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深度】俄羅斯為何再提啟用伊朗空軍基地?

【深度】俄羅斯為何再提啟用伊朗空軍基地?



11月26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奧澤羅夫表示,如果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遠離敘利亞海岸的地區執行戰鬥任務,就無法使用其作為移動基地來向敘利亞恐怖分子實施打擊,俄羅斯可能再次需要使用伊朗哈馬丹的空軍基地。






而據伊朗Tasnim新聞社報道稱,

伊朗國防部長德赫甘已表示,伊朗可以把哈馬丹的空軍基地提供給俄羅斯飛機使用。





其實早在2016年8月,俄空天軍斯圖-22M3遠程轟炸機和蘇-34前線轟炸機就滿載彈藥從伊朗哈馬丹機場起飛,對位於敘利亞阿勒頗、代爾祖爾、伊德利卜的「伊斯蘭國」和「努斯拉陣線」恐怖組織陣地進行了空中打擊。






但在俄聯邦委員會批准了俄羅斯和敘利亞8月26日在大馬士革簽署的「關於俄武裝力量航空隊無限期在敘利亞境內部署的協議」後,俄開始將赫梅米姆機場升級為俄駐敘利亞正式空天軍軍事基地。



同時,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也於2016年11月抵達地中海海域並首次投入實戰部署。俄空天軍利用伊朗空軍基地打擊恐怖分子的事就這麼淡了下來。






為什麼在俄海軍航母編隊投入實戰2周以後,俄羅斯和伊朗雙方均發聲要啟用伊朗的空軍基地作為打擊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的前進機場呢?




一、俄海軍航母打擊陣位機動性能差,存在各種安全隱患




自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11月15日首次投入實戰打擊敘利亞境內恐怖分子以來,基本將打擊陣位固定在敘利亞塔爾圖斯港西南海域,其目的是兼顧打擊阿勒頗、霍姆斯、大馬士革3個敘內戰熱點區域,確保航母艦載機對上述區域的全覆蓋。




同時,部署該陣位還可與俄軍駐敘利亞陸基力量密切配合,互相提供防空、預警支援。但是,這樣的陣位選擇缺點也顯而易見。




塔爾圖斯港



第一是航母機動性能差




僅可且必須固定在該陣位,否則就無法保證對敘空襲的連續性,這樣航母編隊無法進行海上機動,更別提遂行其他任務,這樣的戰力投入和作戰效能比並不高。





第二是容易暴露自身目標




俄海軍派遣航母編隊(含多艘潛艇)位地中海部署引起多方關注,尤其是美國及北約兵力緊盯不放。僅據公開信息掌握,美海軍就於11月17日、18日、28日三次派遣P-8A型反潛巡邏機赴俄航母攻擊群部署區域實施偵察。




美海軍偵察兵力均由西西里島空軍基地起飛,後直撲俄海軍航母部署地,並位6500米高度進行了繞飛機動。






分析認為,

美海軍已鎖定了俄海軍航母編隊動向,派遣偵察機的目的是搜集攔截距敘利亞海岸區域各類無線電電子數據,特別是俄海軍艦艇編隊的雷達和電子信號。




同時藉助P-8A型機強大的搜潛反潛能力,搜索跟蹤俄海軍部署在地中海的4艘攻擊潛艇(包括2艘稱「鯊魚」級攻擊核潛艇、1艘基洛級柴電潛艇和1艘奧斯卡-Ⅱ級巡航導彈核潛艇),為美軍下一步針對性應對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基洛級柴電潛艇




在此背景下,如俄海軍航母編隊仍堅守打擊陣位,將會暴露更多情報,在日後的軍事行動中也就面臨被動。為此,俄羅斯方面也就放出聲音,如果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遠離敘利亞海岸的地區執行戰鬥任務,俄羅斯可能再次需要使用伊朗哈馬丹的空軍基地。




「鯊魚」級核潛艇




二、俄海軍艦載機空襲效果並不理想,陸基空襲仍是將來倚重的方向




11月15日,俄海軍首次在作戰行動中啟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攻擊群,旨在實戰檢驗航母攻擊集群海空聯合作戰能力,探索「海空一體」的聯合作戰模式。




其中,11356型遠洋導彈護衛艦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號使用「口徑」巡航導彈進行遠程精準打擊,重點打擊恐怖組織彈藥庫等重要軍事目標。「棱堡」岸基導彈系統使用「縞瑪瑙」超音速制導導彈實施精確打擊。




蘇-33型艦載機從航母上起飛,重點對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恐怖分子彈藥庫、集結地和訓練中心,以及製造各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工廠實施定點空襲,首戰即消滅了至少30名「支持陣線」武裝分子,其中包括該組織頭目阿里·阿斯法里。







此外,11月17日,俄空天軍還出動2架改進型圖-95戰略轟炸機,從俄羅斯境內空天軍基地起飛,遠程奔襲11000多公里抵達地中海空域,並首次使用Х-101巡航導彈對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同期俄軍駐赫梅米姆基地的作戰飛機也對相關目標實施了導彈攻擊。




