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歷史沒有真相,


可是在國寶文物上,記錄著真實的歷史;


歷史無法穿越,

可是在國寶單位中,遺存著鮮活的歷史參觀名勝古迹;


憑弔懷古,即為巡禮


發現文化藝術價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尋理……


感謝您閱讀「博物館丨看展覽」和「歷史講壇」聯合推出的頂級國寶系列文章——《國寶尋理》

點擊下方音頻,由歷史講壇白老師親自為你讀文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明定陵


這個鳳冠本來是一個很廣泛使用的名字,就是皇后和妃嬪頭上戴的那個漂亮的帽子。而且,明清時期,一般的女子在重要的典禮,比如結婚,頭上所帶的彩冠也被叫做鳳冠。

那這麼一個廣泛使用的頭飾,怎麼就成為不允許出口的國寶的呢?因為這一組鳳冠,是從明朝唯一一座被打開的帝陵——明定陵出土的。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定陵內景


這組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出土的鳳冠既然叫一組,那就不是一頂,他一共有四頂,分別是「十二龍九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和「三龍二鳳冠」。

之前的節目里,每個國寶文物,都是單獨存在的,一套、一組就是自己一件。從這集開始,出現了一組多件的情況。


不過這四頂鳳冠製作方法是大致相同的,只是裝飾的龍鳳數量不同。它們造型奇巧,製作精美,並飾有大量的珍珠寶石。


這些鳳冠,是隨葬時裝在八角形的朱漆匣內,然後分別裝入4個隨葬的木箱中。根據洪武及永樂時期的規定,皇后鳳冠就是9龍4鳳這一種規制,那這四頂都是誰戴的呢?怎麼敢超越祖宗的規制呢?


這四頂鳳冠,是萬曆的兩位皇后,孝端和孝靖每人2頂。其中,孝端皇后的兩頂是九龍九鳳和六龍三鳳,兩頂。而孝靖皇后的兩頂,是12龍九鳳和三龍兩鳳冠。

咱們先說說這些鳳冠的主人。孝端顯皇后姓王,叫喜姐,老家是浙江餘姚的,不過她從小出生在北京,她父親是一個伯爵,永年伯叫做王偉。而王喜姐也是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期間,唯一一位親自冊立的皇后。


萬曆五年正月,萬曆皇帝虛歲十五,他奶奶陳氏和媽媽李氏給禮部下詔,為明神宗朱翊鈞選後,舉行選秀女。王喜姐就是這時入選的 。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正月,年僅十三歲的王喜姐與16歲朱翊鈞正式舉行大婚儀式,被冊立為皇后。當時時張居正曾向兩宮太后上書提到明神宗和王喜姐大婚年齡過小。史料記載13歲的概念,按照現在的說法,王喜姐也就是個12歲的小姑娘……,這也太小了。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萬曆帝畫像


但是在古代,小皇帝一般想親政,必須要用結婚來證明自己長大成人,所以,萬曆這麼著急結婚,我想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他從小在張居正看護下學習,早已厭倦那個天天壓力巨大的學習方式,因此想自己早點親政,擺脫張居正的攝政。


之後,這位正式的皇后,只給朱翊鈞生出來了一個女兒。再也沒有生到其他的孩子。這位孝端皇后,在萬曆48年4月因病去世,比萬曆皇帝早去世了三個月。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孝端皇后


而孝靖皇后也姓王,她原是萬曆後宮的宮人,不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的那個工人,其實就是宮女。萬曆皇帝私幸使其懷孕,幸就幸,怎麼還私幸?這是明代皇宮的制度,皇帝臨幸女人,那是要進行類似於現在產品質量追溯一樣的嚴格的完整的登記制度的。皇帝走到哪裡,跟某某那個了,跟著皇帝隨時伺候的人就得趕緊登記上。


所謂的私幸,就是本來不應該臨幸的,一個宮女,又不是皇后嬪妃,那麼朱翊鈞就太隨便的給她臨幸了,這一次私幸還麻煩了,王宮女懷上了,然後就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朱常洛。結果這孩子還是朱翊鈞的第一個兒子,也就是長子。這下必須給一個名分了,因此,王宮女被封為恭妃。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孝靖皇后


由於母親的地位低,朱翊鈞也不喜歡朱常洛,結果萬曆就一直不願意封他為太子。也的確,朱常洛隨時老大,但是不是嫡出,所以萬一這時候年齡剛剛30歲的王皇后生出一個兒子,那就是真正的嫡長子了。


但是,王皇后最終也沒生出來,所以,朱翊鈞扭不過朝臣,把朱常洛被立為皇太子,但是恭妃並沒有得到進封,可見朱翊鈞多不喜歡她了。那他喜歡誰呢?朱翊鈞喜歡鄭貴妃。


那麼這位王女士,一直到皇長孫朱由校出生後,才被進封為皇貴妃。萬曆三十九年,皇貴妃先於萬曆皇帝去世,一開始下葬陵區邊上的東井平岡地。萬曆皇帝駕崩後,他的兒子朱常洛只做了30天的皇帝,也跟著去世了。所以,王貴妃王氏的孫子天啟皇帝朱由校追封她為「孝靖皇太后」,將她遷葬到定陵,與萬曆、孝端皇后合葬一處。


