演唱會提供的VR直播技術和特效,而所有的製作費都將由謝霆鋒承擔。謝霆鋒是DDPO的總裁,也是「VR大咖」數字王國大中華區主席。
相關報道:王菲演唱會門票"一票難求" 重溫她出道27年歌詞里的情懷
「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的容顏。」12月30日,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將在上海舉行。近日,演唱會在網上售票,看台區票價定在人民幣1800到7800,30秒就被歌迷「秒殺」一空,可謂是「一票難求」。
從1989年出道至今,王菲已經「紅了」27年。27年過去,她仍是那個唱歌的「天后」,是那個演唱會開票就「炸鍋」的王菲。王菲和她的歌,陪伴著一代人成長。有人聽著她的歌長大,也有人在她的歌里找到迷失的自己。空靈的聲音,率真的個性,慵懶的表情, 她用她的聲音穿越了一個時代,依然特立獨行。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那些經典的歌詞,相信總有一句會打動你。
我做音樂的初衷就是為了表達
王菲說:「我做音樂的初衷就是為了表達。人總要有個出口去表達自己,而我的表達方式就是音樂。有靈感就寫,沒有也不會勉強。」有人說王菲是繼鄧麗君之後,最成功的歌手。她的歌聲中並不只是靡靡曖昧的吟唱,而是西洋流行音樂與中國文化的結合。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紅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願人長久》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順流而上海闊天空,人面桃花傾國傾城——《清風徐來》
王菲演唱會7800元票價為什麼被質疑?
當一張演唱會門票的票價貴過iPhone7,當然也帶出了一連串的質疑:這場網上直播、試水VR的天價演唱會會重新定義演唱會模式嗎?天價票價究竟是天后實力的證明,還是一場蘋果式的飢餓營銷?或者說,「天后」到底應該值多少錢?
引發這一切爭議的名字,是王菲
近日,風傳已久的王菲上海演唱會終於坐實,王菲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今年12月30日將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舉行「幻樂一場2016」演唱會,門票低價1800元起,高價7800元,並且開通網上直播,引發娛樂圈震動。王菲表示,」想試下網路直播,告別(演出)對我來說特別形式化,我不會採取這樣的方式。」
這個票價,瞬間秒殺了華語樂壇的所有天王天后,超出周杰倫演唱會票價六倍多,是張友學票價的三倍多,當然,也刺痛了網民的神經。可是,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王菲演唱會高票價,到底是天價泡沫還是市場定價的結果?
或者我們換一種思路——換了周杰倫或張學友,4年才開一場演唱會,會不會也會開出這樣的天價票價。而在一張小小的演唱會門票背後,或許正是當今華語樂壇的青黃不接、後繼乏力,我們一邊吐槽著高票價,一邊以擁有一張王菲演唱片門票為榮,這或許才是王菲7800元演唱會天價票價背後的弔詭與合理性所在。
從經濟學角度看王菲演唱會票價,是天價泡沫還是蘋果式飢餓營銷?
首先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2010年至2012年的跨年度巡演之後,王菲已經有超過4年的時間,沒有舉行任何的個人演出,她的獻聲僅僅出現在影視主題曲中,並且每次都能成功引發話題。在這段時間裡,一直有各種小道消息,不斷傳出有關王菲演唱會的傳聞,但都被證明是子虛烏有。
這些為王菲演唱會期待值做出巨大貢獻的江湖傳言,是王菲演唱會票價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這種被持續堆高的消費期待,難道不正是最好的飢餓營銷?
如果去掉音樂光環,將王菲演唱會視作一次完全的商業行為,或許還可以將其理解為一次蘋果式營銷。每當iPhone新款問世的時候,其iPhonePlus機型就像是節假日的熱門景點一樣,永遠是「一機難求」。到底我們購買的是蘋果本身,還是參與這場集體狂熱的滿足感,還重要嗎?
王菲四年的半隱退,同樣造成了巨大的消費力積聚和市場期待,於是當一場僅有的演唱會出現時,它本身成為一場盛事,高票價似乎成為飢餓營銷的必然結果。
當然除此之外,引起王菲演唱會天價票價的原因還有很多。
首先是高票價背後的高溢價。 可簡單理解為,需求/供給的數值越大,溢價就相對較高。
王菲演唱會票價比張學友周杰倫高那麼多,不是王菲真的比張學友或周杰倫厲害那麼多,而是如果張學友周杰倫也像王菲一樣4年才開一場演唱會,同樣可以收取這樣的高溢價。
其次,從消費行為理解,購買王菲天價演唱會門票,其實是一種情懷消費。伴隨著中國的中產階級不斷崛起,大家開始願意花錢去買身份認同,追求的是認同價值而非性價比,這些情懷「放縱」成為了我們付出高價的理由。而王菲,無疑是當今華語樂壇最大的情懷。
最後,王菲演唱會本質是粉絲經濟時代的一場直播秀。除了演唱會門票,演唱會還增加了網路直播,同樣是收費的,也就是說,演唱會的實質是對粉絲消費力的一次集中採掘。
綜上來看,王菲演唱會的天價門票合理嗎?至少從經濟學角度看,看似天價的門票,的確有巨大的合理性,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她是王菲。
為什麼王菲是華語樂壇碩果僅存的現象級天后?
