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

向敬之

1

清史研究奠基者之一的蕭一山在《清代通史》,將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作為太祖曾孫的代表人物,與祖、父輩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英親王阿濟格、鄭親王濟爾哈朗、敬謹親王尼堪、端重親王博洛,一同讚賞為「福臨以沖齡踐祚,奠定中原,征服華夏」的「開國之大人物」,「勤勞佐命」,「殊勛茂績」。

勒克德渾,為禮親王代善第三子薩哈廉的次子,生於天命四年。薩哈廉力挺皇太極繼位,是太宗統治前期的主要幫手,可惜英才命薄,於崇德元年五月病逝,年僅三十三歲。當時,勒克德渾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勒克德渾少年喪父,雖在太宗朝沒有事迹見諸史料,但有一點可以想到,太宗愛屋及烏,改對這個侄孫有所照顧。太宗敘功封賞兄弟子侄,擬封薩哈廉為多羅郡王,因愛侄的突然而死破格晉爵和碩穎親王。薩哈廉有三子,長子阿達禮襲爵,為多羅郡王,崇德八年因與二叔碩托謀立睿親王多爾袞為帝,被祖父代善大義滅親。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孝庄秘史》中的代善

大哥阿達禮被「譴死」,勒克德渾受牽連,被罷黜宗室,淪為了堂叔、肅親王豪格所屬正藍旗庶民。一個王子一夜之間成為庶民,還是自己那身為和碩親王的祖父督辦的。可想而知,年輕的勒克德渾身心上受到了怎樣的折磨。當然,也可說明,清朝皇家的內鬥何其慘烈,只有權力之爭而無親情可言,更不會念及其父薩哈廉為大清的創建和壯大付出了年青的生命。

2

或許是因勒克德渾被判給了豪格做奴才,無意間讓攝政睿親王願意出手,解放勒克德渾,以得到禮親王世系的支持和諒解。

《清史列傳·勒克德渾傳》記載:「順治元年十一月,上念勒克德渾年幼,未與謀,命復入宗室,封多羅貝勒。」順治帝還只是七歲的娃娃,而權柄主要抓在多爾袞手上。將一個被開除宗籍的庶民,復入宗室,且直接封為多羅貝勒,沒有攝政睿親王的授意與領銜上奏,詔書是無法用璽的。所謂念及勒克德渾年幼,而他要年長順治帝十九歲。這只能說是多爾袞的用意,而借了皇帝的名義。

第二年七月,剛被解放不久的勒克德渾,受命出任平南大將軍,代替豫親王多鐸駐守江寧(南京),分兵剿撫兩浙。而在上月,定國大將軍多鐸不但將南明弘光帝父子羈押送京斬首,而且遣貝勒博洛等進攻杭州,大敗南明大學士馬士英,迫降潞王朱常淓、淮王朱常清,完全控制江浙。多鐸承製改南京為江南省,重新授封官員,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體系,並以南京為中心,各重鎮要道派駐八旗重兵,雄視贛、閩、湘、粵、桂等省。多鐸正準備繼續南下,掃蕩各地的抗清武裝和明朝殘餘,而多爾袞臨時以勒克德渾代多鐸,似乎以免多鐸坐大,而給了勒克德渾拼軍功的一個最高平台。

不難看出,多爾袞是在拉攏勒克德渾甚至是禮親王家族,同時算是對為自己爭取帝位而赴死的阿達禮的回報。勒克德渾不負使命,首戰就遣左翼副都統珠瑪喇大敗馬士英於餘杭,右翼副都統和托擊潰總兵方國安於富陽。勒克德渾兩路大軍在杭州城三十里外合營,一鼓作氣,銳不可當,再次大敗南明軍。馬士英與方國安率兵偷襲杭州,被副都統濟席哈等追擊,溺死者不計其數。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馬士英

南明魯王朱以海在錢塘江以南的沿江,構築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因「擁兵迎福王於江上」有功,升任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成為南明弘光王朝首輔的馬士英,在弘光朝覆滅後,被南明唐、魯兩王勢力拒之門外,盤桓於浙江一帶,多次參與反清戰役,兵敗後遁入空門躲避清廷緝拿,後因叛徒出賣被抓獲,最終不屈就義。顧誠《南明史》記載:「馬士英在唐、魯兩政權中幾乎成了過街老鼠,他並沒有因此就轉投清方,而是儘力以抗清的實際行動改變自己過去的不佳形象。清方檔案證明,馬士英曾經多次參加渡錢塘江攻餘杭、富陽以及會攻杭州之役。1646年六月浙東兵敗,馬士英逃入四明山削髮為僧,被俘就義,實屬難能可貴。」馬士英是否真投降清朝,還是被誤解,有不少爭論,清朝官方將他列於奸臣傳中,而未將他視作貳臣。這,不是此文所述重點,但他的存在,確是勒克德渾征戰路上的一頭攔路虎,否則,成書於乾隆初年的《明史》也不會給他一個近乎泄憤性的評價:「為人貪鄙無遠略,復引用大鋮,日事報復,招權罔利,以迄於亡。」

老儒生治軍,自然不是少壯派的對手。勒克德渾在江浙戰場上,勢如破竹。清軍在湖廣戰場上,遇到了南明唐王朱聿鍵的湖廣總督何騰蛟招降李自成余部多員大將,「分據諸府縣」(《清史稿·勒克德渾傳》),多爾袞急調勒克德渾偕鎮國將軍鞏阿岱移軍西征。

勒克德渾雖然年輕,但作戰果決,先派護軍統領博爾輝進擊臨湘、岳州,又是一輪過關斬將,連敗聯手的南明軍和大順軍,迫使李自成的弟弟李孜及田見秀、張耐、李佑、吳汝義等大將帶著殘部五千餘人,前往勒克德渾陣前投降。

