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詩意間——記書法家戈健勇先生
戈健勇先生是一位勤奮和勤勉的書法家,書藝上勤於鑽研、勤於探索,書道上勤於頓化、勤於感悟,40多年的書法創作,不僅讓他在黑白線條間感受著藝術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升華,在對人生的理解上,他也從這看似簡單的點線筆墨間,找尋到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詩情。做真人,寫法書,棄虛名,從平淡。他把書齋名「五味精舍」改名為「抱月居」,就體現了他對書法創作和人生態度的質的飛躍。「挾飛俠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不再拘泥於作品表象的藝術趣味,著力展現作品內核涌動的藝術靈思,在詩的品質里,由生活的真實,走向藝術的癲狂。戈健勇先生的詩意筆墨,以酸甜苦辣咸這人間五味作階梯,一步一步體驗著書法創作給他帶來的痛苦和快樂。
萬丈高樓平地起。戈健勇先生的書法創作,從紮實的基本功的訓練開始做起。初學唐楷和二王,繼而漢隸秦篆,主工行草、甲骨文旁襲石鼓、二爨,從《張猛龍》、《張遷碑》、《禮器》、《喪亂帖》、《澄清堂帖》、《孔侍中帖》、《草書千字文》:《自敘帖》、《書譜》等一路走來,特別是受懷素及晚明書家的影響,讓他在以後的書法創作中有了筆法和筆意的旨歸,這些較為系統的練習,為他的人文精神和審美理想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臨摹要認真,創作要放開。」書法是心靈的跡化,體現人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在點畫、用墨、貫氣、骨力和結構、章法、意趣、精神上潛心專研,探訪屬於自己的個性特徵,力求和而不同,戈健勇先生花去了很大的力氣。他知道,師前人而取形象,必定缺少個性特徵和獨特氣質,使書法作品流於平常和平庸。一幅好的作品,除卻品相上的高,結字、章法上的匠心和用墨上的獨到很重要,哪怕是印泥的色彩、印章的內容和位置、紙張的品質、濕度及用墨等,都應該和所書的內容及自己的心緒氣質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在彰顯個性特徵的同時,使作品具備局部的機敏和整體的大氣,從物化的表層上升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層面。戈健勇先生的書法作品,在外拓與內抑、放縱與收斂的對立統一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俊逸而不浮滑、厚實而不獃滯、簡樸而不稚嫩、平和而不寡味、儒雅而不躬卑的品質。
戈健勇先生的書法,以行草書為主,那流暢的線條,宛若他的熱血在奔涌。他說,他鐘愛行草書,是因為行草書所表現的節奏、韻律、情緒、情調等感知,通過線條的剛柔、輕重、穿插、搏動、虛實的對比,能使人獲得飄灑靈動、風生水起的心靈震撼。在包容萬機的宣紙上,或水墨、或宿墨、或漲墨、或焦墨,在濃淡枯澀間應時而變,不作拘泥,使其創作的作品層次更明晰,內質更豐富。
隨著年齡的增長,戈健勇先生對書法創作的理解便有了新的認知。他研習殷商甲骨和《毛公鼎》以學其內涵和筆力,他臨懷素及二王法帖以學其靈動和嚴謹,上追秦漢,下涉明清,手摹心追,仔細品研。他說讀當代書聖林散之的草書作品,彷彿看見一個清癯的白髯老者,仙風道骨般拄著竹杖走在深山中的感覺。思想上的禪和悟,生活里的空和透,是一個書法家走向成熟走向高遠的標誌。
戈健勇先生筆下的點畫線條,取眾之所長,或藏或露、或疾或緩、或粗或細、或濃或淡,字裡行間,正側大小,均任其自然。由於長期積累和學養的豐富,線條中的神來之筆,讓作品閃爍新意,表現出在遵循傳統的基礎上超越傳統,摒棄媚俗,求變求新的藝術嚮往。
書山有路勤為徑。更深月夜中,書齋里充滿詩情的執筆行走,是戈健勇先生人生的快意。生命中有明月相伴,那縷清輝給他帶來的浪漫和寧靜便顯得曠達和年輕。在戈健勇先生的心中,生命中的風雨,也許是最美的曲線,這其中的愛和恨、喜和淚,才讓人刻骨銘心。
對於戈健勇先生來說,一幅真正的書法作品,永遠珍藏在他鮮活的內心。
(作者系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淮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龔 正
※九雅堂:張小源書法作品專場>>
※啟功楷書臨寫明初拓玄秘塔碑
※趙孟頫楷書字帖《趙體壽春堂標準習字帖》
TAG:書法第一網 |
※書集欣看付棗梨——記書法家戈健勇
※書集欣看付棗梨 ——記書法家戈健勇
※記書畫名家鄧志標
※名家推薦:磅礴入纖毫——記書法家侯承義
※米芾《行書蕭閑堂記書冊》,飄逸超邁,獨出奇巧
※40本筆記書寫敬業傳奇的「胖叔」——林成斌
※日宅與抱枕結婚引熱議 髮結婚登記書秀恩愛
※藝術的絕響:北魏造像題記書法
※趙孟頫傳世真跡止齋記書法欣賞:55歲行楷代表作,珍貴墨跡圖集
※柳公權柳體楷書岳陽樓記書法賞析:寫好柳體,從臨帖開始!
※蕭閑堂記書冊,難得一見的米芾早期行書作品,此帖更容易入手
※豆瓣評分8.6——最不像遊記的印度遊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