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不了義的佛法
dian shi cheng jin
. ~..
點石成金
達真堪布
第
二
篇
猶
如
寶
燈
之
定
解
為什麼有不了義的佛法
. ~..
由於眾生的根基和意樂不同,佛所宣講的法門也不同,
也建立了不同的乘。這些法門、這些暫時的乘也不離究竟的乘,
都是不同的台階、不同的渠道,通往最後那一乘——佛的圓滿智慧。
由於眾生的根基和意樂不同,佛所宣講的法門也不同,也建立了不同的乘。這些法門、這些暫時的乘也不離究竟的乘,都是不同的台階、不同的渠道,通往最後那一乘——佛的圓滿智慧。這些乘都是從一真法界中生,最後也往一真法界中滅。猶如世界上有很多河流,都來自大海,最後也歸入大海。同樣,這些法門、這些乘都來自於一真法界,最後也都趨入一真法界。
針對不同根基的眾生而講的法門、乘,最終所證的對境只有一個,就是法性真如。能證的智慧也只有一個,就是佛的圓滿智慧。所以最後都要去證悟一真法界、諸法一性的道理,都要取得這樣一個境界,都要有這樣一個圓滿的智慧、究竟的見解。
佛在四次轉法輪的過程中所宣講的這些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非常圓融的。很多教言看似矛盾、衝突,實際上都是佛當時觀察有緣眾生的根基和意樂而宣講的。為什麼說佛的智慧是最圓滿的呢?因為佛能講不同根基的眾生各自所需求的真理,這是佛的一個特點。針對不同的根基和意樂,宣講不同的道理,互不衝突,這才是佛的圓滿之處。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夠圓融一味地通達佛的教言。
無論學佛經,還是學這些論典,若內心能夠通達無礙,無有不明之處,那麼我們的心裡自然就會獲得一種安慰,能夠生起一種喜悅。猶如蔗糖和蜂蜜,雖然在顯現上是兩種不同形象的物質,但吃了以後味道都是甜的。同樣,佛四次轉法輪的教言,還有祖師大德們所宣講的教言,這些表面上看似相違、矛盾,實際上都是不相違的,都是不矛盾的,都是圓融一味的。
如果沒有通達佛理,對於佛經或論典中存在的很多看似相違之處,心裡會存有疑心,甚至生起邪見。這樣學佛修行,不但不能對治煩惱、習氣,反而造下了無邊惡業;不但不能獲得解脫,將來還要在六道輪迴中感受無量的痛苦。
佛所講的一切法是圓融一味的,諸菩薩、諸論師們的教言也是圓融一味的,是通達無礙的。有些祖師大德以悲心為了度化部分眾生,所以宣講了一些不了義法,這不是他們的智慧不夠圓滿,實際上都是有意義的。
《點石成金》達真堪布 著
※禪定的意義?
※近距離地依止上師容易成就嗎
※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為什麼說上師三寶無處不在
※別高興太早,只是業力沒有現前
TAG:達真堪布 |
※有了孫思邈睡眠法,什麼葯都可以丟了
※孤獨並沒有什麼不好
※法事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做好你自己,這世界沒有什麼了不起!
※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有什麼方法克服?
※有沒有什麼不吃不喝不攝入,但是很飽腹的方法?
※沒有了你,祖國什麼也不是
※佛是以什麼方式傳法的?
※見法即見佛,這個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為什麼不理我了?為什麼?
※做不了愛人,那我們做什麼?
※沒有愛,我們將什麼都不是
※誒,好像有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出現咯!
※沒有什麼是不能上牆的!
※我的前任是不是極品又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你喝了那麼多蜂蜜卻不見效果?
※樂薑湯的做法很簡單,它有什麼作用呢?
※心理諮詢師不是什麼,而是什麼?