江浙戰場,勒克德渾主要是掃尾,而在湖廣戰場,他卻充分展現了一代名將的軍事才幹。在三年多的時間,他基本上瓦解了南明魯、唐兩王的軍事實力,並清洗了大順軍還算勢力不小的余部。順治五年九月,勒克德渾被晉封為順承郡王。不久,他同堂叔公、鄭親王濟爾哈朗揮師南下,在湘潭俘殺了南明名將何騰蛟。

3

順治七年正月,勒克德渾班師回京,五月起參預議政王大臣會議。順治八年三月,親政的順治帝任勒克德渾,掌刑部事務。第二年三月,勒克德渾病逝,時年三十四歲,與其父享壽相仿。其第四子勒爾錦襲爵順承郡王,康熙十一年掌宗人府事,第二年十二月任寧遠靖寇大將軍,進攻造反的吳三桂。

史載勒克德渾,僅因受阿達禮謀立案牽連,被開除宗室,便無其他過失。雖然多爾袞在短期內將他由庶民封爵貝勒,又拜他為大將軍,代替大將軍王多鐸,但不能不說勒克德渾沒有超人之處,否則就難以服眾。事實證明,勒克德渾年輕有為,治軍有方,而被攝政睿親王代順治帝為之晉爵郡王,且封號「順承」。

難道勒克德渾對多爾袞攝政,多有順承之意嗎?或說多爾袞期待勒克德渾順承,而此人卻揣著明白裝糊塗,而是真正順承了順治帝。順治帝親政,讓這位年長自己近二十歲的堂侄,作為主管全國刑獄訴訟的中央最高長官。此時,正是順治帝與濟爾哈朗等清洗多爾袞黨羽的高潮期,而勒克德渾並沒有受到任何衝擊,辭世之後也沒有像滿達海、尼堪和博洛理政三王,陷身於所謂黨附多爾袞或包庇多爾袞黨羽的罪責,而被追責,革爵奪謚。

多爾袞炙手可熱時對他盛意示好,而勒克德渾以深受朝廷重任,既不諂事也不依附。當多爾袞遭身後榮辱巨變,落水之時,勒克德渾並沒像理政三王那樣,跟著瘋狂復仇的濟爾哈朗追擊痛打,對已死的親人盡顯寡情,甚至擴大化肅清政敵。正因如此,順治帝才有深意地將裁決天下刑案大權付與之。當然,勒克德渾自覺地遠離權斗是非,才得以多爾袞—順治帝的連續重用。勒克德渾自知唯有持一顆公正之心,追隨皇帝,忠誠朝廷,而不挾私,方能避免觸犯自負的順治帝與報復的鄭親王的共同忌諱。這是激烈競爭的權力場上的一種聰明和智慧。

可以說,勒克德渾出任大將軍,主要靠的是能力,人盡其才而能服眾,睿王提議而其有戰功作證。其晉陞郡王,可以視作對其父薩哈廉王爵襲任的延續,而非多爾袞的還人情或搞拉攏所致。薩哈廉病逝前,勒克德渾已深受言傳身教,自然感受了乃父對太宗的忠誠和追隨。

少年喪父不沉淪,青年挂帥且封王,早逝卻以功業肇啟一系鐵帽子王勒克德渾身後,子孫世襲王位。乾隆四十三年,高宗為多爾袞平反,恢復其睿親王爵位,並將其原嗣子多爾博世系承繼,同時正式明確宗室爵位的世襲罔替,故而有了清初八大宗室王爵世襲罔替之制,即俗稱的「八大鐵帽子王」。吳振棫《養吉齋叢錄》記載:「宗室封爵,自親王、郡王、貝勒、貝子以下,凡十四等,以世遞降。此下則為閑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禮親王、睿親王、肅親王、鄭親王、庄親王、豫親王、順承郡王、克勤郡王,皆國初有大勛勞者,世襲不降封。京師俗諺謂之『鐵帽子王』。(原文註:或獲罪革爵,仍以旁之襲封)」八王首任者,為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鄭親王濟爾哈朗、庄親王碩塞、豫親王多鐸、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克勤郡王岳托。

代善、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多鐸與岳托,皆為太祖、太宗兩朝的旗主貝勒親王,以定鼎軍功獲封。碩塞為太宗之子、世祖之兄,因軍功封親王。勒克德渾作為太祖曾孫輩唯一代表,甚至還名列大伯岳托之前,說明他:一有乾隆顧念其父薩哈廉力挺太宗即位而傳之後世居功至偉;二為勒克德渾效忠順治帝且建有不朽功業,三是勒克德渾身後順承郡王爵位一直世襲罔替不曾爵除。否則,已到晚年深諳帝王平衡術的乾隆帝,斷然不會在代善世系已有二人入選後,再將一個距自己已在五服之外的族伯公,弄進需朝廷世代花大價錢恩養且須尊崇的親貴體系。同時,可以看出,勒克德渾雖英年早逝,但他無疑是皇帝世系以外,太祖曾孫中功業最傑出的一個。按輩分,勒克德渾是千古一帝康熙的族兄。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兩朝大將軍王,為康熙蕩平三藩建首功,為何死後遭降爵削謚的嚴懲
他擊敗吳三桂,誘降鄭芝龍,為何靠能力獲順治重用,死後反遭除名
出身偏房遭歧視,不公待遇保他平安終身,蔭庇了第一降將世代榮耀
暢銷的名家名作錯了書名,作者和編輯的語法常識去了哪?
皇太極繼位,獨掌權柄,改汗稱帝,此人皆首功,被報以另一種守靈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