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文讀懂:肺癌所致10大副癌綜合征

一文讀懂:肺癌所致10大副癌綜合征

一文讀懂:肺癌所致10大副癌綜合征

一些肺癌患者的早期臨床表現並不典型,如果我們忽視了某些細節,就有可能誤診或漏診。

作者:張雨雨

來源:醫學界腫瘤頻道

肺癌是起源於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在我國,肺癌發病率為男性腫瘤的首位,超過癌症死因的20%,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快速增長。

對於臨床醫生來說,肺癌並不陌生,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副癌綜合征

一文讀懂:肺癌所致10大副癌綜合征

我們都知道肺癌的典型癥狀有咳嗽、咯血、胸痛。碰到這樣的患者,我們會想到拍個胸片,但有一些肺癌患者,早期臨床表現卻並不典型,如果我們忽視了某些細節,就有可能誤診或漏診。

那麼,什麼是副癌綜合征?

副癌綜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指肺癌非轉移性胸外表現,是癌細胞產生的某些特殊激素、抗原、酶或代謝產物而引起的臨床表現。

副癌綜合征可表現於胸廓以外的各臟器,當肺癌被切除或有效治療後,癥狀可緩解,肺癌複發時隨之再現。

第一,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

臨床以杵狀指(趾)、廣泛性骨膜新骨形成和關節疼痛、積液為主要表現。

肺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往往先於肺部癥狀數月或數年出現,多合并於肺癌。其病因學說較多,毒性物質均被認為可能是引起本病的原因。

臨床上病骨區軟組織有腫脹壓痛,以脛腓骨和橈尺骨遠端較為顯著,嚴重者可累及股骨、肱骨、掌骨和跖骨等。此處也有累及膝、踝、腕等大關節。其確診主要依靠影像學證據,表現為雙側管狀骨對稱性骨膜增生。增生的骨膜可呈層狀、蔥皮樣或花邊樣,骨膜新生骨與骨皮質之間多可見一透亮線;關節病變多表現為關節軟組織腫脹、關節積液及關節周圍骨質疏鬆等徵象。肥大性骨關節病核素骨顯像的特徵表現為對稱性「雙軌征」和(或)對稱性關節周圍放射性濃集。

大細胞癌、鱗癌、腺癌與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密切相關,臨床上,肥大性肺性骨關節病有時是肺癌早期的唯一癥狀,很大一部分患者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二,男性乳腺增生

發病機製為異位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與外周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雄激素水平降低,致使肺癌患者體內性激素失衡和紊亂有關,從而引起男性乳腺增生癥狀。

合并異位促性腺激素的肺癌不多,大部分是大細胞肺癌。

第三,庫欣綜合征

庫欣綜合征是各種病因造成的腎上腺分泌過多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所致病症的總稱。典型表現可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高血壓、低鉀等。

肺癌患者常常在癌組織甚至血中可以檢測到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升高,不斷刺激正常腎上腺組織,使其分泌過多腎上腺皮質激素。小細胞肺癌或支氣管類癌是引起庫欣綜合征最常見的細胞類型。

第四,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SIADH),是內源性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增多或活性作用超常,從而導致水瀦留,尿排鈉增多以及稀釋性低鈉血症等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

伴隨水中毒癥狀的加重,甚至可能出現精神癥狀,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經併發症。患者血清鈉低於135mmol/L,嚴重者甚至低於120mmol/L,血漿滲透壓低於280mOsm/kg,尿鈉高於20mmol/L。小細胞肺癌與SIADH的相關性可以達到75%。

第五,多發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

首發癥狀通常為四肢近端無力,往往從盆帶肌開始逐漸累及肩帶肌肉,僅有5%的患者伴有肌肉疼痛或壓痛。

咽喉肌受累可發生吞咽困難;頸肌受累常見,可出現抬頭困難,也可累積呼吸肌。皮炎可在肌炎前出現,或伴隨出現。典型改變包括眶周、口角、顴部、頸部、前胸、肢體外側、指節伸側和指甲周圍的紅斑和水腫,尤其常見的是上瞼呈淡紫色色斑和水腫。後期呈現脫屑、色素沉著和硬結。

