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老兵逝世引全球軍迷悼念,只因他幹掉了俾斯麥號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12月11日,前英國皇家海軍中尉飛行員喬克?莫法特(Jock Moffat)去世了。這位97歲的老人走過了二戰的風風雨雨,在和平年代平靜地生活著,並不為多少人所知曉。但當他逝世後,知道真相的全球軍迷一同展開了悼念活動,祭奠這位皇家海軍的老中尉。
因為在二戰中,他曾經駕駛著一架「劍魚」式雙翼魚雷轟炸機,向一艘德國巨艦發射了一枚魚雷。這枚魚雷並沒有對擁有厚重裝甲和防魚雷層的戰列艦造成多少損傷,但卻幸運地將這艘戰艦的尾舵卡死,導致其只能打轉等死,最終在皇家海軍優勢兵力的圍剿下沉入了冰冷的大西洋。
這艘戰艦的名字曾經是整個英國的夢魘,也是軍史愛好者心中的德系聖物,他有一個遠比喬克?莫法特中尉更加響亮的名字,他叫「俾斯麥」號戰列艦。
圖片:皇家海軍喬克?莫法特中尉,就是他投下的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戰列艦的尾舵,將其釘死在大西洋,永遠不能回到德國了。
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曾經的叱吒風雲早已如過眼雲煙消散在大洋的波濤之上。
中國有句老話,「一將功成萬骨枯」,除了那些在歷史教科書中留下赫赫威名的將帥外,普通一兵的事迹很少能夠流傳千古。比如最近熱映的戰爭電影《血戰鋼鋸嶺》,才讓我們認識了二戰中的那名平凡但卻信仰堅定的醫務兵德斯蒙德·托馬斯·多斯。
其實戰爭往往就是小人物的一些看似平凡的舉動所改變的。記得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合拍的戰爭動漫作品《第一小隊》裡面曾經提出這樣一個概念,即戰爭的節點。往往是普通人的不經意一個舉動,卻導致了戰爭走向的變化。喬克?莫法特中尉正是這樣一位小人物,但他卻左右了戰爭的進程,他的捨命一擊正是上面所說的「戰爭節點」。
圖片:這位慈祥的老爺爺正是擊中「俾斯麥」號的英雄。
讓我們回到1941年的5月。與當時還只是一名老式魚雷機飛行員的喬克?莫法特中尉相比,他的對手是大名鼎鼎的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岡瑟·呂特晏斯海軍上將。這位上將已經成名多時,1940年6月8日,呂特晏斯指揮艦隊在擊沉一艘運兵船和一艘油輪後,下午與英國皇家海軍的「光榮」號航空母艦編隊遭遇,他抓住機會,在快速消滅兩艘英國驅逐艦後使用艦炮將英國航母送下大洋,成為歷史上首次使用艦炮將航母擊沉的戰例。
隨後,呂特晏斯又指揮德國海軍的襲擊艦隊,先後擊沉英國商船22艘,連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51歲還獨身的呂特晏斯是德國水面艦艇部隊最優秀的指揮官。」
圖片:呂特晏斯海軍上將和他的海上襲擊艦隊是英國皇家海軍最頭痛的德國艦隊。
1941年5月18曰,剛剛晉陞海軍上將的呂特晏斯再次指揮艦隊出海。這次他指揮的是德國最精銳的戰列艦"俾斯麥"號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執行切斷英國大西洋交通線的任務。
希特勒在出發前親自到"俾斯麥"號上視察。但是,對英國海軍有著充分了解的呂特晏斯並不樂觀,他建議等"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修復完成,並等「俾斯麥」號的姐妹艦"提爾皮茨"號下水後,四艘主力艦共同出海。因為這樣,英國人要完全消滅這四艘巨艦,必須把所有的戰列艦集中使用,才有取勝的可能。顯然這是一個穩妥和保守的計劃,這樣的艦隊如果配上護航艦隻,可以使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後第一次敢於正面面對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即使進行艦隊決戰也有幾分機會。