或許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除了王菲之外,還有另一個超級巨星,能夠在半隱退的情況下,獲得這樣的超級關注度和巨大的商業價值兌現嗎?
當年的四大天王,依然持續地活躍在各種影視作品、真人秀和娛樂圈緋聞現場,周杰倫則已經成為中國音樂真人秀的流量擔當,他們在這個行業的存在感無疑幫助延續了他們的商業價值,可是,誰能在幾乎從行業消失的情況下,依然具有如此的樂壇號召力?答案是:絕無僅有。
照道理說,互聯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悍的造星場。這個華語娛樂圈,實際上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本質上屬於年輕人。再沒有什麼論資排輩!只要有一首歌、一部作品,甚至什麼作品也不需要,只是因為好看,就可以瞬間超越當年的天王們數十年的積累,這似乎已經是娛樂圈新的定律。
可如果假設一下,那一個個號稱有數千萬粉絲的小鮮肉們消失在公眾眼前4年之後,敢在演唱會中打出這樣的票價嗎?那無疑會是一場自我毀滅。
小鮮肉當道的時代,娛樂圈赫然形成為一個「賽道」,在這個萬馬奔騰的「賽道」上,後來者每天奮力爭奪,領先者便成為了所謂的現象級產品。而王菲,則是現象級產品中的現象級。
王菲的音樂成就,早已經無需贅言,一系列金曲不僅傳唱一時,更反覆出現在各大音樂真人秀現場,在新人歌手的反覆演唱中,王菲的原唱無疑更令人懷念。
另一方面,她還是網紅段子手和八卦主角。即使淡出歌壇,她獨特的戀愛史和婚姻史依然持續牽引著大眾關注,而她曾經的微博段子,也重新塑造了另一個王菲。
一個大型的消費環境中,能夠創造現象級消費的,必須是現象級的產品,而無論王菲的音樂和她本人,無疑都成為了時代所需要的現象級,這或許才是她叫得起價的真正原因:華語樂壇碩果僅存的超級天后。
一張小小的王菲演唱會門票背後,卻是華語樂壇整體凋零與情懷被過度消費的現實。
就本質而言,王菲天價演唱會票價的出現是華語樂壇持續演變的一部分,一方面,那些與王菲同時代的明星們,實事求是地說,都不可避免地在華語音樂的整體衰敗中遭遇了音樂上的停滯不前,王菲的淡出,反而對她構成了一種保護,令她變成了一個神話。
另一方面,讓人遺憾的是,新一代歌手們儘管坐擁前所未有的粉絲尖叫,但在實體唱片衰敗的環境下,他們根本就沒有創造出多少膾炙人口的音樂產品。
一個簡單的問題是:他們那些耗費巨資宣傳的新歌,除了他們的粉絲之外,有多少是像《笑忘書》這樣被大眾記住的,又有多少,是如王菲的《浮躁》《野三坡》這樣擁有一定的音樂成就的?
王菲的一枝獨秀背後,其實是華語樂壇的整體衰敗:老將漸漸凋零,新人徒有盛名,樂壇無以為繼。所以,王菲才如此閃耀。
在樂壇的整體蕭索間,王菲演唱會的爆紅,瞬間點燃了一個全新的高票價消費和互聯網直播付費模式,它啟蒙了整個市場,並開始培養消費者習慣,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現,至少讓人們重新關注起音樂本身的話題。想一想,我們有多久沒有為一場樂壇發布會興奮過了?從什麼時候起,一場明星婚禮的互聯網流量已經十倍於華語樂壇任何一場頂級頒獎禮?
