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胎位的方法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胎位的方法

一個有性格的公眾號


愛嬰閣


★★★★★

准媽媽們在沒懷孕之前就應該有聽說過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在懷孕裡面都是比較常見的問題,那麼,當媽媽們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都想要去矯正胎位。什麼是胎位呢?胎位不正對嬰兒的影響大嗎?為什麼發現胎位不正都要去矯正呢?當然,我們都想為寶寶好,但是方法不對還有可能危害到寶寶的安全。作為準媽媽,我們首先要知道,媽媽胎位不正的原因,我們根據不同的原因,找到具體的方法糾正寶寶的胎位問題。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糾正寶寶的胎位吧。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胎位的方法



胎位不正,順產不易

胎位,意指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子宮內的姿勢十分重要,將攸關到孕媽咪會順產或難產,正常狀態來說,胎兒浸泡於羊水中,因頭重腳輕的關係,自然會呈現頭下腳上的狀態,這在生產時最為順利,只要胎兒並非「頭下腳上」,即為胎位不正。


由於懷孕早期時,胎兒很可能會在媽咪的肚子里轉來轉去,必須等到30 周以上才逐漸固定下來,因此,早期的胎位不正無須太過擔憂;胎位不正的類型是依照胎兒最靠近媽咪子宮頸的部分做區分,可略分為以下幾種:


? 臀位:胎兒臀部靠近媽咪的子宮頸,為頭上腳下的姿勢,也是胎位不正最常見的一種,其中又分為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全足位、不全足位。


? 橫位:橫躺於媽咪子宮中,面部朝上。


? 斜位:與橫位意思相近,僅為角度的差異。

? 顏面位:胎兒應保持頭下腳上,且面向媽咪的背後。若面向媽咪子宮頸口,則為顏面位的胎位不正。


? 枕後後位:當胎兒頭下腳上,但面部朝向媽咪的腹部者,稱為枕後後位。


? 額位:胎兒的頭頂應朝向媽咪的子宮頸,若面對子宮頸的是胎兒的額頭,稱為額位。


原則上,只要孕媽咪按時進行產檢,胎位不正的狀況可以透過超音波來察覺,醫師表示,也許部分媽咪曾聽過老一輩說過醫生會利用觸診方式判斷胎位是否為正,這是因為胎兒頭部較硬,用觸摸方式判斷頭部位於子宮的哪個部位,然而,隨著醫學的發達,只需透過簡單的超音波,便可清楚知道胎兒的位置是否處於正常的頭位。此外,即使在第32 周前偵測出胎位不正,孕媽咪也無須太過擔心,此刻的胎兒仍可能不斷旋轉,通常超過32 周以上,才能確認胎兒是否為胎位不正。雖然胎位不正的胎兒多半會採取剖腹產,但卻不會對母體或胎兒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胎位的方法


造成胎位不正5 成因


成因1 :羊水過多或過少


當媽咪子宮內的羊水過多時,胎兒的活動空間相對變大,即使到了32 周左右,也很可能因為空間過大而可任意翻轉。反之,但當胎兒位置並非處於正常的頭位,又因為羊水過少、活動空間窄,翻轉成正常頭位的機率就會相對減少。

成因2 :子宮異常


雙子宮、雙角子宮或子宮中隔這類子宮發育異常的狀況,統稱子宮異常引起之胎位不正。由於女胎兒在媽咪肚子里時,子宮為兩個組織融合後所形成,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兩個組織會融合成一個完整的子宮,若融合不完全,依照程度可分為近似愛心形狀的雙角子宮、子宮中間有個分隔的子宮中隔或雙子宮。由於子宮形狀異常,造成裡面空間較為狹小,易使胎兒胎位不正,同時也會增加子宮早期收縮、早產及早期破水的風險。


成因3 :子宮肌瘤


由於肌瘤與胎兒同時位於媽咪子宮內,當胎兒在活動時,很可能因為肌瘤過大而影響胎兒的活動空間,導致胎位不正的狀況產生。


成因4 :胎兒患疾


若胎兒患有水腦症、無腦症等疾病,也會增加胎位不正機率,水腦症胎兒的胎頭過大,姿勢較無法調整為正常的頭位;無腦症的胎兒由於缺乏頭蓋骨,為嚴重的胎兒畸形。然而,早產兒由於發育遲緩,胎兒體積過小,胎頭無法被固定於子宮內。


