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血隨氣行隱白穴

血隨氣行隱白穴

一、脾統血

脾統血指脾有統攝血液,使之運行於經脈之中,不致外溢的功能。血隨氣行,故不外溢。若脾氣虛弱,不能統攝血液,則血不循經運行,從而發生各種出血性疾病,如:

牙齦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崩漏等,包括隱血、潛血。

那麼,發生出血性疾病,從哪裡治呢?

毫無疑問,得從脾經上治,脾經上有一個止血效果非常好的穴位--隱白穴。

二、艾灸隱白穴

隱白穴,位於足大趾內側端,去爪甲角一分許,是處皮膚常隱白肉,因而名之,是脾經之井穴,益氣統血為其主要功效,常用以止血。

脾的功能很強大,脾主運化,脾主肌肉,脾主少腹,脾主四肢,脾開竅於唇,脾統領五臟六腑,此外,脾還有一個強大的功能就是統攝周身之血液與津液。(《補益資生丸》一文,從藥物的角度強調了健脾增強脾的固攝能力,來到達止血、攝津、防止流產的目的。)

隱白穴為足太陰脾經脈氣所發,脾為統血之臟,灸法施術於其處有健脾統血之效,故而該穴乃歷代醫家治療出血症的常用經驗效穴。

所以,牙齦出血、鼻出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崩漏等出血癥狀,艾灸治之,均有良好的療效。

脾不局限於統血這個範疇,脾還統領周身之津液,有些兒童甚至大人都會有睡覺流口水的情況,這是典型的脾虛不攝津液,如是女性則常伴有月經不調的現象,碰到此種情況,也可艾灸隱白穴,其固攝津液的效果也是非常好。

懸灸隱白穴每穴10-15分鐘,每天一次,效果非常好。(手持艾條對準穴位,感到微燙,灸至皮膚髮紅,之後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消痰化濁玉米須湯

TAG:葯食同源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氣為血帥,血隨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