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Inuit


因紐特人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Justin Lewis


英國攝影師


關注人文性的自然題材

因紐特人生活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北極圈,他們主要分布在格陵蘭、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和俄羅斯。印第安人曾譏諷他們為「愛斯基摩人」,意思是生吃肉的人;而在本地語言中他們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意為真正的人。


北極是世界上最殘酷的地方,這裡有長達半年的漫長冬夜,動輒零下40℃的嚴寒;終年凍土層令所有的糧食、蔬果都無法生長,但因紐特人卻在此生活了近萬年。他們最初為何到達此地?又憑藉什麼本領在冰原生存、繁衍?當北極面臨氣候變化和現代文明進入時,等待他們的是否會是新的困境?英國攝影師Justin Lewis在格陵蘭東部的因紐特村莊生活了一個多月,體驗最傳統的狩獵生活,也感受到北極圈在文明和氣候影響下的變化,拍攝了一份最真實的體驗報告。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絕境下的生存智慧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最後一支遷徙大軍從亞洲出發經白令海峽向美洲進軍。他們沒有料到,等在前方的是印第安人的堵截和殘酷的殺戮。因紐特人最終難以抵抗,且戰且退進入了北極圈。時值寒冬,印第安人認為這些敵人不久就會凍死在這片冰封地獄,停止了追殺。讓人意外的是,因紐特人竟奇蹟一般生存了下來。


在北極生活,抵禦嚴寒是最關鍵的問題。許多曾到過北歐的人,一定對Igloo印象深刻,這種雪磚建造的圓頂小屋正是因紐特人的發明。在北極圈,雖然沒有木頭和泥這樣的建築材料,但遍地都是冰雪。聰明的因紐特人就地取材,他們將雪切割成一塊塊規則的「磚」,以水為「泥」。首先在要蓋屋的位置潑上水,然後壘上一些雪塊;再潑上一層水,壘上雪塊。水在嚴寒下迅速凍結,將這些「磚」固定成完整的、密不透風的整體。由於冰不易導熱,屋子裡的熱量幾乎不會傳導出去。而真正的嚴冬到來之前,家裡的女性會用獸皮縫製成厚厚的帘子掛在門口,最大限度地達到保溫效果。

儘管如此,室內的溫度也只能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由於擔心雪塊融化,人們不敢在屋裡烤火取暖。但因紐特人善於觀察,他們從北極動物身上得到啟發,研究出一種保暖性非常好的服裝:這些衣服和鞋子用馴鹿皮、熊皮、狐狸皮和海豹皮為材料,這些世界上最昂貴的皮草穿起來又輕又暖。很多地區直接將褲子和靴子連為一體,減少漏風。通常,人們穿著厚厚的皮襖,皮襖上方縫著連衣帽,遇到外出打獵時再套上寬大的防風雪外衣,即使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冷天也能泰然處之。


除了造屋、穿衣的保暖智慧,因紐特人在近萬年的演變中,發展出了適應極地生活的體貌特徵:粗矮的身材、向下彎曲的鼻頭和較厚的皮下脂肪,都可以幫助他們抵禦寒冷;細小的眼睛可以減少冰雪反射的強光帶來的傷害。這個靠不斷學習自然、適應自然而生存下來的民族,讓人不由產生敬意。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白色狩獵文化


由於北極地區的嚴寒,所有的糧食和蔬果都無法生長,因紐特人不得不靠狩獵維持生命。菜譜上儘是海豹、海象、鯨和陸地上的馴鹿、麝牛,這些高蛋白、高熱量的肉類也是他們強悍體質的重要因素。因紐特人雖然生來具有捕獵的天賦,卻對狩獵有著另一番理解:他們認為獵人能夠成功捕到獵物,並不是因為技術高超,而是獵物主動獻出了生命,讓人類的生活得以延續。所以他們對獵物始終帶著感恩之心。同時,他們也深知每次捕獵都要冒著生命的危險,隨時準備將自己的性命還給這片大地。


夏季,獵人會乘著皮筏去沿海打獵。當他們發現海豹和海象時,會用拴著皮帶的魚叉猛擲過去刺中目標,海獸會帶著魚叉沉到水裡,過一會又奄奄一息浮上水面。這時,獵人就順著皮帶把海獸拽回船附近。到了冬季,獵人會駕著雪橇到更遠的冰原打獵。當發現海豹時,便會用口哨示意雪橇犬停下,然後背著武器、帶著用白布縫成的掩體,一點點朝前匍匐前進,繞到海豹身後。成功擊中目標後,獵人會跑過去剖開獵物的肚子,把內臟分給雪橇犬作犒勞。


