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導讀:6年間,他寫滿了18本筆記,整理了一本尿床患兒就診記錄以及2個文件夾的尿床患兒治療始末。


文:燕小六


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王老師,這兒有個人蛋疼。」


正在查房的王學軍醫生聽到同事招呼,快步走進觀察室。


房間里,一名14歲的少年倚牆而立,身體弓成蝦米,大腿X型交叉。


3個多小時前,少年兩腿之間爆發炸裂式疼痛。因為未滿18歲,當地醫院的成人泌尿外科無法接診,「趕緊去省人民醫院,去晚了,蛋蛋就保不住了。」

「時間來得及!快點躺下!」王學軍醫生提起袖子,一隻手探了下去。


頓時,觀察室里一陣殺豬般的嚎叫。少年的腳趾抽筋、扭曲。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點擊播放 GIF/595K



(雖然燕小編么有蛋蛋,但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想起順產時疼得暈過去,又疼到被揍醒的慘烈。)

但,僅過了2分鐘,哀嚎停了。少年坐起身,用力捶了兩下肚子,不可置信地說:「一點都不疼了。不對,只有用力打自己才疼。」


王學軍醫生眯著雙眼,樂呵呵:「這是睾丸扭轉。用手法複位確實有點疼。等下再做個B超,確認一下睾丸位置和血供情況。」


一旁的母親長出一口氣,連連致謝。


走出觀察室,王學軍醫生聲音輕揚:「平時睾丸扭轉的患者送到我們醫院,大部分人發病時間太久了,都沒有機會嘗試手法複位,只能手術探查。今天人品大爆發,手法複位成功!這招是我從唐主任那兒偷師的。今晚,得好好寫兩筆。」


年輕醫生要成長必須多記多想

王學軍醫生超級愛碼字。


2010年,他獲得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小兒外科學碩士學位,然後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工作。


6年間,他寫滿了18本筆記,整理了一本尿床患兒就診記錄以及2個文件夾的尿床患兒治療始末。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筆記本上寫滿了每張病床的患兒情況和變化,每日待做事項,以及簡單幾句「今日心得」。每天睡前,王學軍醫生都會把當日事和明日事寫下來。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尿床患兒就診記錄」是一張門診「大事記」,匯總了王學軍醫生的每次出診情況,以及在當次門診上遇到的尿床患兒。「治療始末」對應「就診記錄」,詳細描述了每一個患兒的癥狀、生活環境、家庭因素、排尿日記、用藥方案和治療效果等。甚至附上了他和患兒家長郵件溝通的全部內容。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此外,他還會用移動APP,按照術前、術中、術後,歸納、總結每一例手術的得失。只要有空,就會打開看兩眼。「細節決定成敗。有了這些記錄,術後我大概能預估患者的康復情況,甚至提前預防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有些尿道下裂再手術的患者,其本身基礎不太好,在加速癒合、預防感染方面,就要多花心思。」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王學軍醫生稱,這是從科里幾位老師處傳承的「強迫症」。「唐耘熳是小兒泌尿的亞專業組長。她的本子比我大,比我厚,比我詳細多了。科里81歲的老教授陳紹基,堅持上台手術。一有空就拉著我們,討論各種手術心得。手術術式可以照貓畫虎,但個中精髓需要不斷反思,才能內化。」


一摞摞文字資料見證了王學軍醫生的成長和進步。據悉,尿道下裂是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的強項之一。相關手術已經排到2019年。其中不少家長在王學軍醫生的好大夫個人網站上留言,點名「等著你」。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兒科糾紛多?因為你沒急家長之所急


患者多了,王學軍醫生的壓力更大。「尿道下裂手術不好做,這是小兒泌尿外科中一道沒有滿分的難題。」


一方面,這個手術難在「精細」。男孩的丁丁只有成人小拇指般粗細,切多少、怎麼切,都要精確到毫米。光是縫合線,至少要用4種。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併發症。因此,除了手術刀和縫合線,王學軍醫生用得最多就是尺子和畫線筆。


