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其實喵星人早已入侵古人生活

其實喵星人早已入侵古人生活


  今年的一部小清新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其中有一句台詞「不是人在飼養貓,而是貓在陪伴人」,想必戳中了很多愛貓人的淚點。那麼,鏟屎官們想不想知道喵星人在中國的飼養歷史呢?


  武則天因被詛咒,不許在宮中養貓


  中國史前考古專家吳汝祚先生曾撰文提到,河南湯陰縣城東白營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這裡曾挖掘出一塊貓骨,其年代測定為公元前2160年。吳先生推測,中國人試圖飼養家貓,最早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我們知道,同樣有著悠久養貓歷史的埃及,將貓的形象神格化,巴斯特就是埃及的貓神。同為文明古國,咱們中國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禮記·郊特性》中有云:「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祭祀貓神的習俗大約從先秦時就開始了。


  到了隋朝,對於貓的祭祀,漸漸向巫蠱化轉變。根據《隋書》的《后妃傳》和《外戚傳》記載,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曾生過一場大病,經查,原來竟是她的異母弟獨孤陁,為了能讓姐姐給自己多加賞賜,而指使府中婢女利用貓鬼,意圖操控獨孤皇后。那麼獨孤陁命人事貓鬼,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記錄隋唐軼事的《朝野僉載》是這麼說的:「隋大業之季,貓鬼事起,家養老貓,為厭魅,頗有神靈。」要侍奉貓鬼,則家裡必先豢養老貓。


  武則天剛當上唐高宗的皇后時,也因為情敵蕭淑妃的詛咒「願阿武為老鼠,吾做貓兒,生生扼其喉」,詔令六宮不許養貓。新、舊《唐書》的《后妃傳》中都有提及此事。獨孤皇后和武則天的這兩件明文載於史書的故事,多多少少帶有迷信思想,但也從側面反映出,隋唐時期家貓的飼養,應該是比較常見的了。


  陸遊為貓起名,萌萌噠

  兩宋時期,商品經濟較之前更為發達,城市的繁榮也體現在了寵物飼養方面。《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就提及,開封和杭州市場上有專門出售貓食的地方,可見貓是一種受宋朝人熱愛的寵物。宋朝文士還喜歡把貓寫進文章里去,比如蘇軾在《上神宗皇帝書》中反對王安石變法,就用貓狗來做比喻:「然而養貓以去鼠,不可以無鼠而養不捕之貓;畜狗以防奸,不可以無奸而畜不吠之狗。」


  古代大多數人養貓,是看中了貓的捕鼠功能,但是南宋就出現了不捕鼠而專供觀賞的寵物貓。《夢粱錄》里提到一種達官貴人家中流行的「獅貓」,長著白黃色的長毛,仗著顏值高,並不捕鼠。既然流行,那也必然會出現在宋人的文字中。陸遊在《老學庵筆記》里寫了一件事,秦檜的孫女崇國夫人丟失了心愛的獅貓,整個臨安府大動干戈幫她找貓,鬧得人仰馬翻。


  別看大詩人陸遊記錄權貴為了寵物貓不惜擾民的行為,他自己也是個實打實的貓痴。陸遊給自己養過的貓起了各種萌萌噠小名,比如「粉鼻」、「雪兒」、「小於菟」,還給它們寫詩留念,什麼《贈粉鼻》啦,《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為作詩》啦,以《贈貓》為題的詩就寫了三首。可是他真的心甘情願蟄居,滿足於給小狸奴做鏟屎官嗎?怎麼可能?陸遊寫的一首《嘲畜貓》,最能反映詩人的真實情感:「但思魚饜足,不顧鼠縱橫。」有魚吃便什麼都不顧,任憑老鼠在身邊縱橫,陸遊在嘲諷誰,一目了然。可惜詩人空有報國之志,終究也只能「但悲不見九州同」。


  傳世的一批宋朝畫作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寵物貓的蹤跡。比如毛益的《蜀葵戲貓圖》,現藏於日本奈良大和文化館;李迪的《蜻蜓花狸圖》,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富貴花狸圖》、李迪的《狸奴小影》及《秋葵山石圖》、蘇漢臣的《冬日嬰戲圖》則均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不僅如此,按照「事死如生」、「陰宅仿陽宅」的觀念,宋代墓葬中,貓也常常被畫在壁畫上。有時墓中壁畫同時出現貓和雀的形象,取其與「耄耆」諧音,再伴以牡丹花和孩童,寓意蔭蔽子孫、富貴長命。

