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的這個人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他是大月氏人,名字叫迦膩色伽,歷史上稱他迦膩色伽一世。這裡說的大月氏就是起初與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搭上關係的那個游牧民族。在張騫去之前,那伙人叫月氏,因為善於征伐,與匈奴,其他部落老打仗,連輸好幾次就拆夥了,一部分逃亡西方又接著南逃的叫大月氏,一部分叫小月氏。
根據大月氏逃亡的路線不難看出,他們這是去往了印度北部克什米爾地區。別看在北方打仗不靈光,一去了印度克什米爾地界瞬間就是老大了,並在公元初的時候建立了貴霜帝國。帝國到了第三任皇帝去世的時候,他在印度地區的將領迦膩色伽一世翻身做了皇帝。
(熒光綠勾線的地方就是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位置,因為他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央,是東方與西方互通的必經之道,早前漢朝就開拓了絲綢之路,之後這條路成為貫通兩地的一個必經通道。那麼對於這個畢竟之路,貴霜帝國佔了先機,不僅發展貿易,而且可以把東西方文化都結合起來,留住很多寶貴的東西。
這裡還要說說迦膩色伽一世的錢幣。
當時,在貴霜帝國的錢幣雕刻有各個地區特色的,包括印度,希臘,伊朗,伊拉克等地,可見當時的貿易流通已經往來是多麼的頻繁,為了各個國家能做生意,各種花招齊齊上陣。
這一些貨幣上無一例外地是長鬍子的迦膩色伽一世,穿著一件長外套,褲子堆在腳踝,肩膀那兒還冒著火,腳上穿著大圓形的靴子,手裡拿著類似於彎刀和槍,一旁可能還會有個牲口之類的圖案。甚至,在部分錢幣上還出現了佛的圖像。
這都是因為迦膩色伽一世是佛教信徒,而且是個非常寬容的佛教信徒,在他的時代里,無論是新興的大乘佛教,還是之前的小乘佛教,都得到了尊敬,這也讓佛教文化得以在貴霜帝國蓬勃發展。
他甚至邀請了許多佛教大家到貴霜帝國來做客,在克什米爾召開了一次佛教大集會,由世友主持,各派高僧聚在一堂,規模空前盛大。在會上,大家對佛教三藏重新作了修訂和解釋,其成果集中於200卷的《大婆沙論》,可以說,迦膩色伽一世之所以在影響世界歷史的百位帝王中排行在43位,主要原因就是建立了一個亞歐大陸的中間要塞國,並且對佛教的大幅度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雖然迦膩色伽一世是佛教信徒,但仍舊非常喜好征戰,這是他骨子裡帶著的游牧人血液,他在東部,西部,南部都取得勝利之後,往北征戰。不知道為什麼,世界史上北伐戰爭總是一個挑戰,迦膩色伽一世也不例外。
他在一次北伐中病倒了,糟糕的是,並在床上的時候竟是被自己人派來的刺客給謀殺了,對於一個歷史上這麼有名望的一個帝王來說,的確死的不夠體面。
死後,貴霜帝國也沒有過往的風光,不過,仍舊在世界歷史上扮演者世界島的角色,直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喜歡本文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