但希特勒和海軍司令雷德爾則認為,「大西洋和地中海上的戰鬥都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戰局時不我待」,堅持要求呂特晏斯指揮「俾斯麥」號單艦,會同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立即出發。在臨行前,呂特晏斯對友人說:「我已四次出生入死,或遲或早總要歸天,僅僅是盡職罷了。」
圖片:巨艦「俾斯麥」號是德國海軍二戰中最著名的戰列艦,擁有優美的外形、強大的火力和厚重的防護。
隨後發生的事情,幾乎所有軍迷都耳熟能詳。5月21日,巨艦「俾斯麥」在大霧的掩護下沖開流冰,離開了挪威的卑爾根峽灣,進入大西洋。在進入丹麥海峽時被英國的「薩福克」、「諾福克」號巡洋艦發現,並召喚了離丹麥海峽最近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前往攔截。
圖片:通過丹麥海峽前出大西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
應該說,英國人一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對德國的一艘戰列艦和一艘重巡洋艦,怎麼看贏面都是比較大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5月24曰,在呂特晏斯的指揮下,英國海軍的象徵「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被「俾斯麥」號一輪齊射就擊中爆炸,斷成兩截沉入了大洋之中。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也不敵德軍,不得不退出戰場。
圖片:英國皇家海軍的新銳「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在「俾斯麥」號面前不過幾分鐘就被擊中彈藥庫發生巨大爆炸,折斷沉入海底。
在戰鬥中,「俾斯麥」號損傷不大,但是燃油艙破損,燃油流入大海,成為追蹤該艦的明顯痕迹。而為了徹底消滅該艦,丘吉爾抽調了42艘戰艦參加圍剿,其中包括2艘航母和5艘戰列艦。
24日晚6時40分,自知捅了馬蜂窩的呂特晏斯命令「歐根親王」號離開自己,自行脫離,而他指揮「俾斯麥」號獨自航行。晚10時,皇家海軍「勝利」號航母上起飛的9架「劍魚」魚雷機撲向「俾斯麥」號,僅中一枚,並無大礙。
圖片:老式的「劍魚」雙翼三座魚雷轟炸機成為「俾斯麥」號圍殲戰的英雄。
清晨來臨了,從直布羅陀北上的「皇家方舟」號航母放飛了15架「劍魚」魚雷機,這些老式的雙翼飛機冒著戰列艦猛烈的防空炮火撲向德艦。在圍攻中「俾斯麥」號被擊中2枚魚雷,其中一枚正是喬克?莫法特中尉魚雷機投資的,這枚魚雷擊中了「俾斯麥」號的尾舵。
「俾斯麥」號雖然艦炮完整、裝甲完好,但是卡死的艦舵已經無法再將這艘巨艦帶回德國了。呂特晏斯向德國發回了最後一封電報:「我艦已無法操縱,我們將戰至最後一彈……」經過4天4夜的激戰,5月27日,「俾斯麥」號迎來了最後一戰。在趕來的英國戰艦冰雹一樣的炮擊和瘋狂的魚雷攻擊下,「俾斯麥」號最終沉沒在了波濤中。而此時,呂特晏斯正好52歲。
圖片:「俾斯麥」號帶著德國海軍的驕傲沉沒在了大西洋中。
讓我們回到喬克?莫法特中尉身邊。與52歲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呂特晏斯上將相比,生於1919年6月17日的喬克?莫法特,只是一名22歲的年輕中尉,而此次或許是其第一次真正的戰鬥出擊。
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航空母艦上的甲板風大概是70到80英里/每小時。地勤人員將「劍魚」轟炸機從機庫中提上甲板,由於機翼摺疊的緣故,每側機翼需要10個人一起努力才能打開到正常狀態。
我們駕駛「劍魚」轟炸機飛上了6000英尺的高空,那裡的雲層很厚。我們知道附近剛剛發生了德國軍艦與皇家海軍戰艦的交火,我們機組得到的命令是發現並攻擊德國軍艦。不一會兒,我們的戰機在雲層下發現了一艘巨大的德國戰艦,我原來以為我們自己的「皇家方舟」號航母已經很大了,但是沒有想到德國人的戰列艦這麼大(「皇家方舟」號航母滿載排水量27720噸,而「俾斯麥」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41700噸,比航母大了一圈)。
