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娛樂須適度,不要寧願和遊戲里的湯姆貓說話,也不理身邊人

娛樂須適度,不要寧願和遊戲里的湯姆貓說話,也不理身邊人

嘎瑪仁波切·上師講故事

娛樂須適度,不要寧願和遊戲里的湯姆貓說話,也不理身邊人


因為自私,我們的智慧其實很少,多數時候,只是耍小聰明。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都告訴我們,小聰明不一定是好事,我們需要的是大智慧。小聰明會誤導我們,讓我們覺得很滿足,覺得飄飄然,直到墮落了,撞牆了,給心裡打上一個又一個結,才會覺得苦。簡而言之,凡人的所謂聰明是靠世俗知識的累積,是以自私為主導的局限性特定能力。聰明,並不是智慧。


在紅塵俗世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某些強項,顯示出「聰明才智」,比如從一瓶花,我們能看出什麼呢?種花的花農很聰明,他懂得如何去嫁接和改良,讓花朵呈現出不同品種的顏色和形態,你若做不到,花農在這方面就比你聰明;插花的老師可以插出不同造型的花,就算是一朵朵不起眼的野花,經過他的搭配,都會產生出美妙的形態和意境,所以插花老師在這方面也比我們聰明。教書、做木工、修機械等等技能,我們都能通過社會教育學會,變得「聰明」起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仔細去想想,這些是真正的「聰明」,還只是我們的模仿能力變強了?


現在很多人喜歡玩手機,從蘋果公司創造出蘋果電腦、ipad、iphone之後,各式各樣的APP應用軟體蓬勃發展,各類遊戲和應用鋪天蓋地襲來,下載了這些之後,大人也會玩,小孩也會玩,是我們都變得聰明了嗎?當這些電子產品讓我們感受到「聰明」帶來的所謂滿足時,得頸椎病的多了,得近視眼的多了,頭昏眼花沉迷在裡面過關、炫等級的人真是不少。你們看看微信好友圈裡,有多少人每天浪費生命打完遊戲後,還要一次次炫給別人看?


一天非常短暫,有多少人除了日常的工作學習,就是拿著手機在那兒翻。吃飯也要看,睡覺前也要看,和家人朋友說話時也要看,走路也要看,開車等紅燈的時間都要看一看……你還有時間去和別人真誠交流嗎?人情味兒因此越來越淡漠,人們寧願和湯姆貓說話,和機器人聊天工具打字玩,也不理身邊的親人。這些只會讓你的雜念越來越多,這樣所謂的「聰明」,只會帶給你無窮的疑問和煩惱。這個世界上,只有單純的人活得最快樂,而也許你還看不起他們,覺得他們不夠聰明。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眼望四周陽光照」,可現在的小小少年,很多煩惱,不少還得了抑鬱症,為什麼?是從小被大人逼得太「聰明」了。看電視變「聰明」,玩手機變「聰明」,上各式各樣的興趣班變「聰明」,現在不給孩子手上拿個電子產品打遊戲,似乎就不和潮流了,其實都是在害孩子。本該屬於孩子們的單純世界,充斥著大量被放大的負面信息。大人也是一樣,似乎一天到晚、世界各地的喜怒哀樂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剛剛結束的世界盃,有多少人跟著喜怒哀樂,坦白而言,這跟我們中國人完全沒有關係,如果是中國隊在踢球,你跟著喜怒哀樂還可以說是愛國,如果是因為賭球,那不是在造業嗎?有什麼好高興的?


但是,我們好多弟子啊,被世界盃搞得異常興奮,凌晨三四點發微信給我:「上師啊!我的德國贏啦!」你的德國?人家贏了關你什麼事?這就是我執!還有個名人弟子發信息給我,說是幾個晚上睡不著覺,生病了,極度上火。我問他:「是不是看世界盃啦?」他說:「上師就是上師啊!沒錯啊!」我說:「什麼叫『上師就是上師?』一聽就知道你熬夜糟蹋自己的身體,搞出病來了,受罪的還是自己啊!」


其實看世界盃,也沒什麼不好,喜歡足球這項運動,喜歡那些大牌球星,娛樂嘛,紅塵中的你們因為無聊,就是喜歡各種娛樂、八卦,但是不要忘記了,娛樂也要適可而止,做什麼都要學會控制自己。我們常說,要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這個時候更不能忘。你們看球想要的是快樂,如果對輸贏的每一份執著,身心都要跟著起起伏伏,怎麼可能會獲得快樂呢?都說心安是福,沒聽過情緒化有什麼好處。


通過學佛,我們要變得有智慧。什麼是智慧?懂得深思熟慮,懂得控制自己,該你努力爭取的,就努力去做;和你不相關的,負面對身心有損害的,全部都要放下。學修智慧的過程,就是解脫的過程。

娛樂須適度,不要寧願和遊戲里的湯姆貓說話,也不理身邊人



Edit By


───────


更多精彩請關注

昌列寺官網:


昌列寺微博:@昌列寺


http://weibo.com/changliesi


嘎瑪仁波切微博:@嘎瑪仁波切

http://weibo.com/zuguyanban


新浪佛學昌列寺專版:


http://fo.sina.com.cn/zt/nmcls


寧瑪昌列之聲(喜馬拉雅電台):


根讓仁波切微博:@根讓仁波切


願一切眾生得解脫圓滿無上大菩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每日慧語-把自己變成黃金
明一法師:問題識得莫為冤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TAG:佛學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