另一方面,患兒家長找到省人民醫院,多是「醫比三家」。TA們對手術的期望值非常高。要功能好、外觀美,還要以後結婚了,媳婦兒都感覺不出來。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管的是未來的命根子。將心比心。我要是家長,說不定更嚴苛。」王學軍醫生說。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為了讓家長安心,王學軍醫生總結出一套「說話的哲學」。若等著家長追問,對方會越問越多,越問心裡越沒底,自己也容易不耐煩。因此,他會提前設計好家長能想到的所有問題,然後一次性都解釋了。


王學軍醫生還會定期通過電話、微信和電子郵件等,隨訪術後患兒。聽到孩子恢復良好,他笑得合不攏嘴。「提前說是溝通,事後說就是狡辯。我主動出擊了,能第一時間了解到患兒情況,家長感受也非常好,覺得你特別關心孩子。」


真遇到「百問不厭」的家長,他堅持「有問必答」。他認為,疾病焦慮需要發泄的途徑。醫生專業的解答,則是最有效的百憂解。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因為「好(hǎo+hào)說話」,王學軍醫生還被患兒家長拉進疾病群。每天在上面,回復各種提問。


「在群里,家長們會互相取經、彼此教育,經常給我們醫生說好話。而且,他們聊得內容,對於我們改進手術、降低併發症很有借鑒。」王學軍醫生說。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這兩年,國家出台各種政策,大力推動兒科發展。但兒科里的「全武行」戲碼,仍時有發生。


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王學軍醫生有些恍惚:「偶爾會有一些不和諧音。但沒什麼特別大的矛盾。家長和孩子都挺喜歡我們的。」說話間,他指指前方。一名護士正抱著患兒在樓道里遛彎。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和孩子打交道,特別單純


「我真心喜歡小兒外科。在這裡工作,特別單純。」王學軍醫生感嘆。


在疾病面前,患兒沒有壓力。只要治好了、不疼了,TA們就下地活蹦亂跳。你對TA好,TA就把最寶貝的玩具、食物,都送給你。


而成人患者會因為金錢支出、社會地位、人際關係等非疾病因素,愁眉不展、遷怒於人。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前不久,成都某小兒泌尿外科醫生在網上,曬了自己萬餘元的羽絨服。這讓王學軍醫生打趣地說:「我沒有這麼貴的羽絨服,都不敢說自己是干這行的。」


實誠的他如此談收入:在社會上屬於「良好」,買得起頭上一片瓦,能滿成都尋找,只為自己最愛的那一口咖啡香味。


經營了幾年,王學軍醫生的口碑慢慢做出來了。找他看病的孩子,來自全國各地。


「錢是賺不完的。我的樂趣和成就感在治病上。我現在很快樂。」王學軍醫生說。

「王醫生,這兒有個人蛋疼!」



(本文為「醫學界」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阿司匹林到底何時服?
醫院裡,到底哪個科室最「賺錢」?
尖刀入頸,為何不敢拔?
一個醫生總結的「熟人看病指南」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生孩子最尷尬的不是遇到男醫生 而是這個!
妹子是大胃王,一直吃肉也不胖!醫生:她有病!
胎兒3個月卻死在腹中,醫生叫我這樣做
醫生這個葯我能吃嗎?
孕婦產下7斤畸形兒, 醫生怒斥家人太無知,竟然這樣做的!!
兒科醫生眼裡孩子的挑食是這樣的!
6個月嬰兒臉蠟黃,兒科醫生診斷後媽媽很困惑:母乳也會得這個?
生病了,有一個醫生朋友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這個菜是天賜的良藥、窮人的醫生!
分娩怕尷尬遇男醫生?你別多想,男醫生的眼裡只有病人
這個腫瘤科醫生太有才了!
剛出生3天的嬰兒,不能吃任何東西,醫生的一句話全家人害怕了!
天啊!醫生你為什麼這麼不負責,孩子是無辜的啊!
女人這個洞有臭味,要趕緊看醫生!
這些醫生,護士還是人嗎?
婦產科醫生:孕婦出現這4種情況要馬上去醫院,孩子有危險,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
產房醫生最怕孕婦做的事,為了孩子要忍住!一咳嗽,醫生嚇變臉!
頭胎孩子健康,第二胎定沒有新生兒缺陷?產科醫生:這是誤區!
醫生牽頭,一氣呵成買賣兒童,讓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