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路諸侯打不贏董卓,秘密原來在這兒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本篇為關東聯軍討董的最後一篇,從明天開始連載袁紹崛起的第一場戰爭——袁紹公孫瓚之戰,敬請關注。
造成如此局面最為根本的原因是:關東聯軍的各路諸侯心懷鬼胎,一心想著借天下大亂之際擴充自己的實力,不願意為征討董卓而消耗自己的力量。這一點從益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孫堅、袁紹袁術兄弟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袁紹在勃海的時候,韓馥唯恐袁紹起兵,派遣幾名從事帶兵守住了勃海外圍,將袁紹控制起來,因為韓馥擔心袁紹起兵與董卓對抗,到時候自己的態度將成為眾矢之的。此時的韓馥左右為難,搖擺不定。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使得韓馥的心情更加混亂起來。關東聯軍討董逐漸變成了現實。韓馥立刻就面臨了兩難的選擇。要麼,就討董;要麼,就跟隨董卓討逆。
韓馥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為了解局,韓馥找來了手下的幾位從事。韓馥提出的問題很耐人尋味:到底是幫袁紹呢,還是助董卓?這時候站出來表態的是治中從事、中山人劉子惠。其真實用意是讓韓馥擁兵自重、保存實力、伺機而動。劉子惠的言論使得韓馥豁然開朗。接下來他正式加入了以屬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並屯兵鄴城,提供糧草供應,避免了與董卓強大的涼州軍團正面衝突。而在進攻受挫後,韓馥馬上附和袁紹擁立新君的提議,實際上也是為自己撈好處。
至於豫州刺史孫堅在這場戰爭中背後的故事也不光彩。得到關東諸侯征討董卓的消息後,孫堅立即從長沙出發趕往前線。但孫堅首先對付的並不是董卓,而是同一陣營的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咨。王睿之前與孫堅不睦,孫堅便假借武陵太守曹寅偽造的光祿大夫溫毅檄文,將自己的頂頭上司逼得吞金自殺;之後,孫堅又借口張咨不願提供軍糧將其殺害。孫堅的目的無非是利用北上征討董卓的有利時機,藉機控制荊州地區。
孫堅控制南陽後,遇到了關東聯軍中實力強勁的袁術。為討好袁術,孫堅主動將南陽地區讓給袁術,以此換取袁術的信任,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作為交換,袁術表奏孫堅為豫州刺史,默許他在豫州地區發展自己的勢力。然而,當孫堅打敗胡軫、呂布之後,袁術對這位同盟產生懷疑,斷了孫堅的軍糧,逼迫孫堅表態效忠。
如果說韓馥、孫堅僅僅是關東聯軍的小角色,並不足以影響大局的話,作為關東聯軍的正副統帥袁紹、袁術兄弟的拙劣表現則是造成這場戰爭虎頭蛇尾、草草了事的罪魁禍首。
作為關東聯軍領袖,戰爭開始後,袁紹便心懷叵測。他不但沒有履行指揮各路諸侯齊心協力打敗董卓責任,反而一心想著如何利用擔任聯軍統帥的巨大聲望來擴充自己實力。當戰事不順時,袁紹提出另立新君,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為日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而不是聚集人心、眾志成城、消滅董卓。如果說討伐董卓是袁紹謀求恢復東漢中葉之前正常的社會秩序、繼續發揮世家大族在社會中的支配性地位的話,那麼,擁立劉虞無疑是袁紹變成割據諸侯的一個政治信號。從此,袁紹也和其他的割據勢力一樣,走上了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道路。
在這樣的最高統帥指揮下,聯軍人心渙散,四條戰線自行其是,各打各的,沒有一次聯合行動,這也造成了東線聯軍自行解散、北線潰敗、孫堅孤立無援只能單憑一己之力發動進攻。
袁紹的這種私慾也同時導致了與關東聯軍內部固有矛盾的迅速爆發。不僅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兵戎相見,原本就與其政治見解不同且關係不佳的兄弟袁術很快便自立門戶,與袁紹分道揚鑣,與孫堅結盟。此時的袁紹不僅沒有設法緩解兄弟之間的矛盾,反而是火上澆油,利用孫堅佔領洛陽、豫州空虛之際,指使周喁去搶地盤。如此統帥,焉能打好這場戰爭?
因此,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後一年時間內,關東聯軍便分化成兩大陣營。一方是以袁紹、曹操為首,另一方是以袁術、孫堅為首。雙方都在為擴充自己的實力暗中較勁,並在孫堅佔領洛陽之後激化,也因此出現袁紹、曹操等人指使手下搶奪袁術、孫堅所佔據的豫州地區所爆發的戰爭。在這種情況下,實現消滅董卓、復興漢室只能成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
關東聯軍征討董卓之戰對漢末時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正是因為孫堅、曹操等聯軍官兵的浴血奮戰,迫使殘暴的董卓不得不龜縮至長安一線。同時,這場戰爭從根本上打破了漢代數百年來大一統的格局,開啟了一個亂世割據局面和天下勢力重新洗牌的過程。戰後不久,袁紹奪取冀州,並逐漸成為中國北方地區實力最為強勁的割據勢力;袁術與孫堅一起擴充勢力,成為江淮一帶的割據勢力;曹操雖在戰時寄寓袁紹的手下,但之後不久便開始向兗州、徐州方向發展自己實力,並脫離袁紹組建了屬於自己政治、軍事集團。漢末時局變得更加複雜、混亂。
尾 聲
多年之後,曹操回憶起當年聲勢浩大卻虎頭蛇尾的關東聯軍征討董卓之戰,不勝唏噓,寫了《蒿里》詩一首,對戰爭進行回顧。
作為關東聯軍征討董卓之戰的當事人和見證者,曹操指出了這場戰爭勝敗的關鍵,看到了在這場戰爭中平民百姓所遭受的沉重災難。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東漢歷史正式進入了戰亂不止、精彩紛呈的三國時期。曹操,通過這場戰爭對時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看清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兵微將寡的他,即將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展開艱苦卓絕的奮鬥。
不過,歷史的進程並非一帆風順。首先在群雄割據中脫穎而出的並非曹操,而是關東聯軍統帥、漢末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袁紹。
※一首山歌,誘發一場矛盾,釀成水滸最大劫案
※正說昭烈帝之一:草根歲月艱辛,希望只能在明天
※此人與關羽相識二十載,互生嫌隙,不願為其報仇
※該成語講述一封疆大吏,諸葛亮功敗垂成,與之有關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