在此次作戰行動中,俄軍分別從俄羅斯境內、地中海海空域及敘利亞境內調動各型海空兵力實施聯合打擊,顯示了俄軍強大的「海空一體」聯合作戰能力。






但同時,也暴露了俄海軍航母艦載機戰力不強的事實。

米格-29К型機首次投入實戰就發生墜機事故,暴露出俄海軍航母艦載機訓練強度不夠、航母甲板人員應對能力不強的現實。






經過兩周的實際觀察,俄軍高層也許發現航母艦載機投入空襲的威懾意義遠遠大於實戰意義,其空襲效果也許並不是很到位,航母艦載機受起飛重量影響其載彈量遠遠不如陸基起飛的戰鬥機等等。




況且,俄海軍航母編隊原計劃就只是部署到2017年初,此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就將入塢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造。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俄軍也許在下一步會調整作戰思路,陸基空襲依舊是將來倚重的方向。除敘利亞赫梅米姆機場外,伊朗哈馬丹空軍基地是為數不多的選擇,為此俄羅斯重提啟用該機場。






三、充分做好「持久戰」準備




在俄軍新一輪空襲支持下,敘利亞政府軍收復失地勢如破竹。

阿勒頗市是敘利亞北部省份阿勒頗的首府,敘政府軍主要控制該市西部地區,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和「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支持陣線」主要在該市東部活動。




11月25日,敘利亞政府軍和巴勒斯坦Liwaa Al-Quds武裝對阿勒頗市區東部的Hanano地區發動進攻,奪取了50%左右的Hanano住宅區(黃色區域)區域,目前敘利亞政府軍還在繼續推進中。






但是,鑒於阿勒頗的重要性,交戰各方都不會退出對它的爭奪

由於敘利亞政府軍受兵源限制,反對派武裝則沒有充分的武器補給,雙方對阿勒頗的爭奪短期內恐難見分曉。




同時,恐怖分子在敘利亞境內多採取利用平民人質當盾牌的戰略,俄軍空襲作戰行動面臨人道主義壓力,打擊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

經過數年的打打殺殺,敘政府和反對派武裝之間存在嚴重的不信任,推動停火,或是斡旋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均非易事。







敘利亞局勢緊張又不僅僅局限在敘利亞境內,當前伊拉克境內局勢同樣緊張,摩蘇爾攻城戰膠著,但從實力對比來看,伊拉克政府軍攻取摩蘇爾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雖然「伊斯蘭國」敗局已定,但恐怖主義生存的土壤仍在,在攻下摩蘇爾後,伊拉克政府短期內恐難以徹底肅清恐怖組織,同時伊拉克境內的恐怖分子也依然會向敘利亞境內擴散。




1月24日,伊拉克一汽車加油站發生爆炸,造成超過100人死亡,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承認對此次事件負責。







由此看來,在中東的反恐作戰仍是困難重重,俄軍需要做持久戰準備,未雨綢繆設立空襲的空軍基地,也是合情合理了。




四、繼續拉攏地區夥伴,打造反恐同盟




2015年俄出兵敘利亞之初,因反恐共同訴求,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達成了相互交換和分享反伊斯蘭國家恐怖勢力情報信息的協議,這一舉措初步顯示中東政治中的「四國集團」正在形成。這四國中,敘利亞是俄羅斯的鐵杆盟友,伊拉克在後期又選擇了接受美國支持,唯有伊朗是變數,是可以爭取的力量,俄羅斯可以說是緊抓不放。




俄防長謝爾蓋·紹伊古在會見來俄參加2016年國際軍事比賽的外國代表團負責人後表示,將擴大與伊朗的軍事合作,包括舉行聯合演習及互派觀察員。至2016年10月,俄羅斯已按照合同完成向伊朗供應S-300防空導彈系統,所有導彈營都已經供應完畢。




據伊朗媒體報道稱,伊朗計劃在2017年將俄羅斯提供的S-300防空導彈系統投入戰鬥值勤。






伊朗也是投桃報李,伊朗防長海珊·達赫甘就曾表示,俄羅斯飛機可以無限期使用哈馬丹空軍基地,「只要有這個必要,關於無限期使用的決定就一直有效」。




在積極拉攏伊朗的同時,俄羅斯在積極爭取反恐同盟,避免在對敘反恐作戰中孤軍作戰勢單力薄。2016年8月8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和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將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三方會晤並討論廣泛問題,其中包括就敘利亞、阿富汗局勢,打擊恐怖主義和販毒問題交換意見,並擬定深化經濟合作的措施。




土耳其軍事政變失敗後,埃爾多安迅速轉向俄羅斯,雙方全面恢復關係。土耳其希望通過加強與俄協調促進敘局勢穩定,同時爭取俄支持避免庫爾德人獨立建國。




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則是在敘利亞的沿海核心地帶維持一個親俄政權,與土耳其並不矛盾。俄看重土在敘危機中的關鍵作用,需要土嚴控邊境,切斷敘境內所謂「溫和反對派」的補給通道,以維護巴沙爾政權。







此外,俄軍還積極與埃及、塞爾維亞和白俄羅斯等國舉行反恐演習。




10月15日至26日,

俄埃位埃及亞歷山大港舉行「友誼衛士-2016」聯合反恐演習,這是俄空降兵首次攜帶武器裝備前往非洲地區參加聯合國際演習。




11月3日至15日,

俄羅斯、塞爾維亞和白俄羅斯三國軍隊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附近舉行「斯拉夫兄弟-2016」聯合演習。



END





文字 |冷山


圖片 | 網路


軍武酷出品,轉載請至後台詢問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來源和立場與本公號無關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酷 的精彩文章:

TAG:軍武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