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1659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帶著朝廷流亡到緬甸,緬兵提出必須解除武裝後才可以入關,天真的永曆皇帝同意了。

1661年緬王弟弟發動政變殺害其兄篡位,借邀明朝大臣飲咒水盟誓之機,公開殘殺明朝官員,襲擊永曆等駐地,永曆隨行人員只能奪刀或者舉柴還擊,馬吉翔,沐天波等絕大多數隨行人員盡被殺害。永曆雖然倖免,但經此劫難,已成了緬王的俘虜。

由於投鼠忌器,李定國的明軍數次入緬想接回皇帝,但仍然沒救得了皇帝的性命。最後緬王將皇帝交給了大兵壓境的吳三桂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關於明末最後一帝永曆的死,歷來是一件讓人難以釋懷的事。

永曆貼身侍衛鄧凱所著的《求野錄》說「四月二十五日,吳三桂以白布一條進獻皇帝。不久,永曆就駕崩了。」

清人錢曾在詩箋中則說得更詳細「辛丑之冬,吳三桂率大軍逼近緬甸,緬人為求自保,把避難於緬甸的永曆皇帝獻給吳三桂。吳三桂得永曆後將其裹挾至昆明城外的草萍驛,乘夜殺之。」

而且永曆死後,為防止民間有人借永曆的事大做文章。「吳三桂乘風大夜黑,派人將已死的永曆父子炙屍揚灰,傳賜諸將。」(《行在陽秋》)

挫骨揚灰,對曾經的舊主手毒如廝,古往今來恐怕再難尋吳三桂第二了。

根據相關記載,其實在殺與不殺,如何殺永曆的事上清廷內部是有爭議的,只有吳三桂給出的答案是堅決的三個字「殺!殺!殺!」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和吳三桂一起的內大臣、滿將定西將軍愛星阿就提出將永曆獻俘北京,讓朝廷處置。吳三桂不同意,理由是天長路遠,押解途中或恐有變。他的主張是為防夜長夢多,就地處決。二人爭執不下,上書朝廷,四個月後,朝廷批覆到達雲南:「仁皇帝命恩免獻俘」,「著將永曆正法」。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殺了。是像商鞅一樣被車裂?還是像袁崇煥一樣被凌遲?朝廷沒有明說,決策權掌握自己手裡。車裂早就廢了,凌遲也不適合。不過吳三桂給出的意見依舊血腥——斬首!

愛星阿還是不同意,他說:「 永曆過去也是一國之君,今天雖然戰敗,成為你我的俘虜,但斬首一事,未免太慘,不如賜其自盡,恐怕更加得體」。吳三桂默然。這時,安南將軍卓羅在一邊幫腔說:「無論如何,永曆都必死無疑,念他過去也是堂堂君王,還是不要讓他身首異處的好。」

這次,吳三桂沒有堅持己見,反正目的達到了,乾脆給愛星阿賣個人情。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吳三桂遂於4月14日,將朱由榔及其眷屬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執行絞刑。王皇后就在被清軍押解的途中,想著一代皇后,就這樣屈辱而死,心實不甘,與其受辱而死,不如悲壯而死。於是她與馬太后互相勉勵,在檻車中自相扼喉而死。壯哉!烈女皇后。就在她們斷氣的那一刻,天降大雨,山川也為之同悲!

永曆帝個人的一些品行,頗為人所稱道。他作風樸實,厭惡繁華,不飲酒,也無聲色之好,喜聞和談論忠義事,奉母至孝,待妻恩愛,他的這些美好的品質博得了人們的讚賞。又因為他和王皇后是一對賢伉儷,死得如此悲慘,頗能激起人們更多的同情,灑下更多哀傷的淚水。一些對新政權不滿的人,也就從中寄託著懷念故國之情。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吳三桂對永曆皇帝如此痛恨?難道他們之間有什麼私人恩怨嗎?答案是兩個字:沒有!而且據《行在陽秋》說,吳三桂甚至還曾親口答應永曆皇帝,要將其送回北京,歸葬十三陵。

