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外界封他:「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


編劇史航說,這世間可愛的老頭兒很多,但可愛成這樣的,卻不常見。


賈平凹說他:他是一文狐,修鍊成老精。

黃裳說他:他的一切,都是詩。


梁文道說他: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剛好。


網民都叫他:文藝界泥石流。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275K



這些都是汪曾祺。


1. 作家裡最會吃的,廚師里最會寫作的,他是最有生活情趣的直男。

汪曾祺說他最愛逛菜市場:「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386K



他對吃有非凡的鑒賞品味,他寫過:


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嘗嘗,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146K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有一位女同志,南京人。愛人到南京出差,問她要帶什麼東西。——「臭豆腐」。她愛人買了一些,帶到火車上。一車廂都大叫:「這是什麼味道?什麼味道!」


我們在長沙,想嘗嘗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循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個公共廁所!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720K



在北京我也摘過灰菜炒食。有一次發現釣魚台國賓館的牆外長了很多灰菜,極肥嫩,就彎下腰來摘了好些,裝在書包里。門衛發現,走過來問:「你幹什麼?」他大概以為我在埋定時炸彈。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211K



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692K



出現在汪曾祺筆下的常常是些平易近人的普通食物,比如蘿蔔、豆腐、野菜、韭菜花,很親民,但因為他吃遍天下,又長於觀察,一個不起眼的食材往往被他描寫得格外細膩(描寫之神!)。汪氏美食散文都特別實用,完全可以當食譜讀,下筆的食物都經過了小老頭兒的肉身驗證。汪曾祺的廚藝也是響噹噹,每當有港台作家或外國友人來採訪汪曾祺時,中國文聯就直接安排客人在汪曾祺家吃飯。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214K



他筆下,一塊豆腐也有七十二般變化,令人口水長流。更別提那些家鄉的雙黃鴨蛋、北京的豆汁兒,湖南的臘肉,江南的馬蘭頭、朔方的手把肉,昆明的牛肝菌、汽鍋雞……所有的東西,經他寫過,都成了微在君此生非吃不可的美食榜單。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199K



來看一段:


「茶干是連萬順特製的一種豆腐乾。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紮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乾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裡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連老大監製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乾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後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193K



他特別喜歡花花草草,每次都是他有心發現身邊的植物什麼最先開。他寫過的文章里提到的花草樹木的種類數量之多,簡直堪稱植物學家。《人間草木》寫過:「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麼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喜歡美術,喜歡手工,經常如痴如醉地看匠人和女工做手工活,還在文章里寫過「我應該當一個工藝美術師的,寫什麼屁小說!」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48K



1958 年,他被劃為右派,被下放到張家口沙嶺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在那兒畫過一套馬鈴薯圖譜,可惜後來畫稿毀在了「文革」之中。


他喜歡畫畫,直到 40 歲時,他還想改行去當專業畫家。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汪曾祺的畫


他喜歡唱戲,在西南聯大時常唱,後來放棄是因為「牙齒陸續掉光,撒風漏氣。」


2. 清新、自然、不做作的文風,他和外面那些妖艷賤貨好不一樣。


他筆下的一切都健康又自由,可愛又有靈性,規則、戒律和道德是什麼,Who cares ?


他說過: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


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


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


於是就有了這些和梔子花一樣快活又可愛的人和物:


1. forget-me-not ——勿忘我,名字很詩意,花實在並不好看。草本,矮棵,幾乎是貼地而生的。抽條頗多,一叢一叢的。灰綠色的布做的似的皺皺的葉子。花甚小,附莖而開,顏色正藍。藍得很正,就像國畫顏色中的「三藍」,花裡頭像這樣純正的藍色還很少見——一般藍色的花都帶點紫。


為什麼西方人把這種花叫做 forget-me-not 呢?是不是思念是藍色的。


昆明人不管它什麼勿忘我,什麼 forget-me-not ,叫它「狗屎花」!


這叫西方的詩人知道了,將謂大煞風景。


——《花》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422K



2. 老舍先生一天離不開茶。他到莫斯科開會,蘇聯人知道中國人愛喝茶,倒是特意給他預備了一個熱水壺。可是,他剛沏了一杯茶,還沒喝幾口,一轉臉,服務員就給倒了。老舍先生很憤慨地說:「他媽的!他不知道中國人喝茶是一天從早喝到晚的!」


——《尋常茶話》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502K



3. 中市口街東有一個畫畫的,叫張長之,年紀不大,才二十多歲,是個小胖子。小胖子很聰明。他沒有學過畫,他畫畫是看會的。畫冊、畫報、裱畫店裡掛著的畫,他看了一會就能默記在心。背臨出來,大致不差。他的畫不中不西,用色很鮮明,所以有人願意買。他什麼都畫。人物、花卉、翎毛、草蟲都畫。只是不畫山水。他不只是臨摹,有時也「創作」。有一次他畫了一個斗方,畫一棵芭蕉,一隻五彩大公雞,掛在他的畫室里(他的畫室是敞開的)。這張畫只能自己畫著玩玩,買是不會有人買的,誰家會在家裡掛一張「雞巴圖」?


