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姜夔 《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 小楷。紙本,長31.6cm,全文計101行,故宮博物院藏。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這小楷,淡淡的美!



【釋文】


嘉泰壬戌六月六日,錢清三槐王畿字千里,得晉大令《保母志》並小研於稽山樵人周,二物予皆親見之。志以磚刻,磚四垂,其三為錢文,皆隱起,已斷為四。歸王氏,又斷為五。凡十行。末行缺二字,不可知。第六行缺十二字,猶可考,曰:「中冬既望,葬會稽山陰之黃閍。」(今作「祊」)硯背刻「晉獻之」,字上近右,復有「永和」字,乃劃成,甚淺瘦。「永」字亡其磔,「和」字亡其口。硯石絕類靈璧,又似鳳味,甚細而宜墨,微窪其中。或以為王氏舊物,用故窪,非也。按米氏《書史》,晉、唐硯制皆如此,點筆易圓也。自興寧距今八百三十八載,異哉!物之隱顯,抑有定數,而古之賢達,皆能前知之歟?又按《畫記》,大令以晉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十三乃終,上推至乙丑歲,年廿二,其神悟已如此,言語翰墨之妙,固不論也。此字與《蘭亭敘》不少異,真大令之名跡。不經重摹,筆意具在,猶勝定武刻也。梁虞和云:「羲之為會稽,獻之為吳郡。故三吳之地,偏多遺迹。」蓋右軍自去官後,便家山陰,今蕺山戒珠寺乃其故宅,而雲門寺乃大令故宅,去黃閍皆不遠,宜有是物也。


保母志有七美,非他帖所及。一者,右軍與懷祖(王述)同家越右……


姜夔,字堯章,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父知鄱陽縣,夔幼隨宦,往來沔、鄂幾二十年。淳熙間,客湖南,蕭德操愛其詞,妻以兄子,因寓居吳興之武康,與白石洞天為鄰,自號白石道人。工詩詞,精音樂,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終。


宋謝采《續書譜序》云:「白石生好學無所不通,書法得魏、晉古法,運筆道勁,波瀾老成,尤好臨習《定武本蘭亭序》。所著《續書譜》一卷,議論精到,用志刻苦。」


《續書譜》仿效孫過庭《書譜》而撰寫,但並非《書譜》之續。全卷分總論、真書、用筆、草書、用筆、用墨、行書、臨摹、方圓、向背、位置、疏密、風神、遲速、筆勢、情性、血脈、書丹等十八則,所論書法藝術的各個方面,實自抒其心得之語。是南宋書論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學術著作。


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


傳世墨跡不多。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出於二王一路,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喵 的精彩文章:

低調的二王嫡系
100年前的圖案,這才是美麗中國!
王羲之不是書法家
宋徽宗《瑞鶴圖》賞析

TAG:書法喵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小楷,有靜氣!
這小楷,乾淨利落!
這小楷,清凈,這小楷筆,精緻!
比這還美的小楷碑刻,太少了!
這小楷,水平一流!
這小楷寫的,萌萌噠!
這是米芾唯一的小楷真跡!
這小楷放大後,美哭了!
沒想到,他的小楷這麼美!
這千古唯一的小楷,美得如此決絕!
看淡墨探花的小楷,寫的真乾淨
這幅寫在絹上的小楷,美極了!
這小楷,不要太美啊
這小楷,寫得真乾淨
這些晚清小楷,美爆了!
這小楷,有驚世之美!
絕色小楷,美了上千年!記載的卻是一份凄美的愛……
宋美齡的小楷,與她的旗袍一樣美!
把小楷寫活,就是這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