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文丨從易


隨著時代發展,鄉土社會面臨嚴峻衝擊,不過,中國人愛扎堆的特徵依舊「本性難改」:在大學裡有各種老鄉會;單位里常常有派系;即便在歐美生活多年,中國人也依然生活在中國人圈子……這時,中國人的扎堆,更多是受了圈子文化的浸染。


有時想著成年人扎堆背後隱藏的不情願,利益算計,我們懷念小時候,沒有什麼複雜的想法,一到下課就問同學,要一起去上廁所嗎。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2016年10月4日,日本東京,十一黃金周,中國遊客在日本暢遊暢買。(東方ic/圖)

不少外國人對中國人的一個印象是,中國人做什麼事都愛扎堆。比如中國人扎堆到某一個國家旅遊,扎堆到某一家餐館吃飯,扎堆到奢侈品店搶購東西……


而反躬自省,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喜歡和同學扎堆上學,扎堆放學,扎堆吃飯,甚至上廁所也要約著一起去;等進入社會生活,我們同樣喜歡扎堆聊八卦,扎堆去唱K,扎堆去吃飯,扎堆著跟團出行……這是個頗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愛扎堆?


差序格局與名實分離


中國人愛扎堆,受歷史、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或許要從中國綿延千年的鄉土社會說起。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說,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在農業聚落,即鄉村形成之後,由於人口缺乏流動性,農村生活具有很強的地方性,熟悉的人、土地、生活方式,一切都是周而復始的。在這種強烈的「熟悉性」下,鄉土社會中人與人關係的交流並不是基於「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規範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中,人們因彼此熟悉而相互信任,人與人的關係並不需要契約來保障。契約的強制只能濫觴於陌生人的關係之中。於是鄉土社會逐漸演化為一個禮俗社會,而異於西方的法理社會。

在禮俗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呈現為差序格局——以血緣或地緣關係為原則而延展出的同心圓體系,形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網路。簡單說,差序格局就是一個以己為中心的推浪格局。差序格局與禮俗社會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風尚。在人際交往上,我們是同心圓式的人際關係,即我們愛跟與我們有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人親近,我們愛扎堆,但另一方面我們對於同心圓體系外的人,也很排斥——扎堆與排外本是一體兩面。


而呈現在社會風尚上,就是名實分離。禮俗社會信奉的是長老的權力,但隨著時代變遷,許多禮俗並不適應發展需求。於是,我們表面上承認或說維持形式上的長老權力意志,但在內容上加以注釋和曲解,結果是,我們做一套,想另一套。具體在扎堆一事上,其實並非人人愛扎堆,而是當身邊的人都這樣做了,如果我不這麼做了,就會顯得另類和格格不入,那我索性參與好了。這種心不甘情不願的扎堆,也是國人愛隨大流和缺乏主見的一種體現。



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人滿為患的迪士尼。(新華社/圖)

圈子文化的浸染


隨著時代發展,鄉土社會面臨嚴峻衝擊,不過,中國人愛扎堆的特徵依舊「本性難改」:在大學裡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老鄉會;單位里,常常有派系;甚至即便在歐美生活多年,中國人也依然生活在中國人圈子中——家庭醫生是中國人、理髮師也是中國人……這時,中國人的扎堆,與鄉土社會的禮俗等關聯不大,更多是受了圈子文化的浸染。


鄉土社會中差序格局的人際關係模式,本就是圈子文化的土壤。當走出鄉土進入陌生人社會時,當血緣和地緣關係的作用微乎其微時,中國人又發明了一種將彼此團結起來的模式,即圈子,圈子的核心特徵是擬血緣化,就是所謂的義結金蘭、稱兄道弟,什麼「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把陌生人「血緣化」。這樣一來,原本人與人之間的陌生關係就演變為如同兄弟、父子、鄉親一樣的關係,在圈子裡個體將重獲鄉土社會中的親密、團結與互助。


但圈子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喚起鄉土社會的溫暖體驗,更在於它有利可圖。陌生人組成的圈子,常常是不同資源的交匯和整合,每個人都很容易發揮比較優勢,使整個圈子內部優勢互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拉我一把,我拉你一把;你遇到什麼棘手的難題了,我幫你擺平;你有什麼需要,我也盡量滿足你……正因為圈子具有核聚能量、相互保護的特點,很多人削減腦袋都想擠入某些圈子。