但近年來,隨著各國政府的幫扶和越來越多旅遊團的到來,現代文明正在慢慢改變因紐特人的生活方式。在格陵蘭西岸的伊利米納克村,越來越多人開始用雪地摩托打獵而不再使用雪橇犬,孩子們對待打獵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村裡的獵人夏木感嘆,「我小時候,孩子都渴望成為讓人尊敬的獵人,但現在我的兒子們對雪橇毫無興趣。他們有自己的願望,其中一個想要成為飛行員。」儘管學校已經意識到外來世界的影響,盡量讓孩子們接觸自然和傳統技能,但不能否認,那些自祖輩傳下的造屋、狩獵、語言和手工藝,正在像格陵蘭融化的冰川一樣,慢慢消失。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氣候環境下的艱難


近年來,伴隨全球氣候變暖、浮冰融化,美洲通往北極的西北航道已經越來越成為現實,更多人有機會抵達地球的白色屋頂。在很多遊客心中,最受震撼的場面便是冰川塌落的瞬間,轟隆的巨響和雄偉態勢是自然才有的力量。但在當地人心中,這種越來越常見的場景讓人五味雜陳。氣候,正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這個地區。


著名極地探險家Borge Ousland表示,他在2000年時在營地測量冰層,厚度大約是2.5米;現在,測量的結果只有1.4米。這塊巨大的凍冰構成的「土地」,正在一天天受到地球升溫的威脅,冰層變薄,海水變多。對於依賴自然生存的因紐特人,影響更為明顯。比如,北極地區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10年前,沿岸居民每年大約受到3~4次氣旋的影響;而最近幾年,每兩周就會有一次。更嚴重的是,由於溫度上升,水域中的鯡魚不得不向更北游去,村民們的獵物鯨魚也追隨而去。大約在三年前,每年基瓦利納的漁民還可以捕到十幾頭鯨魚,但今年一頭鯨魚也沒有捕到,人們就要面臨食物的短缺。

跟因紐特人學抓魚,冰原生存大師



關注因紐特文化的人群較少,加之經費原因,近幾年有數家知名的因紐特博物館已關閉。能夠親身接觸這些器物、了解古老文化的途徑越來越少。因紐特的過去正在漸漸被人們遺忘。


除此之外,北極大面積的浮冰融化,也導致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多格陵蘭附近的漁村,不得不在軍隊幫助下修建了防波堤。但這種人工的防禦無法抵擋自然的變化,海水不斷變多侵蝕陸地,土地越來越鬆動,許多沿岸的房屋已經倒塌。據科學家預測,在2020~2025年,基瓦利納小鎮就會完全淹沒在北冰洋中,不復存在。村民們很可能要離開祖祖輩輩生活過的地方另謀出路,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


因紐特人,曾經憑藉自己堅強的毅力、捕獵的天賦和學習自然的智慧,在這塊寸草不生的冰原生存、繁衍,是當之無愧的生存大師。但今天,無論是全球氣候變暖還是現代文明侵入,都在讓他們陷入新的困境。我們對一個地方的喜愛,也許不該限步於享受它的風光與資源,也包括關注它的命運,包括用自己行為的變化去守護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家雜誌 的精彩文章:

僜人並非拜鬼,他們只是與鬼同處!(下)
很多人說《旅行家》怎麼辣么迷海明威啊,我們不僅迷,還親自去了西鎖島
蒲蒲蘭繪本館特別推薦:日本繪本館夏の旅
絲路之旅系列5:以甘肅之名

TAG:旅行家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成千上萬印尼人聚集海灘不抓魚,卻捕食最噁心的動物,蛀船蟲
這些人好厲害,徒手抓魚,魚都比自己大
農村倆小伙巧設陷阱抓魚,大魚排著大隊往陷阱里鑽
鄉下姑娘野外築水壩抓魚,最後抓的黑魚讓人很驚喜!
姐姐考上大學,臨走之際,弟弟去抓魚,結果姐姐抱著弟弟哭成淚人
女子小水溝里抓魚,泥水裡的亞洲鯉魚太好抓了,隨便抓大收穫!
機智的小貓兒從來不缺魚吃,這隻喵星人太會抓魚了!
他們隱居叢林住山洞,過著徒手抓魚的貧苦生活
養了只特別聰明的哈士奇,知道主人喜歡釣魚,竟跳河替主人抓魚!
實拍農村姐弟在田裡抓魚,大魚在泥土裡亂鑽!
男子在河中淺灘用大鎚抓魚,匪夷所思抓魚方法能抓到魚?
農村女子在稻田邊抓魚,女子抓魚一把好手,一抓一個準!
小伙徒手抓魚的技術讓人佩服,從沒失手並且魚越抓越大
棕熊媽媽帶熊孩子去捕魚,抓魚後母熊的反應卻是這樣
農村舉辦美女抓魚遊戲,眾多比基尼農婦上演濕身誘惑!
農村大姐到稻田裡抓魚 這幕可把大姐給樂壞了
男子在野外築壩舀水抓魚,一群人幹得熱火朝天,痛並快樂著!
貓咪抓魚大家都聽多了,那麼狐狸抓魚保證吸引你
男子在海邊抓魚,沒想到抓到一隻巨大的龍蝦,可以大吃一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