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文韓浩月


又一次搬家,意味著又一次把所有的書騰轉挪移一次,搬家公司可以搬弄大件物品和雜物,但搬書這種事還是想自己做,一是不願意心愛的書經外人的手摩挲,二是覺得,既然是愛書人,平生為書所累,也是一種樂趣——搬書是與書的一次親密接觸機會,撕掉封膜,擦拭浮沉,整理書角,有些書放到書架上之後,可能幾年時間內手都不會有機會摸到它們了。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愛書如命」的背後,有著深遠的成因。


用「愛書如命」形容一些愛書人是老套的,但「愛書如命」的背後,卻有著深遠的成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許多愛書人年輕時無書可讀,導致了「閱讀饑渴症」的形成,有了購買能力後,就拚命地買書,無論那些書是否暫時讀不到,還是買了之後被讀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家裡有書,就像酒鬼惦記著酒櫃里有藏酒一樣,會產生悠長的滿足感。

我經歷過一段漫長的無書可讀的日子。出生於1970年代的農村,當時的農村幾百戶人家,很少有人家裡會有藏書,平時見到最多的印刷體,是報紙,那些被用來糊牆、上廁所用的報紙,是小學生們最好的課外讀物。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最喜愛的去的房間,就是糊滿報紙的房間。


記得上小學時到別人家做客,最喜愛的去的房間,就是糊滿報紙的房間,可以在那個房間里呆一兩個小時,讀那些報紙上的文字,報紙雖然陳舊了,有的模糊發黃看不清字跡,但對報紙上講的事還是覺得新鮮無比,尤其是對國外的報道,那些信息如同現在科幻電影常用的穿越情節一樣,打開了一個孩子對外界的想像。

書在當時是進不到農村的,農村文化人少,除了小學校的教師,沒幾個人愛讀書,於是書就缺少了向下流動的動力。在沒書的地方,收音機取代了書的功能,那時候電視機是奢侈品,收音機還好,多數家庭都還有一台,童年記憶里,晚餐的時候總是陪著父親一起聽評書,說書人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本本的書。


多年以後參加一個讀書會訪談,我說的一個觀點,很多70後的人格塑造,是與評書有相當大關係的,《三俠五義》、《隋唐演義》、《岳飛傳》、《楊家將》等等,這些評書所傳遞出的價值觀,會影響許多70後一輩子。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童年時讀到真正意義上的書籍,是《楊家將》這一類的出版物。

碰巧地是,童年時讀到真正意義上的書籍,也是《楊家將》這一類的出版物,那些書不知道從何而來,主人是誰,又在多少人手上流轉過,書的封面早就沒有了,前面的十多頁也不知去向,閱讀到中間的時候,時常會發現缺失了幾頁,對於缺失的部分,只能「腦補」,這樣也好,讀者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用或許比原作更精彩的情節,來使得整部作品變得完整。我愛極了評書作品裡所包含的傳奇成分,因此後來的閱讀喜好,也偏向於有傳奇元素的小說。故事中的傳奇性,的確是對一個人乏味童年的最好衝擊。


到縣城讀初中時,能讀到的書瞬間多了起來。城裡的同學們有許多課外書,遇到不喜歡聽的課,就把課外書藏在課桌抽洞里偷偷地讀,讀入迷了,會對老師砸過來的粉筆頭也無動於衷。


我上初中時讀到最多的書是瓊瑤的小說,不是我願意讀,是沒辦法接觸到其它類型的書,當時的初中校園流行這個,隱約記得當時瓊瑤出版了42本書,初中三年,怎麼著也讀了差不多30餘本,剩餘一些沒讀的,也在後來補齊了。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圖書館免費報刊閱覽室。


縣城圖書館是可以借書的,但借書要辦借書證,還要按天數算錢,對於身上沒有一分零花錢的孩子來說,能到圖書館借書,也是奢侈。好在圖書館也有免費閱讀的內容,就是報刊閱覽室里的幾十份雜誌與幾十份報紙。


我時常在周末的時候,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把當周的新報紙和新雜誌愛統統瀏覽一遍。有喜愛的雜誌太受歡迎,就用目光緊緊盯著它的上一位讀者,等他把書還到書架上的時候,就用最快但又不被別人覺得太急迫的速度衝上去,取下來一睹為快。大量的雜誌與報紙閱讀,帶來的好處是,養成了快速處理信息和提煉精髓的能力,這種能力被運用到後來的圖書閱讀中,使得我的閱讀變得快速而且「功利化」——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一本書是不是適合自己,也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一本書的優點和缺點。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爺爺擺書攤賣書的那段時間,是我閱讀量最大的時候。