還記得王林嗎?在這個民間偽大師周邊,扎堆聚集了眾多大明星、高官和富商。真的是王林那麼會忽悠嗎?非也。真相是,當他與名流權貴建立聯繫後,就形成了一個以他為核心的圈子,他成為一位權力的掮客。在這個圈子裡,富商很容易與某位高官攀上關係,高官可以與更高的官攀上關係,認識了王林,等於收穫了巨大的人脈資源,甚至意味著權力的「庇佑」。這就是圈子的能量。


正因為圈子因利而聚,因此它常被用以權錢交易和利益勾兌,成為腐敗絕好的溫床。但圈子同樣蘊藏著巨大的風險,畢竟以勢相交,勢傾則絕,以利相交,利窮則散。近些年來中央雷厲風行的反腐戰中,我們聽說了許多圈子的塌方式崩潰,政商朋友圈(比如盤古會),派系勢力圈(比如山西幫),行業同盟圈(石油幫),就是圈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典型體現。



中國人為什麼愛扎堆吃飯、上廁所?



濟南黑虎泉現百人扎堆泡腳。(網路圖)


扎堆與內鬥


圈子文化,榮耀時稱兄道弟,但大難臨頭,相互揭穿也是觸目驚心。這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的縮影,中國人愛扎堆,但扎堆的動機不純——基本上是為了利益,自然也不可能形成正面意義上的團結。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里就曾說,中國人最愛窩裡斗。當然,腐敗圈子的窩裡斗是咎由自取,可是有時就連親朋好友也窩裡斗,就叫人心寒了。


中國人扎堆,往往是因為利益,而窩裡斗,也是利字當頭。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從來就沒有形成正確的利益觀。這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歷史上長期的多災多難和物質匱乏,導致中國人始終有種「災民心態」,人人都有種哄搶心態,面對利益,都想著趕緊撈一把就走,都生怕別人撈得比自己多。


另一方面,則是儒家文化的以利為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加之長期以來的教育,鼓吹個體利益的奉獻和犧牲,個體的利益欲求是被打壓的。可逐利是人的本性,也是人類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動力,但我們的教育和管理卻長期以道德取代利益,這就導致了中國人在利益追求上的「名實分離」。檯面上大家大談特談要團結,要奉獻要分享,我們也愛扎堆做事,看上去關係特好,可與此同時,每個人心中藏著「小九九」,緊盯著利益的蛋糕,一臉淡定但不知道背地裡已經大戰幾個回合了。


當然,愛扎堆與窩裡斗並沒有必然聯繫,無論是愛扎堆還是愛獨處,本質上並沒有對錯與是非之分,只是人的不同,才讓這一舉動具備了不同屬性。


有時想著成年人扎堆背後隱藏的不情願,利益算計,或者一團和氣下的撕裂,我們真是懷念小時候,一到下課就問同學,要一起去上廁所嗎。沒有什麼複雜的想法,只是想作伴快樂地去上個廁所而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周知道 的精彩文章:

央媽要發行數字貨幣,手裡的人民幣咋辦?
娛樂圈為什麼愛撕逼?
不是開玩笑,校園霸凌打痛了誰?
為什麼上了北大,我反而自卑起來?
用搓澡巾洗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南周知道 |

您可能感興趣

茶很苦,中國人為什麼還愛喝呢?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酒?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吃狗肉?
為什麼中國人都愛冬至吃湯圓?
豆瓣日記:中國人為什麼愛吃蟹
是什麼樣的美食?中國人吃膩了,可卻讓外國人吃到「舔碗」!
中國人的深夜到底在吃什麼?
中國人為什麼愛嗑瓜子?
中國人吃飯,俄羅斯人喝茶!
中國人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賣房呢?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喝熱水?
中國人不愛吃的這道菜,外國人居然每天當零食吃!
為什麼老是有人盯著中國人吃狗肉,這個國家人更愛吃
中國人的年夜飯都吃些啥
中國人愛吃,外國人愛釣!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老外都聽懵逼了!
「吃中國人的飯,砸中國人的鍋」這樣的「樂天」 美女們都走光了
誰搶了中國人的鐵飯碗!-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