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給孩子選葯:劑型關乎安全

給孩子選葯:劑型關乎安全

給孩子選葯:劑型關乎安全


生活中,說到用藥安全,很多人可能會馬上想到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到用藥安全,藥物劑型就是其中之一。

口服製劑小心卡住喉嚨

兒童服用大顆粒的片劑或膠囊劑時,易發生卡住喉嚨、反胃、嘔吐等情況。有統計表明,不適宜的口服製劑可能造成胃排空障礙、腸梗阻、幽門狹窄,甚至會導致患兒死亡,且絕大多數都發生於嬰幼兒患者。兒童在使用緩控釋或腸溶的片劑或膠囊劑時,如果每片(粒)劑量過大,只能掰開服用。但對於緩控釋製劑來說,掰開使用不僅使得藥物在體內緩慢平穩釋放的效果喪失,藥物的突釋效應還可能導致毒性反應。在胃液環境中不穩定的藥物(如多酶片)或者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吲哚美辛片)一般會被製成腸溶製劑,掰開使用也存在相應的安全隱患。因此,家長應該了解,適合兒童吃的葯應該是不會造成吞咽困難,且口感好的。顆粒劑、緩釋顆粒、速溶膜劑等都適合孩子。

給孩子選葯:劑型關乎安全

吸入劑易出現吸入不足

吸入製劑是指藥物以霧狀形式傳輸至呼吸道或肺部以發揮局部或全身作用的製劑。它給藥方便,可避免吞咽問題,不會影響孩子的胃腸道,所以在兒童使用的藥物中吸入製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一些治療哮喘的藥物。不過,小兒使用這類藥物時,因其呼吸道的解剖學特點和成人有差異,易導致吸入的藥物有效劑量不足;每次使用吸入劑後如果不按說明書提示及時漱口,藥物在給葯部位的局部沉積可導致藥物性鼻炎、咽炎、口腔潰瘍、鵝口瘡、聲音嘶啞等副作用。

外用藥可能會傷皮膚

貼劑、膏劑等外用製劑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疾病,或通過皮膚吸收作用於全身。這類藥物可持續釋放,用藥方便,也能避免吞咽損傷和損傷胃腸道,因而也適合用於兒童。但這類藥物存在一些安全性的問題,由於兒童的相對體表面積較大且皮膚通透性較高,外用藥物時較成人更易吸收,有引發全身毒副作用的風險。以皮質類固醇製劑為例,在治療幼兒皮膚濕疹時,如果塗藥的面積比較大、療程比較長,就可能讓皮膚變薄,甚至會讓腎上腺功能受損,以及出現生長停滯等不良反應。此外,作用於全身的外用貼劑具有的滯後效應也易被忽視:藥物在皮膚中形成貯庫,貼劑即使在移除幾小時後,仍會有藥物持續釋放進入血液,如發生不良反應,即使除去貼劑後反應依然會持續。

滴鼻滴眼劑可致全身毒性反應

通過鼻、眼、口等部位給葯的製劑一般起局部治療作用,但藥物也可能通過黏膜血管進入血液從而導致全身作用,兒童黏膜血管豐富、吸收迅速,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例如,曾有個案報道,小兒使用了治療鼻充血的萘甲唑啉滴鼻劑後,出現了呼吸困難、嘔吐等全身毒性反應;還有患兒使用氯黴素滴眼液後,由於發生了全身吸收,產生了急性貧血癥狀。

注射劑直接入血風險大

注射劑適用於急性搶救或不宜口服給葯的患者,具有藥效迅速、劑量準確、作用可靠等優勢。然而正是由於上述優勢,導致注射劑在兒童患者中出現過度使用的現象。實際上,由於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注射劑帶來的風險遠大於其他製劑:注射劑易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如臀肌攣縮、血栓性靜脈炎等;注射劑中的雜質、輔料,以及代謝產物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甚至肝腎功能損傷。

(聲明:本文版權歸大眾健康雜誌所有,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您喜歡,就掃描一下指紋,關注我們!

《大眾健康》雜誌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主管、健康報社主辦

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專業的健康科普

掃描以上二維碼,或微信關注"大眾健康雜誌"

每日為您推送健康知識純乾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別不把外科體檢當回事
盲目「川貝」未必能止咳
家長必知的「長個兒」學問
有多少人曾想過自殺?

TAG:大眾健康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選中藥,哪種劑型合適?
中藥劑型除了湯劑,還有個「半固體劑型」!
這些兒童常用劑型,你用對了嗎?
兒科醫生媽媽:兒童不同藥物劑型的給葯技巧
全是乾貨!出門必備!家庭常用藥物劑型全知道
何首烏被廣泛用來治白髮脫髮,可它哪種劑型的肝毒性才小呢?
認識這四類保濕產品劑型,選對保濕產品
誰說中藥就是一碗黑湯?這些液體劑型您知道嗎?
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胰島素劑型?
很多人都認為喝中藥都是湯劑,其實還有這幾種劑型呢!
很多人都以為中藥就是一碗黑湯,卻不知道還有這些液體劑型!
西瓜霜不同劑型該咋用
甲醛超標是環氧地坪漆心中的痛,但環氧地坪溶劑型塗料卻無可替代
無論何種劑型,這10種葯都不要嚼碎服!
中藥製劑與劑型(一)
全國獨家劑型中藥品種「復脈定膠囊」獲批 方盛製藥加碼開拓心腦血管市場
藥用對了嗎?不同藥物劑型的正確服用方法,千萬別弄錯!
葯監局終於對茵梔黃口服劑型做了警示
黃煌教授教您如何選擇經方的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