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良方芍藥湯
芍藥湯是被稱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河間(劉完素)所創名方,收錄在所著《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該方由芍藥、當歸、黃連、檳榔、木香、甘草、大黃、黃芩、肉桂9味葯組成。研成粗末,水煎服。是夏秋季節治痢良方。
劉完素
痢疾一病古今同名,現代醫學認為,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腸道疾病。古代對痢疾的定義較為寬泛,主要表現為發熱、腹痛、里急後重、便膿血,一日腹瀉數次甚至十數次,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苔黃脈數等癥狀。古代醫家認為,下痢皆屬濕熱,赤為傷血,白為傷氣,膿血稠黏,氣血兩傷也,腹痛後重,氣血皆滯也。痢疾的分型很多,以濕熱、疫毒痢最多見,本方是專為濕熱痢而創製的。
疫毒與濕熱蘊結腸道,化為敗濁,氣血阻滯、血肉腐敗是本病形成的主要病機。劉河間曰:「行氣則膿血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本方功能清熱燥濕、行氣調血、瀉熱止痢,是治痢常用方。方中黃連、黃芩清熱燥濕、解毒止痢之效頗佳,用為主葯,以消除致病之因,病因除,則痢自止;輔以大黃、檳榔盪熱去積,使疫毒熱邪從大便而泄,還增強了芩、連的解毒力量,體現了「通因通用」的配伍形式;木香、配檳榔調氣,當歸配肉桂調血,氣調則後重自除,血調則膿血自止;再重用白芍緩其急迫,治療腹痛。方中辛以散之,苦以燥之,寒以清之,甘以調之,對於上述癥狀面面兼顧,配伍堪稱完善周到。在臨床應用中,白頭翁、秦皮、地榆、金銀花、黃柏、丹皮、赤芍、馬齒莧、枳殼等常隨症加減。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方所用每一種葯,對於痢疾桿菌均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具有消炎、止痛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所以有治痢良效就不奇怪了。本方極具開發價值,不但可以治療痢疾和其他腸道感染性腹瀉,而且還可用於治療過敏性腸炎和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腸道疾病,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有膿血便或里急後重感,少數起病急,有高熱和疫毒癥狀。本方不論是止瀉、止痛、恢復腸黏膜的正常功能,還是提高機體免疫力方面,都有良好功效,值得向大家推薦。
(文/孫清廉 主任醫師 四川成都)
版權所有,歡迎分享;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TAG:家庭醫學 |
※經常吃椒絲腐乳炒空心菜,可以防暑解熱、涼血排毒、防治痢疾
※治痢疾,我有絕招!
※降壓降糖治痢疾「不花錢」的菜,山裡孩子比你懂
※慈禧為治痢疾抽鴉片,抽完後的說出一句話,可把李蓮英嚇壞了
※沒想到,治痢疾,血崩,潰瘍都可以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