下面,咱們就看看這四頂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這頂冠上有十二條龍,分別裝飾在正面頂部一條,中層七條,背面上部一龍,下部三龍;正面的下半部有五隻鳳;兩側各兩隻鳳,分別上下排列。龍或昂首升騰,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賓士,姿態各異。龍下部是展翅飛翔的翠鳳。每隻龍和鳳的嘴裡,都叼了一串珠寶,然後這龍和鳳的下免都裝飾了珠花,每朵珠花中心都鑲嵌寶石1塊或好幾塊,每塊寶石周圍鑲嵌了小珠一、兩圈。另外,在龍鳳之間飾翠雲90片,翠葉74片。


在鳳冠後部,還有鳳尾一樣的裝飾,叫博鬢,一共有六片,每片上面有一條金龍,寶石花2個,珠花3個。全冠共有寶石121塊,珍珠3,588顆。每隻鳳的雙眼各嵌小紅寶石1塊,一共18塊。


九龍九鳳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高27厘米、口徑23.7厘米、重2320克,有珍珠3500餘顆,各色寶石150餘塊。此冠用漆竹紮成帽胎,面料以絲帛製成,前部飾有9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8隻點翠金風、後部也有一金鳳,共9龍9鳳。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這頂豪華的風冠,共嵌紅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粒。


六龍三鳳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以翠鳥羽毛貼飾的一種工藝)製成。其中,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面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製作的如意雲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艷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后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體現。


三龍二鳳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即孝端皇太后鳳冠,高26.5厘米口徑23厘米,相對而言,是四頂鳳冠中最小的一個,但是它上邊的紅、藍寶石也是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艷,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咱們看明代的皇帝皇后的畫像中,每一位皇后的畫像都是頭戴鳳冠,我們看孝端皇后畫像上就是戴的這頂三龍兩鳳冠。從畫面的效果來看,皇后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由鳳冠得到了最佳的體現。


在1957年,明定陵出土的兩千多件文物中,既有工藝精巧的翼善冠,也有在中國考古史上僅存的明代針織品,那麼這組鳳冠為什麼超越了其它的文物,成為了第一批不允許出國展出的國寶呢?


我個人認為,這組鳳冠主要是因為他比較罕見,明代的帝王陵只挖掘了這麼一座,而實際上在傳世的其他出土文物中,是沒有同類文物的,屬於孤品。


另外作為鳳冠,它的製作工藝非常精巧,因為上面點綴著那麼多的零零碎碎的珠寶、金龍、金鳳,在搬運過程中,也非常容易損傷,我們今天去定陵博物館裡看到的都是複製品,原件存在國家博物館,而進行外出展覽這樣的活動呢,對鳳冠造成損害的危險性非常大,因此,我想鳳冠作為不允許出國的文物是理所應當的。


今天的國寶尋理就到這裡。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新版「看展覽」APP上線啦!


更及時、更全面的展訊正在那裡等你!

國寶尋理 明定陵鳳冠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物館看展覽 的精彩文章:

鎮館之寶 清代 象牙席
遊學@蘇州:小公子養成記——寒假最清新的蘇州遊學
遊學@北京,2017年寒假小學階段必去的城市
遊學@上海:科技發明與自然探索的共振
遊學@武漢:這座城市的身體里,跳動著滄桑卻又青春的脈搏

TAG:博物館看展覽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國家明文規定不讓挖掘帝王陵?看看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
明定陵出土的皇帝冠帽——雲想衣裳系列
郭沫若申請挖掘明長陵只為目睹一件寶物,最後明定陵成了「替死鬼」
為什麼國家禁止挖帝王墓?郭沫若挖掘的明定陵,血一樣的教學!
郭沫若力主挖掘的明定陵:如今文物「重回」地下保護
清朝帝陵和明定陵都被挖了,為啥明孝陵能躲過被盜墓的危險?
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損毀大量文物,萬曆皇帝龍袍成黑炭
直擊郭沫若主挖的明定陵,萬曆皇帝原棺遺失屍骨無存
考古:明定陵萬曆皇帝地下玄宮打開過程實錄
晒晒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郭沫若力主發掘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如今龍袍發黑碎裂
直擊郭沫若主挖的明定陵發掘始末,萬曆皇帝原棺遺失,屍骨無存
直擊郭沫若力主挖的明定陵出土文物,寶物無數,龍袍已發黑碎裂
為什麼我們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專家稱: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
郭沫若向上級請求發掘明定陵,出土寶物轉眼化成灰,教訓慘痛!
明定陵挖掘的「詛咒」之謎:萬曆皇帝的一塊棺材木,死了7條人命
為什麼我們再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專家:明定陵的教訓太深刻了
明定陵出土的金盒玉盂是一個很好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