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你能想像,未來有一天跟朋友聚會,邊吃串邊說,哎,昨晚那個的機器人體驗特別爽,你一定得試試;


或者,早上醒來,看著身邊長發如雲的她,溫柔地扶她起身,然後...給她充電;


或者,你站在教堂里,牧師對你說,xx你願意娶這台最新式的R520為妻並發誓永遠守護她陪伴她嗎?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點擊播放 GIF/651K



好吧,以上純屬圈哥的個人想像。但是!人工智慧科學家們已經表示,和機器人的親密交互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以上圖景很有可能在未來50年實現...


在人與機器人的關係上,這群科學家們走的很遠......所謂充氣娃娃早就過時,現在他們感興趣的,是和機器人xx的可能性。為了嚴肅地討論這個正經地學術問題,所謂的國際機器人性&愛學術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也就應景而生...

圈哥沒開玩笑,這真的是個正兒八經的學術會議...一群人工智慧和電腦編程方面的專家將聚在一起討論人和機器人的性福生活。第一屆機器人性愛大會已經在2014年的葡萄牙成功舉辦,這次的大會,組織者本來想在2015年10月去馬來西亞開,結果遭到了當局的無情叫停...馬拉西亞警察局長表示,開玩笑呢,憋說了,說的再學術都沒用,拜拜。


在當時的記者招待會上,局長一臉「這什麼玩意」的表情發表聲明:「這些人想把『反自然』的文化帶到這個國家,這是不允許的。」當有記者問到哎呀這也可能是科學研究嘛,局長一臉微笑說機器人性愛一點都不科學ok」 (There s nothing scientific about having sex with robots.)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視頻截圖來源於bbc新聞網)

組織方表示無可奈何,表示我們這個會議是很正經很學術的,你看我們收到的這些論文:


(圖片來源於LSR官網)


「與機器人的性和愛:當感官遭遇實際」


「人形交流媒介對人類親密關係的影響」


「數字狂野世界中的親吻遊戲」

「Kissenger: 實時手機互聯網親吻交流界面發展研究」


「從密宗性愛角度探討與機器人的性和愛」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當然,組織者也沒有放棄,今年終於和倫敦的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談妥,將會議搬到了這來。時間是下周一和周二(12月19、20),兩天的會議將就「人類和機器人的性與愛」為主題,組織者將展示目前這方面研究的最近技術進展和熱門話題,並通過seminar和workshop,從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角度討論人形機器人、機器人情感和個性、性愛機器人等等話題。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這次會議面向公眾,所有人都可以參加,就是......價格不菲,普通票價200鎊,學生優惠價125鎊,算是圈哥一周的房租了...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截圖來源於LSR官網)


其實,圈哥第一次聽到這個會議的時候內心也是...拒絕並有些澎湃的,畢竟轟轟烈烈的性解放運動剛過去還不到50年,現在各種玩具和交友軟體泛濫地就不消說了,雖然伴著人機交互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和機器人突然發展到這種親密的地步也是讓人有些措手不及。不過這次會議的組織者,在金匠教書的Dr Kate Devlin顯然不這麼認為。Kate是計算機編程方面的專家,也是人和機器人性愛的積極倡導者: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圖片來源於Goldsmiths College新聞網站)


在官網的宣傳片中她表示:


「我覺得機器人未來會成為人類的戀人,不是不可能呀,我們現在不就很迷各種科技嘛。難道非得是交互的「愛」才叫「愛」嗎?既然我們可能迷戀上特定的「物」,為什麼這個「物」不能是機器人呢?在我們研究人工智慧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研究自己,研究我們「為什麼是人類」。性愛機器人也是人工智慧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用其來探索性意識和性別平等等話題。因為不僅是女性機器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男性和雙性機器人了。這其實也不是個新概念啦,早在希臘神話里就有了呀。種把人的意識賦予物,賦予機器的概念一直是人類探索的主題。而且人形機器人不僅可以用於性愛,未來也會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和陪護領域。」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視頻截圖來源於Goldsmiths 新聞網站:目前已經發明出的人形機器人,圈哥覺得還...蠻漂亮的)


kate指的的希臘神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皮革馬利翁的故事,這位雕刻家創造了一位舉世無雙的美麗少女,把全部的愛情和心血賦予了這座雕像,乞求神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被他打動讓雕像復活成全了他。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好吧但是這跟和機器人xx是一個概念嗎...)


確實,人和機器人這個話題也不是多麼激進的想法了。201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她」(Her)就講述了一個未走出離婚陰影的男人Theodore和一個人工智慧系統Samantha相戀的故事。這還不是機器人,只是個單純的類似手機設備的系統,就讓男主深深迷戀並說出「我從來沒有像愛你這樣愛過任何人」的情話(這要是個人形機器人不得瘋)。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電影Her劇照。請注意男主耳朵里的耳機,對,她就是Samantha)


2015年上映的「機械姬」則探討了人工智慧更加黑暗的一面:男主愛上了老闆發明的機器人Ava,結果這隻機器人愛自由不愛愛情,欺騙並利用了純情的男主跑到人類世界去了。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圈哥就想問跑到人類世界有什麼好的啊?你知道外面有多危險嗎姑娘?)