當整個行業衰敗時,王菲當年的那些金曲,從早期的《執迷不悔》、《容易受傷的女人》,到中期的《我願意》、《天空》、《紅豆》、《旋木》,以及近幾年來的《匆匆那年》和《致青春》等,才更顯示出它們的價值。
而人們願意為聽這些歌付出這麼高的價格,恰恰是華語樂壇衰敗最好的證明。
王菲如此「值錢「,是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王菲
可是,即使如此,我們依然遺憾地發現,王菲和王菲那一代的神話,正在漸漸從華語音樂神話的締造者,變成一種情懷的食利者。
縱觀王菲同時代的張學友、林憶蓮,以及後輩的周杰倫等少數還具有市場號召力的天王天后級歌手,他們都曾經影響一個甚至幾個時代的歌迷,並且已經超越了時代,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換言之,他們本身成為了一種情懷。
因此,他們只要唱起任何一首金曲,都能迅速引發一場集體懷舊,這就是情懷消費,情懷,成為華語音樂最大的溢價。公眾,其實在為情懷買單。
可是除了情懷之外呢,這些當年的金曲王們,這些年創作出多少金曲出來?可是比這更讓人尷尬的是,即使他們面臨著才華枯竭,李宗盛的《給自己的歌》、《山丘》、王菲的《匆匆那年》,難道不依舊是華語音樂近年少有的拿得出手的新經典?
就在王菲演唱會引發話題的時候,華語音樂的環境還在崩壞的軌道上繼續滑行,實體唱片的衰敗依然看不到緩和的跡象,粉絲經濟依然在繼續取代音樂本身,儘管無數人被稱作小天后,但我們依然看不到第二個王菲出現的跡象。
為什麼王菲每次復出都能輕鬆引發話題?答案其實不在王菲這裡:如果王菲隱退這些年,華語歌壇真的新人輩出,創造出新的天后,新人換舊人就是必然的結局,但如果王菲依然唯一的超級天后,那麼她就依然值這個價。
於是,王菲天價演唱會票價成為對王菲商業價值的生動證明,也成為對當下華語樂壇整體環境的見證,它像一個惡作劇的玩笑,卻表達了一個鐵一般的事實:華語樂壇後繼無人。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價值都可以還原為時間」,而天后王菲,似乎正代表了華語樂壇那些沉澱下來的時間。巨資觀看王菲演唱會是一種朋友圈裡最高的逼格,也是一種巨大的懷舊。
沒有天后的時代里,「王菲」成為一個巨大的剛需。人們需要在對王菲的消費中,尋找情懷的細水長流。這就回到了這篇文章的主題:「天后」到底值多少錢:?7800元票價貴不貴?
答案是:在華語音樂匱乏與衰敗所造成的巨大市場剛需中,天價票價一點都不貴,只要華語樂壇一如既往的沉悶、功利和沒有創造力,王菲就依然是最後的天后,那麼她就絕對有能力再次創造新的天價,並以此透視出中國流行音樂斷代的基本面貌,以及流行音樂創造力消失的真實景象。
本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天后可以永垂不朽,但如果過去還值得眷戀,我們又如何與王菲冰釋前嫌?這,或許就是王菲天價票價背後的真相。
總結:王菲是整個歌壇的一個傳奇和神話,生活中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雖然地位很高,但是這些年也沒有高調的現身或者是炒作,這次難得舉辦一場演唱會怎麼會不引起轟動呢,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非常期待能看到她的精彩演唱的。
※盛一倫陷解約風波 對東家的做法感到痛心
※當時尚腰精遇上玩腿辣媽!宋茜壓寨夫人裝扮完敗楊冪
※金星諷黎明演技差 天王9字回應
※王菲演唱會即將開場 霆鋒親自下廚為其補身
TAG:明星頭條 |
※VR直播王菲演唱會 謝霆鋒為了女友而努力,親力親為現身宣傳片
※謝霆鋒力撐王菲使用VR直播演唱會 打擊黃牛炒票價
※賈乃亮現身一直播演唱會,作為高管給TFboys授牌
※張傑直播帶網友體驗演唱會現場,神秘女子小兔現身再破出軌傳聞
※「房科技」現身東博會 通過VR系統「直播」海外房源
※VR技術首次成功直播手術過程
※代言人劉濤現身VIPKID互動直播
※JSTYLE精美採用新媒體直播技術 直擊時裝周現場
※VR直播黑科技 微鯨VR轉播車登陸中超賽場
※預演直播——大型民族音樂劇《尋找杜甫》即將上演
※正獨家視頻直播: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
※電影《我的VR女友》映客直播現場拍攝
※上海運用VR技術直播兒童肝移植手術
※三星虛擬現實直播活動,極限VR體驗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也將採用VR技術進行直播
※英雄聯盟攜手V+直播 開啟遊戲觀戰新體驗
※美國一外科醫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直播疝氣手術
※美國廣播公司將轉播奧運VR視頻 可惜還不是直播
※電影《悟空傳》「魔猴降世」發布會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