成因5 :第二胎以上之經產婦


媽咪生過許多胎後,子宮的肌肉相較於從前會較為鬆弛、失去彈性,因此,在子宮被撐大後的收縮力道不足以將胎頭往下擠壓,形成正常的頭位。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及糾正胎位的方法



矯正胎位4 方法


1 膝胸卧式


膝胸卧式是目前最多醫師建議媽咪做的矯正活動,由於寶寶頭重腳輕,希望透過媽咪的一些姿勢,藉由重力的作用讓寶寶的頭部往下垂,適用於30 周后、胎位為臀位或橫位的媽咪。孕媽咪先將褲帶解開,雙膝與肩同寬跪於地板上(鋪設瑜珈墊),在膝蓋處放置毛巾或軟墊、頭處放置枕頭,會讓動作較為舒適;將胸與肩膀緊貼於地面,頭部可側向外,兩手貼於床面、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臀部、大腿至小腿盡量呈90 度,此姿勢維持5 ~10 分鐘,適應後再逐漸拉長到15 分鐘,早、晚各做一次,若能使頭低、臀部高的差距拉大,效果更佳。


特別要注意的是執行前應排尿,並且要考量自身體能狀況,若感到不適,應立刻停止,與醫師討論;開始執行的期間應按時產檢,確認胎兒是否有改變胎位。


2 外倒轉術


簡單來說,外倒轉術是以外力調整胎兒的位置,為較早期的矯正方式。部分婦產科醫師會用手推胎兒的頭與肚子,但由於不知道胎兒在子宮內部臍帶纏繞與胎盤剝離等狀況,因此,不太建議使用此方式進行矯正,除非萬不得已的狀況下,必須透過監視器輔助才能進行。此外,懷孕期間曾有出血狀況或羊水過少的孕媽咪,皆不適合進行這類矯正術。


3 側卧位轉位法


孕媽咪在晚間睡覺時,身體卧於胎兒身體肢側,透過重力使胎頭進入骨盆;又或者過往習慣左側卧睡者,可換至右側,而原本習慣右側卧睡者,則改為左側。


4 適度活動


孕媽咪適度活動可以刺激寶寶的活動量增加,使其有機會轉正胎位,因此,胎位不正的孕媽咪千萬別以為要多休息、多養胎才是對,越不活動就越沒有機會轉正。運動部分可採取散步或上樓梯,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時間長短則依自身體力為主,無須勉強


*文章轉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火視頻速遞 的精彩文章:

漲奶,非同小可
確定是親粑麻,那又是何仇恨讓你把我拍成這般
為什麼說孕期不宜接種疫苗
孕麻麻也要管住嘴 一定不能吃的13種食物
關於准媽媽體重你必須知道的幾個問題

TAG:最火視頻速遞 |

您可能感興趣

胎位不正的風險及矯正方法
胎位不正的4個原因,以及糾正辦法
胎位不正就只能剖腹產?這2種糾正胎位的方法真的很有效
胎位不正的兩種糾正方法:可採用胸膝卧位法和橋式卧法
教你兩招有效糾正胎位不正的方法
孕媽胎位不正,有矯正的方法嗎?
擔心自己胎位不正?看看各種胎位的分析及糾正方法
胎位不正?兩個小方法及時糾正它!
胎位不正對生產的危害,胎位不正怎麼糾正
胎位不正就要剖腹產?別緊張,2個方法輕鬆矯正胎位
導致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麼
胎位不正只能剖?這幾種胎位糾正法很有效
胎位不正怎麼糾正 孕婦可嘗試6種方法
胎位不正如何有效矯正
如何判斷孕婦胎位是否正常?胎位不正如何矯正?
3種常見的胎位不正情況,各個胎位矯正方法分享 產前必備
胎位不正如何矯正?
胎位不正怎麼辦?矯正胎位實用妙招
孕媽早知道,胎位不正的正確糾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