滿人都說算了,吳三桂為何還要殘忍勒死永曆還挫骨揚灰


「十二月初二日,吳三桂率大軍到滇緬邊界舊晚坡,下達檄文要緬方將永曆獻上。第二天天蒙蒙亮,緬人即將永曆及其嬪妃子女隨從17人獻至吳三桂大營……永曆南面而坐,吳三桂旗下軍官知道皇上來了,相繼入見,或跪拜或作揖。

不多時,吳三桂到,氣勢洶洶。永曆問,台下何人?吳三桂聽到永曆聲音,噤若寒蟬,不敢回話。永曆再問,依舊沒人答。直到問了六七次,吳三桂才結結巴巴的稱名應詔道,在下吳三桂。永曆知道吳三桂來了,曆數了吳三桂的諸多不是。吳三桂不置一詞,唯匍匐地上,有如死人。

罵完了之後,永曆嘆息說,現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無藥可救。我是北京人,我臨終前有一個願望,還見十二陵而死。吳三桂你能做得到嗎?吳三桂答,我能做得到。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永曆說,你可以退下了。而此時吳三桂早已是面如死灰、汗流浹背、雙膝酸軟,站都站不起來,如何退下。其手下軍官見狀,趕緊上前將其扶起,架出營帳,結束了這次對話。」

想想吳三桂見到永曆皇帝前後的對比,再想想吳三桂的一生,想想他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想想他出爾反爾用弓弦勒死自己曾經效忠的明王朝,又想想他背信棄義率領三藩作亂,戰火燒紅了大半個中國。

小編只想說一句:這個人的一生,無恥到可笑。

後記:

當雲南的李定國,得知永曆帝被吳三桂殺害後,李定國嘔血數升,大哭道:「恢復國事還有可能嗎?我辜負了國家,怎麼面對天下萬世!」從此一病不起。

臨終前對自己的兒子和部屬說「寧死荒郊,勿降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劉禪思蜀,司馬昭會不會放他回老家?
最真實版:明清疆域,中俄分界
「明朝的強硬,還不如清朝的軟弱!」他舉出這些例子我該怎麼反駁

TAG:天天看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究竟是滿人還是漢人?乾隆為何會身世不明?
他是比吳三桂還可恥的明朝第一漢奸 妻子被滿人強佔仍幫他們入關
滿清恐怖殺手:皇帝皇妃親王喪命,不是康熙大難不死,滿人滅種了
清朝太監為何只有漢人,滿人為何沒有?原因實在難以啟齒
明朝第一漢奸:比吳三桂可恨,嬌妻被滿人強佔,仍幫滿清入主中原
乾隆面前,為何漢人紀曉嵐稱臣,滿人和珅卻稱奴才,原因很簡單
世道變了 皇帝沒得做 為何滿人把祖先留下來的辮子也剪了
慘絕人寰的「嘉定三屠」,竟然不是滿人,而是一漢人發起的,誰?
康熙一百多子女,然而同治光緒無後早逝,其實都是滿人自己造的孽
大清唯一嫁給滿人的公主,親哥哥是皇帝,可惜沒享受生活就死了
為何曾國藩剿滅太平天國後,不自己稱帝,而是繼續做滿人的忠臣?
佩戴並持誦它,你將得到十種不可思議、圓滿人生的妙處!
他是清朝開國功臣,也是滿清第一文臣,妻子遭滿人侮辱卻不敢吭聲
乾隆一生如此愛穿漢服,為何沒有改滿人衣冠?
清朝時期,為何漢人紀曉嵐稱臣,滿人和珅卻稱奴才,原因很簡單
「奴才」不是想叫就能叫的,清朝官場潛規則滿人才能自稱「奴才」
范仲淹後人,奴隸出身,漂亮妻子被滿人奪走了,還死心塌地當漢奸
清朝滅亡後滿人紛紛剪掉辮子,漢人卻抗拒不剪,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清朝滿人比漢人地位高,為何漢人自稱臣,而滿人卻只能自稱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