——《看畫》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268K



4.


漠漠春陰柳未青,


凍雲欲濕上元燈。


行過玉淵潭畔路,


去年殘葉太分明。


汽車開過湖邊,


帶起一群落葉。


落葉追著汽車,


一直追得很遠。


終於沒有力氣了,


又紛紛地停下了。


「你神氣什麼?


還的的地叫。」


「甭理它。咱們講故事。」


「秋天,早晨的露水…」


——《落葉》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835K



5. 有一次,薛大娘到了家門口,對呂三說:「你下午上我這兒來一趟。」


呂先生從萬全堂辦完事回來,到了薛家,薛大娘一把把他拉進了屋裡。進了屋,薛大娘就解開上衣,讓呂三摸她的奶子。隨即把渾身衣服都脫了,對呂三說:「來!」


她問呂三:「快活嗎?」——「快活。」——「那就弄吧,痛痛快快地弄!」薛大娘的兒子已經二十歲,但是她好像第一次真正做了女人。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薛大娘和呂三的事漸漸被人察覺,議論紛紛。薛大娘的老姊妹勸她不要再「偷」呂三,說:「你圖個什麼呢?」


「不圖什麼,我喜歡他。他一年打十一個月光棍,我讓他快活快活,——我也快活,這有什麼不對?有什麼不對?誰愛嚼舌頭,讓她們嚼去吧!」


——《薛大娘》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211K



另外推薦一篇很短的超越人倫的奇文《鹿井丹泉 》,想看的可以在我們微信後台回復「奇文」。


3. 甜而不齁,酸而不臭,文藝小清新少男隨手發糖虐狗。


汪曾祺是民國一幫直男中最會寫戀愛的(別提徐志摩),不是他多會說情話,而是他特別善於把握戀愛初期的清新氣息,不甜膩,不酸腐,虐狗虐得恰到痛點,意猶未盡,相信我,讀完你又初戀了!


他的代表作《受戒》寫的小和尚明子和小英子可愛到酥麻,隨便選一段:


赤了腳,在涼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著,——哎,一個硬疙瘩!伸手下去,一個紅紫紅紫的荸薺。她自己愛干這生活,還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腳去踩明子的腳。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裡痒痒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434K



還有一篇《大淖記事》,裡面有個細節讓人特別動情:


小錫匠十一子因和巧雲相愛被保安隊長打成重傷,只有灌陳年尿鹼才能保命:


十一子的牙關咬得很緊,灌不進去。


巧雲捧了一碗尿鹼湯,在十一子的耳邊說:「十一子,十一子,你喝了!」


十一子微微聽見一點聲音,他睜了睜眼。巧雲把一碗尿鹼湯灌進了十一子的喉嚨。


在這之後,汪曾祺忽然寫了一句:「不知道為什麼,她自己也嘗了一口」。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375K



他說:「這是我原來沒有想到的。只是寫到那裡,出於感情的需要,我迫切地要寫出這一句(寫這一句時,我流了眼淚)。我的老師(沈從文)教我們寫作,常說『要貼到人物來寫』,很多人不懂他這句話。我的這一個細節也許可以給沈先生的話作一註腳。」


4. 前半生顛沛流離,後半生筆耕不輟,曾經是江青「御用文人」。


按照文學史的 TOP 排行榜,汪曾祺排在當代文學史前十名開外,一直是個「不入流」的作家。他的地位有些尷尬,常在專門論述過文壇其他天皇巨星之外,以「還有」倆字一帶而過:還有汪曾祺等作家。


1920 年,汪曾祺出生在江蘇高郵的書香世家。1939年,19 歲的汪曾祺到昆明考上西南聯大,在中文系讀書。他學習了許多中外文藝理論,受沈從文先生的影響很深。在沈先生的指點下,他開始發表小說。他的寫作很受教授們的讚賞。有篇作業,沈從文覺得給滿分都不夠,判了一百二十分。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汪曾祺(左)和沈從文(右)


讀完四年書,他卻由於體育課逃課和睡過頭沒參加英語考試,不能畢業。後來學校規定當屆學生要給美國顧問當翻譯,他也沒去。根本原因是他的英語太次。直接原因據說是他窮得叮噹響,褲衩後面穿了兩個大洞,見不得人,所以沒參加體檢。結果汪曾祺失去了大學文憑,一輩子填表都寫「大學肄業」。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汪曾祺年輕時