而這次參會的重要嘉賓之一,David Levy在2007年還專門出了一本書講這個話題,書名就叫「Love and Sex with Robots」。在書中,他大膽預測到2050年,和機器人的性愛會成為常態。

被馬來西亞叫停後跑到倫敦,這場國際機器人性愛大會到底在作什麼妖?



(這位大叔原來是搞國際象棋的,頭頂著「國際大師」的稱號)


「早在40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一些學生對早期研發出的人工智慧對話系統ELIZA產生了感情,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和Live Science 的採訪中,David 還表示和機器人的戀愛可以幫助那些想要放棄結婚和戀愛關係的人——儘管很少——更加快樂一點:「像那些覺得確立戀愛關係非常困難的人,因為他們過於害羞,有心理問題,或者純粹因為太丑或者性格差。」(真是惡意滿滿的溫情關懷呢)「說不定還能促進夫妻關係呢,以後就不用說『親愛的,我不太舒服,今晚算了吧』,直接說『親愛的,跑去玩機器人吧』。」


他自信滿滿地表示,這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會發生。


對於那些性需求得不到滿足的人,給他們一個機器人,或許強姦案件會更少一點?也有網友表示,這種性的泛濫只會讓犯罪率只增不減。


而外國網友對此的反應也是...蠻兩極的:(以下評論圖片均來源於英國每日郵報官網)


「不唧唧歪歪,不會抱怨你不蓋馬桶蓋,不會頭疼總是『在狀態』,完事了也不會求抱抱,嗯....」


(你女朋友知道你這麼說嗎??)


「所有噁心不道德的東西都被西方文化接受了,接下來是什麼?街上是不是也有半人半馬的東西在街上走了?」


「45歲之後老婆每年只讓我3次,我或許真的會買一個」


(就這樣還只想著機器人沒出軌,圈哥敬你是條漢子。)


「最好不要把她們做的太聰明了,不然他們也會像其他女生那樣拒絕男生了」


(這位大哥你很有前瞻意識啊。)


在今年初AlphaGo打敗李在石後,關於人工智慧的討論一直熱度不減。當人工智慧系統不僅僅是對人類智識上的碾壓,而是轉換角色成為人類的朋友、戀人和妻子,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道德的挑戰不容小覷。一旦人類在和機器的交互中迷失了最基本的 「什麼可以為人」的基本區別觀念——現在只是性,如果真的像David所預測那樣,和機器人結婚,那麼下一步是什麼?模擬懷孕嗎?你能想像將來自己的父母是機器人嗎?是不是也要出一部機器人婚姻法?機器人和機器人之間也可以結婚嗎?


霍金爺爺在2014年就警告過我們:「完全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意味著人類的終結」(The development of fu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spell the end of the human race.) 早在1969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洛·梅在其《愛與意志》的書中也談到了這種將愛與性分開的趨勢將帶來的危害:「人們將性與愛欲分開,並試圖壓抑愛欲。在這種情況下,被排斥的愛與所形成的已故激情,將重新返回而使我們整個生存狀態受到困擾...一個鼓勵不勞而獲,做愛而不刺激,追求只會而不花費心血的社會模式,理所當然地會造成做愛而無感覺,相愛而不帶熱情的僵冷狀態。」


最後,圈哥只想告誡大家:用的時候,記得充好電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吃生蚝講究這麼多,看完再也不敢囫圇吞蚝了
再不動手Deadline就到了,牛津帥哥學霸告訴你如何寫論文
最任性的論文選題,臉都紅了!心疼導師…
英國大叔們是這樣霸氣對待校園欺凌事件的!
誰給歪國小夥伴起的這些中文名,站出來我們一起笑啊!

TAG:英倫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倫敦一場大火,很多人感到後怕,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殺人犯身後的一灘血,倫敦兩家博物館到底在爭吵什麼?
倫敦的巴特西有啥好,為什麼這麼多開發商在這建樓?
大火後倫敦市民蜂擁到物資站捐贈,東西多到放不下…就是這麼有愛!
什麼鬼!川普竟然跟倫敦市長掐起來了
許願池全裸撒花那大哥,這次又跑去倫敦脫了……
遇水就會變色,這款來自倫敦的雨衣為什麼這麼受孩子歡迎?
那個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慈善馬拉松是怎麼來的?倫敦馬拉松鉤沉
全!在倫敦吃火鍋,到這些地方去就好了
在倫敦分毫不花玩了一晚,這小哥是怎麼做到的?
「鹿鹿那麼可愛,怎麼可以頂我?」華人設計師在倫敦慘遭襲擊…
暈!倫敦希斯羅機場沒人認領的行李下場竟是這樣?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蒼井空!倫敦發現了野生的她什麼秘密?
倫敦遭恐襲,可是這為什麼就成為你再也不想去歐洲的理由呢?
全倫敦都快被中國人買下來了!誰是下一個「小黃瓜」?
初到倫敦,我買了什麼讓自己變得美美噠?
國內吃了這麼多年烤魚,沒想到在倫敦被刷新世界觀
去倫敦一定要坐地鐵,這就是為什麼!
都是倫敦開店,憑什麼和合谷被罵,鼎泰豐卻讓人盼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