飢餓良久,盛宴來臨。出於生計,我的爺爺在縣醫院的門口,擺了一個書攤,家裡瞬間有了上千本甚至更多的書,這樣的感覺,大概和狗熊掉進蜜罐里差不多吧,爺爺擺書攤賣書的那段時間,是我閱讀量最大的時候,各種書籍,無論純文學,還是野史,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地攤八卦,統統饕餮咽下,一個少年的思想,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書迅速構造,又迅速打散,走進閱讀的迷宮,時而清醒,時而迷惘,但樂此不疲。大量閱讀帶來的副作用是,終於有一天讀膩了,換來的是長時間閱讀厭煩症,但好處也不是沒有——自己開始動手寫了。


重新恢複閱讀習慣,是真正懂得了對書的取捨之後,慢慢地有了喜歡的作家,對於這些作家,發現一個,消滅一個,會把他們公開出版的著作,一本不剩地全部讀掉,喜歡的快速讀,讀完再讀一遍,不喜歡的也要瀏覽一遍,讀懂了之後就放置一角,再也不碰了。

讀書如赴宴,飢餓之後方可饕餮



坐擁書架,彷彿坐擁一個王國。


有了存書,並且存書當中有許多是自己愛讀的、等待著被讀的書,那種閱讀時的緊迫感就慢慢消失了。這種感覺消失,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不用狼吞虎咽趕緊把書讀完想要歸還給別人了,坐擁書架,彷彿坐擁一個王國。壞的地方是,就像半飽著肚子吃飯,總是缺乏那麼一點飢腸轆轆時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感。每逢這樣的時候,都忍不住想起那些無書可讀日子的片段。


少買書,慢點讀。買了的書就要把它讀掉,否則就是對書的不尊重——現在是這樣對待讀書的,瞧瞧,這和對待糧食的態度何其相似。書和糧食,從來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會填補人們內心的匱乏感。


-END-


▌六根為一點號簽約作者。


六根者誰?


李輝 葉匡政 綠茶韓浩月潘采夫 武雲溥


醉能同其樂,醒能著以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根 的精彩文章:

湘西的每塊石頭都有形象,每片樹葉都有故事
羅曼蒂克消亡史
上海畫院六十歲,也曾風流也風雨
老無所依:於德鵬帶著他的狗去流浪
菜單里閃動的前輩身影

TAG:六根 |

您可能感興趣

兩隻飢餓猛獸河裡相遇,誰輸了的話,註定成為對方午餐
飢餓的岩蟒看到蜜獾之後上去就啃,吃飽後還藏在岩蟒身下躲貓貓!
飢餓的蚊子是如何叮上你的?
飢餓的老虎看到水牛後瞬間飛奔過去,但是湊近之後就後悔了!
開始吃素後容易飢餓該如何解決?
飢餓的花豹看到穿山甲之後就開始啃咬,最後吃不到竟然抱著開睡!
女子幫助他減肥竟用這種方法他成功忍住了飢餓,但是可苦了她?
瑜伽習練完之後,為什麼有些人會產生飢餓?或者飽腹感?你應該知道
飢餓的蟒蛇看到淡水鱷之後瞬間開始了絞補,吞完後揚長而去!
奇葩姐弟天生無痛感,竟因飢餓吃掉自己的手指!父母看後簡直崩潰!
少女因長期飢餓僅剩皮包骨,治療之後卻是如此美麗
四方框框|飢餓無家可歸的流浪狗,遇到好心人,帶她天天吃大餐!
狒狒大戰飢餓花豹,雙方齜牙咧嘴互不相讓,這一次你猜誰贏了?
二戰時,美國軍方體驗真正的「飢餓遊戲」,參加者卻都是自願的!
揭秘!英美在二戰時期竟玩這種飢餓遊戲 這樣對待志願者 太可怕了!
飢餓的獅子捕食獵物後遲遲不肯開動,看到最後人們恍然大悟
二戰結束後,日本那些飢餓的女性,飽嘗了對戰爭狂熱帶來的後果
飢餓的獵豹在樹下休息,沒想到天上掉餡餅,這運氣也是沒誰了
妻子高檔餐廳吃飯非要飯前拍照 飢餓丈夫盛怒之下宣布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