  明宣宗親自畫貓,明世宗為貓立碑


  寫貓、畫貓,不是唐宋的專利。明朝劉伯溫也寫過一篇寓言故事《乞貓》:一戶人家因為鼠患而求來了一隻貓,老鼠倒是被貓捉沒了,可是雞也被貓吃光了。這戶人家的兒子就去問父親,要不要把貓趕走?老父親答道,比起沒有雞吃,老鼠才是我們最大的禍害,它們會吃光我們的糧食,啃爛我們的衣裳,毀壞我們的房子和用具,到時候饑寒交迫可就悔之晚矣,所以貓是萬萬不能趕走的。


  不但開國元勛寫貓寓言,明宣宗朱瞻基還親自畫過貓。朱瞻基的《花下狸奴圖軸》,現藏於遼寧博物館,其上方中央款識「宣德丙午制」,上鈐「御府圖書」一璽。這幅畫曾經被乾隆皇帝收藏,大家知道,好物事到了乾隆手裡,他才不管是否會破壞原作氛圍,一律題字蓋戳。這不,《花下狸奴圖軸》中間靠左的部分,那一大坨字,就是「高產詩人」在上邊作的詩——乾隆皇帝可以算是中國最早的「彈幕」高手啦。


  要說愛貓,明宣宗可能還比不上明世宗朱厚熜。沈榜在宛平知縣任上編寫的《宛署雜記》,其中就記錄了嘉靖皇帝和他的愛貓霜眉的故事。這貓很討皇帝喜歡,旦夕陪伴在他身邊,宛如侍從一般。皇帝休息的時候,它也不走,必等主人醒來才肯離開,進食或如廁。明世宗就封他的愛寵為「虯龍」。一日,虯龍步履蹣跚哭號著上前,不一會便走開。人們很快發現,虯龍靜悄悄地死了,而它臨死前還惦記著要跟主人訣別。朱厚熜惋惜之餘,命人將愛貓葬於萬歲山,立碑曰「虯龍墓」。


  魯迅先生最討厭貓,徐悲鴻畫貓贈予徐志摩

  到了清朝,乾嘉年間王初桐所編《貓乘》和咸豐年間黃漢所著的《貓苑》,總結了歷代鏟屎官的經驗以及各種和貓有關的典故與寓言,成為關於貓專題最早的著作。


  而近現代文人、學者中的愛貓鏟屎官也是不勝枚舉,比如有老舍、冰心、梁實秋、錢鍾書、豐子愷和季羨林等,他們自然也會把家中的喵星人寫進自己的作品。可是有人愛貓,也就有人討厭貓,魯迅先生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他在《狗.貓.鼠》一文中說,最初討厭貓,是因為貓吃了自己飼養的寵物小隱鼠;後來又特別厭煩貓思春的時候在夜裡嚎叫,打擾他看書和休息,這時候魯迅先生多半是要拿長竹竿出去打貓的。


  從清末至民國,文人畫中的貓題材也越來越多,既有觀賞性和藝術性,也融入了祈福與避患的含義。清末傑出畫家任伯年,袁世凱姻親、學者與書畫家吳大澂和他的孫子吳湖帆,同盟會成員、商人兼畫家王一亭、中國現代美術奠基者徐悲鴻等名家,都有畫貓的作品。


  徐悲鴻畫貓贈予徐志摩,是民國時一段有趣的往事。兩人曾因為藝術立場的不同,而在報上發表文章進行辯論,儘管爭論得挺激烈,二徐卻並未生分。沒過多久,徐悲鴻便畫了一幅《貓》送給徐志摩,並題跋調侃「志摩多所戀愛,今乃及貓」。末尾一句「而去其爪,自誇其於友道忠也」,是指徐志摩當初赴南京陪同好友蔣百里坐牢的事,算是肯定了他對友情的忠誠,但又用「自誇」二字促狹地形容出了詩人小虛榮的一面。沒想到,就在一年多以後,詩人因空難離世,昔日送畫與收畫的朋友,從此陰陽兩隔。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窮人的生活
外星人早已侵入地球生活 南极洲发现外星人基地!
救命!樂高人入侵現實生活了
美國窮人的真實生活
外星人早已侵入地球生活 南極洲發現外星人基地!
9個現實生活中汪星人的感人故事!
白髮人送黑髮人:緬甸艾滋病人的真實生活
實拍:美國黑人區混亂生活,令人唏噓
晚清窮人孩子的真實生活
中東人的窮人生活
日本人把蝸居過成了人人羨慕的生活!
主人你坑夠了沒?人氣金毛汪與喵星人的感人生活!
宋朝人的小資慢生活,令人艷羨
實拍日本核泄漏區人們的真實生活,人們不敢生育兒女
中國古人私密生活 看後嚇人一跳
聖誕老人的現實生活
瑪雅人就是曾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
人類可以生活在其他星球嗎
大人物 小人物 和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