臨床上約8%PM/DM患者伴發惡性腫瘤,可先於惡性腫瘤1~2年出現,也可同時或晚於腫瘤發生。常見的腫瘤是肺癌、卵巢癌、乳腺癌、胃腸道癌。年齡越高,伴發腫瘤機會越大。

就肺癌而言,小細胞癌、鱗癌與PM/DM相關。

第六,高鈣血症

主要存在於鱗癌,發生機制與異位甲狀旁腺激素與其相關蛋白有關,也可由骨轉移直接所致。

研究發現,在沒有骨轉移的情況下,高鈣血症發生率佔40%。許多腫瘤都可產生異位甲狀旁腺激素,尤以肺癌發生率高。高鈣血症的患者常表現為嗜睡、厭食、噁心、嘔吐和體重減輕、精神變化。血鈣可高達3.5mmol/L以上,切除腫瘤後血鈣水平往往可以恢復正常。

第七,類癌綜合征

類癌綜合征的典型表現是皮膚、心血管、胃腸道和呼吸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面部、上肢軀幹的潮紅或水腫,胃腸蠕動增強,腹瀉,心動過速,喘息,瘙癢和感覺異常。癥狀多呈陣發性,機製為腫瘤釋放不同的血管活性物質,包括5-羥色胺,緩激肽,血管舒緩素,兒茶酚胺,組胺等。常見於小細胞肺癌。

第八,神經肌肉綜合征

神經肌肉綜合征包括小腦皮質變性、脊髓小腦變性、周圍神經病變、肌無力綜合征(Lambert-Eaton綜合征)等。

小腦皮質變性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機體功能障礙,兩側上下肢行動困難,動作震顫,發音困難,眩暈,但眼球震顫不常見,有報道稱切除肺癌後上述癥狀自行消退。

運動、感覺等外周神經病變時可有急性或亞急性發作。感覺或感覺運動神經兼有受累主要表現為肢體感覺異常、疼痛、深部腱反射消失等。

肌無力綜合征(Lambert-Eaton綜合征)與胸腺病變有關的重症肌無力不同,應用新斯的明等藥物無緩解作用,但用皮質激素類可能有效。

腫瘤經治療後消失或緩解時,其肌無力癥狀也隨之緩解。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研究發現,這些癥狀與腫瘤的部位和有無轉移武館,它可以發生於腫瘤出現前數年,也可與腫瘤同時發生,多見於小細胞未分化癌。

第九,皮膚病

有研究發現,肺癌還可以引起一些皮膚病,如黑棘皮症,剝脫性皮炎。

黑棘皮症多見於成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可見於肺癌,與腫瘤同時發生占其60%,先有皮膚改變後發生腫瘤者佔20%,表現為顏麵皮膚灰黑、粗糙、逐漸發展到全身皮膚。

剝脫性皮炎是一種以全身皮膚潮紅、脫屑為特徵的炎症性疾病。

另外,不明原因的瘙癢症,掌跖皮膚過度角化症,反覆發作的濕疹、帶狀皰疹、魚鱗癬也應警惕惡性腫瘤所致。

第十,其他

也有研究發現,肺癌與硬皮症,栓塞性靜脈炎,非細菌性栓塞性心內膜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毛細血管病性滲出性貧血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具體發病機制還需進一步研究。


投稿請發郵件至zl@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編輯微信y64688723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輸液結束不拔針,會不會進空氣?
關於健康飲酒的十大謠言
讓肺癌「免於化療」的他,來醫生站講課啦!
2016ASCO/ESMO 關於姑息治療的十大重要研究
化療無嘔吐!華北首家癌症無嘔吐病房成立了!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