圖片:二戰時候在航空母艦上與自己座機合影的喬克?莫法特中尉。注意其身後是一架「大青花魚」三座雙翼魚雷機,有封閉式的座艙,而非擊沉「俾斯麥」號時駕駛的艙開式座艙的老式「劍魚」雙翼魚雷機。
喬克?莫法特中尉的機組和其他「劍魚」魚雷轟炸機一起開始對這艘德國巨艦展開攻擊。
他寫到,當我們的飛機距離目標2000碼時,我正要按下發射魚雷的按鈕,但聽到耳機中傳來導航員約翰·米勒的聲音「不是現在、不是現在……」
我轉過身,看到后座的導航員探出身子看著大海,正在幫助瞄準,並尋找波濤間隙好讓魚雷平穩入水,防止魚雷被波濤推離雷擊航線。隨後我聽到耳機中一聲「放手」!我立刻按下按鈕,魚雷脫離轟炸機正常入水。然後我聽到導航員說「趕緊離開」,飛機於是趕快飛離滿身都是防空炮火的「俾斯麥」號。
我由於看向前方,並不知道魚雷最終的情況,只有後面的導航員約翰·米勒能夠看到。後來他說我們的魚雷擊中了目標。
27日,我們的機組再次起飛,飛臨戰場,此時看到圍攻「俾斯麥」號的英國軍艦已經開始了炮擊。在密集的炮火中,我們沒有進行第二次攻擊,只看到德國軍艦燃起熊熊大火,數以百計的德國水兵跳入海中,而戰列艦也開始下沉。這是我看到的「俾斯麥」號最後的景象,直到這艘戰艦被波濤所吞沒。
我不敢再看,我只是飛回到「皇家方舟」號上。此時我才發現魚雷機在戰鬥中被炮火擊中受損,能夠回來我想這是神對我的恩典。
圖片:喬克?莫法特中尉與「劍魚」轟炸機。
小人物喬克?莫法特中尉和他的「劍魚」魚雷轟炸機的這一擊改變了整場戰鬥,甚至影響了大西洋海戰的整個進程。希特勒在這場戰鬥後對德國海軍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停建了除了潛艇外的一切大型水面艦艇,讓對德國巨艦報以擔憂的皇家海軍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圖片:紅線就是「俾斯麥」號行進路線,黑色箭頭是各路英軍戰艦和飛機的層層攔截。而下面一條分出來的箭頭是離開「俾斯麥」號的「歐根親王」號,最終平安回到基地。
喬克?莫法特中尉平安度過戰爭,他於1946年離開英國海軍,進入大學,並從此停止飛行。不過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又重新開始了飛行,2009年時,90歲的喬克?莫法特中尉還駕駛一架特技表演機升空慶祝了自己的90歲生日。2010年,在喬克?莫法特中尉89歲的時候,他寫了一本回憶錄《我擊沉了「俾斯麥」號》。
如今,喬克?莫法特老先生已經離開了人世,這樣的二戰老兵已經越來越少,讓我們記得他的名字和他的幸運一擊。
圖片:攻擊成功的喬克?莫法特中尉和他的「劍魚」轟炸機正在快速飛離「俾斯麥」號。
※美媒稱雙座梟龍近日首飛,安裝有源相控陣雷達超印度
※神秘俄國憲兵亮相敘利亞,俄國人竟然開著義大利戰車
※蘇聯輕型坦克曾是中國坦克部隊抗戰主力,可惜沒用好
※菲律賓總統表示將向中國批量購買槍械裝備警察部隊
※中國飛行員飛機故障視死如歸,撞向日本軍艦以身殉國
TAG:虹攝庫爾斯克 |
※他逝世後,全國人民排隊悼念他,毛主席卻悄悄的說了一句話!
※奇聞!外國女子將逝世男友的骨灰製成「鑽戒」來紀念他們的愛情
※他是紅四軍核心人物之一,逝世後,毛主席親自致悼詞
※此人官至中將,毛主席稱他「孤膽英雄」,逝世後墓被毀骨灰散
※他為毛主席飼養了一生的戰馬,逝世後讓毛主席惋惜不已
※他外號黨內的媽媽,逝世後,毛爺爺親筆題悼詞,劉少奇周恩來執紼
※俄羅斯國寶級戰鬥機設計師逝世,讓我們懷念他的戰機英姿
※邁克爾·傑克遜逝世八年,他的女兒帕麗斯內心仍然是那個怪孩子
※曾經參加過長征的老將軍、老英雄逝世,全國哀悼!老首長!一路走好!
※此人曾是紅軍副軍長,比許世友更會打仗,最終窮困潦倒逝世
※搖滾傳奇貓王逝世40周年,全球各地的粉絲齊聚孟菲斯進行悼念
※紀念林正英逝世二十年經典殭屍片回顧,再世鍾馗,斯人走好!
※他曾經演了一輩子的大哥,如今因心臟病逝世
※媽媽逝世爹出走, 四歲娃娃投奔舅舅稱之後會保護他
※彭德懷逝世,這位情似兄弟的好戰友為何老淚縱橫?
※毛主席逝世後,唯一一個帶槍進入靈堂的將軍是誰?為何帶槍?
※率先報導二戰爆發 英戰地記者霍林沃思逝世
※歷史上的今天:二戰坦克王牌「虎王」逝世,看他如何從菜鳥到傳奇
※毛澤東逝世後 許世友帶槍守靈的背後有何驚人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