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清朝時期的帝後喪葬之禮,竟如此繁瑣!

歷史上清朝時期的帝後喪葬之禮,竟如此繁瑣!

清初各種典章制度未備,太祖、太宗二帝的喪葬之儀亦很簡略。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日,清世祖駕崩,禮官因明朝列帝喪儀並結合滿州舊制,制定出清朝皇帝的喪儀。歷史上清朝時期的帝後喪葬之禮,竟如此繁瑣!

其制,嗣皇帝(聖祖)、親王、百官、公主、福晉以下,宗女、佐領、三等侍衛、命婦以上,男子摘掉帽上紅纓、截去辮髮,女子去掉粉裝首飾,剪髮。大斂以後,梓宮設於乾清宮,設几筵,每日早、午、晚三次上食祭奠,皇帝親行禮。

三日內縞素朝夕哭臨,王公大臣至宗室公夫人以上在几筵前,副都統以上在乾清門外,漢文官在景運門外,武官在隆宗門外,以次排班隨哭。第四日起,王公百官在官衙齋宿二十七日,以後每日哭臨一次,軍民二十七日除喪服。音樂、嫁娶,官員之家停百日,軍民停一月。禁屠宰四十九日,京城自大喪之日為始,各寺、觀皆鳴鐘三萬杵。

百日內票本俱藍筆批簽,移文用藍印。外省地方官服喪二十七日,軍民男女服喪十三日。清朝沿襲前代以日易月的服喪之制,凡遇帝後大喪,嗣皇帝和王公百官服斬衰之服二十七日而除,皇帝在宮中仍須素服三年,以循古禮三年喪之制。

三年喪滿,在太廟行袷祭禮,其儀同歲暮袷祭。康熙以後,清朝諸帝後喪葬之儀皆仿世祖例行之,惟有二點突出變化:一是皇太后、皇帝及部分皇后之梓宮赴陵大葬,皆由在位皇帝親送至陵園,一應典禮遂由皇帝主祭。二是清初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帝後多遵從滿州舊制火葬,即將遺體連同梓宮、隨葬寶物一起焚化,然後以盛貯骨灰之壇(寶宮),葬入陵中,惟死於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五十六年(公元1717 年)的太宗孝庄文皇后、世祖考惠章皇后例外。

康熙朝開始,清朝帝後葬俗文化,不再火化遺體,而是實行棺木葬,即直接將梓宮葬入陵中。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幫 的精彩文章:

世界唯一無寡婦的國度,你可能聞所未聞!
古代蒙古族竟有「遇客婚」的習俗!
秦昭襄王賜死「人屠白起」的真實原因
關於明朝這6件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日本古代禁吃肉,只吃米飯和蔬菜!

TAG:歷史幫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的康乾時期真的是盛世嗎?其實是毀書最多的時期!
中華歷史上最早的亂論之事,炎黃子孫竟是兄妹結合之後人?
英雄背後的漢奸幕後之路,這就是不被世人為之的歷史
歷史上大戰之後,將士的遺骸一般都如何處理?
唐代盛世之後的朝代再無盛世,是歷史的悲哀嗎?
慘絕人寰!在古代歷史上,後宮妃子是怎樣陪葬的?
原來如此!歷史上帝王們荒唐的源頭竟都在他身上
歷史上最聰明的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但他又被稱為史上最愚蠢皇帝
歷史上的今天:一位皇帝離奇身亡,卻令瀕死的明朝輝煌重生
還原歷史!讓大明朝滅亡的清刀,中國歷史上冷兵器最後的輝煌!
他是清朝歷史上後宮妃子最多的皇帝,其中一位還是他的姑姑!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出宮後竟如此生活著,被人稱為「活歷史」!
唐朝人均田地竟然如此之多,難怪歷史上有「盛唐」
歷史上的潘金蓮真的如此淫蕩嗎?
歷史上的的「香妃」真的是被搶來的然後寧死不從嗎?
歷史上靠送禮而得來的皇后,是真的嗎?
歷史上的潘金蓮真的如此浪蕩?還是另有隱情?
回顧:歷史上的今天,基因史上的壯舉!
原來,大鬧天宮時的孫悟空,原型竟是歷史上這位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