1949 年,29 歲的汪曾祺出版了自己第一部小說集。在此之後,他屢屢受到政治衝擊,斷斷續續沉寂了 30 年。直到 1980 年,60 歲的他才發表自己重要的小說代表作《受戒》,當時受到普遍讚譽,然後出版多卷文集,成為晚年大放異彩的作家。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文革期間,汪曾祺受到江青的賞識,在江青的控制使用下創作長達 10 年,被任命改編現代京劇《蘆盪火種》,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沙家浜》。因為受到江青的重用,文革之後,他又被立了專案,被調查了兩年,先後寫了十幾萬字的檢查材料。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點擊播放 GIF/419K



汪曾祺改編的京劇樣板戲《沙家浜》


後來他寫道:我對於許多同志對江青的刻骨仇恨,看不到,感受不到。因為我一直感念她的好處。她一到節骨眼上,就想起我,我就得給她去賣命。有的同志說我是「御用文人」,這是個醜惡的稱號,但是這是事實。


不管怎麼說,在許多人文革中許多人爭著要為江青賣命,文革後又紛紛跳出來要證明江青是一個壞人的時候,汪曾祺仍然是一個樸素的人。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在沉寂文壇的 30 年間,他心甘情願地游離在當代文學史「戰鬥指數」的評分標準之外。這個體系以魯迅為坐標,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以後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等潮流。這些文學潮流背著旗幟、扛著鋼槍,與政治運動相配合。汪曾祺沒有入這條道,他說,「我寫不了『那樣的小說』,於是就不寫」,於是真的 30 年不寫。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汪曾祺的作品和這個可愛的老頭一樣,滿是人間煙火味,而無半點逐利心,文字中很少有教育意義和意識形態(所以也註定他不會是語文課本里的常客)。但就文字而言,他所有的描述都極美極美,而且幾乎全部是短句,很少使用長句。微在君一直覺得,如果要學習中國近現代文學,就應該向魯迅學習批判,向錢鍾書學習比喻,向汪曾祺學習描寫。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汪曾祺很少為了抨擊什麼、控訴什麼、引導什麼、揭露什麼而寫作,他的代表作《受戒》,就是他對他見過的、生活過的、美好純凈的片段和畫面的剪接和組合,沒有政治立場,也沒有時間地點,但它是比生活本身更純凈美好的存在。

文藝界泥石流汪曾祺,你為啥和別人的畫風都不一樣?



如果用電影來類比的話,汪曾祺會是一個很好的紀錄片導演,他是個乾乾淨淨的人,是個無論去哪裡都能看見美的人,讚歎著「真美啊」的人。


1997 年 5 月 16 日,他想喝口茶水,他對小女兒說「給我來一杯,碧綠!透亮!的龍井!」但龍井尚未端來,他就已離世,享年 77 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嚴懲「杠把子」後,怎麼養出「非暴力」的孩子?
珍惜身邊的左撇子!他們不但稀有還很脆弱!
明星離奇死亡事件,讓你懷疑這個世界!

TAG:微在趣聞社 |

您可能感興趣

汪曾祺,文藝界的泥石流!
朋友圈的泥石流,都比的世界你不懂
人妖界的泥石流,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鬼火
泥石流軍團橫掃教師界,這跑偏的畫風,一看就跟外面的妖艷賤貨不一樣
都來感受下詩歌界的泥石流,畫風清奇不做作
林更新,娛樂圈小鮮肉界的泥石流,這才是真爺們
這大概是畫畫界的泥石流了吧?
號稱古書畫界的泥石流,哪裡都有他——乾隆
感受下詩歌界的泥石流,畫風清奇不做作!
浣熊君才是萌寵界的泥石流,它還是不折不扣的咸豬手
盆友圈的一股泥石流,奇葩的世界太難懂
愛自拍的碧池美人魚劉湘,一股清流為何紅不過泥石流的傅園慧?
畫風奇特自帶bug的姜潮真的不是娛樂圈的泥石流么?
海賊王中泥石流一般的人物,總有地方讓你驚訝
這真是套路界的一股泥石流!就問你驚不驚喜!
音樂界的「泥石流」,只穿條褲子就敢登上舞台的人,只此一人吧?
這股時尚界的泥石流告訴你:時尚就是街頭巷尾的你和我!
港圈的叔叔們才是採訪界的泥石流啊,耿直又可愛
騎豬?抓鱔?還玩糞!簡直是綜藝界的一股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